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60)
- 2023(10675)
- 2022(8970)
- 2021(8269)
- 2020(6532)
- 2019(14882)
- 2018(14899)
- 2017(28109)
- 2016(14849)
- 2015(16869)
- 2014(16503)
- 2013(16162)
- 2012(15368)
- 2011(14001)
- 2010(13751)
- 2009(12577)
- 2008(12184)
- 2007(10801)
- 2006(9890)
- 2005(8929)
- 学科
- 济(62479)
- 经济(62314)
- 管理(41042)
- 业(38281)
- 企(29674)
- 企业(29674)
- 中国(21320)
- 农(21304)
- 地方(21135)
- 方法(18771)
- 业经(18192)
- 农业(14378)
- 财(13883)
- 数学(13833)
- 数学方法(13668)
- 学(12893)
- 和(11783)
- 理论(11673)
- 地方经济(11190)
- 发(11175)
- 制(10925)
- 融(10621)
- 金融(10618)
- 银(10470)
- 银行(10460)
- 环境(10362)
- 贸(10268)
- 贸易(10256)
- 行(10173)
- 技术(9921)
- 机构
- 学院(207500)
- 大学(205238)
- 济(81674)
- 经济(79820)
- 管理(77993)
- 研究(75539)
- 理学(65751)
- 理学院(64841)
- 管理学(63704)
- 管理学院(63288)
- 中国(58033)
- 科学(46351)
- 京(45750)
- 财(38220)
- 所(37896)
- 农(35822)
- 中心(35523)
- 研究所(34094)
- 江(33210)
- 范(31711)
- 师范(31456)
- 业大(30210)
- 财经(29528)
- 北京(29088)
- 院(27822)
- 农业(27508)
- 州(27173)
- 经(26669)
- 师范大学(25204)
- 省(24013)
- 基金
- 项目(137413)
- 科学(108575)
- 研究(105148)
- 基金(97293)
- 家(84729)
- 国家(83895)
- 科学基金(71631)
- 社会(67499)
- 社会科(62787)
- 社会科学(62771)
- 省(54807)
- 基金项目(52079)
- 教育(46797)
- 划(45803)
- 编号(44816)
- 自然(44159)
- 自然科(43060)
- 自然科学(43053)
- 自然科学基金(42281)
- 资助(37541)
- 成果(37279)
- 发(35037)
- 重点(30956)
- 课题(30777)
- 部(29216)
- 创(28371)
- 发展(28145)
- 展(27651)
- 国家社会(27226)
- 项目编号(26911)
共检索到3301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欧阳兵
食品安全消费良序的存续既有企业生产、政府信息发布的伦理问题,也有民众对信息处理的行为心理问题,特别是消费者对政府发布的食品安全信息持何种心理预期即"不可信"与"可信"的主观感受,更可归结到社会宽松的视域内加以认识,心理预期与社会宽松互为关联。中国目前在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与采信上的社会宽松度很低,对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与采信的心理预期相应偏紧,为以社会宽松为突破点研究正常心理预期的重建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可能。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与采信的正常心理预期发生机制的探析可从模型Ⅰ导入,过渡为模型Ⅱ,最后从模型Ⅲ导出,结论是政府要对现有的民众食品安全信息发布与采信的心理预期进行"偏中求正"式的重建,其中社会宽松是政...
关键词:
信息发布 互信 社会宽松 心理预期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郝娜
企业受利益驱动,道德功能弱化,食品监管部门监管范围有限,食品安全问题没能很好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尤其地方监管部门和公众之间及时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变得十分重要。由于监督部门自身面临利益冲突、角色冲突以及负面激励冲突等多方面困难,使得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变的十分不易。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郝娜
企业受利益驱动,道德功能弱化,食品监管部门监管范围有限,食品安全问题没能很好的解决。在这种情况下,监管部门尤其地方监管部门和公众之间及时的信息沟通和交流变得十分重要。由于监督部门自身面临利益冲突、角色冲突以及负面激励冲突等多方面困难,使得食品安全信息公开变的十分不易。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毛薇 夏利君 吴画斌
【目的/意义】随着消费者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意识也逐渐增强。【方法/过程】本次调研以消费者为对象,研究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的关注、风险认知、信息服务需求,并利用二元Logit模型分析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服务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年龄、收入、受教育程度都会影响消费者对食品安全信息搜寻、服务的需求,据此给出了食品安全信息需求服务的保障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文晓巍 温思美
食品安全信用档案是进一步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确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措施。本文针对我国推进食品安全信用档案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和落实食品安全信用档案的若干举措。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用档案 监管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鲍长生
由于存在严重的食品安全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机制失灵,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令人堪忧。治理食品安全问题的关键措施之一是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消除食品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制,需要重构食品市场结构,完善食品安全信息管理机制,以及社会资源的广泛参与。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不对称 信息管理体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可山
食品安全信息问题是食品安全经济理论研究中一项复杂而前沿的课题。国内外学者应用经济学理论从食品安全信息理论、供应链相关利益主体、食品追溯体系、食品安全监管及国际经验借鉴等不同角度做了研究。未来需进一步密切结合本国经济发展和食品生产的实际、食品安全的产品特征以及食品安全要求实现的目标特征,深化食品安全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及激励约束机制研究,以准确把握食品安全供给需求的经济利益选择问题,不断推进食品安全的源头治理和全程控制。
关键词:
食品安全信息 信息传递 食品安全经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素云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是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37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作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越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比例、股权集中度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性质下,公司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有差异。在国有控股企业中,董事长与总经理二职合一正向影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而在非国有控股企业中为负向影响;国有控股企业高管薪酬比例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显著,而非国有控股企业高管持股比例的影响显著。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性质 食品安全 信息披露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刘家松
完善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可以有效地解决由于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问题,提高食品安全质量。鉴于美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建设已居于世界领先地位而中国仍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首次从基础制度、主体、立法、内容四方面全面比较了中美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机制存在的差距,系统分析了差距形成的原因并得出了相关的启示。本文主要结论:中国应在加大投资建设信息披露基础制度、改进监管体制协调信息披露主体、完善立法规范信息披露保障机制、引导公众参与强化信息披露社会监督等方面借鉴美国经验。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素云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是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安全监管部门、实务界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20112015年深圳证券交易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137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作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衡量指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公司治理越完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越高;独立董事比例、高管持股比例、高管薪酬比例、股权集中度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不同股权性质下,公司治理对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影响有差异。在国有控股企业中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股权性质 食品安全 信息披露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海霞 陈利斯
以2006-2016年沪深两市A股86家食品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内容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构建基于5类指标的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指数。运用面板效应模型和断点回归模型,就外部特征、内部特征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外部特征角度,企业所在地经济水平、法律环境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基于内部特征角度,公司规模、高管薪酬对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权力集中度对企业的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负向影响。在控制了其他变量后,法律政策对企业信息披露水平有显著促进作用,但政策效果存在1年的迟滞期。因此,政府有必要拟定颁布相关的政策法规,规范企业在年报、社会责任报告或者内部控制报告中的披露标准;企业应在合理范围内增加对高管的报酬,提高高管的企业归属感;企业应尽量避免总经理与董事长由一人兼任,提高董事会对经理层的监管效力。
关键词:
外部特征 内部特征 食品安全 信息披露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古川 安玉发
食品质量安全信息披露不足,导致消费者难以分辨食品的安全性,不能对市场中的食品产生信任。本文建立消费者与生产者的信号博弈模型并找寻了动态均衡路径,分析认为:食品生产企业要获得消费者信任并实现与低质量企业完全分离,必须披露更多的质量安全信息,同时高质量企业披露安全信息对企业有利。通过比较国外为获得消费者信任而加强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情况,指出现阶段国内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不足,提出引导高质量企业进行更多信息披露、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和落实信息披露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食品安全 信息披露 信号博弈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姜涛 王怀明
以2008—2010年沪深两市食品、饮料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食品生产者视角,在揭示政府安全规制下我国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状况及变化的基础上,通过配对样本差异检验得到的实证结果表明,政府规制的推进显著提高了食品企业食品安全信息披露水平,进一步的多元回归结果显示,公司规模、盈利能力、公司最终控制人性质、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状态、高管的平均年龄和技术背景以及公司所处地区的法治化水平是与政府规制共同影响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政府规制 食品安全法 食品安全信息披露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徐立成 周立
在当前的主流食物体系中,食品中间商控制话语权和定价权,严重威胁农户和消费者的利益,也引发了严重的食品安全问题。对于食品安全与农业生产有着共同认识的部分农户和消费者绕过食品中间商,走向直接联合,"农消对接"模式兴起。农户与消费者的信任关系也在逐渐发生转型,由系统信任转向人格信任。通过食物体系"信任中介""信任共同体"两个理论概念的提出和拓展,以及两个案例分析,本文建议从政策上推动"农消对接"模式发展,促进食物体系"信任共同体"的重建,推动食品安全社会共治。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彭乐乐
食品安全问题是重大的社会问题,事关公民的健康安全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平均收入水平的增长,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美好生活的精神需求和对衣、食、住、行等最基本的物质性需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在饮食方面更加注重食品的纯天然、健康、无污染等品质的提高。但是近年来社会上频繁出现的如苏丹红、地沟油、瘦肉精、三聚氰胺等食品安全的问题和事件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和饮食安全带来了威胁,给社会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