- 年份
- 2024(1705)
- 2023(2629)
- 2022(2095)
- 2021(1902)
- 2020(1585)
- 2019(3421)
- 2018(3561)
- 2017(6311)
- 2016(3345)
- 2015(3932)
- 2014(3897)
- 2013(4027)
- 2012(3655)
- 2011(3420)
- 2010(3503)
- 2009(3166)
- 2008(3217)
- 2007(2944)
- 2006(2687)
- 2005(2403)
- 学科
- 业(15898)
- 管理(15649)
- 济(14829)
- 经济(14823)
- 企(12380)
- 企业(12380)
- 技术(10567)
- 方法(6156)
- 技术管理(5904)
- 农(5162)
- 数学(5156)
- 数学方法(5113)
- 资源(4729)
- 农业(4442)
- 中国(4050)
- 和(3783)
- 环境(3552)
- 学(3486)
- 业经(3193)
- 地方(2776)
- 发(2742)
- 理论(2727)
- 人事(2714)
- 人事管理(2714)
- 财(2662)
- 新技术(2574)
- 高新(2569)
- 高新技术(2569)
- 划(2444)
- 劳(2313)
- 机构
- 大学(54940)
- 学院(54880)
- 管理(23066)
- 济(22275)
- 经济(21792)
- 理学(19809)
- 理学院(19620)
- 研究(19563)
- 管理学(19336)
- 管理学院(19219)
- 中国(13787)
- 科学(12982)
- 京(12281)
- 所(10543)
- 研究所(9721)
- 农(9488)
- 中心(8938)
- 业大(8702)
- 江(8493)
- 财(8029)
- 技术(7826)
- 北京(7765)
- 范(7541)
- 师范(7474)
- 农业(7467)
- 州(6908)
- 院(6745)
- 财经(6593)
- 经济学(6425)
- 科学院(6324)
- 基金
- 项目(39194)
- 科学(30917)
- 研究(28480)
- 基金(28006)
- 家(25134)
- 国家(24957)
- 科学基金(21146)
- 社会(18011)
- 社会科(17205)
- 社会科学(17198)
- 省(15580)
- 基金项目(14967)
- 自然(13623)
- 自然科(13165)
- 自然科学(13162)
- 自然科学基金(12935)
- 划(12848)
- 教育(12576)
- 编号(11783)
- 资助(10904)
- 成果(9037)
- 发(8948)
- 创(8913)
- 重点(8910)
- 部(8733)
- 创新(8452)
- 国家社会(7929)
- 课题(7461)
- 教育部(7180)
- 项目编号(7174)
共检索到824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薛云奎
著名未来学家托夫勒在其举世闻名的未来三部曲1的第三部———《力量转移》一书中集中论述了左右未来社会发展的新的力量。他认为“因为力量转移时代已经破晓。把世界维系在一起的整个力量结构现在正在分崩离析。一种大不相同的力量结构正在形成”。而我们正处于人类历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袁振国
一学术的发展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特定的社会发展背景的反映,一个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整体学术发展的水平、思维方式的转变,决定着学科发展的走向和重心的转移。一百多年前教育学逐渐形成了一门规范学科,教育研究的学科建设与许多其他学科的建设一样,在一个相...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李八方 崔晓雁
自 1 98 1年实施学位条例以来 ,我国的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遵循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规律 ,在教育规模有了一个适当发展之后 ,应适时地将工作重点转移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上来。质量是研究生教育的生命 ,提高培养质量是下个世纪我国人才参与国际高科技竞争的前提条件 ,是高等教育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追求的目标。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上来 ,首先应有质量意识 ,应坚持研究生教育的不断改革 ,须建立一套完整的培养制度和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 ,应以高水平的学科建设和高质量的导师队伍为基础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杜晓利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学福 金心红
教学研究范式发生了从领域一般到领域特殊的重心转移,具体表现为研究的核心信念从普适性规律转向特殊性存在,研究重心从教学形式转向教学内容,研究路径从演绎逻辑转向归纳逻辑,研究旨趣从理论兴趣转向实践兴趣。导致这种转向的思想基础是哲学从现代理性主义转向了后现代主义,心理学从观念心理学、机能心理学、行为主义心理学转向了认知心理学、情境学习理论。领域一般教学研究范式与领域特殊教学研究范式并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路径相异、功能互补的关系。认识各自的价值与局限,修正自身的偏颇,彼此相向而行,是使两者有机融合,获得综合理论,发挥两种研究范式综合效用的关键。
关键词:
领域一般 领域特殊 教学研究 研究范式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陈光伟
我国财政改革重心转移到支出领域后,应重视支出规模、支出结构、支出约束三方面存在的 若干问题,本文讨论了相关问题度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重心转移 支出规模 支出结构 支出约束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秦援晋
专业银行分立以来的我国金融政策,其基本特点是抑制总需求。制定金融政策的初衷良为广阔,进可以促使经济增长,退可以抑制需求膨胀,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循环。然而几来金融政策之职司愈演愈窄,既暴露了我们主观愿望的欲速则不达,也暴露了现行金融政策本身的弱点。这一套政策工具基本上是效法西方“凯恩斯革命”以来的体系而成的,与专业银行分立前的“大财政”体系相比,自然是别开生面,但远非完美,其制定政策的思路、政策的重心俱与国情有悖。要检验这个金融政策体系,必须弄清“凯恩斯革命”前后经济政策之不同,以便弄清一般意义上的现代金融政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詹君美
论税收工作重心转移詹君美新税制实施和两套税务机构分设,对税收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党中央、国务院明确提出,各级税务机关主要任务是征收管理。由于税收征收管理主要的、大量的工作在基层,因此,把税收工作重心转向基层、转到征管(以下简称"两个转移"),...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方亮
本文通过对人文教育主题转换的考察,提出当前我国高校人文教育的主题是要培养人的关心能力、思考问题及辨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树立起合理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关键词:
高等教育 人文教育 专业教育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陶家柳
我国部分高校存在重书轻刊的现象,而情报学研究显示,在现代科学专著和论文所引用的参考文献中,来自期刊的文献已逐渐超过专著。高校图书馆在采购书刊时,既要重书籍,也要重期刊,才能为教学科研人员及时提供最新的学术信息,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 书刊采购 转型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宁静 顾新 曾婷
本文采用以大学为让与人的专利交易数据,基于大学体制、声誉、是否获得专项建设支持,并考虑地域差异,从克服省域界限能力以及地理辐射范围两方面针对大学技术转移的特点进行了研究,发现技术转移辐射半径具有"合理"的范围,且大学体制、声誉和专项建设支持都是影响大学技术转移能力的显著因素。同时,东中西部地区大学具有不同的技术转移特点:东部地区大学倾向于省内转移,西部地区大学更倾向于跨省转移。据此,为了更好地促进大学的研究成果转化,应考虑地域特点,基于产业地理规划合理布局大学资源。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赵曼 王希文 胡信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雪梅
过去十余年间全球制造业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假设19952009年制造业重心未从发达国家转移至中国,在满足同等量最终需求的前提下,全球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幅将显著下降。其中,CO2排放量增幅将从67亿吨降至41亿吨;CH4排放量增幅将从3.4亿吨降至2.7亿吨;N2O排放量增幅将从1557万吨降至1156万吨。通过模拟测算制造业从中国进一步转移至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可知,该转移将使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年度增排CO2
关键词:
全球制造业 转移 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蒋雪梅
过去十余年间全球制造业重心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转移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增长。假设1995~2009年制造业重心未从发达国家转移至中国,在满足同等量最终需求的前提下,全球生产过程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幅将显著下降。其中,CO2排放量增幅将从67亿吨降至41亿吨;CH4排放量增幅将从3.4亿吨降至2.7亿吨;N2O排放量增幅将从1557万吨降至1156万吨。通过模拟测算制造业从中国进一步转移至南亚和非洲等欠发达地区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可知,该转移将使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进一步增加,年度增排CO2约8.8亿吨,CH4约450万吨,N2O约21万吨。这是由于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南亚和非洲等发展中国家普遍有较低的能源效率和清洁能源使用比率。而在现行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的生产者责任制度下,这部分额外的温室气体减排责任均需由发展中国家承担。鉴于制造业重心的转移多由跨国公司主导,且相关经济利益均由发达国家获取,因此发达国家应该更多承担这部分额外排放的减排责任,通过技术转移、扩大在发展中国家的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投资等手段,使得从事制造业生产特别是低端制造业生产的发展中国家能够应用更高能效、更低碳的生产技术,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增速,控制气候变暖效应,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全球制造业 转移 温室气体排放 中国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林进成
论世界经济增长重心的转移复旦大学国际经济系.林进成所谓世界经济增长重心是指世界经济中经济活力旺盛、市场容量巨大、经济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即世界经济的火车头。自从世界经济形成以来,由于世界各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世界经济的增长重心已经有过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