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24)
2023(10283)
2022(9187)
2021(8860)
2020(7419)
2019(17447)
2018(17317)
2017(33438)
2016(18365)
2015(21183)
2014(21297)
2013(20682)
2012(19154)
2011(17106)
2010(17163)
2009(15456)
2008(14650)
2007(12779)
2006(11180)
2005(9731)
作者
(52175)
(43303)
(42789)
(40780)
(27851)
(20792)
(19585)
(17055)
(16708)
(15509)
(15105)
(14374)
(13686)
(13590)
(13236)
(13149)
(13146)
(12717)
(12428)
(12182)
(10748)
(10556)
(10258)
(9905)
(9780)
(9620)
(9527)
(9510)
(8640)
(8563)
学科
(68640)
经济(68552)
(51711)
管理(50979)
(43310)
企业(43310)
方法(32376)
数学(27862)
数学方法(27490)
(19817)
中国(18666)
(16802)
(15823)
地方(15789)
业经(15266)
农业(13257)
教育(12521)
理论(12477)
(11930)
(11566)
贸易(11560)
技术(11462)
(11404)
(11172)
(10893)
环境(10847)
财务(10835)
财务管理(10816)
企业财务(10282)
(9667)
机构
大学(255109)
学院(252358)
管理(103649)
(94247)
经济(92000)
理学(90263)
理学院(89167)
管理学(87522)
管理学院(87065)
研究(82800)
中国(60066)
(55783)
科学(53583)
(41782)
(40830)
(39727)
业大(38748)
中心(38703)
研究所(37482)
(36766)
(36586)
师范(36313)
北京(35585)
财经(34068)
(31003)
农业(30766)
(30450)
(30106)
师范大学(29491)
技术(27017)
基金
项目(178719)
科学(140071)
研究(133347)
基金(127952)
(110937)
国家(109645)
科学基金(94179)
社会(81378)
社会科(76808)
社会科学(76786)
(69722)
基金项目(69280)
教育(62040)
自然(61862)
自然科(60365)
自然科学(60351)
(59330)
自然科学基金(59230)
编号(56342)
资助(52467)
成果(46374)
(39297)
重点(39176)
课题(38442)
(37364)
(37172)
项目编号(34691)
大学(34535)
创新(34370)
科研(34016)
期刊
(102752)
经济(102752)
研究(75073)
中国(49964)
学报(39812)
科学(37654)
教育(37159)
管理(36628)
(35890)
大学(30200)
(30040)
学学(27915)
农业(25275)
技术(21997)
(19794)
金融(19794)
业经(16910)
图书(16546)
财经(15587)
经济研究(14989)
问题(13440)
理论(13385)
科技(13290)
(13148)
(12836)
实践(12558)
(12558)
技术经济(11734)
(11544)
资源(11520)
共检索到3669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正严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DAST测试调查了重庆市883名中小学生的科学家形象,以调查中小学生心目中科学家的内在和外在形象、学生科学家形象的来源、"我们周围的科学家"和学生最崇拜的科学家。结果发现,不少学生具有一定的科学家刻板印象。多数学生认为科学家是男性,年龄在50岁左右。小学生的科学家刻板印象高于中学生。教师、教材、大众媒体等应进一步削弱科学家的刻板印象,还原科学家的人性形象。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柳夕浪  王少华  
前言 礼仪是长期的社会实践生活中形成的人际间相互问候、致意、祝愿以及给予必要关照的惯用形式,在治国安邦、立身处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衡量一个人道德水准高低,有无教养的尺度,也是国民精神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精神文明的具体体现。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回无礼则不宁”。事实上,及至今天,随着工业文明的崛起,世界统一市场的建立,社会交往的日益扩大、日趋频繁,真诚、得体、富有魅力的交往礼仪已成为扩大交流、增进友谊、加强合作、促进发展的重要手段,有“礼”走遍天下,无“礼”寸步难行。“礼仪助你成功”,已成为世人的共识。今天的中小学生将是21世纪祖国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礼仪行为如何,...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韩延明  
一、调查目的与方式方法 为了进一步考察、分析和探讨我国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小学生思想品德的现状、特点、动向及教育对策,笔者于1993年下半年至1994年上半年,先后选取了山东省某市分布于市区、山区、矿区较有代表性的五所小学、五所中学的424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问卷采用封闭式,每道题目均有几种答案供学生选择,要求每题必答并独立完成;为了使学生无所顾忌、直言不讳地表述真实想法,提供可靠信息,问卷采用了无记名式,并在“指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张静  张冲  官群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四川省重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正义、节制和超越这六个维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灾区中小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各项指标得分均处于理论的中等水平。(2)灾区男生在"智慧与知识"方面得分明显高于女生,而女生在"仁爱"方面的得分高于男生;中学生的"智慧与知识""勇气""仁爱""节制""超越"五个维度的得分高于小学生。(3)灾难中受灾严重的学生在"勇气"和"超越"维度的积极心理品质表现更好一些。(4)灾后接受心理援助的学生在"节制"方面不如未接受心理援助的学生。研究者还对调查研究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以期为灾难后学生心理重建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黄健毅  
厘清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是提升民族地区科学教育质量的关键。通过对我国西南民族地区的调查发现:影响民族地区中小学生科学态度的因素主要有人文环境与学校教育;人文环境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主要指向"对科学的态度";学校教育的影响作用具有更强的主动性。而在具有独特人文环境的民族地区,学校科学教育应呼唤教育之"人"性与科学之"文化"性的回归,关注学生的文化背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田慧生  孙智昌  马延伟  陈琴  
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国际竞争的日趋激烈,世界各国普遍重视教育质量的提升,教育质量监控、学生学业成就调查与测评成为倍受关注的研究领域。对国内外中小学生学业成就调查与测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系统梳理,启示我们要尽快建立义务教育质量国家监测制度,定期开展学生在核心课程领域的学业发展水平测试,以为国家相关教育决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进、教育质量提升提供依据。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梅高兴  潘运  赵守盈  
研究在理论构想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编制了含4个分问卷的《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问卷》,并采用该问卷对1012名中小学生进行了心理安全感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总体上处于中等略偏上的正向积极水平,但仍待改善;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呈现出一定的年级差异;男女、独生子和非独生子的心理安全感也存在显著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和父母婚姻质量越好的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感倾向于越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周遵琴  李森  刘海燕  
本文以黔西北民族地区中小学生作为样本,择取家庭体育教育这一特定的因子作为研究出发点,通过调查分析对民族地区的青少年家庭体育教育进行实证性研究,在了解中小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家庭体育教育与学生体质健康的互动关系,并揭示基于家庭教育的民族体育项目在少数民族学生体质提升中的作用。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杨明全  
择校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教育领域的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国外实证研究显示,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择校可以从普遍意义上提高中小学生的学业成就,但对于特定种族的学生来说(如非洲后裔的学生),择校有助于这类学生成绩的改善。本文以国外学者对教育券和特许学校的实证研究为例,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从实证研究的视角考察择校对中小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以期为当前我国有关择校问题的讨论提供启示。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赵志毅  
志向是个性中的一个动力因素,是主体选择与未来职业活动有关的目标和力图达到这种抱负的意向。志向指向未来,对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和个性发展有着推动作用。在当今“科教兴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势下,正确引导学生确立适应时代发展的志向,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陆跃祥  
The thinking level of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can affect their mastering of brand concept.In order to guide the students′ consumption,this study explored the cognitive level and develop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brand concept of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The results showed:(1)the cognitive level of brand concept of students in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improved with age;(2)the student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have different knowing about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brand concept;(3)the students in different grades have different knowing about the brand concept with higher\|grade students knowing more comprehensively.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朱光明  
由于对课程概念的重新理解,学校课程被看作是学生在校的全部生活经验,所以中小学生日常教室生活中的座位体验就构成学生在校潜课程的一部分。遵循“回到实事本身”的态度理解学生的座位体验,通过对学生座位体验的描述分析,从座位是学生在教室的“家”(空间意义)、同学关系、师生关系、认同体验和学习环境意义等五个主题来展示座位对学生的意义,从而整体地把握学生座位体验的一般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安排座位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规则或公平的问题,关键是教育者要理解座位对具体学生的意义,然后机智地做出合理的安排。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人的发展依赖于人的活动的发展,没有活动的发展,就没有人的发展,学生的主体活动是学生主体得以发展的基础。活动教学的根本目的是试图对现行的知识本位、教师中心和以传授、灌输为主要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改造,使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在学生自主活动、主动探索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全面、多样的主体实践活动,促进他们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多方面素质的整体发展;与此同时,实现对传统课堂教学过程的根本性变革,以焕发出课堂教学的真正活力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徐文静  
对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概况的调研显示,60%以上的州都有高校图书馆提供此类服务,其中多数隶属于位于城市的公立高校,服务对象以当地高中生为主。通过分别梳理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学生和小学生的发展历程,发现两者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者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主要服务内容包括:参观、信息素养教育、查阅馆藏、借书等;后者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其具体实践主要围绕阅读活动展开。此外,还分析了美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活动得以持续发展的深层原因,以及我国高校图书馆服务中小学生活动遇冷的根本原因。最后,探讨了我国高校图书馆对中小学生开放活动与中学研究性学习课程结合的可能性。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赵希斌  
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的知觉是指其对教师指向他们的评价行为的主观感受和体验,是学生将教师教育行为内化的基础。本研究采用自编问卷,选取小学4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共72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验证性因素分析支持“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结构模型”,即操作要素和基础要素是学生对教师评价行为知觉的两个重要侧面,前者包括明确目标、收集信息、反馈改进等三个方面,后者包括期望激励、沟通理解、关注过程等三个方面。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其教育学意义进行了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