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24)
- 2023(14721)
- 2022(12686)
- 2021(11641)
- 2020(9586)
- 2019(22123)
- 2018(21903)
- 2017(41668)
- 2016(22758)
- 2015(25776)
- 2014(26390)
- 2013(26052)
- 2012(24976)
- 2011(22991)
- 2010(23719)
- 2009(22156)
- 2008(22140)
- 2007(20351)
- 2006(18358)
- 2005(17110)
- 学科
- 济(112631)
- 经济(112531)
- 管理(65232)
- 业(60302)
- 企(47060)
- 企业(47060)
- 方法(38980)
- 数学(33614)
- 数学方法(33243)
- 中国(31444)
- 农(30087)
- 地方(30003)
- 财(24547)
- 业经(23432)
- 学(22363)
- 制(20188)
- 农业(20088)
- 贸(19498)
- 贸易(19484)
- 环境(19175)
- 易(18761)
- 银(18062)
- 银行(18032)
- 融(17559)
- 金融(17556)
- 行(17411)
- 地方经济(17324)
- 和(15759)
- 理论(15582)
- 发(15337)
- 机构
- 学院(337831)
- 大学(334073)
- 济(147744)
- 经济(144442)
- 管理(123446)
- 研究(122144)
- 理学(103326)
- 理学院(102102)
- 管理学(100418)
- 管理学院(99772)
- 中国(94679)
- 科学(72615)
- 京(71998)
- 财(68518)
- 所(63686)
- 研究所(56799)
- 农(56446)
- 中心(55597)
- 江(55527)
- 财经(52356)
- 经(47057)
- 北京(46508)
- 业大(46328)
- 范(46247)
- 师范(45820)
- 经济学(45491)
- 州(44033)
- 农业(43808)
- 院(43406)
- 经济学院(40587)
- 基金
- 项目(206432)
- 科学(160920)
- 研究(155553)
- 基金(145490)
- 家(125315)
- 国家(124184)
- 科学基金(105223)
- 社会(97613)
- 社会科(92429)
- 社会科学(92404)
- 省(82441)
- 基金项目(75679)
- 教育(71251)
- 划(68635)
- 编号(64998)
- 自然(64843)
- 自然科(63210)
- 自然科学(63189)
- 自然科学基金(62020)
- 资助(60719)
- 成果(54665)
- 发(50237)
- 重点(46945)
- 课题(46466)
- 部(45278)
- 创(42418)
- 发展(41008)
- 展(40336)
- 创新(39722)
- 性(39646)
- 期刊
- 济(181042)
- 经济(181042)
- 研究(109049)
- 中国(76352)
- 财(53780)
- 农(52738)
- 学报(47919)
- 管理(47009)
- 科学(45143)
- 教育(41054)
- 融(37278)
- 金融(37278)
- 大学(36159)
- 农业(35208)
- 学学(33671)
- 技术(31772)
- 经济研究(29096)
- 业经(28934)
- 财经(26496)
- 问题(23394)
- 经(22944)
- 贸(19251)
- 业(18719)
- 技术经济(18451)
- 图书(17398)
- 国际(17127)
- 世界(16614)
- 统计(16488)
- 商业(16432)
- 理论(15805)
共检索到544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孝坤,韦杰
城市是一个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城市环境是城市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以重庆都市区为例,借助软件SPSS11.0,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选取表征环境、经济系统效益的指标并建立协调发展评判的指标体系,利用主成分载荷进行指标权重赋值,并根据离差分析原理建立协调发展度模型。运算结果显示,1996—2002年重庆都市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类型呈现由勉强协调经济滞后型到初级协调经济滞后型到中级协调经济滞后型的演化轨迹,最后提出了经济和环境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度 对策 重庆都市区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王宪恩 王羽 夏菁 段海燕
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的严重失调,已经成为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子。运用耦合协调发展度模型研究日本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的演进趋势,分析其成功经验,对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协调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在工业化进程中呈现鲜明的阶段性特点,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趋于平稳的3个阶段,呼应了日本工业化进程中快速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升级阶段、经济衰退阶段,只是由于发展惯性及环境政策效果的延迟性,经济社会与能源环境耦合协调发展度拐点整体上推迟5年左右;另外,拟合结果显示,产业结构升级改造以及可再生资源与废弃物利用程度的提高...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兰秀娟
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系统,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文章阐述了重庆市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协调度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重庆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策略分析的新思路。文章首先构建了重庆市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的动力学模型,并且设计了重庆市未来发展的四种方案,通过研究表明策略4是最好的经济环境协调方式;其次,利用经济环境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策略下的协调度指数,通过研究再次印证策略4是重庆市未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经济 环境 协调 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杨涛 朱博文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春妍 曾辉
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以深圳地区为例,通过指标体系和评价基础构建、评价方法论证及实证研究等环节,对深圳市过去15年社会经济子系统和资源环境子系统的发展水平及其协调发展程度的演进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协调性评价可以有效的揭示各种关键性发展问题,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深圳市目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利用与保护工作均相对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基本满足了生态市建设的要求;今后,激活高端服务业发展步伐,采取更为严格的资源环境标准约束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将成为实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主要任务。
关键词:
经济系统 资源环境系统 协调度 深圳市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于亚滨 徐效坡
从科学发展观理念、城镇集聚与扩散和区域差异互补理论出发,剖析了哈尔滨都市圈协调发展中的主要问题。针对行政壁垒、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等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的对策:加强都市圈规划;制定严格的土地利用空间管治;严格区域职能分工;加强生态系统网络维护;搭建共赢平台;调整行政区划;建立区域协调发展组织;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政策;完善改进领导考核制度等。
关键词:
哈尔滨 都市圈 主要问题 协调对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海鹏
城乡经济协调问题是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新的视角,从城乡关系结构分析出发,通过构造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模型来探讨城乡发展过程的内在机理,强调城乡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在于实现和扩大城乡之间的共同经济利益,从而为实现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寻找出路。
关键词:
城乡经济 协调发展 共同利益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孝坤 韦杰
在简介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理论的基础上,以重庆都市区为例,构建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耦合的PSR框架,应用退耦分析方法建立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的指标体系,并对1996—2007年重庆都市区环境压力与经济发展退耦状态及趋势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①在相邻年度间各指标退耦比较普遍,相对和绝对退耦发生率达88%,但退耦程度在指标间和时间上有明显差异,各指标退耦指数在-4.990 6~4.887 8之间波动,且2000年以后退耦更明显;②2007年与1996年比较,综合退耦指数达0.845 3,呈明显的相对退耦状态,而且在1996—2007年间综合退耦持续发生;③评价结论符合重庆都市区环境状况与经济发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胡绍雨
能源、经济与环境三个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发展关系,三者的协调发展是3E系统发展的最终目标。本文通过对我国能源、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模型构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测算了三个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系数,并进行了能源、经济与环境之间的综合发展评价。实证检验结论认为:我国能源、经济和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发展水平值的变化趋势差异显著,其中环境子系统综合发展水平值变化幅度最大;从能源、环境与经济各系统之间的协调系数平均值可以看出,能源与环境处于极不协调状态,能源与经济处于基本协调状态,经
关键词:
能源经济 环境协调 能源消耗 低碳经济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名升 李治 佟连军
为定量探索各省区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演变规律,运用面板数据对1996年以来各省区经济—环境协调度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协调度经历了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曲线过程,但总体上大幅提高,全国平均水平由0.399上升到0.617,经济—环境协调发展历程受经济发展影响较大;②协调度在地域格局上呈现出东部、中部、西部依次递减的趋势,并且三大地区之间的差距在扩大;③经济是促进协调发展的主要因素,其贡献接近于环境对协调发展贡献的2倍,在经济系统内部,经济发展因素的贡献又要大于经济存量因素;④协调发展的所有障碍性因素均来自环境系统,但是制约作用并不明显;⑤经济—环境协调度与塞尔指数的变动呈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即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程度越高,地区差异性越小;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主要表现在地带间的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度为62.6%,而三大地带内部各省份的建设水平相对均衡。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葛成军 俞花美 焦鹏
根据海南省1998~2009年经济、资源与环境数据,建立了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计量模型,对海南省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系统的协调状况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协调系数波动较大;不同年份,不同系统间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说明海南省一系统对另一系统的发展匹配受外界影响大,三系统间的协调系数较高,大部分均超过0.9,这可能与海南具有较好的资源条件、特殊的产业结构以及生态环境基础有关。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靳光华,孙文生
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定量分析与对策河北农业大学靳光华孙文生人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世界各地区普遍追求的目标之一。所谓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是指两个系统间协同运作,相互适应,以一种合理的比例关系发展。人口与经济发展是否相适应,可通过人口与经济发展的协调度来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徐国弟
对山西省经济在全国的分工定位和作用作了基本分析,结论是山西能源经济发展快,已成为全国商品煤主要供应基地,但非能源经济发展缓慢,全省与全国的经济差距呈拉大的趋势。认为解决二元经济是促进山西省经济协调发展的关键,提出了解决二元经济的有关对策建议和山西省经济发展中几个值得重视的问题。
关键词:
山西省,二元经济,分工定位,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韦亚平
现有文献与规划一般认为新疆需要走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重点建设都市圈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文章基于人口与自然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城镇布局之间的关系,从更为广阔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中,对新疆区域经济与城市化发展的适宜空间指向做出了若干探讨;提出新疆的区域发展需要建立在"都市区"的空间成长基础之上;并且与中国的东部、中部地区相比,新疆的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应是一种非常独特的空间格局。
关键词:
新疆 城市化 西部大开发 都市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