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08)
2023(7469)
2022(6524)
2021(6119)
2020(5207)
2019(11994)
2018(11751)
2017(22618)
2016(12439)
2015(14202)
2014(14195)
2013(14130)
2012(13514)
2011(12259)
2010(12489)
2009(11608)
2008(11778)
2007(10749)
2006(9084)
2005(8254)
作者
(38189)
(32332)
(32084)
(30933)
(20302)
(15789)
(14739)
(12688)
(12032)
(11391)
(10900)
(10898)
(10311)
(10264)
(10197)
(10136)
(10084)
(9379)
(9373)
(9324)
(8145)
(7938)
(7924)
(7423)
(7294)
(7291)
(7125)
(7124)
(6544)
(6434)
学科
(54836)
经济(54791)
管理(30995)
(29743)
方法(25099)
(22536)
企业(22536)
数学(22475)
数学方法(22277)
(15637)
(13497)
地方(13218)
中国(13111)
(12755)
(11139)
贸易(11135)
(10763)
农业(10373)
业经(10080)
(9134)
(8260)
(7849)
环境(7847)
银行(7823)
(7717)
金融(7713)
(7600)
财务(7586)
财务管理(7562)
(7466)
机构
学院(183189)
大学(182858)
(73705)
经济(72042)
研究(66359)
管理(65854)
理学(56434)
理学院(55660)
管理学(54506)
管理学院(54164)
中国(49154)
科学(43552)
(39017)
(35864)
(35156)
(33185)
研究所(32333)
中心(30733)
业大(29937)
农业(28496)
(28158)
财经(26520)
(25670)
师范(25414)
北京(24642)
(23988)
(23945)
经济学(22757)
(22174)
经济学院(20810)
基金
项目(122958)
科学(95203)
基金(87788)
研究(86934)
(78394)
国家(77783)
科学基金(64502)
社会(53213)
社会科(50278)
社会科学(50258)
(47905)
基金项目(47210)
自然(42935)
自然科(41816)
自然科学(41801)
(41610)
自然科学基金(41022)
教育(39762)
编号(35822)
资助(35592)
重点(28878)
成果(28866)
(27433)
(26872)
课题(24928)
(24691)
科研(24211)
计划(23819)
创新(23196)
大学(22487)
期刊
(81019)
经济(81019)
研究(52091)
中国(33069)
学报(32243)
(31838)
科学(29092)
(25642)
大学(23206)
学学(22064)
农业(21323)
管理(20726)
教育(17783)
(15244)
金融(15244)
技术(14572)
经济研究(13418)
业经(13345)
财经(12728)
(12016)
问题(11229)
(10901)
资源(10398)
(9578)
(9135)
技术经济(8927)
商业(8566)
理论(8565)
统计(8450)
科技(8116)
共检索到2668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魏朝富  谢德体  
借用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分析重庆岩溶区景观格局框架,辨识影响景观格局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重庆岩溶区景观分布不均匀,少数几类控制着整体景观。嵌块体几何形状较复杂,被分割程度较低,破碎化现象不明显,空间异质化程度低。各亚区景观多样性,均处于最大值2.81的中间段,有一种或少数几种景观类型起支配地位。人工干扰程度和丰富度依I、II和III区地势降低的态势而增加,异质化程度、不均匀性和优势度则呈相反趋势。分维数差异不明显,形状指数变幅较大,不同区景观嵌块体几何形状较复杂且差异悬殊。森林景观嵌块体密度和分离度按I、II和III区的顺序依次增加,耕地、园地和居民工矿用地则分别依次减少。边界密度除了III区水域为63.03外,其余都在1.82 ̄9.14之间。景观整体特征I和II区相似,而与III区存在显著差异。内地质作用在大的环境背景下控制着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基本框架,外营动力在较短时空尺度上决定岩溶区景观格局特征的纵深态势。研究可为区域岩溶景观格局调控、景观规划和生态经济的持续发展等宏观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为岩溶区区域生态安全评价积累数据基础。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崔王平  李阳兵  郭辉  陈萌萌  
研究不同空间尺度下城市土地利用的演变过程和变化特征,有助于深入了解和揭示城市土地利用演变时空差异和内在影响机制。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基于研究区1978~2013年多时序的MSS和Landsat TM/ETM+遥感影像数据,利用Arc GIS技术和景观格局分析理论,从研究区整体尺度、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等3种空间尺度对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特征和景观格局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1978~2013年研究区不同空间尺度建设用地面积变化趋势基本相似,综合扩展程度指数变化特征也存在一定的规律。在2001年之后研究区建设用地演进过程由低缓发展向高速递增阶段过渡,各区尺度建设用地扩展深受地貌、经济、政策、交通等影响因素的干扰;(2)在不同空间尺度新增斑块数目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与跳跃扩展模式的主导优势先后发生3次转换,而在新增斑块面积比对比中边缘扩展模式始终保持绝对优势,填充扩展模式分别在新增斑块数目和面积比的比较中均处于弱势;(3)随着时间的变化,就整体尺度上景观指数变化而言,景观破碎度和景观多样性明显增加,斑块形状趋于简单和规则化,斑块之间连通性不断提高,与城市化进程趋于吻合。但区域尺度和各区尺度深受国家政策环境的影响,景观指数变化则相对复杂。研究结论有助于从空间尺度对城市扩展信息进行挖掘和理解,为其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盼盼  胡远满  殷洁  
岩溶洼地是我国西南地区典型的岩溶地貌类型之一,是国家进行环境治理和扶贫的重点区域。采用GIS与景观格局指数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贵州省普定县岩溶洼地景观空间格局进行研究。依据各洼地斑块的面积大小,将洼地分成大型、中型和小型洼地3类。选取斑块数、斑块密度、面积周长分维数、平均临近指数、蔓延度指数、连接度指数、聚集度指数、散布与并列指数、Shannon多样性指数等9类景观格局指数,从整体景观水平和斑块类型水平这两个方面对岩溶洼地景观格局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普定县的洼地集中分布在南部和西北部;从总体景观水平上来看,景观受干扰的程度较大,结构比较复杂,类型比较丰富,异质性较强,整体景观分布较为离散...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兵  余新晓  宁金魁  王小平  秦永胜  陈俊崎  
该文对北京市怀柔区2002年5月的ETM影像数据进行解译处理,利用FRAGSTATS软件计算景观指数,对景观格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浅山区由于自然地貌条件制约以及人为干扰等因素的影响,破碎化程度最高;城区景观类型在人为有目的的经营活动干扰下,整体形状比较规则,表明人为的景观规划活动直到了明显作用,但各斑块形状仍处于较不规则状态,说明内部规划改造活动强烈;深山区的景观类型破碎化指数值主要受地形因子的影响,灌木林地的破碎化程度最高;浅山区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值最大,为1.36,城区和深山区分别为1.26和1.28,说明适度干扰对景观多样性有较大影响。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  谢德体  刘洪斌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景观生态学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一个重要的研究手段。以分形理论为指导,利用景观生态学的相关指标,在遥感和地理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研究重庆市景观格局的变化。采用1995和2000年Landsat TM/ETM影像为基础数据,提取并建立土地利用空间数据库,应用景观空间格局分形模型,获取景观类型的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以及景观多样性指数、分离度指数、破碎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等指标。结果表明:水田、旱地、水域等土地类型的分形维数在研究时间段内有明显上升,有林地、灌木林地和草地等景观要素类型的分形维数降低;景观多样性和破碎度指数以及均匀度略有增加,而优...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肖成芳  魏兴萍  张爱国  陈英  
为给岩溶山区的经济发展和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水资源保障,论文以重庆市为例,通过查明重庆岩溶泉及其流量的发育规律和控制机制,利用1∶200000区域水文地质图和水文地质普查报告,运用水文地质勘查、统计分析和ArcGIS的空间分析等手段,在分析岩溶发育特征的基础上,分析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和地表水系等因素对岩溶泉发育、分布及其流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势起伏度范围在0~200 m时最有利于岩溶泉的发育,随着地势起伏度的增加,岩溶泉平均流量开始逐渐减少;碳酸盐岩与碎屑岩岩组岩溶泉发育密度最大,其次为灰岩与白云岩互层岩组、灰岩岩组、白云岩岩组;构造复合部位、背斜缓翼、向斜轴部、断裂构造等地质构造部位均有利于岩溶泉发育;以岩溶水水动力特征及其与当地侵蚀基准面的相互关系为依据,将重庆市的岩溶大泉划分为以下3种类型:河床型、河岸型、河源型,而岩溶大泉分布数量由多到少分别为河岸型>河源型>河床型。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张素红  李森  王金华  郝俊民  吴波  
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粤北岩溶山区进行了不同时期卫星影像的解译和制图,分析了近30年来该地区石漠化土地的景观动态与格局变化。结果表明:近30年来,粤北石漠化景观呈逆转趋势,研究区石漠化土地面积持续减少,1974年石漠化土地面积为2042.43 km2,占喀斯特分布区的42.47%,1988年与2004年分别下降至33.95%和21.14%;轻度石漠化土地面积减少速度最快,至2004年中度石漠化土地取代轻度石漠化土地成为分布面积最广的石漠化类型;研究区景观异质性持续降低,潜在石漠化土地面积不断增加,景观连接度升高;石漠化土地斑块密度增大但平均斑块面积减小,斑块趋于均匀。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伟  贾宝全  王成  郄光发  
By the means of 3S technology,the landscape of Beijing was divided into 6 primary landscape types and 18 landscape patch types in the study,and a series of indexes were calculated by models to analyze the special structure of Beijing landscape.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forest land is the maximal an...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潘如玉  申丽娟  谢德体  丁恩俊  
以重庆市北碚区为例,以2001、2006和2011年三个时期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库数据为基础数据,借助GIS技术,对旧城改造区的土地利用/覆被与景观格局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1年的10年期间,区域始终以农用地为主要覆盖类型,一级农用地变化幅度不大,农用地下的二级地类发生较大转变,其他农用地向林地及园地发生大幅转化,主要原因是北碚规划建设生态型新城区;建设用地不断增加,到2011年达到区域18.03%占有量,建设用地主要由未利用地转化而来;2001—2011年,区域景观破碎度呈现由小破碎度到大破碎度再到小破碎度的趋势,到2011年破碎度达到最小值;区域各地类的分维数呈现增加趋势,说明自然景观受人为因素的影响越来越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殷兴伟  王金柱  黄容  高明  
基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5、2005、2015年土地利用图像,利用ArcGIS和FRAGSTATS软件,并结合夜间灯光数据构建人类活动强度带,分析了三峡库区重庆段在不同人类活动强度带3个时期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了2015年研究区4种面积变化较大的景观类型格局特征随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人类活动的空间分布差异显著,强度由西向东逐渐递减,长江干线流域的人类活动强度相对周边区域更强;(2)在景观水平上,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增加,研究区景观斑块数大幅减少,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先增加后减少,连通性有所下降;景观聚集度先减后增,破碎化程度有所增加,但在2015年得到一定改善;(3)在类型水平上,建设用地、水域、草地、低密度植被覆盖林地这4种景观类型能较好地反映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其中各景观类型的斑块密度、形状指数和分维数随人类活动强度的变化表现出较为明显的波动;除建设用地外其余景观类型的最大斑块指数和面积变化幅度较小,在人类活动强度最大时的建设用地面积占比和斑块指数分别达到71. 2%、35. 72%;(4)三峡工程、移民工程、城市化推进以及"退耕还林"等政策实施是三峡库区景观格局演变的重要驱动力。揭示了20a来三峡库区重庆段景观格局沿人类活动强度的梯度变化规律,可为研究区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西南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石漠化过程的生态认识落后于生态治理措施。面对国家需求,优化乡村景观格局对石漠化发生过程的调控,未来优先研究领域:⑴识别岩溶山地乡村景观格局的转换、渐变和基本不变的层次性,测算不同尺度下乡村景观类型及其空间组合的贡献;⑵认识不同类型乡村景观空间分布的生态学意义及其对区域石漠化整体程度的影响,找出不同乡村景观演化格局下的石漠化效应;⑶厘定岩溶山地高强度人类活动及其所诱导的乡村景观格局演化对石漠化的作用效应,构建乡村景观石漠化的成因框架;⑷探讨乡村景观格局制约下有利于石漠化土地恢复的格局优化模拟,丰富人们对岩溶山地乡村石漠化发生过程的理解和认识。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凤魁  董婷婷  王秋兵  
坡度是山地丘陵区耕地利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不同坡度级的耕地景观格局体现了人类对耕地干扰和利用程度。选择凌源市为低山丘陵区典型,以景观格局理论为指导,借助GIS手段及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开展不同坡度级内耕地类型景观斑块特征和景观异质性研究分析,探讨不同坡度级内耕地受人为影响的程度。结果表明:旱地景观是各坡度内级耕地景观的主体类型,对耕地景观的贡献率最大;水浇地和菜地景观在0°~2°坡度级内连通性好,连片度高,属于耕地景观中的优势景观;2°以上坡度级内水田和菜地景观分布较为破碎分散。在0°~2°坡度级内,耕地各景观类型斑块密度值差异明显,异质性较强,受人为干扰较大。旱地景观在各坡度级内斑块平均距离最短...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邵景安  李阳兵  王世杰  魏朝富  谢德体  
以研究区2000年TM影像、1:50 000地形图和1:250 000DEM为基础数据源,运用景观斑块分布与多样性特征指数,测算了黔西南中低山丘原盆谷区不同岩性和地貌类型下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①灌木林地、疏林地、中覆盖度草地占据着景观中的优势地位,是明显的景观基质,控制着区域景观生态格局及其发展。景观斑块类型在不同岩石和地貌类型区存在较明显差异;②在连续性灰岩区、灰岩与碎屑岩互层区和灰岩夹碎屑岩区形成的山间盆地和高原台面上以及北部水热丰富的河谷地带,水田、旱地、疏林地、低覆盖度草地集中分布,浅中切割低山类型中有林地和灌木林地集中分布;③在连续性白云岩区形成的深切割(低、中和高)丘陵、浅切割...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金亮  黄志霖  邵景安  李阳兵  
从点格局角度研究林地及其不同类型景观格局的空间分布特征,以探求空间异质性在林地景观中的连续变化和分布趋势。选取点格局密度和Ripley K函数,建立重庆库区生态屏障区不同样带和1997-2005年间林地景观的点格局数据库,以此分析林地及其3种不同类型景观的样带梯度分布和空间聚集特征变化。结果表明:①研究区林地景观点格局的样带梯度分布在整体上表现出空间极不均衡特征,中心点上游林地景观点格局密度呈"双峰"梯度空间分布特征,下游呈"阶梯"梯度空间分布特征;②在各级空间尺度和时间变化上,屏障区林地景观格局都表现出局部空间聚集分布,与1997年相比,2005年林地分布范围在扩张,且空间分布均匀程度在提高,而空间聚集分布的特征在减弱;③有林地景观空间聚集特征与整体林地景观接近一致,有林地的基质优势在减弱。灌木林地分布在空间上比有林地更为集聚,在时间上聚集程度也在加强。疏林地由于在空间上扩张速度快致使其空间聚集发生减弱,空间分散性更大。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羚  陈锋  牛树奎  李连强  陶长森  
【目的】研究景观格局空间特征与森林火险的关系与影响,为深入研究基于景观尺度的森林空间布局对降低森林火灾风险的影响奠定理论基础。【方法】本研究以北京市鹫峰林场区域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计算森林火险指数并做火险等级评价,提取景观尺度下景观格局信息,探索各景观指数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系。先对所获得的GF-1高峰一号遥感影像进行预处理并分类,得到鹫峰土地利用分类图。利用Fragstats4.2计算林场各小班的景观指数,用层次分析法结合二类清查资料计算各个小班火险指数,并对火险分5个等级。统计各火险等级的景观指数,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和相关性分析法,研究景观格局空间特征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系。【结果】(1)景观形状指数LSI,景观丰度指数PR,香浓多样性指数SHDI在低火险区最大值最高。说明在一定程度上斑块形状越复杂,景观分割度越大,生物多样性越大,阻火性能越好。(2)在低火险区,7种景观指数(斑块数量NP,斑块密度PD,蔓延度CONTAG,景观分割度DIVISION,景观丰度PR,景观丰都密度PRD,香浓多样性SHDI)对森林火险的线性影响均不大;在中火险等级区域中,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联度最低的是斑块密度指数PD,关联度最高的是景观丰度密度指数PRD。在较低火险等级(II),高(IV)、较高火险(V)等级中,均是斑块密度指数PD与森林火险指数的关联度最小,PR与森林火险指数关联度最大,PR与森林火险指数相关系数分别为-0.452和-0.497呈负相关,相关性较显著,说明景观异质性随着景观要素种类增多而提高,景观异质性越高,森林火灾发生的危险性越小。【结论】在一定程度上,景观斑块密度越大,景观丰度越高,蔓延度越低,越不容易发生火灾,在火灾中抗干扰能力和阻碍能力最强。景观格局内异质性低、生物多样性少则更容易发生火灾。通过对众多景观指数与森林火险指数的灰色关联度和相关性计算,筛选更能表征与森林抗火性有关的指数,其中蔓延度指数CONTAG,景观分割度指数DIVISION,香农多样性指数SHDI,景观丰度PR和景观丰度密度指数PRD等能更好的表达对森林景观的抗火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