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00)
2023(6538)
2022(5411)
2021(4736)
2020(3893)
2019(8546)
2018(8118)
2017(15232)
2016(8382)
2015(8688)
2014(8210)
2013(8073)
2012(7352)
2011(6581)
2010(6346)
2009(5764)
2008(5526)
2007(4597)
2006(3902)
2005(3294)
作者
(26917)
(22528)
(22396)
(20993)
(14106)
(11192)
(9785)
(8901)
(8682)
(7898)
(7824)
(7365)
(7236)
(7090)
(7076)
(6873)
(6846)
(6653)
(6555)
(6351)
(5891)
(5447)
(5238)
(5226)
(5063)
(4884)
(4852)
(4798)
(4689)
(4569)
学科
(33589)
经济(33546)
管理(23818)
(23438)
(17784)
企业(17784)
方法(16561)
数学(15291)
数学方法(15202)
(10178)
(9195)
中国(8450)
(7606)
业经(7548)
(7245)
贸易(7243)
农业(7148)
(7051)
环境(6221)
技术(6042)
地方(6038)
(5776)
财务(5773)
财务管理(5769)
企业财务(5520)
(5292)
产业(4834)
(4685)
(4538)
银行(4505)
机构
大学(119863)
学院(118706)
(49308)
经济(48557)
管理(45900)
研究(42651)
理学(41203)
理学院(40721)
管理学(40013)
管理学院(39836)
(32387)
中国(29780)
科学(29722)
农业(26550)
业大(26058)
(24541)
(22908)
研究所(21635)
(19884)
中心(18964)
农业大学(18327)
财经(16884)
(16368)
(15609)
经济学(15330)
(14928)
科学院(14592)
北京(14443)
(14174)
经济学院(14152)
基金
项目(92079)
科学(72116)
基金(68961)
(64357)
国家(63886)
研究(57590)
科学基金(53582)
社会(39392)
社会科(37559)
社会科学(37547)
基金项目(37526)
自然(37342)
自然科(36549)
自然科学(36534)
(35984)
自然科学基金(35923)
(31301)
资助(26560)
教育(25342)
重点(21212)
计划(20113)
编号(20042)
(19838)
(19796)
(19620)
创新(18724)
科研(18615)
科技(18019)
(17846)
国家社会(17372)
期刊
(44756)
经济(44756)
学报(29014)
研究(28206)
(28145)
科学(23660)
中国(20477)
大学(20142)
农业(19831)
学学(19628)
(14284)
管理(13989)
(11133)
业大(9096)
经济研究(8424)
农业大学(8074)
业经(8039)
财经(7992)
(7757)
金融(7757)
技术(7264)
(7264)
资源(7221)
科技(6840)
(6835)
问题(6443)
中国农业(5974)
商业(5922)
教育(5900)
技术经济(5636)
共检索到1573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梁涛  廖敦秀  陈新平  王帅  付登伟  陈轩敬  石孝均  
【目的】土壤基础地力水平与土壤养分的供应能力有着直接的关系,进而影响作物对土壤和肥料养分的吸收。研究基础地力与水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关系,评价不同地力水平下水稻对土壤和肥料养分利用的影响,为在不同地力下提高养分利用效率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06—2012年重庆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水稻"3414"试验,调查每个试验点无肥区(N0P0K0)、无氮区(N0P2K2)、无磷区(N2P0K2)、无钾区(N2P2K0)和全肥区(N2P2K2)处理的产量及秸秆和籽粒氮磷钾养分含量,计算重庆不同区域水稻养分吸收量、土壤有效养分利用效率和依存率以及肥料回收率、农学效率,采用指数及线性拟合、基础地力产量分级方法评价基础地力对水稻养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重庆不同区域稻田基础地力产量5.40—6.45 t·hm~(-2),基础地力等级处于低和中低等级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鲁艳红  廖育林  聂军  周兴  谢坚  杨曾平  
【目的】研究双季稻种植制度下,连续3年施肥与不施肥对不同肥力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土壤氮磷钾表观平衡和土壤养分变化的影响,为不同肥力土壤基础地力培育及土壤肥力维持和提升提供参考。【方法】从32年长期施用不同肥料定位试验的不施任何肥料(CK)、施氮磷钾肥(NPK)和氮磷钾肥配施稻草(NPKS)处理采取土壤,分别代表3种不同肥力水平,设置连续3年施肥与不施肥处理的盆栽试验,监测双季水稻产量、土壤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和土壤氮磷钾养分的变化。【结果】在试验期间,不同肥力土壤的早晚稻基础地力产量、基础地力贡献率均表现为:NPKS处理土壤>NPK处理土壤>CK处理土壤,且随着试验年限的...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江明  余华波  周海鹏  俞乒乒  王晓东  章秀福  
在不同土壤养分条件下,对氮、磷、钾三大营养元素设置不同水平施用量,研究地力条件和养分水平对超级稻产量和养分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产量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平均以施180 kg/hm2产量最高。土壤氮素背景值与空白区产量呈正相关关系,R=0.8930,也就是说土壤氮含量高,不施氮肥水稻也能高产。氮素利用率与施氮水平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土壤背景氮呈单峰曲线关系。氮素收获指数随施氮水平的提高而下降,土壤氮含量对其并无影响。在土壤严重缺磷和钾素情况下,施磷钾有显著的增产效果,产量和施肥量有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9841和0.9408,随着土壤磷素和钾素量的上升,施肥增产效果逐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建军  徐明岗  辛景树  段建军  任意  李冬初  黄晶  申华平  张会民  
【目的】探明1988年以来中国粮食主产区稻田土壤基础地力的差异与时空演变特征,为地力提升和实现水稻的稳产高产提供科学的施肥依据。【方法】结合水稻土实际情况,并参考生产力模型、土壤质量系数模型等修正得出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PI)和土壤基础地力指数模型(BPI)的计算公式并验证,同时以全国水稻土监测数据资料为基础,将统计所得的各肥力指标和权重因子采用数值归一化处理,运用土壤生产力指数模型和土壤基础地力指数模型方法综合分析;并进一步与产量和基础地力贡献率相结合验证,从而定量地分析出中国粮食主产区间稻田土壤基础地力的高低差异和时空演变特征。【结果】1988—2012年间,长江中下游、东北、西南以及华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叶文培  王开峰  王凯荣  谢小立  李志国  
通过长期有机物循环的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对红壤稻田养分供应及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目的是了解长期有机物循环利用后土壤养分含量变化、水稻生长特性及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机物循环明显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并使土壤养分维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上。有机物循环处理的土壤有机质,全N、全P和全K及其有效部分的平均含量分别比无循环处理提高了44.5%、34.7%、17.5%、9.4%,特别是碱解N,速效P和速效K含量提高显著,有机物循环处理比无循环处理提高达46.9%、45.2%和34.7%。有机物循环利用提高了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使水稻群体的透光率减少。有机物循环处理平均单叶净光合速率比...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王忍  伍佳  吕广动  隆斌庆  杨飞翔  周晶  陈慧娜  黄璜  
【目的】为探明不同稻草还田方式与稻田养鸭耦合对水稻生物量、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设置5种处理方式:"稻草炭化还田+养鸭"(CD),"稻草直接还田+养鸭"(ZD),"稻草粉碎还田+养鸭"(FD),"稻草不还田+养鸭"(BD)和"稻草不还田不养鸭"(BR)。通过测定水稻生物量、产量,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质、碱解氮含量及土壤pH值,研究稻草还田+稻田养鸭对土壤养分及水稻生物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稻草炭化还田+稻田养鸭(CD)能显著降低水稻株高、提高水稻生物量,稻草还田+稻田养鸭主要通过增加水稻有效穗来提高水稻产量,短期内(1年)能使水稻增产10%以上。稻草还田+稻田养鸭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和碱解氮含量,增幅分别为33.73%~41.28%和15.06%~21.47%。CD能显著增加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增幅分别为20.15%、13.73%、10.25%,CD还能有效缓解土壤pH值降低。【结论】稻草炭化还田+稻田养鸭处理(CD)为最佳组合处理方式。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曾祥明  韩宝吉  徐芳森  黄见良  蔡红梅  石磊  
【目的】研究江汉平原地区不同基础地力土壤和优化施肥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方法】以江汉平原水稻主推品种丰两优香一号为试验材料,通过3年田间小区试验,考察分析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优化施肥、农民习惯施肥和不施肥处理的产量、氮肥贡献率、土壤氮素依存率和氮肥利用率等的差异。【结果】土壤基础地力不同的稻田均是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最高,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高地力和低地力稻田优化施肥处理的产量分别平均提高6.9%和5.0%;与不施肥处理比较,产量分别平均提高17.3%和30.3%。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比较,优化施肥处理的氮肥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和偏生产力均大幅度提高。高地力稻田土壤氮素依存率高、...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邬立岩  靳峥  温健  崔红光  孔爱菊  徐燕  宋玉秋  辛明金  张本华  刘翠红  
倒伏是水稻栽培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发生倒伏不仅会导致减产,造成稻米品质下降,而且会影响收获作业效率和损失率,增加作业成本。水稻茎秆力学特性是决定水稻抗倒伏能力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研究鸭稻共育种植模式对水稻茎秆抗倒伏性的影响,通过对比鸭稻共育和常规插秧两种种植模式,分别测定了关键生育期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水稻地上、地下部生物量;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试了水稻在幼穗形成期、抽穗期、黄熟期3个生长阶段的茎秆折断力,研究鸭稻共育种植模式对水稻抗倒伏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插秧种植模式相比,在水稻灌浆期,鸭稻共育土壤的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速效磷含量分别增加26.07%、15.97%、41.24%和18.25%,水稻地上、地下部分生物量分别增加26.11%和29.88%,差异均达到显著性水平。在水稻幼穗形成期之前,两种种植模式水稻茎秆的倒伏指数差异不显著;在水稻幼穗形成期、抽穗期和黄熟期,鸭稻共育水稻茎秆的折断力比对照分别提高13.65%、33.51%和36.09%,倒伏指数分别降低4.86%、5.42%和8.16%,在抽穗期和黄熟期差异性显著。说明鸭稻共育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水稻茎秆的物理强度,提高水稻植株的抗倒伏能力。该研究为解决水稻倒伏问题提供了一定理论依据,为其他作物的抗倒伏研究提供方法借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黎玉林  
统计广西稻田养鱼主要分布的桂北、桂西北、桂东南三个区域中的8个长期开展稻田养鱼的县和11个基本未开展稻田养鱼的县在1995~2004年间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有关的数据。对比分析表明:在同区域和同季稻条件下,稻田养鱼县的稻谷单产量普遍高于非稻田养鱼县,而单位化肥、农药的用量仅处于同区域的中低水平;非稻田养鱼县取得较高的稻谷单产水平是使用了大量化肥、农药的结果;部分非稻田养鱼县使用了比同区域的稻田养鱼县更多的化肥、农药,但稻谷单产仍低于稻田养鱼县。结论:广西稻田养鱼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作用显著。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徐一兰  唐海明  程爱武  李益锋  李永  何炜  胡赛晶  王跃平  
为探明不同施肥处理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以湖南宁乡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应用常规试验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定位长达31年5种施肥处理(化肥、秸秆还田+化肥、30%有机肥+70%化肥、60%有机肥+40%化肥和无肥)对双季稻田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显示,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均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含量。有机肥配施化肥处理明显增加了稻田土壤有机质含量,以60%有机肥处理增加效果为最高;30%和60%有机肥处理均有利于增加土壤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与化肥和无肥处理均达显著差异(P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吴进才  许俊峰  冯绪猛  刘井兰  邱慧敏  罗时石  
报道了稻田常用的 5种农药 (扑虱灵 ,吡虫啉 ,井冈霉素 ,杀虫双 ,三唑磷 )对水稻 3个品种 (秀水 110 ,秀水 6 3,镇稻 2号 )生理生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用药后 3d ,5种农药处理均导致水稻体内草酸含量不同程度的下降 ,多数农药对秀水 110、镇稻 2号的影响大于秀水 6 3;农药对还原糖的影响不明显 ;对叶绿体含量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有差异 ,5种农药处理均引起镇稻 2号叶绿素含量显著下降 ,三唑磷、吡虫啉、井冈霉素对秀水 6 3影响较大 ,扑虱灵、杀虫双则不明显 ;农药对谷胱甘肽 S 转移酶 (GST)的影响也因品种和农药而异 ,同样对秀水 6 3的影响小于镇稻 2...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玉刚  张文斗  谭长龙  李静怡  王丹  黄璜  
为了探究水稻直播轻简栽培和稻鸭共育模式的结合对水稻根系生长性状的影响。在总结前人研究水稻直播和稻鸭共育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水稻直播下饲养鸭子的种养结合技术,通过设计常规水稻撒直播(CK)、常规水稻撒直播养鸭(RD)、水稻半固态直播养鸭(RDS)和水稻精量穴直播养鸭(RDP)的大田对比试验,研究了水稻直播养鸭模式植株根系生长发育特征。结果表明:水稻直播养鸭不同处理间植株单株根数、根长和根系体积等根系特性存在一定差异。RDP处理植株单株根数、根长和根系体积整体优于RDS、RD和CK处理,而RDS、RD和CK处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夏芊蔚  陈浩  姚宇阗  笪达  陈健  石志琦  
【目的】针对水稻生产中的减肥、减药措施,前期自主开发了水稻优标体系。本研究通过分析应用优标体系的稻米产量和污染物含量以及土壤质量,评估优标体系在实际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该优标体系的合理设计和及时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在江苏省、上海市水稻种植区连续实施1—5年的定点优标体系试验区,以常规施肥用药水稻栽培体系(简称常规体系)为对照。采集水稻籽粒和稻田土壤样品,测定稻米产量、委托SGS检测稻米农药残留和重金属含量;采用内梅罗指数法评价土壤肥力;分别采用TTC还原法、靛酚蓝比色法、3,5-二硝基水杨酸比色法测定土壤脱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结果】采用优标体系较常规体系在氮肥施用量减少46.8%,代以添加有机肥、EM菌剂、叶面肥、锌肥;以生物制剂为核心,协同使用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保证了稻米的高安全标准。在保证水稻产量、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实施优标体系显著提高了土壤全氮与有机质含量;且连续实施1—4年的优标体系土壤肥力综合评分均高于常规体系,但连续实施5年后的优标体系土壤肥力综合评分值低于常规体系。连续实施2年优标体系脲酶、脱氢酶、蔗糖酶的活性均高于常规体系。实施优标体系的稻田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与丰度提高,优标体系实施1年和连续实施5年的土壤细菌丰富度上升比例重复变化的菌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优势菌属为Terrimonas(尚无确切名称)和黄杆菌属(Flavobacterium)。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优标体系实施1年,土壤中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分别与pH肥力指数、全磷肥力指数变化呈正相关;优标体系连续实施5年,土壤中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均与pH肥力指数变化呈正相关。另外,拟杆菌门、绿弯菌门丰度变化与土壤脱氢酶活性变化呈正相关。【结论】实施优标体系在保证水稻产量、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可有效改善土壤质量,提升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进而有助于恢复土壤肥力。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军  谭济才  黄新  王卫国  钟浪  王志高  
为探寻稻田福寿螺的有效防控办法,研究了不同养鸭密度、不同放养时间和放养不同品种鸭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控效果及对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稻田养鸭时间为40 d时,对福寿螺的平均防治效果达到93.94%;当稻田养鸭密度在6~14只/(667 m2)时,鸭子对稻田福寿螺的平均防效与养鸭密度和放养时间呈正相关,且平均水稻产量随着养鸭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稻田养鸭密度为14只/(667 m2)时,对稻田福寿螺的防控效果最佳,水稻平均产量也达到最大值;当稻田养鸭密度超过14只/(667 m2)时,水稻平均产量随着稻田养鸭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采用金定鸭防控稻田福寿螺的效果和提高水稻产量的幅度都极显著优于本地麻鸭...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黄杰  张敏  邓永晟  肖汉乾  肖文锋  陈治锋  单雪华  颜成生  向鹏华  邓小华  
【目的】明确湖南稻茬烤烟生长、物质积累分配、养分利用效率。【方法】采用典型案例调查方法,研究保障烟田、适产烟田和丰产烟田等3类稻作烟田的烤烟根系、地上部农艺性状和干物质、氮、磷、钾、烟碱的积累与分配动态变化,以及氮、磷、钾养分利用效率。【结果】丰产烟田的烟株根系发达、数量多、吸收表面积大,茎杆粗壮,叶面积大,干物质和氮、磷、钾养分的积累较多。在烤烟移栽后90 d,丰产烟田的烤烟总干物质和氮、磷、钾、烟碱积累量较适产烟田分别高35.08%、33.84%、18.18%、28.03%、25.24%,较保障烟田烤烟分别高70.41%、44.51%、63.53%、59.94%、21.81%。适产烟田氮、磷、钾收获指数较高。【结论】稻茬烤烟生产要选择适宜土壤类型,实行秸秆全量还田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及早冬翻晒垡促进土壤熟化,重视中耕培土以提高土壤通气性和地温,促进烤烟早生快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