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13)
2023(12789)
2022(10780)
2021(9734)
2020(8531)
2019(19713)
2018(19552)
2017(38056)
2016(20868)
2015(23450)
2014(23826)
2013(23928)
2012(22107)
2011(19941)
2010(20248)
2009(19447)
2008(19895)
2007(18332)
2006(16040)
2005(14842)
作者
(61533)
(51795)
(51571)
(49241)
(32929)
(24777)
(23602)
(20255)
(19439)
(18525)
(17657)
(17377)
(16739)
(16303)
(16203)
(15884)
(15781)
(15289)
(15007)
(14909)
(12936)
(12819)
(12659)
(11778)
(11719)
(11593)
(11593)
(11583)
(10420)
(10366)
学科
(93472)
经济(93333)
(89839)
(81003)
企业(81003)
管理(79822)
方法(42736)
数学(33873)
数学方法(33576)
(32804)
(29932)
业经(29627)
(24101)
(23304)
财务(23271)
财务管理(23231)
企业财务(21983)
中国(21502)
农业(20831)
技术(18497)
(17495)
(16843)
(16457)
贸易(16446)
(16441)
地方(16143)
理论(16051)
(15965)
(15769)
(15389)
机构
学院(312773)
大学(309261)
(132854)
经济(130166)
管理(126264)
理学(107732)
理学院(106667)
管理学(105221)
管理学院(104631)
研究(99519)
中国(79925)
(65608)
(64639)
科学(59259)
(54876)
财经(51005)
(50894)
(49693)
中心(46411)
(46042)
业大(45489)
研究所(45380)
农业(43107)
北京(40529)
经济学(39961)
(38282)
财经大学(37299)
(36382)
经济学院(36178)
师范(36036)
基金
项目(198682)
科学(157387)
研究(146431)
基金(144367)
(124148)
国家(123045)
科学基金(106921)
社会(94042)
社会科(89179)
社会科学(89151)
(78984)
基金项目(76693)
自然(68465)
自然科(66864)
自然科学(66842)
教育(66632)
自然科学基金(65698)
(65066)
编号(59188)
资助(58832)
成果(47514)
(44751)
重点(44429)
(43858)
(42470)
(42029)
(41162)
课题(40585)
创新(40258)
国家社会(38508)
期刊
(153328)
经济(153328)
研究(91110)
中国(61989)
(56512)
(51181)
管理(50172)
学报(43932)
科学(42645)
农业(34370)
大学(33928)
学学(32273)
(30899)
金融(30899)
技术(29064)
教育(26779)
业经(26717)
财经(26172)
经济研究(22975)
(22483)
(21009)
问题(20335)
技术经济(18726)
财会(16737)
(15709)
现代(15350)
商业(15222)
会计(14980)
统计(14888)
世界(14612)
共检索到472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梅妮  张振威  
一个地区根据区域战略发展的需要进行产业的发展规划并适时进行调整与升级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这一工作必须要有对地区经济和产业发展的正确认识,而这又是建立在对产业的正确分析与评价基础之上的。对行业的评价,可从体现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两个方面入手。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对区域内的制造业行业进行了相关分析,同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行业的发展给予了评价并对其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张明倩  
加入WTO后,我国国民经济中各产业将面临新的竞争形势,正确评价制造业的区域竞争力,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关键。本文利用1999-2003年我国工业企业数据,对我国制造业产业进行动态基本面分析,研究和评价我国制造业企业区域分布、企业规模状况、技术结构及企业类型。在对我国各区域制造业竞争力结构的稳定性进行考察后,对处于竞争力不同层次的省份进行了要素结构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明娟  王子成  张建武  
在比较国内外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选择因子分析法来评价广东省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研究发现广东省具有竞争优势的制造业产业主要是石油化工、仪器仪表、交通运输、电子信息、医药制造业等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饮料、食品等劳动密集型制造业产业仍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纺织服装制造业显示竞争劣势;非金属矿物制品业、有色金属、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部分资源密集型和污染型产业竞争优势丧失;汽车、电子、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逐渐形成有效的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先扬  
城市之间产业竞争本质上就在于如何创造出一个最能促进产业发展的环境,体现了城市产业吸引力、集聚力和影响力。文章以珠海为例,在全国层面上深入分析珠海制造业竞争力。结果显示,医药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机械制造业,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具有较强竞争力,需要从产业的投入水平、产出水平、创新水平、技术水平和市场水平角度拓展产业竞争力。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张春勋  
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重庆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评价发现,与消费品制造业相比,重庆装备制造业发展相对滞后,产业结构低度化、专业化协作程度低、技术落后及制度环境不配套等已成为制约其发展的关键因素。在装备制造业发展环境已发生根本性变化的背景下,重庆装备制造业最根本的出路在于大力实施自主创新,通过特色产业集群和产业链延伸战略以快速提升产业竞争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刘丁有  刘菊芹  马婷婷  
装备制造业作为陕西省工业的支柱产业,有着带动上下游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2010—2014年的经济数据,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模型、偏离-份额EstEban拓展模型分析,与全国其他省区比较,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及办公用机械制造业等四大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具有比较优势和产业竞争优势,金属制品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等三个行业在全国省区间同行业中竞争优势弱。根据分析结论,提出推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发展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集群、走资本化运作道路组建大企业集团、引导资本流入有比较优势行业,在行业产业结构调整上把发展零部件、元器件生产和采购基地建设放在首位等提升陕...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门贵斌  
借助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按照区域产业竞争力评价方法,设计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评价体系,分析了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指数,并对大连市装备制造业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重点行业中存在的具体问题,旨在为大连市装备制造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张文兵  
本文以竞争力理论为基础,在可行性、科学性的原则下构建制造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此对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进行定位分析,并探讨制约安徽省制造业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提出提升安徽制造业竞争力的对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程池超  孙江明  
本文运用NTB指标和RCA指标分析了中国制造业在对外贸易中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所在,并结合中日制造业间的国际分工类型和两国在不同分工领域的竞争关系,指出我国制造业在国际竞争力上与日本的差距,并基于以上分析,从劳动力资源、产业集中度、研发投入状况、劳动生产率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影响中国工业制品国际竞争力的原因,并提出相关建议和看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蔡建娜  
本文根据 1 994年到 1 999年 6年的工业总产值数据 ,用偏离—份额分析法考察了上海相对全国的发展状况 ,并以广东作参照。在得出上海制造业发展状况不佳的结论后 ,从结构和竞争力两个角度深入制造业内部分析问题所在 ,主要就竞争力问题对制造业内部 2 8个行业进行详细分析 ,并简要给出相应对策。文章意在通过对上海制造业发展状况的实证分析 ,引起社会对上海制造业以至上海工业发展问题的关注与思考。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刘渝琳  李松  
FD I对我国工业品国际竞争力影响的实证检验发现,FD I较为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国际竞争力的增强。但这种影响在下降,边际效应递减模型可以解释这种下降趋势的必然性。同时,我国工业产品国际竞争力存在较强的路径依赖特征,而FD I则是打破这种路径依赖的重要力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立平  
一国制造业的竞争力直接表现在制造业的出口竞争力、劳动生产率以及高科技含量三方面,本文分别从这三方面对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演变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制造业的竞争力总体上呈上升态势,但是制造业内部各行业的竞争力存在着两极分化现象。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米建伟  陈强  
一、我国制造业部门面临的国际竞争形势我国已经进入到工业化中期阶段,制造业部门的快速发展成为这一阶段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从对总体经济的拉动作用来看,2005年~2010年,制造业部门年均贡献率达到43.8%。从生产能力的国际比较来看,无论是钢铁、化纤等从事中间产品制造的重化工业部门,还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喻金田,阳攀登,窦泽文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郑学党  
从价值创造、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三个层面构建了制造业价值竞争力评价体系,并基于2009—2014年相关平均数据,对中国七大区域的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水平进行了测度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总体水平偏低,价值创造对价值竞争力贡献较高,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则相对较低。华东和华中地区制造业价值竞争力最强,华南、华北和东北地区次之,西南和西北地区最弱。从制造业价值竞争力类型看,东北和西北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型,西南、华北、华中和华东地区属于价值创造和价值分配型,华南地区属于价值实现和价值分配型,各区域内部省区市间制造业价值竞争力差异十分明显。要实现制造强国战略目标,价值竞争力提升是关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