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0)
- 2023(9513)
- 2022(8057)
- 2021(7588)
- 2020(6360)
- 2019(14813)
- 2018(14601)
- 2017(28197)
- 2016(15643)
- 2015(17703)
- 2014(17792)
- 2013(17944)
- 2012(16929)
- 2011(15384)
- 2010(15625)
- 2009(14581)
- 2008(14707)
- 2007(13726)
- 2006(12046)
- 2005(10742)
- 学科
- 济(70985)
- 经济(70930)
- 农(50151)
- 业(46129)
- 管理(34752)
- 农业(33270)
- 方法(27875)
- 数学(25118)
- 数学方法(24898)
- 企(24299)
- 企业(24299)
- 业经(19596)
- 中国(18139)
- 地方(17668)
- 财(15167)
- 学(15162)
- 制(14213)
- 贸(13053)
- 贸易(13048)
- 易(12675)
- 农业经济(12453)
- 发(12020)
- 发展(9766)
- 展(9753)
- 体(9701)
- 银(9675)
- 银行(9642)
- 劳(9585)
- 劳动(9568)
- 村(9556)
- 机构
- 学院(230163)
- 大学(225895)
- 济(95439)
- 经济(93357)
- 管理(85356)
- 研究(81780)
- 理学(73454)
- 理学院(72604)
- 管理学(71288)
- 管理学院(70874)
- 农(63721)
- 中国(63157)
- 科学(52608)
- 农业(48962)
- 京(47341)
- 所(43274)
- 业大(43112)
- 财(40865)
- 中心(39570)
- 研究所(39456)
- 江(36516)
- 财经(32081)
- 范(31053)
- 师范(30765)
- 农业大学(30196)
- 北京(29342)
- 经(29122)
- 省(28528)
- 经济学(28481)
- 州(28425)
- 基金
- 项目(153547)
- 科学(119333)
- 研究(111525)
- 基金(109916)
- 家(97054)
- 国家(96175)
- 科学基金(80267)
- 社会(70122)
- 社会科(65910)
- 社会科学(65889)
- 省(61245)
- 基金项目(59158)
- 自然(51212)
- 划(51085)
- 自然科(49868)
- 自然科学(49852)
- 自然科学基金(48920)
- 教育(48847)
- 编号(47210)
- 资助(43541)
- 成果(37929)
- 农(35628)
- 发(35212)
- 重点(34763)
- 部(33766)
- 课题(31348)
- 创(30966)
- 科研(29610)
- 创新(29053)
- 国家社会(28907)
- 期刊
- 济(112098)
- 经济(112098)
- 农(67763)
- 研究(63066)
- 中国(47832)
- 农业(45885)
- 学报(40882)
- 科学(37438)
- 大学(30740)
- 财(30183)
- 学学(29488)
- 业经(24989)
- 管理(23664)
- 融(22438)
- 金融(22438)
- 业(21879)
- 教育(19039)
- 技术(18195)
- 问题(16642)
- 财经(15164)
- 经济研究(15163)
- 农业经济(14975)
- 版(14951)
- 农村(14792)
- 村(14792)
- 资源(13710)
- 经(12991)
- 世界(12524)
- 业大(11920)
- 经济问题(11898)
共检索到3439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唐鸿铃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同时,转移农村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出路之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代表了重庆市的"大农村",本文集中研究了库区①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与基本特征。
关键词:
库区 农村劳动力 转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虹
三峡工程建成后,随水库运行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30 m的消落区,面积达300多km~2。消落区的形成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大、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被破坏、诱发地质灾害、暴发流行性疾病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对消落区进行合理分类对于保护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以三峡库区消落区的重庆段为例,结合三峡库区消落区的人文环境、气候、坡度、水深、地貌等区域基本特征,以遥感数据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手段,分析消落区的基本特点、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影响、消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功能定位,更好地保护消落区的生态安全。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土...
关键词:
三峡重庆库区 消落区 生态功能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胜杰 韩树林
本文运用传统建模和现代协整建模理论 ,以重庆市为例 ,对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和行业分布作了较为客观的分析 ,并提出了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劳动力转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志文 余正华 陈代世
天然林保护工程会减少当地农民和林业工人的收入,产生新的剩余劳动力。结合三峡重庆库区实情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和特点,提出从营林、混农林业、发展私营和个体经济,发展林产、林化工业、森林旅游业等多渠道转移剩余劳动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中央党校第23期一年制中青班第4课题组 张松涛
【背景】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7年3月8日,胡锦涛总书记提出了重庆新阶段发展的"314"总体部署,明确提出把重庆加快建设成为城乡统筹发展的直辖市。2007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重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时金芝,苏志霞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俊
农村劳动力转移趋势特征根据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发展过程和对未来趋势的分析,今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将具有以下新的特征。(一)从就业区间上看,劳动力异地转移规模趋小,就地转化将成主导。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发达地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大中城市对农村廉价劳动力...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刘扬
1.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区域转移呈上升趋势。在改革开放的初期,由于国家政策的变化,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场所,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向非农产业转移。这种转移模式优势在于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可以直接在当地农村从事工作,同时还可兼顾家庭的农业生产。在传统观念中农业的收入比较稳定,农民不会主动放弃农业生产活动。此时,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作用不容忽视。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汝良 贾仁安 董秋仙
劳动力转移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主要措施。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多种方式,其中农村劳动力向小城市或县城转移,是大多数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主要途径。人口迁移的"推拉理论"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农村人口在从农民变成农民工,再变成城镇人口的过程中,是在拉力和推力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
关键词:
劳动力转移 推拉理论 农民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步宇
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是加快城镇化,确保社会稳定的有效手段。解决中国规模巨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包括城市再就业等问题,是今后数年我国面临的重大问题。本文以重庆市为例,研究城乡统筹视野下的重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也可为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思路。
关键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城乡统筹 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旗 张冬平
本文利用河南省的调查资料,分析了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在文化程度、年龄、务工区域、从事行业、务工时间及收入水平上的表现,认为两性差别在收入上的表现最为明显,建议政府创造更好的农民工外出就业环境。
关键词:
外出务工 农村劳动力 性别特征 差异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祝士苓 王政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建设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经途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对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共同特征与不同特征进行了分析,对就地转移和异地转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宗益 王卫 张成翼
我国的劳动力迁移问题一直是宏观经济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由于二元经济结构是中国不可回避的国情,对于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研究较多。但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非农业劳动力在空间上的迁移也越来越普遍。文章通过对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重庆市的抽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描述了非农劳动力迁移的人口特征,同时基于LOGISTIC回归方程方法,研究了非农业劳动力迁移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非农劳动力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单位性质对迁移意愿都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与农业劳动力的迁移影响因素存在差异。
关键词:
非农劳动力 迁移 劳动力迁移 劳动力转移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传江 黄桂然
农村劳动力转移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增长和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作用。通过构建区域竞争力指标体系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测度出重庆市1998-2010年区域竞争力指数后,基于VAR模型,通过广义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分析,利用农村劳动力转移数据对重庆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及动态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两者之间具有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重庆市劳动力转移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脉冲响应函数不同,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竞争力冲击响应的滞后期长且总体影响为正,区域竞争力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总体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竞争力的...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苗瑞卿 戎建 郑淑华
本文在对托达罗模型和杨春瑰模型提出修正意见之后 ,综合了新古典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 ,重新建立了劳动力转移模型。通过对此模型的递推求解 ,本文分析了影响劳动力转移速度和数量的因素 ,论证了户籍制度的改革和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的提高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最主要的途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