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41)
- 2023(9529)
- 2022(7886)
- 2021(7313)
- 2020(5688)
- 2019(12812)
- 2018(12472)
- 2017(23724)
- 2016(12699)
- 2015(14089)
- 2014(14228)
- 2013(14557)
- 2012(14104)
- 2011(13180)
- 2010(13383)
- 2009(12374)
- 2008(12026)
- 2007(11183)
- 2006(10286)
- 2005(9634)
- 学科
- 济(66339)
- 经济(66273)
- 农(49678)
- 业(39562)
- 农业(33204)
- 管理(25667)
- 地方(23014)
- 中国(21580)
- 业经(19599)
- 方法(16562)
- 企(16128)
- 企业(16128)
- 发(14840)
- 数学(14366)
- 数学方法(14289)
- 农业经济(12708)
- 制(12462)
- 发展(11947)
- 展(11926)
- 贸(11205)
- 贸易(11194)
- 融(11010)
- 银(11010)
- 金融(11009)
- 银行(10999)
- 行(10854)
- 地方经济(10752)
- 易(10713)
- 学(9981)
- 环境(9604)
- 机构
- 学院(189364)
- 大学(181220)
- 济(84568)
- 经济(82871)
- 研究(73085)
- 管理(69868)
- 理学(58851)
- 理学院(58171)
- 中国(57841)
- 管理学(57323)
- 管理学院(56987)
- 农(53238)
- 科学(42657)
- 农业(40092)
- 京(40039)
- 所(37648)
- 财(34626)
- 中心(34504)
- 业大(33918)
- 研究所(33642)
- 江(31055)
- 范(27560)
- 师范(27355)
- 财经(26127)
- 北京(25711)
- 省(25562)
- 院(25139)
- 州(25102)
- 农业大学(24393)
- 发(24310)
- 基金
- 项目(119783)
- 科学(94222)
- 研究(92366)
- 基金(84321)
- 家(72574)
- 国家(71737)
- 科学基金(60964)
- 社会(60029)
- 社会科(56350)
- 社会科学(56339)
- 省(49083)
- 基金项目(44971)
- 编号(39760)
- 划(39666)
- 教育(39337)
- 自然(35779)
- 自然科(34863)
- 自然科学(34857)
- 自然科学基金(34200)
- 发(33473)
- 资助(32581)
- 成果(31189)
- 农(30744)
- 发展(27760)
- 课题(27362)
- 展(27298)
- 重点(26489)
- 部(26198)
- 创(24617)
- 国家社会(24496)
- 期刊
- 济(114418)
- 经济(114418)
- 研究(60226)
- 农(60030)
- 中国(48664)
- 农业(40770)
- 科学(28461)
- 学报(27908)
- 业经(26419)
- 融(24785)
- 金融(24785)
- 管理(22753)
- 大学(22450)
- 财(22026)
- 学学(21447)
- 教育(20597)
- 业(18662)
- 技术(15976)
- 经济研究(15891)
- 问题(15769)
- 农业经济(15281)
- 农村(14994)
- 村(14994)
- 世界(12774)
- 财经(11910)
- 经济问题(11512)
- 版(11284)
- 资源(11232)
- 商业(10470)
- 经(10331)
共检索到3133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赖景生
1997年末,重庆市总人口为3042.9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448.34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80.46%。消费作为人口的函数,重庆市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变化趋势,对农村市场开拓,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现实而深远的意义。对整个重庆市消费水平和变化趋势,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德祥,章晓英,许晓冬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达瓦
本文以近9年西藏自治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为研究对象,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人均消费支出指标发展趋势的GM(1,1)预测模型,分析得出:在未来四年中西藏农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平均年增长率预计达到14.2%。运用关联度分析方法确定了反映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8项主要统计指标因素相对于消费支出的关联程度,对影响消费支出的主要指标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守德 张越 廉永生
通过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是构建国内大循环的客观要求。准确把握流通业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的因果关系,有助于充分激发农村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国内大循环的发展。本文在研究流通业发展促进农村居民消费的机理分析基础之上,选取我国2015-2019年27个省级行政区数据,使用系统GMM估计方法检验流通业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发现:流通业三大细分领域的体量扩大均显著促进农村居民消费增长;同时城镇化率的提高与农村地区网络建设,均对农村居民消费有正向作用。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朱莉芬 司林杰
以弗里德曼的持久性收入假说为理论基础,利用重庆统计数据,分析收入及收入结构对重庆市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影响。研究表明,从整体层面分析,持久性收入及其边际消费倾向对农民消费影响最显著,提高持久性收入对农民的消费支出有正的影响;从收入结构分析,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对消费的影响非常显著,提高农民的工资性收入和家庭经营收入会极大地刺激消费需求。因此,应大力提高农民的持久性收入水平,并不断提高农民的收入预期和边际消费倾向;同时要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促进农民家庭非农业收入的增长。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梦冰
刺激农村家庭消费和缩小消费分布差距,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利用2002年和2013年中国农村住户调查数据,研究了我国农村家庭消费不平等的现状及演变趋势,并探讨了导致农村地区消费差异扩大的原因。研究结果显示,在这一时期,农村家庭的收入和消费不平等都经历了一个较快的上升期,但农村家庭间消费不平等的程度和增幅要低于收入不平等。分析导致农村居民消费不平等扩大的结构性原因后发现,除食品支出外,其他各类分项消费的增加都会扩大总消费分布的差距。回归分解的结果表明,收入和财产是影响农村地区消费分布差距的重要因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范陈玉 李旭
随着我国商品供求关系的转变,培育农村市场、开发农民消费需求成为学界和政府谋求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焦点。深入分析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的演变过程,对于正确认识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层次性变化规律、揭示消费市场的未来变化趋势,针对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情况合理调整产品结构,刺激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例举现阶段山东省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运用线性支出扩张模型及恩格尔一元线性回归模型,从边际分析、恩格尔系数分析和弹性分析三个方面,分析山东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旨在提出提高农民消费需求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恩格尔系数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小红
研究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不仅可以反映国民消费需求的发展趋势,而且对开拓国内消费市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支出中的食品、衣着、住房、家庭设备、医疗保健、文教娱乐、交通通讯及其他8个项目的发展趋势;在结合部分发达国家8个项目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动趋势,提出稳定并增加返乡农民工收入、转变消费观念、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对策,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关键词:
中国农村居民 消费结构 发达国家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劲松 金莲
文章基于我国1987-2018年的农村居民消费支出数据,借鉴简单的统计分析,分析了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变化趋势和区域特征。结果发现: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比重不断下降,截至2018年这一占比已下降到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农村消费结构升级比重呈现不断上升趋势,截至2018年已上升到占总支出的三分之一左右;衣着消费呈现不断下降趋势,其受物价的影响滞后于食品消费支出的下降趋势;分各区域来看,就传统消费支出下降速度而言,我国东部地区快于中部地区,而中部地区又快于西部地区。就消费结构升级的项目而言,东部地区上升速度快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又快于西部地区。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亚军
本文根据1990-2010年消费支出相关数据资料,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居民近二十年来的消费总水平、消费倾向的变迁,在此基础上分析我国西部农村居民消费水平变动的趋势及其特征。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水平 消费倾向 变动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关慧 姜林 王宇
文章通过对1980—2009年辽宁的农村居民消费需求水平及结构进行数据实证分析,得出辽宁省农村居民属于轻度滞后型消费,2000年开始进入舒展型消费结构阶段,2009年开始其消费结构的变动越来越趋于多样化。文章认为,辽宁农村居民生活消费需求正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迈进,消费需求结构正由生存型消费向享受型、发展型并重转变。
关键词:
农村居民消费 评价 趋势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林天
本文基于2010—2020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数字金融的各个方面构建数字金融影响农村居民消费的实证模型,并从消费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两方面展开分析。实证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对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率的提高以及消费结构的优化均存在着显著的正向作用;数字金融主要通过促进农村居民的享乐型消费来提高消费水平、优化消费结构;数字金融对我国中部省份农村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较中西部地区更强。本文的研究对我国农村地区的数字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居民消费 消费升级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李芳琴 杨洁
文章以中国农村金融和农村居民消费的数据建立计量经济学模型,通过研究二者之间的变化关系得出目前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力有限。从消费水平方面看,农村金融的支持效应较弱;从农村居民的消费结构方面看,农村金融发展虽与其存在长期均衡的稳定关系,但在促进各个类别的消费结构方面具有差异性而且还没有形成良好地互动机制。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在提升和优化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关键词:
农村金融发展 消费水平 消费结构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艳冬 王岩
本文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和GMM方法,重点围绕居民消费现实和消费潜能两个维度,实证研究了我国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表明,我国农村电商化既有利于促进农村居民实际消费规模扩大,也有利于农村居民的消费潜能释放,从而获得更大的消费增长后劲。农村电商化对农村居民消费的挖潜力也存在一定的区域差异性,其中对消费现实水平的影响程度以中部地区最高,而对消费潜能的影响程度以东部地区最高;西部地区农村电商化在挖潜农村居民消费方面的作用则不强。
关键词:
农村电商化 农村居民消费 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龚雪 黄龙飞
农村物流是连接城乡生产和消费的重要纽带,完善农村物流配送体系是畅通国内大循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促进农村消费的重要举措。本文运用PVAR模型研究农村物流发展与农村居民消费之间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第一,农村物流发展水平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可以相互促进,但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人均消费的影响具有滞后性;第二,农村居民人均消费受自身的影响较大,而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受自身的影响却较小;第三,进一步把农民消费分为农村居民生存性消费与农村居民发展性消费,农村物流发展水平对农村居民发展性消费的促进作用更大,但农村居民生存性消费对农村物流发展水平的促进作用更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