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88)
- 2023(14014)
- 2022(11554)
- 2021(10485)
- 2020(8509)
- 2019(19164)
- 2018(18858)
- 2017(36289)
- 2016(19280)
- 2015(21346)
- 2014(21563)
- 2013(21878)
- 2012(20623)
- 2011(18826)
- 2010(19458)
- 2009(18561)
- 2008(18325)
- 2007(16861)
- 2006(15606)
- 2005(14507)
- 学科
- 济(112958)
- 经济(112840)
- 业(86800)
- 企(68718)
- 企业(68718)
- 管理(64918)
- 农(47175)
- 方法(36303)
- 业经(33124)
- 农业(31801)
- 地方(29084)
- 中国(28533)
- 数学(27971)
- 数学方法(27795)
- 财(25618)
- 制(19860)
- 技术(18475)
- 务(17657)
- 财务(17636)
- 财务管理(17613)
- 策(17050)
- 企业财务(16654)
- 和(16481)
- 地方经济(16068)
- 发(15956)
- 学(15943)
- 贸(15657)
- 贸易(15641)
- 体(15469)
- 划(15090)
- 机构
- 学院(294436)
- 大学(285142)
- 济(138432)
- 经济(135973)
- 管理(116654)
- 研究(102881)
- 理学(98650)
- 理学院(97648)
- 管理学(96536)
- 管理学院(95988)
- 中国(82140)
- 京(60706)
- 财(60092)
- 农(59093)
- 科学(58177)
- 所(51882)
- 江(47954)
- 中心(47297)
- 财经(46657)
- 研究所(46163)
- 农业(44637)
- 业大(43620)
- 经(42065)
- 经济学(41648)
- 北京(38599)
- 州(37512)
- 经济学院(37199)
- 范(36378)
- 师范(36116)
- 院(36064)
- 基金
- 项目(182933)
- 科学(145789)
- 研究(138621)
- 基金(131888)
- 家(112419)
- 国家(111243)
- 科学基金(97029)
- 社会(92715)
- 社会科(87661)
- 社会科学(87635)
- 省(74225)
- 基金项目(69987)
- 教育(60202)
- 划(59374)
- 自然(58419)
- 自然科(57037)
- 自然科学(57022)
- 编号(56380)
- 自然科学基金(56025)
- 资助(52501)
- 发(46212)
- 成果(44025)
- 创(40444)
- 重点(40436)
- 部(40413)
- 业(39461)
- 课题(38774)
- 发展(38486)
- 国家社会(38320)
- 展(37889)
- 期刊
- 济(176895)
- 经济(176895)
- 研究(92337)
- 中国(65034)
- 农(61222)
- 财(47730)
- 管理(46768)
- 农业(41196)
- 科学(39829)
- 学报(37557)
- 业经(33207)
- 融(32642)
- 金融(32642)
- 大学(30278)
- 学学(29110)
- 技术(28559)
- 经济研究(26390)
- 教育(24819)
- 财经(23973)
- 问题(23202)
- 业(21609)
- 经(20929)
- 技术经济(19280)
- 世界(17907)
- 经济问题(15604)
- 商业(15377)
- 贸(15338)
- 农村(15336)
- 村(15336)
- 现代(15276)
共检索到4727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刘章勇
[目的]作为新兴农业发展模式,农业循环经济是有效促进农业与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文章基于"4R"原则对重庆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以期为重庆市农业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启示。[方法]采用层次分析从资源减量投入、资源循环利用、资源环境安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4个方面综合评价重庆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情况,得出了权重值并进行分析。[结果]重庆市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整体趋势稳中有进,大体可以分为两个阶段,2012—2014年发展趋势较为缓慢但整体呈上升趋势,2014—2015年发展速度显著提升,2015年后又趋于稳定。在4个影响方面中,资源的循环利用属于核心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作用最大,其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生活污水再生利用率、农户沼气池普及率及复种指数等方面;而资源减量投入指标与环境安全指标作用相当,在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对农用药品物品(农药、化肥、农膜)的使用强度控制、农村用电强度、农业能耗指标控制以及人均耕地面积等方面的控制。相对而言重庆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影响较小,推动力较弱。[结论]重庆市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4点对策与建议:(1)建设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支撑体系,开拓技术型市场;(2)调整农业循环经济产业新政策、新结构;(3)完善农业循环经济相关法律法规体系;(4)建设农业循环经济信息平台,加大信息透明力度。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李艳娜 陶陶
建立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1996年统计数据对全市43个区(市、县)进行综合评价,并依据综合评价值划分4个经济发展梯度区,据此揭示了区域差异的空间特点,并讨论了区域差异的成因及缩小区域差异的对策
关键词:
区域差异 经济发展 重庆市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文 李世平
本文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系统的评价方法,对宁夏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及障碍因素进行了定量评价,为有针对性地促进宁夏农业循环经济进一步发展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
农业循环经济 评价 宁夏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立
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推动县域经济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小康社会的构建都具有战略性意义。当前,我国经济已进入新常态,经济发展的内部刺激因素与外部需求环境皆出现深刻变化,县域经济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重庆市自"十二五"以来,县域经济取得较快发展,文章通过因子分析模型及参考联合国HDI(人文发展指数)度量方式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对重庆县域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重庆市的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比较落后,且重庆市内部各县市之间经济发展也存在较大差别,经济发展并不平衡。重庆各县市应紧抓"新常态"带来的机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产业链条,建立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着力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杨文健 陈丽萍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发展的根基,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根本保证。农业经济效益作为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基于可操作性、综合性、完备且相关性及动态性原则,构建了土地生产率、农业劳动生产率、农产品商品率等10个农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该文以重庆市为例,首先对重庆市农业经济农业产值、农民经济和农村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以层次分析法和变异系数法为基础的综合集成赋权法确定权重,采用综合指数评价法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经济效益进行评价。再次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农业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最终提出加大农业资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能力...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义加 宁钟
建立区域生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体系的前提是客观正确的评价。本研究以生态足迹模型理论为基础,以区域小流域层次作为研究目标对象,对农业流域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方法展开研究,同时为区域生态及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以金华江中游为例,分析比对该流域内各类型土地间的生态足迹供需情况,进而解释和评价该流域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结果显示金华江中游流域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无法支撑此流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该流域资源开发不尽合理,废弃物处理效率低,循环经济发展方向有进一步恶化的风险,总体上处于不可持续状态。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流域 生态经济 生态足迹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毛晓丹 冯中朝
采取Delphi法构建了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综合指数分析法对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显示:2002-2011年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总体上呈现出不断提升的趋势,2011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指数值是2002年的1.87倍,年均提升速率为6.45%。其中,资源循环利用因素对农业循环经济的推动作用最强,经济与社会发展因素的推动作用也较为明显,而资源减量投入因素和资源环境安全因素的推动作用比较有限,成为制约湖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制约因素诊断结果表明:2011年影响湖北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障碍因素主要集中在资源减量投入因素,其障碍度为24...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姚晓萍
[目的]农业循环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对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是该领域研究的关键。[方法]构建包含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的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结合线性回归方程对山西省2001~2016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1)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评价因素可归纳为生产资料集约水平、资源修复水平和土地集约水平3方面。(2)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在2001~2016年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分为两个发展阶段,2001~2009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低水平阶段和2010~2016年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上升阶段。(3)2010年之后山西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循环经济取得一定成效,生产资料集约水平是促使山西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提升的主要动力。[结论]山西省转变传统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使农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注重生产资料的集约是关键,可以从控制化肥、农药、农膜投入量,提升其有效利用系数等方面入手;其次要提升资源修复水平,利用秸秆还田的形式增加废弃物利用率,增加水土流失治理面积;并提高土地利用率。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袁小英
发展区域农业循环经济有助于促进资源的永续利用,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基于农业循环经济"4R"原则,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资源减量化、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环境安全4个维度,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熵值法对2003—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2003—2013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经历了逐年下降、波动上升和快速发展3个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资源循环利用水平逐年上升,资源减化量水平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资源环境安全水平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资源减化量水平和资源环境安全水平成为制约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最后,本研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促进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改革
[作者]
重庆市信用联社、合川市信用联社联合课题组
本文根据对重庆市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的调查 ,从农村信用社的市场定位和促进“三农”经济发展的角度 ,提出了不同地区农村信用社如何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思路、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县域经济 农村信用社 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伍瑞凡 冯祁善
大城市和大农村并存是重庆市的重要特点。目前 ,由于财政对农业投入有限、农业贷款能力差以及农业的自我积累能力弱等问题严重制约着重庆市农业的进一步发展。为此 ,应采取大城市带动大农村共同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 :( 1)各级政府应从宏观上指导和扶持 ,为农业信贷造就有效的承贷主体 ;( 2 )构造支持农村产业化的信贷体制 ;( 3)完善金融服务手段 ;( 4 )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 5 )鼓励农户自身积累 ;( 6 )积极引进外资进入农业产业领域。
关键词:
农村经济 发展 金融支持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孝坤,王忠诚
本文在对特色农业基本内涵认识的基础上 ,分析了重庆市发展特色农业的必要性 ;从区域经济学角度出发分析了重庆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实基础———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 ;并对大力发展各区县特色农业 ,加强区域合作、培植特色农业“大户” ,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科技兴农等方面提出了重庆市特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特色农业 必要性 对策 重庆市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魏颖
[目的]分析休闲农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及挑战,为明确重庆市休闲农业的未来发展方向提供有益参考。[方法]文章运用SWOT分析法对重庆市休闲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优势、劣势、机遇及威胁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重庆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战略矩阵。[结果]自然景观优美、民俗文化丰厚、交通便捷、客源较多及政策保障是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的优势和机会;而制度不健全,法规不完善,休闲景点规模小而分散,专业性人才缺乏以及周边城市竞争是重庆市发展休闲农业面临主要挑战和威胁。[结论]重庆市休闲农业SWOT分析得出相应战略矩阵以及4种战略,即SO战略、WO战略、ST战略和WT战略,由此提出田园农业旅游、民俗风情旅游、农家乐旅游、参与体验游等4个未来发展方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