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897)
2023(4124)
2022(3654)
2021(3448)
2020(2885)
2019(6695)
2018(6630)
2017(12755)
2016(6822)
2015(7764)
2014(7705)
2013(7410)
2012(7049)
2011(6167)
2010(6033)
2009(5514)
2008(5444)
2007(4489)
2006(3999)
2005(3366)
作者
(18920)
(15945)
(15929)
(14737)
(10113)
(8013)
(7396)
(6126)
(5957)
(5733)
(5501)
(5415)
(5194)
(5099)
(4898)
(4841)
(4771)
(4718)
(4709)
(4517)
(4069)
(3923)
(3859)
(3721)
(3547)
(3467)
(3463)
(3453)
(3413)
(3314)
学科
(24848)
经济(24834)
(16601)
贸易(16592)
(16034)
方法(10905)
管理(10841)
(9388)
地方(9169)
(7902)
(7375)
企业(7375)
数学(6877)
数学方法(6794)
业经(6631)
理论(6459)
关系(5825)
(5707)
农业(5263)
(5176)
出口(5175)
出口贸易(5175)
中国(5121)
(4689)
(4169)
文化(3933)
环境(3874)
产业(3860)
国际(3605)
贸易关系(3514)
机构
学院(92585)
大学(89209)
(32626)
研究(32218)
经济(31829)
管理(29692)
理学(25277)
理学院(24850)
管理学(24216)
管理学院(24035)
中国(21989)
科学(21983)
(19536)
(16766)
(16188)
(16130)
师范(16062)
业大(14847)
研究所(14830)
(14656)
中心(14417)
农业(13287)
(13123)
师范大学(12972)
(12336)
(12247)
北京(12076)
(10850)
(10775)
财经(10682)
基金
项目(63032)
科学(47182)
研究(45960)
基金(42669)
(37759)
国家(37403)
科学基金(30430)
社会(27393)
(26694)
社会科(25858)
社会科学(25854)
基金项目(23946)
(21312)
教育(20108)
自然(19885)
编号(19456)
自然科(19263)
自然科学(19258)
自然科学基金(18890)
资助(17411)
成果(15244)
(15221)
重点(14157)
课题(13763)
(12641)
(12444)
科研(12117)
发展(11977)
(11821)
(11802)
期刊
(38814)
经济(38814)
研究(24606)
学报(16230)
(16055)
中国(15311)
科学(14636)
大学(12159)
农业(11491)
学学(11405)
(10732)
教育(10011)
国际(9285)
(9043)
管理(8682)
业经(8293)
(7475)
问题(7301)
(6873)
(6657)
旅游(6657)
(6657)
经济研究(6206)
资源(6004)
技术(5902)
(5519)
贸易(5519)
图书(5431)
学刊(5374)
旅游学(5351)
共检索到13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严明清  邹光  严睿  
在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大对外开放的时代背景下,以中国"俄罗斯年"和俄罗斯"中国年"创设为契机,重开中俄古茶叶贸易之路,打造以鄂南羊楼洞为起点的茶马古道旅游文化线路,对于密切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锦顺  
本文认为,从茶叶角度对农村经济进行特色研究具有穿透性的类型学意义,开发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有利于实现农村发展和茶业、茶文化的双赢,并以信阳农村毛尖茶为例,论证了开展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的可行性,同时提出农村茶乡茶叶文化生态旅游开发中既要重视茶业和茶文化开发,又要特别注意茶乡茶叶的生态环境保护。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白灵  陈秋华  唐靖娴  
以普洱古茶园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包含林业文化遗产资源条件、区域基础条件和旅游发展潜力3个综合层面的林业文化遗产旅游价值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因子权重,用旅游价值评价模型对其进行评判。结果表明:资源条件对林业文化遗产旅游的影响最大,环境因素的影响最小;普洱古茶园的观赏游憩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地域独特性、区位交通的分数较高,保护原真性、住宿、政策保障、环境质量、环境容量有待提高,总体评价等级为良好,具备了林业文化遗产旅游发展价值,并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旅游、注重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林业文化遗产旅游保障体系的发展建议。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倪玉平  崔思朋  
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与世界交往的重要通道,北方草原丝绸之路是其中的一条重要线路。有清一代,茶叶是中国出口俄国的大宗商品之一种,在北方草原丝绸之路上的经济往来活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清代,以茶叶贸易为核心形成了一条重要的国际商道——万里茶道。万里茶道也成为此时期北方草原丝绸之路发展的新阶段,极大地推动了清代中国与俄国等周边国家及地区之间的交流互动。时至今日,在国家发出"一带一路"倡议的时代背景下,万里茶道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现实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幸岭  蒋素梅  王丽萍  
多数茶马古道主干线路已被现代交通网络取代,其线路网络已被分割得零散和破碎。古道的消失不仅是古道线路的废弃,更是古道沿线民族生活方式、地方历史文化的忽视与遗忘。就目前滇藏茶马古道滇西北核心区段的文化遗产资源保护现状来看,在对各区域单体文化遗产的数量和等级进行分析后发现:等级越高的文物保护单位,其保护的必要性和迫切性越大,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关系。文章依据构成滇西北核心区域的资源禀赋及空间组合,构建了滇西北核心段"三带、四区、四中心"的总体开发与保护格局。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舒维霖  
我国茶园面积2015年共计4316万亩,同时我国的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并正在转型升级。茶叶主产区因其生态环境好、吸引茶叶消费者、茶文化旅游的价值等原因,具有乡村旅游开发的优势。茶叶主产区乡村旅游开发要注意规划先行、旅游"六要素"、综合发展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实施全域旅游、加强营销等政策建议。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毅  王永贵  
2012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关于进一步扩大旅游合作的谅解备忘录》,两国将在旅游资源开发与投资、旅游市场营销与推广、旅游信息和资源共享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合作。在此背景下,2012年~2013年中俄互办旅游年,双方将争取到2015年双向旅游人数突破500万人次。扩大双边贸易规模,缩小双边贸易缺口,是两国开展双边旅游贸易合作的共同目标。一、中俄旅游贸易合作的现状与影响因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蒋焕洲  
在体验旅游市场的背景下,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具有明朗的前景。本文在讨论分析贵州发展茶文化生态旅游的优势、现状及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三五"时期加快发展茶文化旅游经济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张建忠  刘家明  柴达  
古村落是中国古老文化的最生态化的记忆,以"古色古香"、"原汁原味"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成为旅游开发的重点。但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文化生态失衡的问题。运用文化生态旅游理论分析了后沟古村的文化生态及其旅游开发价值,提出了古村旅游发展要以文化生态为切入点,科学规划,保护性开发;保护文化生态原真性以及重视文化生态理念,深入进行物态化、制度化和意态化"三态"文化的活化利用。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冯卫英  朱世桂  黎星辉  
以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为例,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茶文化旅游资源综合评价的模型,从茶文化旅游资源特征,环境特征和开发条件3个方面筛选出茶文化历史价值、教育科研功能、美学观赏、资源组合、生态环境、交通条件、客源市场等22个评价指标,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德尔菲法专家评价获得各指标权重。运用构建好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阳羡茶文化博览园旅游资源进行实例分析、评价。结果显示,宜兴阳羡茶文化博览园茶历史文化价值较高、资源类型多样、旅游客源市场条件良好,茶文化旅游开发潜力较大,但是存在知名度不高、资源聚集度较低、旅游配套设施开发尚不完善等缺点。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对当地茶文化旅游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罗洁惠  许树辉  周小铧  黄婷婷  
南雄珠玑古巷是岭南客家文化的重要节点。本文以南雄珠玑古巷为例,分析其内部旅游空间组织和外部空间联系,归纳其空间组织的基本特征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珠玑古巷旅游空间组织的"一核心、三中心、三带分布区"空间发展模式和优化方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韦跃龙  陈伟海  黄保健  
本文按开发历史、区位条件、知名度和运营现状,将目前分布于中国各省、市、自治区的403处旅游洞穴分为历史名洞、经典名洞、新式洞穴、起步洞穴四大类,将它们的开发模式总结为无主题式和主题式两大类型,并简要概括各自的内涵、特征和演变,认为它们是洞穴旅游在特定阶段的产物,其中前者经历了旅游洞穴漫长的开发历史,曾对促进洞穴旅游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后者将是洞穴旅游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然后按主题式开发的基本流程,以广西巴马百么洞为例,将其景观分为六大类,通过与国内其它同类洞穴景观及与周边类似洞穴景观的对比,概括其资源特色;并结合其市场条件,将开发主题定格为"大气、霸气和灵气",提出"一心二线二核...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郭伟锋  郑向敏  
本文选取武夷山茶文化为研究样本,借助质性访谈对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认知。结果表明:旅游地文化变迁的主要影响因素是文化因素、社会因素、市场因素和资本因素。本文根据影响因子的量化研究,把旅游地文化变迁的影响机理概括为:文化内驱力、社会推动力、市场调控力和资本外驱力合力驱动的结果。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郁龙余  
什么是旅游文化?要给旅游文化界定概念,首先应该搞清楚旅游与文化的含义。 由于对旅游的内涵和外延的理解不同,各家关于旅游的定义互有差异。虽然它们都有成立的理由,但又都是不全面的:不是缺乏历史的观点,将旅游仅仅看成近代的产物,就是囿于商业的观点。因而,没有能从根本上揭示出旅游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上的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先标  张畅  
近来,"文化旅游"概念含义的辨析界定引起学业两界关注。然而,系统深入的研究不足,导致对其概念含义的界说仍不精准和全面,进而影响文化旅游经济或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乃至制约文化和旅游大发展。该文在进一步梳评已有界说之基础上,对接"文化"和"旅游",并将"文化结构"与"旅游要素"叠加,综合界说了广义和狭义层面文化旅游概念之含义,指出应从公共性和商业性文化旅游经济角度,统分采取有效的公共政策和商业性政策,促进两者持续健康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