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72)
- 2023(16177)
- 2022(14122)
- 2021(13371)
- 2020(11281)
- 2019(26041)
- 2018(25667)
- 2017(49665)
- 2016(27081)
- 2015(30576)
- 2014(30240)
- 2013(29605)
- 2012(27133)
- 2011(24142)
- 2010(24139)
- 2009(22146)
- 2008(21774)
- 2007(18979)
- 2006(16723)
- 2005(14953)
- 学科
- 济(104949)
- 经济(104785)
- 管理(85359)
- 业(79010)
- 企(68261)
- 企业(68261)
- 方法(49356)
- 数学(42653)
- 数学方法(42027)
- 财(32126)
- 农(28037)
- 中国(26458)
- 业经(24319)
- 制(24227)
- 学(23069)
- 务(21155)
- 财务(21071)
- 财务管理(21026)
- 企业财务(20008)
- 地方(19300)
- 农业(18279)
- 理论(18100)
- 贸(17867)
- 贸易(17857)
- 易(17361)
- 体(17129)
- 银(16919)
- 银行(16871)
- 和(16697)
- 技术(16696)
- 机构
- 大学(381332)
- 学院(378686)
- 管理(152209)
- 济(149292)
- 经济(145991)
- 理学(131868)
- 理学院(130433)
- 管理学(128053)
- 管理学院(127347)
- 研究(122275)
- 中国(92196)
- 京(80215)
- 科学(75208)
- 财(73110)
- 所(60343)
- 农(58278)
- 财经(57959)
- 中心(56406)
- 业大(55561)
- 江(55177)
- 研究所(54509)
- 经(52725)
- 北京(50424)
- 范(49400)
- 师范(48881)
- 农业(45296)
- 经济学(44791)
- 院(44686)
- 州(44532)
- 财经大学(43400)
- 基金
- 项目(259952)
- 科学(205435)
- 研究(190324)
- 基金(190044)
- 家(164809)
- 国家(163464)
- 科学基金(141777)
- 社会(120045)
- 社会科(113683)
- 社会科学(113654)
- 基金项目(101167)
- 省(100708)
- 自然(93206)
- 自然科(91067)
- 自然科学(91041)
- 自然科学基金(89374)
- 教育(88273)
- 划(84919)
- 资助(78099)
- 编号(77625)
- 成果(63092)
- 重点(57777)
- 部(57752)
- 创(54169)
- 发(53809)
- 课题(52863)
- 创新(50539)
- 教育部(50021)
- 制(49988)
- 科研(49810)
- 期刊
- 济(162495)
- 经济(162495)
- 研究(111833)
- 中国(70434)
- 学报(58984)
- 财(58811)
- 管理(57246)
- 科学(54165)
- 农(52897)
- 大学(45691)
- 学学(42984)
- 教育(41959)
- 农业(35975)
- 融(34087)
- 金融(34087)
- 技术(33061)
- 财经(28842)
- 业经(26500)
- 经济研究(24977)
- 经(24540)
- 问题(21390)
- 理论(19008)
- 图书(18797)
- 业(17847)
- 版(17783)
- 科技(17747)
- 技术经济(17581)
- 实践(17197)
- 践(17197)
- 财会(16787)
共检索到551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斌
根据"双重控制链"分析范式,在股权分散的上市公司中,终极股东除设计复杂控股结构、实施一股多票制等手段进行股权控制外,还通过任命亲信担当要职逐渐衍生出社会资本掌控上市公司及放大控制权私利。于是,本研究基于微观认知的组织演化机制,构建了分析终极股东控制问题的理论框架,并以重庆市迪马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阐述中国上市公司终极股东"双重"控制链的构建过程。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高闯 郭斌 赵晶
本文运用组织惯例演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系统探究在股权较为分散的情境下,终极股东是如何依托金字塔结构中的股权控制链和关系网络中的社会资本控制链,最终实现其对上市公司的全面控制和终极控制的。本文首先探析终极股东双重控制链生成的内在逻辑,继而从终极股东使用社会资本控制的意愿度出发,构建了动态演化的意愿度迭代模型。最后以内蒙古草原兴发股份有限公司案例,深刻揭示出终极股东双重控制链的构建过程与内在机理。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刘玉龙 任国良 文春晖
本文基于终极控制人的虚拟经济属性和实体经济属性差异,将上市公司终极控股的金字塔结构分为虚拟终极控制和实体终极控制两类,研究了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人控股结构的演化以及金字塔持股结构对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影响。利用中国2004—2011年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我国金字塔持股结构呈现日益复杂和从实体终极控制向虚拟终极控制变迁的趋势,而且不同属性的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金字塔控制结构存在明显差异,呈现出虚拟"长窄"控制和实体"宽扁"控制的特征。另外,进一步的实证分析发现,金字塔持股复杂度可以抑制实体终极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助长虚拟终极控制人对上市公司的掏空,具体到金字塔结构的长度和...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晨蓓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由分散转为集中,传统的股东与管理层的代理矛盾也逐步转变为大股东与中小股东的代理矛盾。终极控制股东作为公司各项决策的关键人物,他们对公司的影响毋庸置疑。他们会利用金字塔股权结构、交叉持股等方式控制上市公司,以最小的现金流权去获得最大的控制权,他们也会因为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的分离去寻找弥补控制权成本的手段,抑或为了使自身利益最大化而去获取私有收益,从而侵占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私有收益 侵占效应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易建辉
我国家族公司的治理受传统文化影响,且我国法制机制不够完善,增加了家族公司治理难度。公司控制权的基本表现形式体现在影响公司财产的决策上,一些大股东拥有对公司经营事务的绝对控制权,成为终极股东。终极股东控制问题主要包括股东以及其间的委托代理关系、终极股东控制和金字塔结构两方面内容。
关键词:
家族公司 终极股东 控制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张祥建 刘建军 徐晋
本文从公司控制链微观结构的视角研究了大股东的终极控制与掠夺行为。金字塔式控股结构和交叉持股是大股东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的两种重要方式 ,并造成了大股东对小股东掠夺的强烈动机。通过建立一个模型分析了大股东掠夺行为产生的机理 ,大股东能够用较少的现金流权来实现对公司的实质控制是掠夺行为产生的本质原因 ,从而攫取更多的控制权私人收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爱蓓
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由于直接或者间接地对股份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或者经理层的人员有影响和调遣的作用,在公司的决策和经营活动中往往占据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对控制股东权利进行适当的限制以防止其侵害公司及中小股东的利益,一直是有关各方关注的问题。本文将通过对上市公司控制股东几种行为倾向及其制度根源的分析,就对股份公司控制股东的权利制约提出若干建议。
关键词:
控制股东 关联交易 欺诈行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坤 杨淑娥 杨蓓
文章以2002~2006年我国民营上市公司1439个观察值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终极控制股东超额控制对公司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负债融资不会造成终极控制股东控制权的稀释,且扩大了其可控制的现金流,便利了它们的攫取行为,终极控制股东倾向于提高资本结构杠杆水平。终极控制股东的超额控制程度越大,这种动机就越强。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超额控制 资本结构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宗刚 吴凌寒
公司治理就其实质是指公司是由谁控制,并为谁的利益服务。在Berle和Means1930年的经典著作《现代公司与私有财产》中,第一次提到在美国的公司中普遍存在着大量所有权分散的股东,由于经理有着自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邵春燕 李存生
一、终极控制股东与内部控制相互影响众多研究表明,在我国相对集中的金字塔式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股东在上市公司普遍存在。金字塔结构下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程度较大时,终极控制股东对上市公司的经营拥有决策控制权,此时由于其控制权的存在,终极控制股东为了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同时也为了掩盖由于所有权和控制权相分离所带来的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行为,其有动机也有能力通过控制管理层来影响或干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以及企业内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沈艺峰 况学文 聂亚娟
文章以我国资本市场2002年非金融类A股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了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对公司现金持有量水平及其市场价值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1)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显著正相关;而当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控制权/现金流权系数与现金持有量水平虽然正相关,但不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在两权分离的情况下,国有终极控股股东对高现金持有量水平具有较高的偏好;(2)当终极控股股东为国有股东,且其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存在分离时,现金持有量的价值为0.769元;而当终极控股股东控制权与现金流权不存在分离或虽存在分离但终极控股股东为非国有股东时,现金持有量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万立全
终极控制股东的股权结构特征表现在终极控制股东对所控制公司的所有权、控制权、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以及终极控制股东股份性质等方面。本文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的所有权与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大,终极控制股东以较小的所有权掌握着较大的控制权,国家控制主体占较大比重。上市公司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披露存在问题,应从提高公司披露水平、明确界定实际控制人标准、增加实际控制人披露内容和强化实际控制人披露责任等方面完善终极控制股东股权结构的信息披露。
关键词:
终极控制股东 股权结构 控制权 所有权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高闯 史宝康
终极股东控制的广泛存在往往扭曲了公司治理结构,中小股东利益更容易受到终极股东的侵害。从所有权结构的视角,对上市公司终极股东控制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分析,通过对终极控制股东的形成和实现机制的研究,运用多重控制链模型解释了控股股东分离所有权和现金流权的方式,并且通过股权结构对公司治理效率影响的研究发现,在存在控股股东的股权结构下,无论股权的集中度如何,都存在控股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公司治理效率无法达到帕累托最优。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邓少军 芮明杰
传统的组织能力演化观点主要关注基于惯例的行为逻辑,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认知因素对于能力演化的影响。要想全面、完整地理解组织能力的演化机理,就应该更加细致地把握组织微观层次的认知与行为。本文从组织能力演化惯例视角与认知视角的关系、管理者认知对于组织能力演化的作用以及影响组织能力演化的认知模式三个方面,对组织能力演化的微观认知机制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组织 能力演化 微观层次 认知机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韩亮亮 李凯
以2005年中国269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结构决策中存在的终极股东代理问题。研究发现,终极股东的控制权、制衡度和现金流权与受控公司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表明,在受控民营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决策中,终极股东控制权比例和制衡度越高,股权融资给终极股东带来的控制权稀释风险越低,终极股东偏好股权融资;终极股东现金流权比例越低,终级股东承担的债务破产风险越小,终极股东偏好债务融资。研究结论一方面支持资本结构具有公司治理效应,另一方面证实了终极股东在资本结构决策中确实存在主动规避治理效应的动机和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