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189)
- 2023(14641)
- 2022(12396)
- 2021(11211)
- 2020(9409)
- 2019(21643)
- 2018(21089)
- 2017(39719)
- 2016(22035)
- 2015(24624)
- 2014(24654)
- 2013(24606)
- 2012(23703)
- 2011(21786)
- 2010(21980)
- 2009(20236)
- 2008(20271)
- 2007(18530)
- 2006(16418)
- 2005(15063)
- 学科
- 济(96451)
- 经济(96351)
- 管理(57828)
- 业(56838)
- 企(42804)
- 企业(42804)
- 方法(38234)
- 数学(33573)
- 数学方法(33266)
- 农(28624)
- 中国(28347)
- 地方(25807)
- 学(21978)
- 财(21749)
- 业经(21404)
- 农业(19578)
- 贸(18930)
- 贸易(18919)
- 易(18269)
- 制(18264)
- 融(15924)
- 金融(15921)
- 银(15603)
- 银行(15529)
- 环境(15209)
- 行(14921)
- 技术(14119)
- 发(13819)
- 地方经济(13791)
- 和(13689)
- 机构
- 大学(326875)
- 学院(324840)
- 济(130854)
- 经济(127928)
- 研究(122895)
- 管理(116071)
- 理学(98960)
- 理学院(97616)
- 管理学(95729)
- 管理学院(95138)
- 中国(90308)
- 科学(79628)
- 京(72216)
- 农(72035)
- 所(65879)
- 研究所(59928)
- 财(58291)
- 农业(57232)
- 业大(56780)
- 中心(55170)
- 江(51834)
- 北京(45980)
- 财经(45747)
- 范(44303)
- 院(44175)
- 师范(43675)
- 经(41465)
- 省(41440)
- 州(41040)
- 经济学(39715)
- 基金
- 项目(215857)
- 科学(166698)
- 基金(153392)
- 研究(149801)
- 家(138357)
- 国家(137141)
- 科学基金(113759)
- 社会(93171)
- 社会科(88177)
- 社会科学(88147)
- 省(86249)
- 基金项目(81367)
- 自然(75875)
- 划(74070)
- 自然科(74052)
- 自然科学(74021)
- 自然科学基金(72699)
- 教育(68663)
- 资助(62653)
- 编号(59438)
- 发(51767)
- 重点(49840)
- 成果(48196)
- 部(46478)
- 创(44692)
- 课题(43253)
- 计划(43142)
- 科研(42205)
- 创新(41927)
- 发展(39932)
- 期刊
- 济(151205)
- 经济(151205)
- 研究(97115)
- 中国(73162)
- 农(66203)
- 学报(63638)
- 科学(54682)
- 大学(45847)
- 农业(44772)
- 财(43984)
- 学学(43366)
- 管理(41294)
- 教育(37924)
- 融(31668)
- 金融(31668)
- 技术(26357)
- 业经(25712)
- 业(24311)
- 经济研究(24078)
- 财经(22645)
- 问题(20153)
- 经(19480)
- 版(17532)
- 业大(16862)
- 科技(16206)
- 贸(16131)
- 技术经济(16002)
- 商业(15327)
- 资源(15316)
- 图书(14970)
共检索到50056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宇衡 宿巧燕 王泽乐 周天云 刘祥贵 毕朝位 余洋 康振生
【目的】对重庆市小麦条锈病的发病规律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重庆市小麦条锈病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整理重庆市2009-2014年间小麦条锈病监测资料和温度、降水等气象要素的变化情况,对重庆市小麦条锈病发生现状及特点进行总结,同时对影响该病流行的因素进行初步分析。【结果】重庆市在经历了2009年的小麦条锈病大流行之后,2010-2014年发病程度虽然有所减轻,但仍呈波动性发生的特点。小麦品种抗病性的丧失、充足的越冬菌源量以及适宜的冬春温湿度与该病在重庆市的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结论】结合病原菌小种毒性变异速度和菌源地压力因素分析认为,重庆市再次暴发小麦条锈病的可能性非常大。
关键词:
重庆市 小麦条锈病 发生规律 影响因素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红丽 蒋倩 曹世勤 孙振宇 王海光
为探索适用于小麦条锈病绿色防控的品种混种模式,选择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甘谷试验站和中国农业大学上庄实验站为研究地点,分别以小麦品种陇鉴9825、天选66号和陇鉴9822以及铭贤169、北京0045和农大211为研究对象,在两地均设置9个单种和混种处理,调查条锈病的普遍率、病情指数、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AUDPC)以及小麦千粒重和亩产量数据,并进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获得病害相对防效和产量相对增加率,从而比较不同品种混种对条锈病发生和小麦产量影响。结果表明甘谷试验站不同处理间病害普遍率、病情指数、AUDPC的变化比上庄实验站处理间的大。从相对防效综合来看,天选66号和陇鉴9822的混种处理加重病害发生,而北京0045和铭贤169按照3∶1的质量比混种对病害具有较好防效。在甘谷试验站的所有混种处理中,仅陇鉴9825和陇鉴9822按照5∶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正值,其值为1.49%;仅天选66号和陇鉴9822按照1∶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为负值,其值为-7.57%,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最大,其值为13.44%。上庄实验站的混种处理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平均相对增加率均为负值,农大211和铭贤169按照3∶1质量比混种对千粒重和亩产量的负效应最大,其平均相对增加率分别为-8.62%和-27.20%。在甘谷试验站,千粒重与第五次调查的普遍率相关性最大,相关系数为-0.901 4(P0.05)。本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品种混种可持续绿色防治小麦条锈病提供一定依据。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晓云 邓晓霞
近年来,重庆市吸引FDI(外商直接投资)的规模已经跻身西部省市前列,该成绩的取得主要是基于外资集聚程度、市场规模、基础设施水平和市场化程度方面的显著优势。FDI在重庆市的行业选择主要受行业比较优势、行业外资集聚程度和行业资本密集度等因素影响。因此,重庆市还应在提高研发能力、引导FDI在第三产业内部平衡布局、促进重点行业形成集聚效应等方面作出进一步的努力。
关键词:
FDI 投资现状 投资规模 影响因素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陈怀亮 邹春辉 付祥建 关文雅
通过对河南省30个站1967~1996年近30年的气象资料统计 ,得到全省干热风发生日数 ,并对其进行了EOF分析。结果发现全省干热风日数场主要呈“南少北多”空间分布型 ,另外还有其它几种空间分布型 ;随时间推移 ,全省干热风发生日数呈减少趋势 ;对时间系数进行功率谱分析 ,发现具有准6年和准3年周期 ;通过相关分析 ,发现第一、第二模态时间系数与全省小麦单产存在显著相关关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爽 马占鸿 王学进 何志巍 王海光
为了利用遥感监测小麦条锈病,研究条锈病侵染后小麦单叶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变化,人工接种条锈病菌在小麦幼苗上,测得接种1~24d的光谱和叶绿素含量,将其叶绿素含量与光谱及其一阶微分做相关性分析,利用光谱微分参数进行方程的模拟。接种1~12d,感染条锈病的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及其一阶微分光谱在可见光波段呈负相关关系,接种13~24d,两者在可见光波段呈正相关的关系。接种后1~12d的方程模拟中以SDb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佳模型,接种13~24d的方程模拟中以SDr/SDg为变量的模型为最佳模型,说明可利用光谱参数进行条锈病侵染小麦的早期监测。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光谱 叶绿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梁明强 李俊云 周菁俐 张键 陈朝军
为探索岩溶洞穴环境变化特征以及洞穴pCO_2与洞穴内外环境的关系,选取重庆市芙蓉洞2012~2016年洞穴内、外环境监测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位于洞穴深部的"辉煌大厅"的气温稳定在16.4±0.4℃,而距离洞口约150 m处"莲花观音"受"通风效应"影响,月均温变化幅度约为5℃,其年均温为19.1±1.0℃;(2)"辉煌大厅"的相对湿度常年保持在95%~100%,"莲花观音"的相对湿度平均值为94%,呈现"夏季低,冬季高"的特征,与洞穴外部大气相对湿度季节变化特征相似;(3)芙蓉洞内pCO_2呈现"秋季最高,冬季最低"的季节变化特征,其最大值常出现在10~11月,比土壤pCO_2最大值出现滞后1~2个月,大气降水量和上覆基岩厚度是影响洞穴pCO_2滞后于土壤pCO_2的主要因素;(4)上覆土壤pCO_2、洞穴温度和相对湿度对洞穴不同区域pCO_2的影响存在差异,其原因是由于洞穴空间形态、结构以及游客活动强度具有空间差异性。因此,在洞穴监测和探讨洞穴pCO_2的主要影响因素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洞穴各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
[期刊] 改革
[作者]
曹光辉
影响住宅需求的因素很多 ,许多学者从宏观层面研究得出的结论是人均GDP是影响住宅需求总量的关键因素 ,本文采用一般性分析和相关系数分析的方法 ,得出了影响重庆市主城区住宅需求总量的关键因素是城市人口。
关键词:
住宅需求 影响因素 城市人口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刘渝琳 刘明
文章以重庆市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分析了农民工生活质量现状,采用因子分析与回归分析揭示影响农民工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并对农民工生活质量进行合理性评价。在此基础上,通过模拟方案分析寻求亟待提升的对农民工生活质量有拉动作用的影响因素,指出建立与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对提升农民工生活质量具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
农民工 生活质量 影响因素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波 刘玉冰 黎春蕾 王文鹏 蒋佳怡 吴福婷 陈敏
伏秋旱是指发生在夏季或秋季的干旱现象,在重庆市较为多发且造成的灾害损失较大。基于重庆市34个国家级气象站1965~2016年7~9月逐日降水资料,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降水量距平百分率指标,分析重庆市伏秋旱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法与逐步回归方法筛选与SPI序列相关性较强的气候因子。结果表明:7~9月伏秋连旱的频率为7.7%;7、8月伏旱同步的比例占15.4%;8、9月干旱同步的比例占13.5%,重庆市伏秋旱情况年际变化大。20世纪60~70年代,伏秋旱情况较严重;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起,旱涝交替出现;21世纪严重伏秋旱频发。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市年平均总旱旬数从3.3旬增加至4.1旬,连旱旬数从2旬增加至2.5旬。在1965~2016年,重庆市西部多年平均总旱旬数为3.6旬,连旱旬数为2.2旬,相对较少。2006年特大旱灾之后,东南部和东北部伏秋旱程度轻,中部和西部程度严重。重庆市伏秋旱事件与环流、海温异常存在密切关系,主要影响因子包括:北半球副高脊线位置指数、北半球副高北界位置指数、NINO A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黑潮区海温指数等。重庆市7月SPI与同年1月北半球副高脊线位置指数、9月SPI与同年4月NINO A区海表温度距平指数均呈负相关关系。研究成果可为保障重庆市水安全、实现水资源科学配置提供理论基础。
关键词:
伏秋旱 时空演变特征 影响因素 重庆市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郑晓云 刘亚男
重庆市商业地产已经告别粗放式的投资管理模式,正确掌握重庆市商业地产市场需求,是实施精细化管理的重要前提。首先采用指标统计、散点图以及灰色关联分析三个步骤分析重庆市商业地产需求量众影响因素,并将关联度较高的因子选为自变量,继而建立岭回归模型对以上因子与商业地产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模型经检验拟合优度较高,能较好地模拟真实情况。
关键词:
商业地产 需求 灰色关联分析 岭回归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贵文 徐可西 张梦俐
基于对重庆市江北区1750栋被拆除建筑的实例调查,应用GIS软件和半对数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从邻里环境、交通区位、经济区位、政策区位等四个方面实证分析区位因素对建筑寿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建筑所处的区位条件对建筑的寿命有重要影响,其中交通区位因素对建筑寿命有双向的影响,而优质的邻里条件,快速发展的经济以及优越的政策区位都会导致建筑短命。最后,从科学拆除决策和建筑适应性再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合理延长建筑寿命的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仝淑玫 蔺瑞明 何月秋 徐世昌
【目的】Holdfast、Flinor是国际上已经报道在生产上具有持久抗条锈性表现的小麦品种,在成株期对中国条中29、30、31号小种表现出免疫或近免疫的抗性水平。【方法】本文采用常规杂交分析和潜育期变温处理方法,分别在常温(昼18℃/夜10℃)和高温(昼24℃/夜15℃)两种温域下,对其主效和微效抗条锈病基因进行遗传分析。【结果】品种Flinor中至少含有1显1隐2对主效和2对温敏微效抗条锈基因,Holdfast中至少含有2对显性主效和2对温敏微效抗条锈基因。主效基因均互补控制其抗条锈性,微效基因呈隐性,具累加效应,受高温诱导表达,控制中度抗性水平。【结论】Flinor和Holdfast均含...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谭江蓉
城乡统筹是针对城乡发展失衡现状提出来的,其目标就是城乡一体化。城乡统筹发展面临着一系列阻碍因素。城镇化是集中过程和扩散过程的统一,人口转移和空间扩散是其重要内容。本文以重庆市为例,从城镇化的人口转移和空间扩散两个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的阻碍城乡统筹发展的因素——农业劳动力不彻底转移、农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幅度小于农业产值比重下降幅度以及不合理的城镇体系,并针对阻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
人口转移 空间扩散 城乡统筹 城镇化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夏先全 姚革 蒋文平
2007~2009年,对四川省小麦育种材料、部分生产品种和近等基因系材料进行抗条锈病鉴定。育种材料中,对条锈病高抗、中抗、中感和高感的分别占42.79%、24.35%、19.00%和13.86%;生产品种中,川麦22、28、37、41、48、川农10、12、16、川育5、8、12、16、17、18、绵阳15、26等都已经中感至高感条锈病;近等基因系中,Yr5、Yr10、Yr15、Tatara、Yr26、Seri、Opata、SuperKauz等仍中抗至高抗条锈病,可继续利用。分析认为,感病品种的大量存在,是促使条锈菌变异的重要因素,条中33号等强毒菌系上升为优势小种,是造成一部分品种"丧失"抗...
关键词:
小麦条锈病 抗性变异 抗性评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