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557)
- 2023(6718)
- 2022(6070)
- 2021(5625)
- 2020(5267)
- 2019(11385)
- 2018(11288)
- 2017(22089)
- 2016(12490)
- 2015(14059)
- 2014(14384)
- 2013(14542)
- 2012(13800)
- 2011(12549)
- 2010(12735)
- 2009(11834)
- 2008(12035)
- 2007(11074)
- 2006(9179)
- 2005(8294)
- 学科
- 济(51712)
- 经济(51661)
- 业(33154)
- 管理(32385)
- 方法(27501)
- 企(26035)
- 企业(26035)
- 数学(24677)
- 数学方法(24448)
- 财(14080)
- 农(14073)
- 学(13424)
- 中国(12348)
- 贸(9898)
- 贸易(9897)
- 地方(9821)
- 制(9685)
- 易(9609)
- 业经(9393)
- 农业(9238)
- 务(9073)
- 财务(9054)
- 财务管理(9029)
- 企业财务(8579)
- 银(8179)
- 银行(8141)
- 融(7833)
- 金融(7827)
- 和(7734)
- 行(7701)
- 机构
- 大学(187890)
- 学院(186165)
- 济(73800)
- 经济(72120)
- 管理(67355)
- 研究(65587)
- 理学(58363)
- 理学院(57618)
- 管理学(56444)
- 管理学院(56093)
- 中国(47555)
- 科学(44159)
- 农(41829)
- 京(39555)
- 所(35849)
- 财(33850)
- 农业(33631)
- 业大(33334)
- 研究所(32982)
- 中心(30291)
- 江(28289)
- 财经(27333)
- 经(24793)
- 北京(24398)
- 范(23794)
- 师范(23448)
- 经济学(23204)
- 院(22705)
- 州(22240)
- 农业大学(21909)
- 基金
- 项目(125862)
- 科学(96726)
- 基金(90730)
- 研究(85401)
- 家(81568)
- 国家(80930)
- 科学基金(66991)
- 社会(52706)
- 社会科(49914)
- 社会科学(49896)
- 省(49678)
- 基金项目(48186)
- 自然(45506)
- 自然科(44448)
- 自然科学(44424)
- 自然科学基金(43659)
- 划(42634)
- 教育(39644)
- 资助(38009)
- 编号(33747)
- 重点(29088)
- 部(27951)
- 成果(27803)
- 发(26901)
- 创(25754)
- 计划(25653)
- 科研(25207)
- 创新(24234)
- 课题(23600)
- 性(23169)
共检索到265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潘光辉 杨琦凤 尹贤贵 汝雪娟 张赟 史抒
比较了重庆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和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的差异,进行了晚疫病抗性材料CLN2037B对晚疫菌生理小种T1的配合力、遗传参数及后代分离遗传规律分析。结果表明:①田间自然发病鉴定与室内人工接种鉴定结果一致,在重庆春季露地进行晚疫病田间自然发病鉴定是可行的;②番茄抗晚疫病材料CLN2037B对生理小种T1的抗性以基因的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高,抗性遗传中不存在细胞质基因效应,抗性表现为单基因不完全显性。
关键词:
番茄晚疫病 抗病性鉴定 配合力 抗性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姜晓艳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通过对4份亲本材料完全双列杂交后代进行方差分析、配合力分析,对番茄晚疫病抗性遗传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但一般配合力较大,其二者比值为(GCA/SCA)18.7,说明番茄对晚疫病的抗性以加性效应为主;利用Haym an双列杂交法,对各亲本和杂交组合后代间的方差(Vr)、协方差(W r)进行回归分析,抗性符合"加性-显性"模型,遗传效应中存在加性效应和显性效应,广义遗传力为96.8%,狭义遗传力85.6%,进一步说明了在番茄抗晚疫病的遗传中以加性效应为主。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抗性遗传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黄晓梅 许向阳 李景富 陈秀玲 徐艳辉
【目的】挖掘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为番茄抗晚疫病种质资源的利用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利用含番茄晚疫病抗性基因ph-1,2,3的L3708(Lycopersicon.pimpinellifolium)为父本,感病的优良品系04968(L.esculentum)为母本培育的260个F2单株为图谱构建群体,通过AFLP、SSR2种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分析,构建分子遗传图谱。根据苗期接种番茄晚疫病病原菌生理小种T1,2的抗性反应,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QTL定位。【结果】构建了包含12个连锁群的分子遗传图谱,其中包含3个SSR标记和149个AFLP标记。该图谱...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田兆丰 刘伟成 厚凌宇 谢华 罗晨 柴敏
【目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是一种影响全世界番茄生产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是最有效、经济和持久的防控手段。目前生产上应用的抗病品种繁多,但存在对Tylvc不同抗性基因的抗性水平研究甚少、了解不够全面的问题。为了解带有不同抗性基因的番茄品种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对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中心培育的番茄品种抗病性进行检测,并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分析抗病基因和抗病蛋白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携带有Ty3a/Ty3a的番茄材料秋光285(Ty3a纯合)、棚137×246(Ty3a杂合),携带Ty1+Ty3a纯合的秋光12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姜晓艳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为探索适宜番茄晚疫病人工接种的技术体系,对番茄晚疫病人工接种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适宜番茄晚疫病苗期人工接种的方法是孢子囊悬浮液喷雾法和涂抹法,6~8叶期是植株适宜的接种时期,适宜接种的保湿时间和孢子囊浓度分别为24h和5×104孢子囊.mL-1。采用孢子囊悬浮液喷雾法和离体叶片涂抹法对20份番茄材料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筛选出6份抗病试材,以CLN2037G、CLN2307H和CLN2037I抗性最好,表现为高抗;喷雾法和离体叶片涂抹法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人工接种 抗病性鉴定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李亚茹 王银磊 赵丽萍 杨玛丽 姜静 赵统敏 余文贵
对抗病基因进行抗性评价是番茄抗病育种的重要环节。选用6种抗病番茄材料和2种感病番茄材料,利用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Tylcv)的烟粉虱对所选番茄材料幼苗接种病毒,统计分析各材料的病情指数、病株率和带毒率,鉴定不同基因型番茄材料的抗性水平。结果表明,所有接种材料中均可以检测到携带Tylcv,其中含有Ty-2和Ty-5基因的番茄材料对江苏地区Tylcv病毒种类抗性较好,Ty-3次之,Ty-1抗性相对较弱,Ty-3a在樱桃番茄中抗性强于大果型番茄。本试验为抗病育种过程中对抗病基因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倩男 王晓敏 芮文婧 胡学义 胡新华 付金军 高艳明 李建设 张亚红
【目的】为了对收集到的117份番茄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及分类,采用多元统计法,结合表型性状测定与实用性抗病性分子标记检测,对已收集到的117份番茄种质资源的综合性状进行评价。【结果】供试材料各数量性状的遗传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变异系数范围在7.2152.27;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质量性状中果顶形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198;数量性状中,叶片长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63;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性状间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且大部分都表现为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对遗传差异达极显著的15个数量性状及变
关键词:
番茄 遗传多样性 抗病标记 聚类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春芝 刘磊 孙玉燕 周龙溪 杨宇红 谢丙炎 李君明
【目的】利用来自番茄近缘野生种类番茄茄(Solanum lycopersicoides)LA2951的渐渗系群体,挖掘LA2951中潜在的抗晚疫病基因。【方法】采用离体叶片接种法,每片小叶背面接种10μL菌液(2×104孢子囊/mL),在温度19℃和相对湿度70%—100%的条件下,第6天测量叶片病斑面积(lesion size,LS)和发病率(diseaseincidence,DI)。【结果】LA2951对晚疫病的抗性受QTL(quantitative trait loci)控制。接种番茄晚疫病T1,2小种,鉴定出Rpiq1b、Rpiq2b、Rpiq4b、Rpiq8a和Rpiq11等5个QT...
关键词:
类番茄茄 渐渗系 晚疫病 数量性状位点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媛媛 李海涛 张子君 邹庆道 吕书文 杨国栋
将番茄抗晚疫病ph-3基因已有的RAPD特异片段进行克隆、测序。根据该测序结果设计SCAR引物对抗病亲本、感病亲本、抗病池、感病池、F1个体进行扩增,均获得一条592bp的特异片段。感病基因型和杂合抗病基因型存在XbaⅠ酶切位点,酶切后分别产生了261bp、193bp和95bp以及592bp、261bp、193bp和95bp的特异性片段,纯合抗病基因型无此酶切位点,酶切结果仍为592bp的产物。这些片段能成功区分抗病材料、感病材料和F1个体,很有可能是与ph-3基因连锁的CAPS标记。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ph-3基因 CAPS标记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吕松 王忆 张新忠 李天红 韩振海
为评价苹果种质资源对苹果斑点落叶病的抗病性,明确苹果斑点落叶病抗病性遗传规律,利用1株通过组织分离法得到的苹果斑点落叶病菌株(Alternaria mali),对260份苹果种质和1 089株紫塞明珠×富士杂种实生树进行了离体叶片接种鉴定。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发病率和严重度均表现出丰富多样性,新疆野苹果和西洋苹果发病率较高且严重度较重,而中国苹果和野生苹果资源发病率较低且严重度较轻。发病对不发病表现为显性,发病/不发病表现为质量性状,分离比符合3∶1。最终得到高抗种质29份、中抗27份和低抗48份。发病亚群体的严重度表现为多基因数量性状,其变异由2个主基因分离位点所致,严重度性状主基因...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刘榛 张延安 化娟莉
本研究对来自10个国家,国内27家单位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的239个番茄品种进行抗病基因的分子鉴定并分析,结果表明:Ty-1和Ty-3a是当前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中利用的主要基因,携带复合基因的杂种也主要是这两对基因的利用。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爱军 柴敏 于拴仓 姜立纲
番茄晚疫病是危害番茄生产的重要病害之一。在我国开展番茄晚疫病菌致病性分化研究对番茄抗病品种选育和番茄晚疫病的综合防治意义重大。以往的研究结果表明,番茄晚疫病菌具有明显的生理小种分化现象,且致病性分化变异频繁。2001年,从北京地区采集并获得了一份番茄晚疫病新菌株,以番茄晚疫病菌的5个鉴别寄主品种为材料,采用苗期喷雾接种法对其致病性进行了研究。根据致病性表现初步得出结论,该菌株属于晚疫病生理小种T1.3。同时,利用该菌株对7份番茄一代杂种和10份育种材料接种鉴定表明,7份一代杂种品种均高度感病;而10份番茄育种材料中,7份表现感病或高感病,3份耐病。另外,在2份耐病品系和3份感病材料中均存在一定...
关键词:
番茄 晚疫病 新菌株 致病性 抗病性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朱其建 戴习林 邹卫丽 蒋飞 苏建 过正乾 王海洋 丁福江
为深入了解罗氏沼虾抗病选育群体的抗病力和遗传信息,通过人工注射溶藻弧菌感染16个罗氏沼虾选育群体,并利用微卫星分子标记对选育群体进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16个选育群体抗溶藻弧菌感染能力存在明显差别,并从中鉴定出抗病力强的群体3个(SCR11-6、SCR11-11和SCR11-16),其在感染溶藻弧菌感染后的成活率达80%;抗病力比较强的群体7个;抗病力一般的群体4个,成活率为65%~70%;抗病力差的群体2个,成活率为35%~50%。8对微卫星引物共检测到53个等位基因,每对引物的等位基因数为5~9个,平均为6.625个,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629 4~0.829 4,平均为0.7...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素红 张天时 孔杰 孟宪红
对人工选育的29个中国对虾半同胞家系进行人工感染WSSV后,选取存活时间最长和存活时间最短各29个个体,组成抗病群体和感病群体。用400个随机引物进行RAPD分析,得到与抗病正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5个,与抗病负相关的特异性遗传标记两个。15个随机引物在两个群体的扩增位点进行统计,共得到82个位点,其中多态位点34个,占41.46%,两个群体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为40.24%和37.8%。Shannon′s多样性指数估算两个群体的平均遗传多态度为0.2177,SLT群体的遗传多态度为0.2190略高于SST群体0.2163;群体内的遗传变异(HPOP/HSP)0.9645,可见96.45%的遗传变...
关键词:
中国对虾 遗传标记 WSSV RAPD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