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526)
2023(6767)
2022(5612)
2021(5378)
2020(4130)
2019(9680)
2018(9381)
2017(16672)
2016(9511)
2015(10627)
2014(10893)
2013(10321)
2012(9544)
2011(8587)
2010(8888)
2009(7759)
2008(8078)
2007(7175)
2006(6400)
2005(5880)
作者
(26945)
(21888)
(21854)
(21061)
(14329)
(10839)
(10354)
(8662)
(8532)
(8375)
(7712)
(7393)
(7349)
(7102)
(7021)
(7014)
(6627)
(6625)
(6308)
(6297)
(5462)
(5414)
(5369)
(5308)
(5218)
(5057)
(5035)
(4933)
(4609)
(4475)
学科
(32364)
经济(32317)
管理(24669)
(20926)
(16739)
企业(16739)
中国(12108)
地方(11600)
(11521)
方法(9821)
(8917)
(8636)
业经(8599)
理论(8130)
农业(7881)
(7820)
数学(7611)
数学方法(7402)
教学(6475)
教育(6343)
环境(6252)
人口(5918)
(5772)
财务(5746)
财务管理(5724)
(5619)
(5512)
企业财务(5422)
(5266)
地方经济(5134)
机构
学院(125870)
大学(123688)
研究(44984)
管理(43099)
(41956)
经济(40500)
理学(35358)
中国(35170)
理学院(34805)
管理学(33936)
管理学院(33672)
(28913)
科学(28076)
(22723)
(22213)
中心(22004)
(21825)
(20115)
研究所(20050)
师范(19935)
(19795)
北京(18962)
(18364)
业大(17222)
(17019)
财经(16568)
技术(16311)
师范大学(15944)
(15646)
农业(14914)
基金
项目(79514)
研究(61583)
科学(60667)
基金(53183)
(46478)
国家(45975)
科学基金(38762)
社会(35935)
社会科(33630)
社会科学(33618)
(31546)
教育(29686)
基金项目(27942)
(27746)
编号(27602)
自然(24284)
自然科(23527)
自然科学(23520)
成果(23289)
自然科学基金(23045)
资助(21363)
课题(20455)
重点(18453)
(17393)
(17243)
(16392)
(16052)
(15788)
项目编号(15766)
规划(15526)
期刊
(55592)
经济(55592)
研究(41358)
中国(34938)
教育(23880)
学报(18617)
(18584)
(18539)
科学(18185)
管理(16515)
大学(14246)
技术(13211)
学学(12776)
农业(12432)
(12091)
金融(12091)
图书(9409)
业经(9198)
职业(8282)
资源(7670)
经济研究(7465)
(7293)
财经(7231)
问题(7027)
书馆(6996)
图书馆(6996)
(6926)
(6764)
(6393)
论坛(6393)
共检索到207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胡盛斌  
1990年,宜昌市主持召开了全省八个大中城市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信息交流会,同年5月,又在本市主办了全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经验交流会。下面介绍宜昌的经验: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努力创造齐抓共管的大气候 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的繁荣,来宜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加。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的资料,全市有暂住半年以上的流动人口计6.7万。近几年来,宜昌市多次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瑕  
1988年3月4日《中国计划生育报》上刊登了彭告文的“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探讨”一文。作者认为:面对改革开放后流动人口大幅度增长、计划生育处于失控半失控的状态,应该采取如下措施:①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建设,各级都要有专门机构和人员管理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工作。②加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雨賝  冯长春  王利伟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王承宽  周建芳  全碎莲  林芝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苗景锐,张小惠  
经济繁荣使流动人口问题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界和有关政策部门关注的热点,经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广东省已逐步形成了一套比较全面和操作性较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取得一定成效。本文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对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的规范化管理问题做些探讨。 1 加强广东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的必要性 加强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管理,是控制人口增长的需要。广东省经济的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1990年第四次普查时为329.26万人,1993年据公安部门统计已超过1200万人,是全国流动人口最多的省份。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后我省流动人口每年将以10—20%的速度递增,到2000年数量将超过2000万人。这是一支越来越庞大的流动队伍,必将加重我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难度,也给原有的计划生育管理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桂君  孙畅  
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化反映出区域经济发展的资源分配结构及其发展进程和水平。分析发现,万州区与涪陵区在产业结构上都存在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与其吸纳劳动力的比重不一致的现象,其中,涪陵区第二产业比重较大但吸纳劳动力能力较弱,而万州区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能力要弱于涪陵区。两地应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以改善就业结构,充分吸纳从第一产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林孝松  陈洪凯  王先进  唐红梅  褚春超  覃庆梅  梁学战  陈远川  
公路洪灾对公路安全畅通与发展建设具有重大威胁,并给公路行业带来巨大损失。以重庆市涪陵区境内国道319(G319)线为研究对象,依照该公路沿线地貌和水系分布情况,将其划分为340段作为风险评价尺度单元。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因子和灾情因子等4个方面构建由15个评价指标组成的公路洪灾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在ArcGIS软件平台支持下,通过相应的方法获取研究路线各路段洪灾风险评估各指标数据。采用综合评价方法建立公路洪灾风险评估模型,并据此计算得到涪陵区G319线各单元路段洪灾风险综合指数值,依据各风险等级阈值对路段洪灾风险进行综合分区。研究表明:涪陵区G319线洪灾风险以中风险为主,占路段总长度...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梁增芳  肖新成  倪九派  
基于重庆市涪陵区南沱镇9个村742家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政策认知和响应情况的实地调查,应用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计量方法对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政策的认知与响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农户对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态度和政策响应比较积极。农户希望由政府及环保部门负责来治理农业面源污染,但是目前当地政府对农业面源污染情况还不够重视。户主年龄、性别、是否是党员或村干部等基本特征对农户治理环境的态度和政策响应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对此,应该充分发挥当地政府的引导和鼓励作用,为农户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和资金保障;另外,根据不同农户特征制定针对性的激励政策,以便更好的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潘兆文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对外开放对内搞活方针的深入贯彻,商品经济日益发展,城乡流动人口日渐增加,给计划生育管理工作增添了新的难度,这已成为当前计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黄承伟  覃志敏  
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发展和农村市场化的产物,其组织形式的发展、演进与外部制度环境紧密相关。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建设缺位下的城乡经济一体化过程中,农村和农业发展资源(农村精英、资金等)迅速流入城市,农业粗放化经营、土地撂荒,农业产业化扶贫遭遇困境。本文对重庆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下的涪陵区园区产业扶贫案例研究表明,新阶段的城乡统筹发展系列制度安排,促进了生产诸要素资源向农村和农业的回流与聚集,是我国产业扶贫走出困境、实现组织形式创新的重要契机。而涪陵区园区农业产业扶贫机制既形成了城乡农业产业化发展诸要素资源的优化整合,又实现了扶贫对象自我发展能力提高与农业现代化的有机结合,具有较大的创新性和启示...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傅桂花  黄朝阳  
根据江西省人民政府第23号令《江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省物价、财政、计生、农业等部门于1994年制定了江西省流动人口计划生育收费标准。从近几年执行的情况来看,存在一些问题,如何改变目前乱收费的现状,笔者做个初浅的探讨。一、流动人口...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齐志强  
改革开放,搞活了经济市场,也搞活了劳动力市场。农村的剩余劳力,城市的待业青年,企事业单位的下岗职工,停薪留职、人才交流、辞职等,形成了全国范围的人员大流动。国有企业,原本是一个人员构成、生产方式都比较稳定的整体,由于经济体制的转变,使得生产经营方式和生产力的构成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人口的流出流入,明显地增加了计划生育工作的难度,改变了计划生育工作长期以来的重点。因此,在以往的基础上进行适应性的调整,是大势所趋,否则,既往难以巩固,新绩难以再创,甚至会因为“一票否决”影响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活力。 1 国有企业在新形势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 就企业本身来讲,以往的计划生育工作重点是育龄女职工。这些人在单位有自己固定的岗位和固定的经济收入,并受制于各种规章制度,“只生一个”早已是本分。可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企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敏才  
1984年以来,我曾先后四次去河北藁城县岗上村参观,同干部群众进行了广泛接触。这个村的实践告诉我们,要抓好计划生育工作,必须实行综合治理。 岗上村共有509户,2090人,育龄妇女290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这个村生产落后,秩序混乱,是全县有名的老大难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