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084)
- 2023(4380)
- 2022(3596)
- 2021(3490)
- 2020(2837)
- 2019(6688)
- 2018(6642)
- 2017(10793)
- 2016(7283)
- 2015(8216)
- 2014(8648)
- 2013(7663)
- 2012(7095)
- 2011(6753)
- 2010(7134)
- 2009(6503)
- 2008(6521)
- 2007(6137)
- 2006(5635)
- 2005(5235)
- 学科
- 济(20508)
- 经济(20488)
- 教育(20149)
- 管理(16333)
- 业(13724)
- 企(12825)
- 企业(12825)
- 中国(12319)
- 理论(9655)
- 方法(8809)
- 学(8033)
- 教学(6799)
- 数学(6771)
- 数学方法(6597)
- 财(6066)
- 发(5305)
- 业经(5126)
- 农(4919)
- 发展(4536)
- 和(4480)
- 展(4412)
- 技术(4376)
- 研究(4280)
- 思想(4016)
- 务(3860)
- 财务(3846)
- 财务管理(3838)
- 政治(3837)
- 制(3718)
- 革(3712)
- 机构
- 大学(104046)
- 学院(97314)
- 研究(36506)
- 教育(30661)
- 管理(29861)
- 济(28522)
- 经济(27513)
- 范(26773)
- 师范(26710)
- 理学(24925)
- 京(24508)
- 理学院(24463)
- 管理学(23903)
- 管理学院(23664)
- 师范大学(22145)
- 科学(21756)
- 中国(19830)
- 所(18352)
- 江(17056)
- 北京(16762)
- 研究所(16634)
- 财(15285)
- 中心(14556)
- 技术(14382)
- 职业(14253)
- 州(13367)
- 院(12966)
- 财经(11854)
- 教育学(11807)
- 业大(11189)
- 基金
- 项目(57090)
- 研究(50986)
- 科学(46082)
- 基金(36205)
- 教育(32609)
- 家(30021)
- 国家(29563)
- 社会(29024)
- 社会科(27029)
- 社会科学(27018)
- 省(24473)
- 科学基金(24444)
- 编号(23739)
- 成果(23104)
- 划(22825)
- 课题(20735)
- 基金项目(17754)
- 年(17571)
- 规划(15289)
- 重点(14724)
- 部(14501)
- 资助(14375)
- 项目编号(14273)
- 性(13608)
- 发(13459)
- 自然(13181)
- 教育部(13094)
- 度(12834)
- 自然科(12817)
- 自然科学(12813)
共检索到161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龚孝华
当下学校教育评价实践中存在着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各种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教育评价的价值基础,解决问题的出路在于重建教育评价的价值基础,即从“生活—需要”论到“生存—需要”论。以“生存—需要”论为价值基础的教育评价,体现了当代价值哲学的基本精神,适应了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可以解决教育评价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真正实现教育评价的目的功能。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龚孝华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必须立足科学的理论基础。以"抽象的人"为基础的学校教育评价,使学校评价改革陷入困境;以"具体个人"为学校教育评价改革提供了新的基础,这种基础不仅有助于解决学校教育评价改革中存在的诸多问题,而且可以真正促进人的发展,可以为建构学校教育评价标准提供新思路、为学校教育评价的实施过程提供新的机制。
关键词:
学校教育评价改革 抽象的人 具体个人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进 柳海民
美好生活是一种在善的价值指引下,人通过自由自觉的生活实践来实现一种总体上满意的生活状态和生活秩序。在现实学校教育中,模式化的生活设计、成人化的生活构想、竞争化的生活方式、抽象化的生活样态使学生背离了美好生活的生存状态。学校教育应当观照人的美好生活,立足于为了人的生活的出发点,重视人的德性养成,培养独立、自由的人格,重视智慧的成长,在当下的"教育生活"中践行美好、累积美好,从而唤醒、带领、指引、培养人过美好生活。
关键词:
美好生活 教育生活 学校教育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陈建华
新时代呼吁高质量学校教育,需要学校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哲学。新时代的学校教育哲学思考要坚持问题导向,立足于办学思想的提炼与表达进而建构学校教育哲学。从本质上看,办学思想和学校教育哲学具有内在的紧密联系,办学思想属于学校教育哲学的中国化称呼。目前中小学办学思想陷入困境,主要表现为概念界定不清、主体认识模糊、内容指向不明、提炼表达随意,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办学思想的价值引领作用。办学思想不会自动产生,必须经历一个提炼过程,才能从常识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办学思想提炼必须认真回答“为什么办学、办什么学校、培养什么人”的时代之问,围绕着追求好教育、建设好学校和培养好学生三个要素,通过立足学校实际、继承优良传统、紧跟时代步伐、把握未来趋势和明确责任主体五条原则加以提炼。只有办学思想提炼没有精彩的表达不行,只有学理性和概括性兼具艺术性和独特性并重的表达,才能提高办学思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陶志琼 张倩
对学校是什么和学校应该做什么等的审问和慎思所形成的思想称之为学校教育哲学思想。学校是什么?学校应是什么?什么样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学校?这是福禄倍尔在其《人的教育》中对学校发出的审问。通过以万有在神论作为其本体论基础的慎思,福禄倍尔提出,真正的学校是使一切事物具有生气,使一切学校活动充满精神和生命的气息。学校的本质就是具有真正的意义,真正意义上的学校是使家庭中的儿童步入更高的世界秩序从而成为学生的地方。真正学校的精髓在于有高尚的精神生活,所以我们今天的学校需要给学生提供滋养精神和气质的精神食粮,开启和拓展学生的经验世界是今天学校应尽的本份。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肖俊洪
多年来,英联邦学习共同体一直致力于开展开放学校教育,以解决其成员国学龄人口失学和(或)辍学问题,以及给"不就业、不上学或不参加培训"的青年提供新的学习机会。本书由两大部分内容组成:第一部分阐述开放学校教育的必要性和性质、课程设置、开放教育资源、技术促进学习、监控与评价、经费、远程开放e-Learning和开放教育实践、性别平等和开放学校教育以及开放学校教育政策等方面的重要议题;第二部分介绍基于地区实践的案例研究(包括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和太平洋地区),展示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与政策是如何指导和助力开放学校教育实践创新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茂江
社会、经济与技术的快速发展悄然地影响着学校教育的各个角落,也为今天的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提升学校办学的积淀,宜川中学附属学校提出了"热爱生活,和谐发展"的办学思想。教育和生活的关联是一个关乎教育观的问题,也是一个教育实践的问题。我们对教育与生活关联的中心理解是:学校教育是生活。以此核心理念为指导,我们进行了系列化的教育探索实践。
关键词:
生活 教育 学校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项贤明
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两个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应是"真包含于"的关系,即"学校教育"真包含于"生活教育"。学校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是另外一对概念,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中都同时存在着生活世界的教育和科学世界的教育。作为生活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学校教育有其特殊性,它在人的次级社会化和引导人进入科学世界等方面发挥着高效的促进作用。混淆学校教育和生活教育之间的逻辑关系,割裂科学世界的教育与生活世界的教育之间的联系,是当今人类教育在许多方面都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学校教育 生活教育 生活世界 科学世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振元
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有着鲜明的价值取向。其使命是促进受教育者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普遍提升国民素质,同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可资利用的人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其长远价值追求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持续全面进步提供人才后援和智力支持。在此前提下,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应秉承5项原则着重处理好相应关系:一是现代高于传统、创新高于传承的原则;二是整体高于局部、"成人"高于"成才"的原则;三是全面高于重点、系统高于要素的原则;四是素质教育高于"应试"教育、教育考试制度服从现代学校体系设计的原则;五是开放性高于封闭性,"立交桥"高于"独木桥"的原则。与此相应,职业学校教育在价值追求方面,应当重视受教育者的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李丽
学习的意义是探讨学习问题时不可回避的议题,对学习的理解与对学生的需要的理解总是息息相关的。在当今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探究学习的本质,需要超越传统的教学认识论,走向生存论,使学生的需要和教师需要的独特价值在教学中有所体现,走向"教学即相遇"的新的教学理解,让师生共享教与学的自由与快乐。
关键词:
学习 教学 学生的需要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张武升
教育既传承和创新着文化,本身又具有文化内涵,是文化的一部分。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是教育在历史发展中不断积淀、丰富而成的。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包括物质的文化内涵、精神的文化内涵、主体的文化内涵、制度的文化内涵和课堂教学的文化内涵等。提升学校教育的文化内涵需要教育从粗放型发展方式转变为内涵型发展方式,真正实现由教育家按教育规律办教育,改革办学评估标准和方法,把学校文化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用科学发展观引领教育改革与发展。
关键词:
学校教育 文化 学校文化建设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王葎
人的存在具有一种禀赋价值自主与教化自觉的"存在逻辑",即,人的存在与价值教育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本体性关联:价值教育因人的存在而发生,人的存在随价值教化得以生长与扩展。人的存在的自觉性、多维性与未成性,使得价值教育得以扬弃人的自然生命、个体生命,实现朝向文化生命、历史生命的超越。奠基于人的存在的"价值本性",价值教育获得了一种内在的确然性基础,人的存在也因与价值教育的相因互成,展现出特有的自我选择、自我教化和自我提升的价值意蕴。
关键词:
人的存在 价值自主 教化自觉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张爽
北京市集团化办学存在多种有效的实践模式,不同实践模式的工作任务和支持系统略有差异。如何从实践层面推动基础教育公立学校教育集团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层面来论述,一是教育集团建设的场域层面,二是教育集团自身。教育集团的"场域"问题是研究教育集团建设的重要焦点,涉及到的主要行动者包括学校、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家长群体。教育行政部门是教育集团外部合法性的赋予者,专业机构是教育集团专业能力提升的支持者,学校是教育集团建设的有机主体,家长是教育集团建设的需求者与合作者。而在教育集团自身发展层面,要注意制度安排的"名实合一",文化建设的"和而不同"以及集团公共目标的"价值共识"。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辉
自2012年5月以来,法国政府开始着手基础教育改革,提出要重建共和国学校,基本目标是建设公正的、高水平的和包容的学校,提高所有学生的水平和减少不平等。主要改革措施是设置师资与教育高等学校,调整学校作息时间,让学校进入数字时代。
关键词:
法国 教育改革 基础教育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谢维和
简论基础教育的价值和学校的责任●谢维和基础教育的改革是一个世界性的课题,也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点和热点。如何建设一个能够适应当前社会发展及经济建设需要和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教育体系和制度,人们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思路。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们已愈来愈清楚地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