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76)
2023(10671)
2022(8755)
2021(8130)
2020(6593)
2019(15569)
2018(15307)
2017(29644)
2016(15786)
2015(17463)
2014(17511)
2013(17267)
2012(16269)
2011(14907)
2010(15346)
2009(14054)
2008(13560)
2007(12135)
2006(11118)
2005(10304)
作者
(46883)
(39226)
(39019)
(37114)
(24936)
(18942)
(17499)
(15140)
(14958)
(14060)
(13548)
(13460)
(12903)
(12658)
(12263)
(12077)
(11561)
(11376)
(11364)
(11240)
(10030)
(9687)
(9550)
(9097)
(8791)
(8782)
(8704)
(8607)
(7909)
(7783)
学科
(77543)
经济(77495)
(37516)
管理(37200)
方法(29390)
(27499)
企业(27499)
数学(25497)
数学方法(24968)
地方(24727)
中国(22849)
(21940)
业经(16928)
农业(15086)
(14935)
地方经济(12973)
(12556)
(12555)
(12291)
(11744)
金融(11742)
环境(11639)
(11502)
贸易(11488)
(11405)
银行(11389)
理论(11235)
(11143)
(10964)
产业(10183)
机构
学院(226844)
大学(222054)
(90900)
经济(88816)
管理(84352)
研究(82348)
理学(71551)
理学院(70560)
管理学(68926)
管理学院(68510)
中国(62871)
科学(52469)
(50127)
(41957)
(39855)
(39515)
研究所(38101)
中心(37643)
(36181)
(34297)
师范(33952)
业大(33631)
北京(32468)
财经(30884)
(30427)
农业(30374)
(29388)
(27889)
师范大学(27364)
经济学(27246)
基金
项目(149846)
科学(118589)
研究(108019)
基金(107144)
(94222)
国家(93459)
科学基金(80262)
社会(68278)
社会科(64886)
社会科学(64871)
(60267)
基金项目(56939)
自然(52401)
自然科(51170)
自然科学(51159)
(50808)
自然科学基金(50171)
教育(49282)
资助(44714)
编号(43450)
(38505)
重点(34467)
成果(33911)
课题(31863)
(31527)
(30708)
发展(30617)
(30142)
创新(28855)
科研(28115)
期刊
(110293)
经济(110293)
研究(68189)
中国(51426)
(36893)
科学(34605)
学报(33299)
管理(31640)
(27853)
教育(26607)
大学(25399)
农业(25334)
学学(23985)
(22734)
金融(22734)
技术(21545)
业经(20185)
经济研究(17421)
财经(14491)
问题(14452)
资源(13668)
(13658)
统计(12561)
(12558)
(11652)
商业(11433)
技术经济(11411)
(11128)
科技(10830)
决策(10460)
共检索到352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黄玮  姜辽  高鑫  
以重庆市璧山县为研究对象,采用会议、观察法和无结构访谈法,运用网络连接度指数、网络通达度指数以及游憩感知距离等计量方法,分析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及其统计特征。研究发现重庆市璧山县游憩地空间结构演变经历了从双核到单核的地理集中过程;新生景区呈现沿重要交通干线发展的趋势,并且联系更加紧密;与一般旅游地相比,交通条件的影响感知最强,其次是景区质量和实际距离,而对旅行花费的感知偏弱。最后提出游憩地发展的若干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姜辽  潘雅芳  张述林  毛长义  
本文在回顾全息理论的发展历程及其内涵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传统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构成及其划分,据此构建全息理论视野下的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并对其全息现象进行解读;最后在空间思维模式的指导下,结合全息理论,选择重庆市近郊璧山县为实证案例,解析旅游目的地空间系统发展思维并作出对策研究。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谷艳博  宗会明  
在全球化进程中,全球生产网络进一步深化,物流业在此背景下蓬勃发展,受到广泛关注。基于对国内外学者已有研究的分析,从理论和实证两个层面对物流业发展会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所产生的影响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在理论层面上,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会加强城市的集聚效应,同时为城市扩张提供动力,使城市空间结构呈现空间上非均衡的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促进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化,缩小城市内部区域差异。在理论分析基础上,以重庆市江北区为例,具体探讨江北区物流业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产生的影响。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巫昊燕  
[目的]发展乡村旅游是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研究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以期为贫困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也将有利于充分发挥乡村旅游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方法]以重庆市14个国家级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为研究区域,系统分析该地区乡村旅游资源的发展模式,采用平均最邻近指数、地理集中指数和平均分布密度,探究境内194个乡村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格局。[结果](1)重庆市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发展模式主要有高科技农业园、农家乐、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其中农家乐是数目最多的类型。(2)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ANN值均小于1,说明这些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均呈集聚分布。(3)各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分布密度差异较大,其中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平均分布密度最高,为61.15个/万km~2,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平均分布密度最低,仅为27.09个/万km~2。[结论]乡村旅游重点扶贫县中乡村旅游资源数目还比较少,各地之间存在差异,今后应从发挥产业集聚效应、不断开拓发展模式、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促进乡村旅游的发展。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杜果  杨永丰  
高铁网络带来的时空压缩效应,最直接的影响就是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之间的时间距离缩短,从而引起旅游空间结构变化。以重庆市为研究区域,运用旅游城市吸引力模型和Arc GIS成本距离分析法,通过有高铁网络和无高铁网络两种情况下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1)高铁网络明显提高旅游交通通达性,且高铁连通的区县1h交流圈扩大范围大于没有被高铁连通区域,而原本交通条件较差的区县一日交流圈扩大范围大于原本交通条件较好的区县;(2)高铁开通增强沿线旅游城市吸引力,并强化旅游核心城市的极化和扩散效应;(3)高铁网络加强了区域旅游合作,为重庆市全域旅游发展提供前提和保障,同时也加剧了区域旅游竞争,可能导致旅游业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被边缘化现象。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重庆旅游空间优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冯玲玲  邱道持  赵亚萍  石永明  
伴随着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深入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土地流转成为日益普遍的现象。普通农户和农业经营大户是农地流转中的二维主体,研究二者间的利益博弈关系,对于促进农地快速健康流转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重庆市璧山县为例,构建了农地流转中二维主体利益模型,并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分析了各主体的利益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针对农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政府引导、培育农地流转中介体系、完善农地价格机制、增强主体流转意识等对策建议。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刘俊  袁红  
通过入户调查,分析了1998-2009年重庆市磁器口古镇旅游用地的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998-2009年间磁器口古镇旅游地空间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2002-2005年是旅游用地增长最快的时期,早期以单位占地面积较大的商家为主,此后小商户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从空间格局看,旅游用地从早期沿核心街道南北两端集中布局模式,逐步演变为向外围街道扩散的均衡布局模式。旅游餐饮、购物和娱乐是磁器口古镇最重要的3种功能,但不同时期3种功能的重要性有所不同:以商户数为标准,旅游购物是最重要的旅游功能;但若以用地面积作为衡量指标,除2002-2005年外,在各时期餐饮功能均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此外,旅游餐饮用地格局从分散布局特征逐步演变为南北两端集中分布,且餐饮功能表现出向核心街区外围扩散的趋势;旅游购物用地则在古镇南部入口处集中分布;旅游娱乐用地则在街区中部和北部沿江地带相对集中分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苏康传  杨庆媛  吴江  周璐璐  陈鸿基  刘燕  
乡村空间商品化是乡村空间转型与重构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POI等多源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估计法、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格局及空间集聚特征。研究表明:(1)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主要包括地理标志农产品、乡村民宿、农家乐、乡村电商及地票等5种类型,在主城都市区外围形成1个高密度半环、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形成1个以云阳、巫溪、巫山及奉节为主的次高密度环状区域,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以武隆和石柱为中心形成2个高密度区域。(2)从全局空间关联上看,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具有正向空间自相关性,均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特征;从局部空间关联上看,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正相关集聚效应显著,高—高集聚区县分布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低—低集聚分布于主城都市区北部,高—低集聚位于铜梁。(3)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的发展在乡村内生发展需求及外部环境刺激下,进行乡村物质空间和非物质空间的生产,在“消费乡村”的推动和不同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影响下形成了不同的乡村空间商品化集聚形态。文章提出未来重庆市乡村空间商品化发展模式主要有“互联网+农产品”“民宿/农家乐+乡村旅游”“土地要素市场化+乡村产业”田园综合体模式及其空间指引方案。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艳  
乡村生态旅游是农业和旅游业发展相结合的产业,其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已然成为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渠道。重庆位于我国西南地区,农业历史悠久,旅游资源发达,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已经初现规模。但由于重庆整体经济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加上城市基础设施投入占去政府财政支出的大部分,因此发展乡村生态旅游项目面临资金短缺和管理不善的困境。BOT模式是私营企业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一种方式,在我国又被称为"特许经营权",是指政府将"特许经营权"下放给私营企业,允许其参与建设和运营公共设施项目,并通过经营和管理获得利润回报的一种营销运作模式。BOT形式适用于我国当前乡村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和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杨利  马湘恋  
结合长沙市旅游资源的实际情况,以长沙市核心城区以外的望城区、长沙县、宁乡县、浏阳市的127处旅游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城市中心距离法等旅游计量地理方法,定量研究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与布局。长沙市环城游憩带的空间结构特征主要表现为:休闲度假类旅游资源表现为近城分散型,分布在10~30km范围内;在30~60km范围区间中,以历史古迹类旅游资源为主;自然景观类旅游资源,分布在60km范围以外;人工娱乐类资源表现为远城分散型,在60~70km范围中有一定分布。长沙市划分为6个环城游憩带:中心综合发展带、古镇访古带、故里寻踪带、沩山山林访古带、周洛—大围山原生山水带、文家市红色观光带。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肖贵蓉  宋文丽  
鉴于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游憩需求与供给的矛盾日益突出。本文选择城市游憩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综合分析现有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和典型游憩功能区的研究成果,探讨了城市游憩需求的空间结构特征、游憩供给的空间结构特征,分析了城市游憩需求和供给空间结构特征的形成因素,提出理想的城市游憩空间结构模式。通过调研大连市主城区游憩场所的分布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大连城市游憩者的游憩需求特征,分析了大连市游憩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及城市游憩空间的等级结构和整体结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江娟丽  杨庆媛  张忠训  苏康传  
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格局及旅游开发模式,是提高非物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水平的重要路径。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分析法、Moran′s I指数分析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结构特征、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①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较少,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占主体。传统音乐、传统手工技艺、曲艺、传统舞蹈是重庆国家级非物质遗产项目的主要类型;传统手工技艺、传统音乐、传统舞蹈、传统美术、民俗是市级项目的主要类型。②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整体上呈南多北少、总体分散和"中心—外围—两翼"递减的分布格局。③基于结构类型和空间特征,提出中心外围区、两翼地区"基础+发展+提高"不同组合;国家级+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相结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相结合、社区参与旅游等开发模式。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冯玲玲  邱道持  赵亚萍  石永明  
农地流转是解决农村土地利用细碎化、撂荒及闲置的有效途径,对于优化土地资源配置,提高土地利用率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农地流转的供给者,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对农地使用权流转有着根本性的影响。本文以重庆市壁山县为例,通过对5个镇156户农户的随机抽样调查,分析了影响农户农地流转意愿因素,以期为加快农地流转和培育农地流转市场提供依据和支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笪玲  张述林  
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的策略应该依据地区特点不同而有所差异。文章通过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发展历程和社区参与乡村旅游研究现状的探究,选取都市近郊乡村为研究对象,以重庆市近郊乡村的璧山县为例,运用PRS模型分析都市近郊乡村旅游社区参与的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该类区域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叶强,鲍家声  
通过城市空间理论与空间分析的方法,剖析长沙的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的演变过程和机制,可以发现商业空间的发展与整个城市空间结构及形态变化之间的关系,为长沙提供城市空间拓展的优化和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