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563)
2023(2422)
2022(2138)
2021(2097)
2020(1816)
2019(4283)
2018(4387)
2017(9033)
2016(4975)
2015(5789)
2014(6059)
2013(5800)
2012(5509)
2011(4743)
2010(4972)
2009(4803)
2008(4771)
2007(4605)
2006(4180)
2005(3806)
作者
(14302)
(12328)
(11928)
(11656)
(7723)
(6021)
(5461)
(4742)
(4726)
(4448)
(4191)
(4189)
(3976)
(3957)
(3842)
(3807)
(3574)
(3504)
(3497)
(3421)
(3258)
(2946)
(2916)
(2834)
(2755)
(2737)
(2730)
(2694)
(2636)
(2515)
学科
(24681)
经济(24652)
管理(11832)
(11554)
方法(10528)
数学(9396)
数学方法(9251)
(8208)
企业(8208)
中国(7561)
地方(7289)
(6675)
(5731)
(5363)
农业(4674)
(4554)
(4073)
地方经济(4070)
发展(3918)
(3913)
税收(3903)
(3899)
(3880)
(3683)
贸易(3679)
业经(3644)
(3547)
(3204)
(3199)
金融(3197)
机构
大学(70845)
学院(70222)
(30093)
经济(29433)
研究(25700)
管理(23803)
中国(19971)
理学(19883)
理学院(19631)
管理学(19098)
管理学院(18984)
科学(16034)
(15356)
(14769)
(13604)
(12852)
研究所(12068)
中心(11982)
(11763)
财经(11059)
(9993)
经济学(9991)
业大(9990)
农业(9927)
(9775)
北京(9750)
师范(9661)
(9101)
(9029)
经济学院(9007)
基金
项目(42496)
科学(32716)
基金(30659)
研究(29916)
(27110)
国家(26877)
科学基金(22318)
社会(19511)
社会科(18422)
社会科学(18419)
(15971)
基金项目(15768)
自然(14007)
教育(13754)
自然科(13703)
自然科学(13699)
(13555)
资助(13468)
自然科学基金(13445)
编号(11682)
成果(10259)
重点(9656)
(9446)
(9420)
课题(8343)
国家社会(8338)
科研(7990)
教育部(7956)
大学(7935)
(7830)
期刊
(37352)
经济(37352)
研究(23247)
中国(16847)
(12905)
学报(12610)
(12060)
科学(11135)
管理(9735)
大学(9649)
学学(9109)
农业(8462)
教育(7797)
(6662)
金融(6662)
技术(6137)
经济研究(6032)
财经(5925)
(5233)
问题(5076)
业经(5024)
统计(4573)
(4226)
(4019)
技术经济(3965)
(3877)
(3770)
决策(3631)
世界(3537)
图书(3342)
共检索到1159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小渝  
本文遵照胡锦涛总书记"把重庆加快建设成西部地区的重要增长极"的重要指示,从增长极理论入手,分析了重庆市小城镇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重庆市小城镇是增长极中的增长极,提出了打造重庆小城镇这个增长极的措施。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姜太碧  
根据经济增长极理论 ,影响经济增长极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资金、技术和人才、制度。本文详细分析了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这三个因素对农村城镇增长极形成的作用 ,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华锋  
我国都市群、经济带一体化趋势逐渐加快,促进了我国城镇化空间格局选择的增长极与差异化。本文通过构建三级增长极体系,指出应进一步拓展地区经济轴带的发展空间,形成多中心的网络开发格局,实现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协调发展,最后在三横三纵增长极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差异化选择。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安虎森  
增长极理论评述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安虎森法国经济学家佩鲁(Francois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可以说是在20世纪诸经济学流派中独树一帜的理论,引起许多经济学家的关注,曾造成世人一连串的反映,不仅许多经济学家研究该理论或佩鲁的经济学思想,许多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任佩瑜  向朝进  吕力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侯家营  
本文简要介绍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的优点是可以迅速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区域经济差距扩大。许多经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差异较大的国家依据增长极理论制定了经济发展战略 ,以期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城市的决策 ,实际也是增长极理论的运用。在西部开发中 ,我们仍然可以借鉴这一理论。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瑜  
佩鲁的增长极理论是一种非均衡发展理论,它建立在"支配"、"创新"和"关联"这三个核心概念基础之上。布代维尔把增长极的研究视阈从抽象经济空间转向地理空间关系,由此诞生了关于增长极研究的"法国学派"、"美国学派"和"联合国学派"。增长极理论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史东明  
增长极理论与实践史东明一、增长极理论及其在国外的实践1950年,法国著名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提出一种与众不同的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增长极理论。这一理论的出现,曾在经济学界产生巨大反响,并成为许多国家政府制定区域经济开发政策的依据。增长极理论的要点...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颜鹏飞  邵秋芬  
经济增长极理论是 2 0世纪 40年代末 5 0年代西方经济学家关于一国经济平衡增长抑或不平衡增长大论战的产物。狭义经济增长极有三种类型。一是产业增长极 ,二是城市增长极 ,三是潜在的经济增长极。广义经济增长极 ,意谓凡能促进经济增长的积极因素和生长点 ,其中包括制度创新点、对外开放度、消费热点等等。经济增长极具有相对性和变异性。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均衡 (2 0世纪 5 0— 70年代 )—非均衡 (80年代 )—非均衡协调 (90年代 )的动态发展过程。典型的发展中大国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这一国情和区情 ,决定了我们应该采用以增长极理论为基础的非均衡型区域经济发展战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丁敏哲  
2015年6月,时任浙江省省长李强提出,要比照纽约哈德逊河、伦敦泰晤士河、香港维多利亚湾、上海黄浦江等世界知名金融港湾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由此,钱塘江金融港湾的构想,一开始就是朝着国际化的标杆看齐,跳出区域的视野,站在全国乃至全球化的高度,进行一系列前瞻性、全局性的谋划。正基于此,钱塘江金融港湾不仅仅是浙江金融业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支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波  白彦壮  杜俊涛  
从技术进步的角度出发对增长极理论模型化进行了探索,给出了运用增长极模式的一个必要条件——增长极的选择规模限度,说明了新增投资比例与采用增长极模式的预期开发效果(扩散效应)、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强度以及极化效应完成的时间长短之间的关系,并实证探讨了增长极理论在西部开发中应用的可行性。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田娜  
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是实现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西安作为陕西经济重要极核的极化效应明显,导致增长极与其外围区形成的区域经济空间组织整体的持续增长能力正在下降,应发挥西安作为区域经济重要增长极的扩散效应来实现关中区域经济的高质量一体化。大西安规划及其实施的过程应该体现西安经济由极核阶段向扩散阶段转化的分散化、均衡化特征,不仅要积极培育和完善支撑单个增长极的主导产业和市场主体,更要建立多个增长极之间的渗透与联系,进而达到区域经济的高水平均衡。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任军  马咏梅  赵晓辉  
当前我国要解决东、中、西区域差距不断拉大的问题,仍然要继续坚持增长极理论的非均衡发展思路。增长极既可以依靠市场的力量自发形成,也可以依靠政府的力量诱导形成。一般来说,经济相对落后地区不具备增长极自发形成的条件,只能依靠政府有计划的诱导,把有限的资源用于发展那些有比较优势的地区,在这些地区建立若干个经济增长极,从而形成一股强大的推动力量,促进这些地区的快速发展。按照这个思路解决我国的区域差距问题,应该实施新的增长极战略布局,即对东北、中部、西北、西南等四个欠发达区域综合考虑,统筹规划,建立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增长极、以武汉为中心的中部增长极、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增长极、以重庆-成都为中心的西南增长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周海涛,郑海涛  
本文应用增长极理论考察了广东省专业镇的形成机制及发展趋势,在分析实施技术创新战略对发展专业镇的示范、扩散作用的基础上,探讨了如何根据增长极理论因地制宜地实施广东不同区域专业镇的技术创新战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鑫罡  
中央决定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同西部大开发相提并论,东北的战略意义再度凸显。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目标是把东北建成中国乃至世界的装备制造、重化工业和原料工业基地,东北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京三角”之后中国内地经济增长第四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而振兴东北还有艰巨和复杂性,它远不是从一张白纸开始。转型中诸多问题,在东北都是需要破解的绳结。哪些问题该解则解,哪些问题当断则断,这考验着变革者的能力和勇气。但,一个优良的市场和信用环境,让远者来,近者悦,对于东北的复兴至关重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