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667)
- 2023(7994)
- 2022(6822)
- 2021(6177)
- 2020(5100)
- 2019(11503)
- 2018(11071)
- 2017(20688)
- 2016(11539)
- 2015(12303)
- 2014(11970)
- 2013(11759)
- 2012(10583)
- 2011(9546)
- 2010(9401)
- 2009(8647)
- 2008(8312)
- 2007(7154)
- 2006(6292)
- 2005(5349)
- 学科
- 济(44991)
- 经济(44952)
- 管理(36732)
- 业(30415)
- 企(24337)
- 企业(24337)
- 方法(20396)
- 数学(18160)
- 数学方法(17946)
- 环境(16661)
- 农(13251)
- 财(11620)
- 学(11529)
- 地方(11071)
- 划(10446)
- 中国(10318)
- 业经(9936)
- 农业(9154)
- 贸(8319)
- 贸易(8318)
- 易(8038)
- 生态(7649)
- 和(7615)
- 资源(7566)
- 务(7513)
- 财务(7505)
- 财务管理(7493)
- 技术(7332)
- 规划(7154)
- 企业财务(7107)
- 机构
- 学院(159800)
- 大学(159385)
- 管理(63441)
- 济(61766)
- 经济(60507)
- 研究(55899)
- 理学(55775)
- 理学院(55095)
- 管理学(54106)
- 管理学院(53861)
- 中国(40418)
- 科学(38880)
- 农(35360)
- 京(34758)
- 业大(30884)
- 所(28648)
- 农业(28044)
- 研究所(26761)
- 中心(26299)
- 财(25692)
- 江(23335)
- 北京(21307)
- 财经(21261)
- 院(21240)
- 范(20314)
- 师范(19985)
- 经(19393)
- 农业大学(19152)
- 省(18560)
- 州(18511)
- 基金
- 项目(120673)
- 科学(94232)
- 基金(87857)
- 家(80190)
- 研究(79702)
- 国家(79541)
- 科学基金(67408)
- 社会(52181)
- 社会科(49568)
- 社会科学(49548)
- 基金项目(48136)
- 省(47786)
- 自然(46390)
- 自然科(45175)
- 自然科学(45157)
- 自然科学基金(44311)
- 划(41653)
- 教育(34620)
- 资助(34453)
- 编号(29478)
- 重点(27619)
- 发(26119)
- 计划(25368)
- 部(25232)
- 创(25125)
- 科研(23951)
- 创新(23606)
- 科技(22731)
- 国家社会(22058)
- 业(21059)
共检索到2213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徐宪立 张科利 孔亚平 陈济丁
战略环境评价作为一种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工具,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以重庆市骨架公路网规划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为例,探讨一种基于规划路网与生态要素空间关系的评价方法。将评价要素分为两类,运用地理信息技术识别出规划路网对4种生态组分影响较大的地区和直接受规划路网影响的自然保护区,做出了空间分布图,并针对存在的问题给出了建议和对策,为合理设计和布设路网提供了依据。提出的基于空间位置关系的评价方法将会促进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开展。
关键词:
公路网规划 战略环境评价 空间关系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白宏涛 朱祉熹 徐鹤 王会芝
我国正处于公路交通飞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公路建设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显著的生态环境问题。由于目前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日益突出,环评法以及相继出台的部门规章都要求从战略层次科学评估交通规划造成的潜在环境影响,促使交通战略的决策过程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然而,我国交通战略环境评价起步较晚并较多关注于内容框架的研究,因此从宏观层面上对公路网规划的环境评价方法还有待完善和深入研究。以融合国际经验的湖北省骨架公路网规划战略环境评价为例,从规划分析、现状调查、指标体系、影响预测、制度分析和公众参与等方面,详细分析了我国公路网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技术路线确定、评价要点识别以及评价方法选取等内容,...
关键词:
战略环境评价 公路网规划 国际经验 湖北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春 王秉德 沈昊婧
以重庆市38个区县公路网络为研究对象,以最短距离为原则,在构建公路网络拓扑结构的基础上,计算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和通达性系数来衡量城市通达性水平的高低,并对通达性水平的特点和空间格局进行分析。结论如下:(1)38个区县的通达性水平呈现出"放射状同心圆"特征,以重庆市主城区为圆心,随着同心圆的半径增加,通达性水平逐渐降低,形成明显的环状分异态势;(2)路网的拓扑连接水平较低,路网等级体系不够完善,网络的辐射效率不高,网络结构相对脆弱,网络的有效性较低;(3)高等级路网发育不均衡,区县间出现通达性差异很大的现象,影响区域的协调发展。
关键词:
公路网络 通达性 重庆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官冬杰 苏维词 王海军
重庆岩溶区属典型的生态环境脆弱区,宜耕地资源不足,土地退化严重,承受自然灾害能力低,使岩溶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协调性差,可持续发展能力弱。本文以重庆市岩溶地区为例,选择12项生态环境脆弱性影响因子为评价指标,利用层次分析法赋予指标权重,然后建立模糊数学模型对岩溶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性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25个岩溶区县中潜在脆弱区县7个,轻度脆弱区县2个,中度脆弱区县5个,重度脆弱区县5个,极度脆弱区县6个。
关键词:
岩溶县 生态脆弱性 模糊评价 重庆市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蒋贵国 周介铭 张志龙
本文以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为基础,分别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和生态价值敏感度对本次安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在安县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其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增加了3400万元;土地利用类型动态度最大的为园地、其他农用地和自然保留地;生态价值敏感性指数从高到低依次是林地>耕地>园地>水域>滩涂沼泽>自然保留地>牧草地>其他农用地>城镇用地。
关键词: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环境影响评价 安县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莉 张雅文 文传浩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与计量经济模型,实证研究了重庆市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呈正"N"型曲线关系,优化产业结构、扩大对外贸易、推进新型城镇化将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而城乡收入差距扩大不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
关键词:
生态环境 重庆 经济发展 影响效应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刘勇 刘秀华 周佳松
研究目的:对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实证研究,为土地利用规划修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层次分析法、熵技术。研究结果:构建了重庆市北碚区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指标体系,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用熵技术对所得权重进行修正,进一步计算两套规划方案到理想点的距离,得出方案一是最优方案。研究结论:方案一针对北碚区的实际情况,侧重考虑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要求,对该区的土地利用规划修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晓冉 朱浩楠 姜平 周杰
利用城市微尺度模式,模拟分析了重庆广阳岛城市生态规划对局地气候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微尺度模式对原始土地利用方案的精细化模拟显示,广阳岛冬季1月以北风为主,岛屿西侧风速较东侧偏大,而夏季7月的主导风向为东风,岛屿的东北部为偏东风,西南侧为西北风。广阳岛1月和7月的温度场分布都为东高西低。全岛1月都属于舒适度较高的区域,其中岛屿东北部舒适度最高,而7月岛屿东北部由于气温较高,舒适度较低。生态规划方案的模拟表明,对局地小气候影响最大的是温度场,能有效降低了广阳岛的近地面气温。生态规划方案能有效地改善广阳岛的局地小气候,提高人体舒适度,广阳岛冬季1月全岛都较为舒适,而夏季7月舒适度最高的区域位于岛屿中西部。
关键词:
生态规划 数值模拟 局地气候 广阳岛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唐建 陈斌
本文以重庆市为例,在考虑数据指标的可靠性和综合性的基础上,构建了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复合系统指标体系;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对每个数据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使用专家评价法和两两指标对比法来确定指标权重;在模型的构建上,采用了相对指标模型和绝对指标模型相结合、数据指标与图形指标相结合的办法,对重庆市农村扶贫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状况进行综合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 谢德体 刘洪斌
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土地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加尖锐。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PSR(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对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2000和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2000和2006年,整体上渝西地区的潼南、铜梁、大足、壁山、永川以及荣昌等区县生态环境都处于一个较差的水平,而涪陵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两年间研究区域生态质量均以优、良为主,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60.96%和62.56%;从2000年到2006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显著变差的面积比例达到31.71%,而显著变好的区域面积比例仅有5.24%;研究区生态环境下降区域面积比例达到59.7...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昕炜 曾永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对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减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格网单元为基础,结合PSR模型和生态安全评价法,通过相关性分析筛选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空间分析,定量评价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影响。以张家界市永定区为例,综合评价了规划实施前后区域生态环境的状况。评价结果表明: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后,全区生态环境状况有改善的地区占全区总面积的78.19%,说明新的规划对全区大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有积极影响。其中,水土流失指数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的区域占全区总面积的60.17%,全区水土流失状况略有好转,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仍是用永定区生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嘉 高丹 常琳娜
环境影响评价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研究已经广泛开展,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核算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中,对大庆市1996—2010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结果表明:研究期内,大庆市土地利用类型中未利用地和牧草地面积净减少;湿地、林地和居民及建筑用地面积净增加,其中湿地增加最多;大庆市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从1996年373.71×108元增加到2010年的787.07×108元,在规划期内净增加了413.35×108元,单项功能服务价值全部在增加,其中废物处理、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增幅最大,这主要是由气候调节作用强的林地增加和水源涵养系数最高的水域增加共同引起的。人均生态服务价值也保持增长的趋势,增长的变化率为83.61%,说明该规划对大庆市生态环境状况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志跃 刁承泰 陈菲 陈敏 吕韬
文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重庆市土地的生态特点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土地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土地进行了生态区划,将土地划分成四大生态区:丘陵平坝农业生态环境区、中低山林牧业生态环境区、库区生态环境区和城市生态环境区,以便因地制宜地对各区土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地 生态区划 生态环境 重庆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罗怀良 朱波 陈国阶
重庆市是我国农村面积最广、农业比重最大和农业贫困人口最多的直辖市。维护好该市的农村生态环境,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不仅对重庆市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对确保三峡工程的安全运行、促进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分析重庆市农业生产特点和农村生态环境现状的基础上,指出该市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协调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尖锐的人地矛盾;巨大的移民和脱贫压力;频繁的自然灾害。提出该市农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通过发展特色经济,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生态农业,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退耕还林与扶贫开发、自然保护区建设相结合,确保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将移民搬迁与...
关键词:
重庆市 农村生态环境 农业生产 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卞正富 路云阁
研究目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确立了中国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作者为开展土地利用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综合分析法、借鉴已经开展的有关工作的经验与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的方法。研究结论:将LUPEIA分为LUOPEIA、LUSPEIA、LUPPEIA三个层次,初步构建了中国LUPEIA体系;提出了基于PSR框架、FAO相关文件及项目EIA的LUPEIA方法论,建立了基于PSR框架的地市级土地利用规划环境评价指标体系,讨论了FAO相关文件在LUPEIA的作用,将土地利用持续性评价归结为LUPEIA的主要内容,土地利用结构的调整与空间布局对环境的影响是LUPEIA的特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