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831)
- 2023(14223)
- 2022(12410)
- 2021(11451)
- 2020(9723)
- 2019(22565)
- 2018(22442)
- 2017(44094)
- 2016(23939)
- 2015(26699)
- 2014(26953)
- 2013(26976)
- 2012(25164)
- 2011(22734)
- 2010(23016)
- 2009(21280)
- 2008(20664)
- 2007(18312)
- 2006(16416)
- 2005(14542)
- 学科
- 济(119553)
- 经济(119444)
- 管理(66985)
- 业(63686)
- 企(52584)
- 企业(52584)
- 方法(48131)
- 数学(41725)
- 数学方法(41257)
- 地方(27886)
- 农(27416)
- 中国(26140)
- 学(25762)
- 业经(24381)
- 财(23411)
- 农业(18679)
- 制(17989)
- 贸(16800)
- 贸易(16792)
- 和(16709)
- 地方经济(16578)
- 理论(16445)
- 环境(16327)
- 易(16082)
- 技术(15026)
- 产业(14779)
- 融(14177)
- 金融(14174)
- 务(14136)
- 财务(14072)
- 机构
- 大学(352704)
- 学院(349758)
- 济(147675)
- 经济(144705)
- 管理(137696)
- 研究(123519)
- 理学(119298)
- 理学院(117865)
- 管理学(115769)
- 管理学院(115161)
- 中国(88840)
- 科学(77205)
- 京(76080)
- 财(64106)
- 所(63053)
- 研究所(57723)
- 农(56961)
- 中心(53987)
- 业大(52379)
- 财经(51825)
- 江(51437)
- 北京(48212)
- 经(46954)
- 范(46952)
- 师范(46523)
- 经济学(44811)
- 院(44654)
- 农业(44386)
- 州(41546)
- 经济学院(40090)
- 基金
- 项目(238270)
- 科学(187130)
- 基金(172581)
- 研究(171872)
- 家(150786)
- 国家(149573)
- 科学基金(127866)
- 社会(109018)
- 社会科(103324)
- 社会科学(103294)
- 省(92601)
- 基金项目(92053)
- 自然(83322)
- 自然科(81324)
- 自然科学(81300)
- 自然科学基金(79861)
- 划(78205)
- 教育(77599)
- 资助(71719)
- 编号(68583)
- 成果(55807)
- 重点(53567)
- 部(52459)
- 发(52006)
- 创(48714)
- 课题(47824)
- 创新(45516)
- 科研(45220)
- 教育部(44569)
- 国家社会(44476)
- 期刊
- 济(168357)
- 经济(168357)
- 研究(106189)
- 中国(63601)
- 学报(56174)
- 科学(52991)
- 农(51153)
- 管理(50750)
- 财(47312)
- 大学(41996)
- 学学(39792)
- 农业(35498)
- 教育(33972)
- 技术(30222)
- 经济研究(27358)
- 融(27342)
- 金融(27342)
- 财经(25782)
- 业经(25735)
- 经(22198)
- 问题(21901)
- 技术经济(19231)
- 业(17773)
- 科技(16870)
- 统计(16765)
- 理论(16751)
- 图书(16677)
- 资源(16255)
- 现代(16182)
- 商业(15659)
共检索到5160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立泰 张祖妞
文章主要借助比较劳动生产率、产业结构偏离度以及产业结构变动速度K值系数,分析了重庆市产业结构现状,并实证分析产业结构长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结合产业结构相关理论提出了重庆市调整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增长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重庆市 比较劳动生产率 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徐捷锦 黄志亮 周兵
根据偏离—份额分析方法、回归模型定量地分析了重庆市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表明:长期以来产业结构在重庆市经济增长中贡献并不明显;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中,第一产业最大,第三产业最小;说明了加快重庆市传统技术改造和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邓小艳
本文主要运用灰色关联理论,从产出结构、投资结构及劳动力结构三方面,对重庆市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了量化分析,得出了三次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这一结论;最后本文就今后重庆市产业结构合理的变动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措施。
关键词:
产业结构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理论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洪铭 张宗益
本文基于1997~2009年重庆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计量经济学OLS方法对重庆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重庆市财政收入与经济增长存在协整关系,并且存在财政收入的稳步增加有利于经济增长的Granger因果关系。具体为:GDP增长率的变动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财政收入增长率的变动率就会增加0.865个百分点。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加快经济发展、加强税收征管、涵养税源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小利 刘定祥
文章运用灰色关联理论的数学模型对重庆市改革开放以来GDP增长与产业结构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定量分析;实证检验表明,重庆市产业结构的变化符合配弟-克拉克趋势,并对经济增长影响巨大;第二产业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始终较大的,第一产业的贡献逐年降低,第三产业的影响超过第一产业,并且呈现上升趋势;与发达省份相比,重庆产业结构矛盾较为突出,急需进一步优化。
关键词:
产业结构调整 经济增长 灰色关联理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崇举 陈新力 刘幼昕
教育消费成为现代人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消费。本文从重庆市学生教育支出入手,通过大样本抽样,对学生教育消费总量和结构进行了实证分析。在阐明重庆市学生教育消费基本特征的同时,论证了教育消费已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之一,是宏观经济决策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经济增长 基本教育支出 扩展教育支出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文传浩 黄磊 兰秀娟 李春艳
将技术创新分解为技术创新人才、技术创新投入与技术创新成果三个层面,采用1997—2013年统计数据,运用索洛新古典增长模型和C—D函数,对技术创新对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经济增长的创新驱动已十分明显,但其地位尚不牢固,投资和要素驱动仍是经济的主要增长动力;技术创新人才和投入是技术创新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而技术创新成果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不够显著。因此,应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引进和培育更多高层次科技人才,加大对科技事业的投入力度,加速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促进重庆经济发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晓阳 林恬竹 张琦
文章选取2000~2013年面板数据,并基于经济收敛模型及其衍生模型,考察重庆市及其五大功能区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结果发现,重庆市人口流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互动,且相互抑制;经济增长对人口流动的抑制明显小于人口流动对经济增长的抑制;人口稀疏的地区靠人口流动推动经济增长,人口稠密的地区则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因此,文章认为,政府有必要对人口流动进行合理调控与适度监管,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曦 穆怀中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程度体现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而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联动关系。本文通过构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系数模型,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发展趋势进行测算,并对不同类型国家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合理化随经济发展而逐渐提升的基本规律以及阶段性波动特征。文章进一步对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正向和反向联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发现导致产业结构合理化与经济增长反向联动的主导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秦琴 方苏春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和充分就业的根本途径。以重庆市1998—2009年以来的数据资料为依据,通过对直辖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及相关性进行剖析,运用结构偏离度、相对劳动生产率和就业弹性理论,对经济发展和就业拉动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性不强,就业结构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变动,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优化、加快城乡统筹进程等促进重庆市产业结构调整与充分就业目标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周艳 涂建军 卢德彬 阎晓 武京涛
采用重庆市40个区县1997—2009年人口和GDP数据,运用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重庆市直辖以来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及其关系的变化过程进行分析,结论如下: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呈现出"一圈"高、"两翼"低的特点;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的相互关系处于不断变化中,但总的来说不断趋向协调,表现在人口与经济集聚协调发展的区县数量不断增多;自相关分析表明Moran’sI由1997年的0.7254下降为2009年的0.7162,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类型的数量都有所减少;重庆市人口与经济空间分布格局及关系的变化与自然条件、区位因素、区域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变动等密切相关。
关键词:
人口 经济 空间分布关系 变化 重庆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秦琴 李长春
促进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协调是实现城市产业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借用建立在相似系数公式基础上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计算方法,以重庆市为例,从时间、空间上分别测算了1985—2011年间及"一圈两翼"战略下2008年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结果显示:城市或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是否均衡发展可以通过协调系数整体了解和掌握;长期以来重庆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处于不平衡状态,整体协调性较差,协调系数呈现明显的波浪性变动;从空间上看,重庆市三大经济区域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系数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差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曾国平 祝伽伽
文章基于1985年—2004年重庆市的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对重庆市经济增长(GDP)和外商直接投资(FDI)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两者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滞后期不同,两者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也不相同。最后在得出结论的基础上针对目前重庆市的情况提出了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程莉 刘志文
文章以重庆市为例,刻画了1997-2010年重庆市内部经济发展差距的演变,采用面板数据模型对产业结构变迁与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市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出全市先下降后上升、地带内部逐步扩大、地带间在波动中下降的发展趋势。各地区二、三产业发展程度的差异较好地解释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问题。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区域经济差距 经济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柯军
文章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产业结构升级状况,并通过它对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增长联动性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在其与经济增长的联动性关系中占主导地位,产业结构升级是经济增长的Granger原因,而经济增长则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Granger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