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552)
- 2023(3721)
- 2022(3156)
- 2021(3042)
- 2020(2698)
- 2019(5617)
- 2018(5475)
- 2017(10533)
- 2016(5906)
- 2015(6165)
- 2014(6251)
- 2013(6238)
- 2012(5986)
- 2011(5416)
- 2010(5322)
- 2009(4813)
- 2008(4837)
- 2007(4362)
- 2006(3576)
- 2005(3391)
- 学科
- 济(21093)
- 经济(21070)
- 管理(14619)
- 业(14381)
- 企(10832)
- 企业(10832)
- 方法(9439)
- 数学(8397)
- 数学方法(8308)
- 学(7061)
- 农(6179)
- 财(6082)
- 地方(5734)
- 中国(5406)
- 制(5059)
- 环境(4391)
- 银(4201)
- 银行(4186)
- 农业(4096)
- 务(4067)
- 财务(4060)
- 融(4047)
- 财务管理(4046)
- 金融(4045)
- 行(3990)
- 业经(3972)
- 企业财务(3946)
- 及其(3539)
- 技术(3427)
- 划(3270)
- 机构
- 大学(82013)
- 学院(81566)
- 研究(31901)
- 济(29307)
- 经济(28548)
- 管理(27392)
- 理学(23600)
- 理学院(23195)
- 中国(23080)
- 科学(22944)
- 管理学(22566)
- 管理学院(22410)
- 农(22218)
- 京(18600)
- 农业(17821)
- 所(17642)
- 业大(16836)
- 研究所(16309)
- 中心(15286)
- 财(14184)
- 江(13216)
- 省(12461)
- 院(11471)
- 农业大学(11462)
- 财经(11402)
- 北京(11261)
- 州(10754)
- 室(10698)
- 经(10523)
- 范(10260)
- 基金
- 项目(60054)
- 科学(46164)
- 基金(44083)
- 家(40953)
- 国家(40641)
- 研究(37333)
- 科学基金(33776)
- 自然(24389)
- 自然科(23867)
- 自然科学(23851)
- 基金项目(23582)
- 社会(23446)
- 自然科学基金(23432)
- 省(23294)
- 社会科(22226)
- 社会科学(22218)
- 划(20740)
- 资助(18411)
- 教育(16792)
- 重点(14077)
- 计划(13500)
- 编号(13003)
- 部(12844)
- 发(12657)
- 科技(12375)
- 创(12254)
- 科研(12230)
- 创新(11635)
- 性(11152)
- 业(10883)
共检索到1212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柯楠 康雷 朱燕
对重庆市近郊7个区县养鸭场的病死鸭进行了流行病学与临床症状调查、病理剖检和病原分离与鉴定,经对分离获得的3株病原细菌的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动物回归实验,确诊病原为鸭疫里氏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这3株细菌对庆大霉素、青霉素、链霉素、土霉素等高度敏感,在临床上交替使用这些药物,收到较好治疗效果。将分离菌制成灭活苗免疫1周龄的健康鸭,20日龄时用分离菌进行攻毒,平均保护率达83.3%。
关键词:
鸭传染性浆膜炎 病原分离 鉴定 防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吴增坚 丁承英 郭长明
从具有传染性支气管炎肾炎临床特征的病鸡体内,分离到一株病毒,该分离株通过鸡胚传代(6~8代),能引起半数以上的鸡胚卷缩,发育阻滞和死胚;鸡胚适应毒能在鸡胚肾细胞(CEK)培养中生长繁殖;产生细胞病变(CPE)的病毒在 CEK 培养中传5代以后,能形成融合细胞,具有较高的感染滴度。病毒粒子具有典型的冠状结构,核酸型为 RNA,有囊膜,对氯仿和乙醚敏感,经反复冻融后,毒力下降,而 pH 3和 pH 11,在56℃经30min即被灭活,无血凝发生。本分离株与 IB-M_41株有明显的抗原差别,但用它攻击经 H_52疫苗免疫的鸡,可获得部分保护。综合本分离株的特性,初步鉴定为肾病变型 IBV。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韦信贤 黎小正 童桂香 吴祥庆 庞燕飞
从发生慢性致死性传染病的黄喉拟水龟肝、肺分离到一革兰氏阴性的菌株,经人工感染实验证实其为该病的病原菌。对该菌进行生理生化指标检验分析,结果与报道的摩根氏菌一致。采用BIOLOG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该菌进行鉴定,结果显示为摩氏摩根氏菌摩根氏亚种(Morganella morganii ss morganii),可能性(PROB)为99%,相似性(SIM)和位距(DIS)分别达0.742和3.90。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菌对先锋必高度敏感,对氧氟沙星、恩诺沙星、阿米卡星中度敏感,对大多数药物存在耐药性。综合对该病病原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特征及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结果,确定该病原是摩根氏菌,并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焕春 刘超 金梅林 罗满林 吴美洲
从六个猪场采集严重发生腹泻的病死仔猪和剖杀的濒死仔猪的肠系膜淋巴结和扁桃体用免疫荧光技术作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抗原检查。并且用肠系膜淋巴结病料进一步作病毒分离。将处理病料接种到原代猪甲状腺组织培养细胞。盲传九代后出现恒定典型的细胞病变,再适应猪肾传代细胞IBRS—2获得成功。从六份病料中分离出一株具有典型细胞病变的毒株通过电镜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和血清学鉴定为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
关键词:
传染性胃肠炎 病毒分离 中和试验 猪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林梅 缪德年 黄克和 郭佳宏 钱贞峰 张克春
采集上海地区奶牛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抗体阳性牛病料,按常规PCR鉴定和MDBK细胞盲传未能获得牛传染性鼻气管炎病毒,后采用外周血淋巴细胞与MDBK细胞共培养加ConA刺激的方法从抗体阳性牛的血液样品中分离到8株病毒类似牛疱疹病毒1型(BHV-1),命名为BHV-1/SH株。分离毒株经MDBK细胞多次盲传后,细胞出现圆缩、聚集成葡萄串样、拉网等BHV-1特征性病变。用PCR方法从分离病毒BHV-1/SH7株DNA中扩增出与BHV-1 tk基因大小一致的条带,BHV-1/SH7株tk基因与从中国流产牛胚胎分离的NM06株(JN787955.1)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与美国NVSL challeng...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邹立宏 翟含流 武现军 李玉荣 霍书英
从四川某鸡场疑似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死鸡的肾脏中分离到一株病毒,经SPF鸡胚连续传代、血凝试验、鸡胚矮小化试验、鸡新城疫干扰试验、RT-PCR鉴定和动物回归试验,初步确定该病毒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并命名为SC0911株。
关键词:
肾型 传染性支气管炎 分离鉴定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汪开毓 耿毅 黄小丽 陈德芳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文科 陈冠春 王笑梅
从暴发鸡传染性法氏囊病(IBD)死亡率63.51%的病死鸡中,分离出一株IBD病毒(IBDV)901株。经检测,901株是一株IBDV超强毒株,可使31日龄健康雏鸡71.4%死亡,10日龄SPF鸡胚和30日龄SPF雏鸡100%死亡。死亡鸡再现了自然暴发IBD的典型病变。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感染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艾涛 叶碧欢 陈友吾 宋其岩 李海波 沈建军 张昕
【目的】探明香榧藻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筛选对香榧藻斑病具有良好防治效果的药剂,为香榧藻斑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浙江省香榧主产区采集藻斑病病叶,结合传统形态学方法与分子生物学手段对从病叶中分离获得的香榧绿藻进行鉴定,明确病原藻的生物学特性,通过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筛选防治香榧藻斑病的优良药剂。【结果】1)从香榧藻斑病病叶中分离获得3种病原绿藻类群,结合藻株形态学特点以及SSU-ITS区间序列分析,3种绿藻类群分别被鉴定为链带藻、软克里藻和Tritostichococcus corticulus,均为香榧病原新记录种。3种香榧绿藻的培养条件相似,均适宜在初始pH 11、温度25℃、光照/黑暗为12 h/12 h光周期下的BG-11培养基中生长。2)以混合藻为靶标进行室内毒力测定试验显示,12%松脂酸铜悬浮剂灭藻效果最好,EC_(50)可达8.33 mg·L~(-1),显著低于其他药剂(P<0.05),其后依次为33.5%喹啉铜悬浮剂、80%波尔多液、20%噻菌铜悬浮剂和45%石硫合剂。林间防治试验表明,施药30天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的防治效果分别达78.11%和71.62%。【结论】从浙江省香榧上新发现3种病原绿藻类群,藻群生物学特性类似。室内毒力测定和林间防治试验表明,12%松脂酸铜和33.5%喹啉铜悬浮剂对香榧藻斑病有较好防治效果。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钱华鑫 李谷 翟良安 叶雄平 倪朝辉 赵小春 李蕾
对发生草鱼传染性疾病与未发病池塘的水质比较,前者表现为透明度、溶解氧和pH值下降,生化需氧量增加,统计分析表明,上述四因子具有显著性差异。
关键词:
草鱼,传染性疾病,环境因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占伟 刘茂军 冯志新 熊褀琰 王海燕 白昀 唐应华 吴叙苏 甘源 刘冬霞 王丽 白方方 孔猛 韦艳娜 刘冬阳 邵国青
从江苏南京疑似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感染的鸡场采集病料,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变化、人工感染、SPF鸡胚接种、琼脂扩散试验和PCR扩增鉴定等,证实了该鸡场发生了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且从病料中分离到了纯净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同时,证实该毒株的毒力较强,具有标准毒株的理化特性,免疫原性也比较好。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晓凤 刘苗 周倩 杨华
2021年春季,从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正清制药青风藤基地和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分别采集青风藤叶枯病病叶,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借助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分析,明确青风藤叶枯病病原为交链隔孢(Alternaria alternata)。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5种药剂(95%苯醚甲环唑、98%咪鲜胺、96%己唑醇、96.5%丙硫菌唑、98%嘧菌酯)进行筛选,结果显示95%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EC_(50)为0.043 6 mg/L;98%嘧菌酯抑菌效果最差,EC_(50)值为8.447 3 mg/L。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任晓凤 刘苗 周倩 杨华
2021年春季,从湖南省怀化市中方县正清制药青风藤基地和湖南农业大学试验基地分别采集青风藤叶枯病病叶,利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病原菌,并进行柯赫氏法则验证。借助形态学鉴定和分子系统学分析,明确青风藤叶枯病病原为交链隔孢(Alternaria alternata)。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对5种药剂(95%苯醚甲环唑、98%咪鲜胺、96%己唑醇、96.5%丙硫菌唑、98%嘧菌酯)进行筛选,结果显示95%苯醚甲环唑抑菌效果最好,EC_(50)为0.043 6 mg/L;98%嘧菌酯抑菌效果最差,EC_(50)值为8.447 3 mg/L。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项海青 刘庆敏
目的:探讨慢病社区综合防治模式。方法:通过文献归纳、实证收集、专访调查、小组座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收集有关研究信息,调查对象为行政管理人员、专业机构领导和工作人员等。结果:以公共卫生机构为主导,将健康促进策略贯穿于社区慢病防治的全过程。以周期性体检和健康档案为切入点,针对人们生命周期中的不同时期开展健康评价、高危筛查、干预管理和健康维护等卫生服务。兼顾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的整合、三级预防的结合和多学科多部门的联合。结论:社区慢病综合防治应在多部门的参与下以健康促进和健康维护为核心开展综合防治。
关键词:
慢性病 社区 防治 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