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02)
2023(9567)
2022(8666)
2021(8312)
2020(6932)
2019(16260)
2018(16288)
2017(31679)
2016(17355)
2015(19503)
2014(19626)
2013(19472)
2012(17757)
2011(15922)
2010(15764)
2009(14225)
2008(13648)
2007(11495)
2006(10036)
2005(8527)
作者
(49553)
(41106)
(40601)
(38830)
(26258)
(19826)
(18497)
(16227)
(15733)
(14621)
(14338)
(13618)
(12946)
(12830)
(12698)
(12408)
(12266)
(12063)
(11824)
(11504)
(10255)
(9909)
(9711)
(9365)
(9150)
(9089)
(9088)
(8998)
(8232)
(8181)
学科
(68234)
经济(68165)
管理(49636)
(44492)
(36713)
企业(36713)
方法(31504)
数学(27282)
数学方法(26956)
(18673)
(17951)
中国(16394)
地方(15950)
(15497)
业经(14523)
环境(14462)
农业(12529)
(11937)
理论(11109)
(10705)
(10404)
贸易(10399)
(10368)
技术(10250)
(10025)
(9940)
财务(9881)
财务管理(9867)
土地(9418)
企业财务(9356)
机构
大学(239159)
学院(237547)
管理(99194)
(88208)
理学(86449)
经济(86053)
理学院(85440)
管理学(83933)
管理学院(83519)
研究(78497)
中国(57122)
(52805)
科学(51646)
(38751)
(38705)
(38390)
业大(38274)
中心(36246)
研究所(35712)
(33702)
北京(33466)
(32585)
师范(32331)
财经(31564)
农业(30170)
(29502)
(28742)
(28015)
师范大学(26356)
经济学(24766)
基金
项目(171469)
科学(134174)
研究(124608)
基金(123560)
(107573)
国家(106693)
科学基金(91931)
社会(76502)
社会科(72343)
社会科学(72323)
基金项目(67417)
(66693)
自然(61579)
自然科(59995)
自然科学(59981)
自然科学基金(58847)
(57127)
教育(56138)
编号(51667)
资助(50407)
成果(40624)
重点(37783)
(37097)
(36147)
(35143)
课题(34825)
科研(32775)
创新(32704)
大学(31573)
教育部(31332)
期刊
(96060)
经济(96060)
研究(67555)
中国(45134)
学报(38095)
科学(36473)
(34829)
管理(33899)
大学(28277)
(27112)
学学(26583)
教育(26125)
农业(24809)
技术(19749)
业经(16563)
(16359)
金融(16359)
财经(13879)
图书(13800)
经济研究(13765)
资源(13702)
问题(12828)
科技(12798)
理论(12573)
(12140)
实践(11871)
(11871)
(11616)
现代(11329)
技术经济(10903)
共检索到3368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周志跃  刁承泰  陈菲  陈敏  吕韬  
文章从生态环境的角度,综合分析了重庆市土地的生态特点和存在问题,探讨了土地生态区划的原则和依据,并在此基础上对全市土地进行了生态区划,将土地划分成四大生态区:丘陵平坝农业生态环境区、中低山林牧业生态环境区、库区生态环境区和城市生态环境区,以便因地制宜地对各区土地进行生态治理和生态建设,为全市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订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黎莉莉  袁昌定  冯洋  胡晓群  戴亨林  
该文结合重庆市基本情况,选取15个指标分别表征重庆农业的农产品供给功能、就业和生活保障功能、文化传承与休闲功能和生态调节功能。采取K-均值聚类分析和GIS空间叠加的方法,将重庆市农业功能区分为五大区域,即主城近郊休闲与就业保障功能区、渝中渝西农产品供给与就业保障功能区、三峡库区腹心生态调节与就业保障功能区、渝东南武陵山农产品供给与文化传承功能区、渝东北秦巴山生态调节与生活保障功能区。同时,对各分区进行了功能定位,提出发展方向。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乾柱  王彤彤  卢阳  秦维  高强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是山洪风险管理和决策的重要依据,可有效指导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利用重庆市2013~2015年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融合降雨条件、下垫面、人口条件、经济财产等多元参数,嵌入抗灾能力修正系数,建立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依托ArcGIS空间分析叠加功能得到重庆市山洪灾害危险性、易损性、风险性分布图。经多目标图层综合叠加与非监督聚类分析,将境内山洪灾害风险强度分为微、低、中、较高、高5个等级,其面积比例分别为14. 97%、25. 19%、24. 41%、22. 2%及13. 23%。据此,将重庆市山洪灾害风险划分为渝东北高海拔山地较高风险区(1. 42 km~2)、渝东北中海拔山地中低风险区(1. 12 km~2)、渝东南中海拔山地高风险区(1. 69 km~2)、渝中部低海拔山地低风险区(2. 07 km~2)、渝西中低丘陵低微风险区(0. 59 km~2)及渝西低丘平坝较高风险区(1. 34km~2) 6个分区,风险度分布与分区结果客观反映了山洪灾害发生特点、分布情况、易发程度和防治迫切程度的区域差异。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高阳华  陈志军  杨世琦  唐云辉  袁德胜  
根据四川盆地东南部再生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与气象条件的关系,结合重庆市气候资源特点,指出影响重庆再生稻的主要气候问题是:再生稻生育期间的光热条件、抽穗扬花期的低温阴雨和休眠芽萌发期的高温干旱。以此为基础,本文选取对再生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影响较大、且分布差异显著的气象因子:生育期间的积温和日照时数作为再生稻气候生态区划指标;在1∶25万DEM的基础上,利用ARCGIS软件计算得到区划指标的空间分布,制作了精细化的重庆市再生稻光热资源适宜性区划,将重庆市再生稻栽培区划分为光温丰富再生稻适宜栽培区、热量丰富光照较丰再生稻适宜栽培区、光照丰富热量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和光热较丰再生稻较适宜栽培区4种...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丁雨賝  冯长春  王利伟  
无序和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发生态问题的重要因素。合理划定土地生态红线,可协调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山地区域地势起伏较大,水系密布,土地利用破碎化,作为重要的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区域,是进行生态恢复和重建的关键地区。本文以山地区域村镇为例,运用GIS平台,基于生态敏感性和生态服务价值,对土地生态进行综合评价,据此划定刚性和弹性的土地生态红线。生态敏感性评价的指标包括坡度、植被覆盖度、水体、土壤类型和降水侵蚀力等5个指标;生态服务价值评价的指标包括食物生产、原料生产、气体调节、气候调节、水文调节、土壤保持、维持养分循环、生物多样性和美学景观9个指标。义和镇的刚性生态红线内所包含的刚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43.90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44.34%。弹性生态红线包含的弹性生态保护区面积为29.18 km2,占义和镇总面积的29.47%。义和镇的生态红线范围主要包含东北部山地区域和南部水系丰富地区,该区域的生态敏感性较高,同时也有较高的生态服务价值,因此生态红线的划定对于生态修复和生态保护具有指引作用,为生态系统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保障,并可为构建生态文明安全格局提供科学支持。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欢  何太蓉  张喆  武雪倩  
都市农业功能在不同程度的都市生态敏感区内所发挥的经济与生态效益各不相同。基于重庆市沙坪坝区遥感影像数据与自然资源、社会经济数据,从自然环境背景、人类活动干扰等2个方面构建了重庆市沙坪坝区生态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对该区进行了生态敏感性评价与区划。在对各生态敏感区的生态环境特征与生态敏感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沙坪坝区进行了都市农业功能区划。结果表明:沙坪坝区可以划分为高生态敏感区、中生态敏感区、低生态敏感区及不敏感区;基于生态敏感性分区结果,全区划分为3个都市农业功能区(都市农业生态涵养发展区、都市农业主体功能区及都市农业多元扩展区)与7个都市农业功能亚区(生态屏障亚区、生态补偿亚区、果蔬产业亚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蒋勇军  况明生  李林立  冯绍国  方佳军  高方立  曹晓林  杨定中  
根据自然灾害系统理论从孕灾环境、自然致灾因子和承灾体3个方面分别选取评价指标,通过GIS分析分别得到了重庆市孕灾环境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危险度图和区域承灾体脆弱度图。将孕灾环境的敏感度图、自然致灾因子的风险度图和承灾体的脆弱度图在GIS软件中进行叠加分析,得到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划的基本单元。经过对基本单元属性数据库的数据处理,根据拟定的区划原则,采用“自下而上”的区划定量分析方法并结合“自上而下”的区划方法对重庆市自然灾害区域分异进行分析,并进行自然灾害综合区划,得到四个自然灾害区。最后分别论述了每个自然灾害区的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的情况。通过对自然灾害基本单元的确定、空间单元属性信...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正国  王仰麟  张小飞  吴健生  
景观生态系统由多个层次水平的等级体系所组成,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中,其结构与功能具有不同的相互依存关系,区划的概念有助于整合景观的等级性并厘清复杂性。本研究在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功能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生态区划、生态经济区划、农业区划等相关研究的成果,探讨了景观生态区划应依循的原则、内容及区划等级系统,指出景观生态区划不仅强调景观水平方向上的空间异质性,还必须综合景观单元的过程关联和功能统一性。同时以生态系统完整性原则为核心制定了开展景观生态区划需遵循的等级性、多尺度性、发生一致性、格局与功能依存性、功能协调性以及界线完整性等原则。在其指导下,重点讨论了景观生态区划过程中涉及的方法论构建、景观生态分析与评价、景观生态区划体系构建等研究内容。最后,通过比较了景观生态区划与自然区划、生态区划以及经济区划之间的异同,提出了不同尺度下景观生态区划理论的应用方向。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藏波  杨庆媛  白忠菊  邓健  
研究目的:以重庆市土地供应"十二五"规划为例,探讨规划编制框架,以期对其他省市土地供应中长期规划的编制提供借鉴,并为土地供应规划编制规程的制定提供现实依据。研究方法:文献综述法和框架图法。研究结果:(1)"规划形势研判和指导方针确定"、"规划指标配置与调整"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制定"是规划编制的三大板块;(2)重大工程项目的用地保障是联系土地供应规划和相关规划的纽带;(3)动态性和信息化是增强规划实效性和执行力的关键。研究结论:土地供应规划不仅是对既有规划的体系完善和功能延展,而且对年度计划起引导和约束作用,基于区域自然条件及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构建较为统一的中长期规划编制平台,不仅保证了土地供...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包义超  易胜果  
研究目的:提高勘测定界工作的作业效率和成果质量。研究方法:经验分析法。研究结果:明确了重庆市土地勘测软件系统研究与开发的背景、目标、内容及系统的总体设计思路,实现了勘测定界自动化作业。研究结论:系统的实现对减轻勘测定界工作强度非常有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曹蕾  钟菲  莫燕  章明  
在大力推进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推动土地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进而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指导下,以重庆市38个开发区为例,构建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评价模型,研究其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利用得到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指数及其排序,通过对不同级别和不同区域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对比分析,明确国家级开发区目前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偏低,开发区区域差异较大。因此,应重视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突出示范效应;科学规划布局开发区及核定建设用地规模;因地制宜、做好建设用地挖潜等提升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相关工作。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杜加强  王金生  张桐  滕彦国  
研究目的:确定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概念、评价指标体系和适宜的评价方法。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理论分析法、多指标综合评价法、组合评价法、统计检验法。研究结果:构建了一套包括40个指标、具有层次结构的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确定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的TOPsIs评价方法为最优评价方法;重庆市计算结果表明,除2005年之外,土地利用的环境友好水平总体上呈逐年升高的趋势。研究结论:评价指标体系基本可以反映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的状态和水平;建立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思路比较适合于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评价;重庆市今后应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益两方面提高土地利用的环境友好水平。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重庆市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研究课题组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于一身,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据统计,重庆户籍总人口3370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1980万。农村集体土地7.50万平方千米,占地域面积的91.2%。农村地域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的特点,决定了重庆村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村规划)的实践有别于经济发达地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重庆市村土地利用规划编制技术研究课题组  
重庆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处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接点上,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和大库区于一身,城乡差距大、区域发展不平衡现象突出。据统计,重庆户籍总人口3370万,其中,农村户籍人口1980万。农村集体土地7.50万平方千米,占地域面积的91.2%。农村地域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农村发展总体滞后的特点,决定了重庆村土地利用规划(以下简称村规划)的实践有别于经济发达地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