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29)
2023(18398)
2022(15203)
2021(14108)
2020(11634)
2019(26551)
2018(25993)
2017(50283)
2016(26794)
2015(29928)
2014(29594)
2013(29316)
2012(27034)
2011(24254)
2010(24332)
2009(22500)
2008(22134)
2007(19934)
2006(17915)
2005(16080)
作者
(76315)
(64070)
(63540)
(60144)
(40431)
(30811)
(28922)
(24855)
(24325)
(22732)
(21835)
(21582)
(20217)
(20036)
(19659)
(19481)
(18797)
(18605)
(18398)
(18301)
(15757)
(15642)
(15548)
(14847)
(14329)
(14284)
(14169)
(14094)
(12837)
(12678)
学科
(120416)
经济(120281)
(100962)
管理(84540)
(81499)
企业(81499)
(49986)
方法(48192)
数学(39082)
数学方法(38573)
业经(35566)
农业(33430)
中国(33302)
(32633)
地方(29083)
(24102)
(22274)
财务(22220)
财务管理(22182)
技术(21524)
(21380)
贸易(21363)
企业财务(21011)
(20710)
(19346)
(19268)
理论(18738)
(18499)
环境(18206)
(18158)
机构
学院(383593)
大学(374745)
(162618)
经济(159481)
管理(153165)
理学(131144)
理学院(129757)
管理学(127702)
管理学院(126973)
研究(126751)
中国(100736)
(78943)
科学(75756)
(74015)
(73183)
(62956)
中心(60603)
(59991)
业大(58424)
财经(58219)
研究所(56461)
农业(55926)
(52903)
北京(49317)
(49242)
师范(48809)
经济学(48516)
(47733)
(45385)
经济学院(43775)
基金
项目(254285)
科学(203001)
研究(188503)
基金(185420)
(160473)
国家(158961)
科学基金(138738)
社会(122817)
社会科(116296)
社会科学(116264)
(100920)
基金项目(98448)
自然(88274)
自然科(86252)
自然科学(86229)
教育(85046)
自然科学基金(84720)
(83703)
编号(76593)
资助(74266)
成果(60063)
(59382)
重点(56772)
(56003)
(55206)
课题(52084)
创新(51019)
国家社会(50992)
(48557)
科研(48152)
期刊
(190937)
经济(190937)
研究(111563)
中国(78536)
(72425)
管理(59066)
(58559)
科学(54012)
学报(53838)
农业(49115)
大学(42591)
学学(40569)
(39750)
金融(39750)
教育(37495)
业经(37051)
技术(35824)
财经(28489)
经济研究(27884)
(26197)
问题(26044)
(24681)
技术经济(20848)
世界(18735)
资源(18537)
现代(18442)
(18257)
商业(18042)
(17763)
科技(17468)
共检索到5846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尹朝静  李兆亮  李欠男  赵同琳  
研究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时空演进规律对于合理制定农业转型升级政策具有重要意义。在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测算出重庆市37个县(区) 2000-2016年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分析方法和核密度估计方法考察农业TFP的时空演进特征,并识别出问题区域。研究表明:(1) 2000-2016年间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呈上升趋势,农业TFP指数呈"U"型和阶段性波动的变化趋势,并且表现出明显的空间不平衡性。(2)农业TFP指数增减趋势与技术进步指数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技术进步是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主要因素。(3)从全市来看,农业TFP的核密度曲线不断向右移动,且波峰高度持续上升,波峰形态由"单峰"分布向"多峰"分布转变,说明重庆市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地区差距在考察期内呈增大趋势。(4)依据TFP增长、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的关联关系,识别出三种类型的问题区域,并针对每类问题区域提出农业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卢小丽  
[目的]为识别三峡库区各区县的农业发展转型中的问题并提出对策,2006—2014年库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作出测算,并进行空间关联分析。[方法]利用DEA-Malmquist指数法测算2006—2014年的三峡库区及各区县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并分解;采用空间自相关模型分析三峡库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特征及空间关联。[结果]在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促进农业转型的过程中,除2006年外,三峡库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处于提升状态;各区县的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和明显的空间集聚结构;各区县因表现出技术效率、技术进步偏低等特征,使库区不同区县出现全要素生产率偏低和技术效率滞后于技术进步等方面的问题,形成了库区农业发展转型问题的空间异质性。[结论]加快三峡库区农业转型发展,需结合不同区县的发展问题,充分利用空间相互作用,采取政府统一部署、区域差异化政策以及推广农业科技等策略。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马晓冬  孙晓欣  
基于全要素生产率(TFP)分析框架,运用DEA-Malmquist指数模型,对2000—2014年江苏省57个县(市)的农业TFP增长进行测度,结合空间统计分析模型对其空间演化格局进行探索,并对问题区域进行识别。结果如下:(1)2000—2014年江苏省平均农业TFP增长和技术进步变化均小于1,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4%和-1.8%,而综合效率的年均增长率为0.4%,说明农业技术进步缓慢是制约TFP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同区域间TFP变化和技术进步变化的差异均逐渐缩小,综合效率变化的差异有所增加。(2)江苏省农业TFP增长的空间分异明显,呈现由弱集聚向强集聚转变的态势;TFP增长的高(低)县(市)呈现空间集中分布的特征,其中增长冷点向热点转换区域主要集中在苏北、苏中地区,苏南地区则由热点区、次热点区转变为次冷点区,并逐步形成"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3)依据TFP增长、技术进步变化、综合效率变化的关联关系,共识别出5种亟待优化的问题区域,针对每种区域提出了加快农业转型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谭霖  邓伟平  
本文运用面板数据误差修正模型以及格兰杰因果检验方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与农业金融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业金融发展水平短期内不是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原因,长期内显著促进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而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既是金融发展的短期原因,也是影响金融发展的长期原因。鉴于农村金融具有"需求导向"特征,应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土地流转、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村人力资本素质等方式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农村金融发展。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严先锋  王辉  黄靖  
以统筹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与农业发展为核心,通过建立超效率SBM-NS-Overall模型对中国2001—2014年农业绿色发展给出科学的识别,在此基础上研究农业绿色转型干预机制。结果显示,21世纪以来中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得到快速发展,但当前仍处在较低水平;在地方层面,西南宁青藏以及东部京津沪优势显著。对于农业绿色转型的干预,政策可以考虑在减缓公共投入扩张速度、提升农产品价格、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城镇化进程和开放农产品进口限额等方面作为。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史常亮  
中国农业正在从要素投入型向效率增进型转变,土地流转能否推动农业步入高质量发展轨道,其效果机制尚未被有效证实。使用SBM-GML指数构造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指标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然后基于2005—2022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面板交互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土地流转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重点分析该影响的异质性和相关机制。结果发现:(1)土地流转显著促进了农业高质量发展,该结论在控制区域遗漏变量、系统GMM估计、工具变量估计和外生冲击检验之后依然成立。(2)土地流转主要通过提高农业合意产出进而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而对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作用不明确;土地流转尽管并未显著促进规模化经营,但有效提高了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有助于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3)不同土地流转形式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差异化影响,相较于互换、转让等自发流转形式,出租、入股等市场化流转形式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显著。(4)不同土地流转对象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异质性,相较于流转给普通农户,将土地流转给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更能显著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子明   张筱晨   李翠霞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临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白子明   张筱晨   李翠霞  
探讨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有助于为实现农业生产绿色转型的总目标提供重要的参考借鉴。基于2010—2020年30省数据,运用SBM—GML模型测算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进一步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其影响。结果表明:1)农机跨区作业面积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呈现波动变化态势,且二者均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2)农机跨区作业发展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存在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农机跨区作业发展每提升1%,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提升0.993%,其中本地上升0.175%,临近地区上升0.819%。3)在东部、中部、粮食主产区和粮食主销区,直接效应不显著,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在西部地区和粮食产销平衡区的各效应均显著。因此,应当鼓励引导发展农机跨区作业服务,实现区域内“农机共享”;因地制宜选择农机跨区服务发展模式,提升区域资源配置优化;提升农机跨区作业管理效率,维护农机跨区作业秩序。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宋燕平   范祥祺   耿鹏鹏  
规模化经营与绿色化发展是实现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明晰规模经营与农业绿色发展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运用SBM-GML指数测算并刻画出我国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时空演变趋势,基于2008-2021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实证研究了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我国省域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与规模经营在研究期内整体均呈上升趋势;土地规模经营与服务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影响存在先扩大后缩小的倒“U”型非线性关系,两种规模经营和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均存在适度规模效应;农业机械化水平在规模经营对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中发挥作用。两种规模经营对不同地区农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应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因地制宜发展规模经营。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和平  高越  
选取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均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作用越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化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且越显著。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和平  高越  
选取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均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作用越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化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且越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锋  马敬桂  胡琴  
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有助于改善农业资源配置、加大适度规模经营,实现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文章在农村产业融合影响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提出对应的研究假说,借鉴交互项和中介效应模型引入资源配置和经营规模作为影响机制变量,利用2008—2017年的中国30个省(市、区)省际面板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和广义矩估计实证分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不仅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直接的提升效应,还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经营规模间接提高了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在控制内生性采用广义矩估计后上述结果仍然显著;中介效应模型验证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资源配置(经营规模)→农业全要素生产率这一传导机制。研究结果不仅能够有助于理解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同时也能为乡村振兴背景下如何推动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葛和平  高越  
选取2011~2018年我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门槛效应模型检验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结果发现:数字普惠金融及其各维度均可提高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数字普惠金融主要通过加快农业技术进步提升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对农业技术效率影响不显著;数字普惠金融对中部地区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最大,其次是西部和东部地区;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振作用越大,数字普惠金融的数字化程度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存在单一门槛,数字化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大且越显著。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孙梅  
农村三产融合已经成为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要求立足于乡村的产业、文化等资源基础,紧抓乡村发展的特点,建立可持续的内生增长机制。从融合基本条件、融合的外生动力与内生动力三方面系统分析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机理,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一步实证研究农业与服务业融合对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符合当前市场和产业经济发展的规律,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必然途径。农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对于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水平的提高。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充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发展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提供保障融合发展良好环境政策体系的建议,从而实现农业与服务业更深层次的融合,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实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