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
2023(1007)
2022(801)
2021(781)
2020(756)
2019(1604)
2018(1521)
2017(3071)
2016(1636)
2015(1831)
2014(1833)
2013(1804)
2012(1509)
2011(1304)
2010(1494)
2009(1403)
2008(1371)
2007(1246)
2006(1102)
2005(1109)
作者
(3974)
(3422)
(3174)
(3117)
(2148)
(1498)
(1480)
(1256)
(1216)
(1181)
(1112)
(1102)
(1052)
(1018)
(1017)
(998)
(994)
(974)
(933)
(898)
(822)
(820)
(789)
(771)
(770)
(736)
(722)
(703)
(666)
(635)
学科
管理(6774)
(6011)
(5395)
企业(5395)
(3820)
经济(3810)
(3704)
银行(3704)
(3475)
(3235)
(3215)
金融(3215)
(2705)
保险(2704)
中国(2655)
(2630)
(2614)
财务(2610)
财务管理(2602)
企业财务(2503)
方法(1884)
制度(1496)
(1496)
数学(1459)
数学方法(1449)
(1358)
体制(1276)
中国金融(1261)
各种(1251)
类型(1244)
机构
大学(20198)
学院(19807)
管理(8437)
(7662)
经济(7420)
中国(6822)
理学(6383)
理学院(6313)
管理学(6274)
管理学院(6213)
(5925)
研究(5261)
(4236)
财经(4189)
(3767)
(3588)
(3488)
银行(3426)
中心(3278)
(3257)
(3230)
财经大学(3225)
金融(3163)
人民(2888)
北京(2860)
公司(2821)
(2769)
国人(2624)
中国人(2617)
科学(2516)
基金
项目(11234)
研究(9046)
科学(8818)
基金(8066)
(6493)
国家(6412)
社会(5842)
科学基金(5735)
社会科(5511)
社会科学(5509)
(4384)
基金项目(4212)
教育(4132)
编号(3902)
(3518)
自然(3454)
资助(3441)
成果(3380)
自然科(3367)
自然科学(3367)
自然科学基金(3310)
(2795)
(2735)
课题(2667)
项目编号(2649)
(2566)
大学(2430)
人文(2407)
(2397)
重点(2397)
期刊
(9313)
经济(9313)
研究(7545)
(5981)
金融(5981)
(5640)
中国(5215)
管理(3755)
教育(2356)
财经(2189)
科学(2022)
学报(1934)
(1824)
大学(1820)
财会(1818)
会计(1801)
(1733)
学学(1591)
技术(1473)
经济研究(1298)
通讯(1275)
会通(1269)
理论(1265)
实践(1172)
(1172)
业经(1163)
现代(1079)
(1033)
问题(1008)
(909)
共检索到357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平  
四家AMC的组建与运作,大大解决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存量问题。而其不良资产的增量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一个良好的外部信用环境,还需要国有商业银行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当前,国有银行急需一场“革命”——重建信用风险管理文化,不仅要增强自身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而且应该在与企业的业务往来过程中,利用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培养客户防范信用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于研  
This paper tries to analyze the modern features of credit risk,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arket risk and credit risk,the integrated management of market risk and credit risk by using VaR method and its positive effects of China.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晓朴  
不良贷款率指标被广泛应用于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实践,但在度量信用风险时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银行单纯依靠它容易误判信贷资产面临的风险长期以来,国际银行界普遍将不良贷款率作为衡量信用风险的主要依据之一,各大银行在年报中都会较为详细地披露银行的贷款分类。然而,就反映资产质量变化的及时性和前瞻性而言,不良贷款率指标尽管通过努力可以做到及时,但难以做到前瞻。近期,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率尽管有所上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陆晓明  
今年以来,美国的安然、世界通信等著名公司因财务造假被查出而被迫申请破产保护的案件引起了各界的高度关注;同时,与其有融资关系的众多银行也自然受到牵连,从而再次向各国的银行业敲响了经营管理的警钟,并使加强银行风险管理这个老问题又摆到银行各级经营管理者面前。本刊特约中国银行纽约分行陆晓明博士撰写此文,意在向广大读者介绍有关银行与当事企业之间的业务往来情况,特别是相关业务的一些经验和教训,从而有助于读者研究探讨如何真正有效地加强银行风险管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林钧跃  
做企业信用管理工作,全程都需要来自外部的信息和技术支持,才有可能控制信用风险。建设和运行社会信用体系,也需要信用信息服务和信用等级评价等多种技术支持。在市场上,某行业的各分支均在为防范和控制信用风险提供技术服务,但该行业却没得到科学且权威的命名,尽管立法、政府发文、媒体报道和行业交流等都有需要。因该行业长期使用几个非正规的行业名称,使其在国内外产生了混淆。在对该行业非正规名称进行对错与利弊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其科学命名的若干原则,并就解决其科学命名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何超  关伟  
现代金融越来越信息化,现在的经济越来越发展成为了信息的集合体,互联网借贷平台自诞生以来,其去中介化的交易模式一直是经济学、金融学、信息学和社会学等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互联网金融市场的参与主体对研究成果进行分类和归纳整理,发现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借款人特征与信息识别对借款成功率及违约风险的影响;投资人的风险偏好和投资行为;以及网贷平台的定价策略、风险传导以及造成的监管困境等。文章还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互联网金融平台信息价值研究,国际国内互联网金融的对比研究,传统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与互联网金融对比分析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袁媛  
在金融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新环境、新要求下,银行如何更加前瞻、有效地开展信用风险管理,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是亟待认真思考、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兴的数字化技术、金融科技(Fin Tech)异军突起,为我们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全新的视角。通过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关键的技术应用,可以改变"从历史看未来"的方法,尝试构建"从数据/信息看当下,从特征看未来"的方法论,打造覆盖风险识别、计量、决策、实施全流程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何琳洁  文凤华  马超群  兰秋军  冯君莲  
通过对信用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研究发现,信用风险管理的发展越来越考虑投资者对风险的心理感受;同时,行为金融完全从投资者的心理感受出发,发现了投资者风险偏好存在转移以及资本结构对公司价值有很大的影响,这对建立在有效市场理论上的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宝森  王迪  
在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中,可充分发挥互联网便利获取中小企业即时动态非财务数据(如交易频率、客户活跃程度、满意度等)的优势,掌握中小企业基本状况、互联网交易状况、互联网服务质量、供应链行业状况等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及时了解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程度,突破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衡量金融风险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可借鉴期货风险管理的经验,设计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盯市制度,以逻辑回归风险判别器进行信用风险判断,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王宝森  王迪  
在对互联网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度量中,可充分发挥互联网便利获取中小企业即时动态非财务数据(如交易频率、客户活跃程度、满意度等)的优势,掌握中小企业基本状况、互联网交易状况、互联网服务质量、供应链行业状况等指标,以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影响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主要影响因素,准确、及时了解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风险程度,突破传统以财务指标为主衡量金融风险的局限。在此基础上,可借鉴期货风险管理的经验,设计互联网供应链金融风险管理的盯市制度,以逻辑回归风险判别器进行信用风险判断,进一步控制和降低互联网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谭春枝  
金融衍生产品是一把“双刃剑”,在利用它规避风险的同时,也会增加风险的形成,比如由此产生的信用风险,其危害性就很大。鉴于金融衍生产品的特点及其信用风险的成因,可从四个方面防范和管理金融衍生产品的信用风险:一是提高市场参与者对金融衍生产品的认识;二是建立信用风险的防范机制;三是利用信用衍生产品转移信用风险;四是加强信用风险的宏观管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仇冬芳  宁宣熙  
我国农村正规金融机构面临的巨大信用风险严重抑制农村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应加强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的管理。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信贷双方的动态博弈分析,认为各种制度的缺失和农村金融机构微观的风险管理能力欠缺是农村金融信用风险存在的根本原因。农村正规金融信用风险管理依赖于独立信用风险主体的培育、农村金融生态工程的建设、博弈主体之间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的建立、农村金融机构信用风险博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以及引导农村金融借贷双方重复博弈等方面。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任志华  王俊寿  
一段时期以来,我国存在着信用观念淡漠、信用基础薄弱、信用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并引发银行巨额不良贷款的产生。本文就社会信用的核心——金融信用风险的表现以及如何运用量化方法予以监测管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明松  
一、农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影响因素农行贷款业务规模庞大,传统的利差收入占据了农行利润空间的大半部分。2016年农行负债总额182484.7亿元,发放贷款和垫款总额达到了97196.39亿元,贷款占总负债比率为53%以上,可见不良贷款的风险防范对于农行资产安全的重要程度是相当高的。一旦突破了风险防范,形成不良资产,不但清收困难,更会打乱资金流动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