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14)
2023(5414)
2022(4983)
2021(4554)
2020(4150)
2019(10000)
2018(9944)
2017(19214)
2016(11042)
2015(12480)
2014(12817)
2013(13102)
2012(12663)
2011(11578)
2010(11798)
2009(11128)
2008(11235)
2007(10412)
2006(8852)
2005(7918)
作者
(35970)
(30499)
(30369)
(28899)
(19115)
(14862)
(13900)
(12039)
(11344)
(11041)
(10279)
(10123)
(9795)
(9750)
(9687)
(9577)
(9459)
(9053)
(8817)
(8729)
(7857)
(7566)
(7549)
(6914)
(6906)
(6808)
(6788)
(6787)
(6344)
(6272)
学科
(49685)
经济(49640)
(27327)
管理(26798)
方法(24605)
数学(22162)
数学方法(21977)
(20301)
企业(20301)
(14693)
地方(12325)
(11518)
中国(11397)
(11368)
农业(9895)
(9320)
贸易(9317)
(8984)
业经(8803)
(8149)
(7230)
地方经济(6755)
(6682)
财务(6669)
财务管理(6647)
(6602)
金融(6598)
环境(6594)
(6581)
银行(6515)
机构
大学(167864)
学院(166482)
(66919)
经济(65489)
研究(60891)
管理(59384)
理学(50958)
理学院(50283)
管理学(49195)
管理学院(48887)
中国(43738)
科学(41102)
(39061)
(36296)
(33827)
农业(31179)
业大(31060)
研究所(31052)
(29682)
中心(27981)
(26020)
财经(23740)
北京(22840)
(21961)
师范(21687)
(21352)
(21075)
经济学(20980)
(20584)
(20507)
基金
项目(111551)
科学(84137)
基金(78535)
研究(75948)
(71134)
国家(70563)
科学基金(57193)
社会(45815)
(44212)
社会科(43280)
社会科学(43259)
基金项目(42161)
自然(38473)
(37940)
自然科(37497)
自然科学(37479)
自然科学基金(36783)
教育(34985)
资助(32991)
编号(30636)
重点(25923)
成果(25428)
(24773)
(24446)
计划(22880)
(22448)
科研(22084)
课题(21483)
科技(21159)
创新(21108)
期刊
(72286)
经济(72286)
研究(45818)
(35917)
学报(35318)
中国(30645)
科学(29111)
大学(24776)
(23690)
学学(23673)
农业(23613)
管理(18781)
教育(14801)
技术(13471)
(13443)
金融(13443)
(13244)
财经(11876)
业经(11608)
经济研究(11268)
问题(10493)
(10206)
(9937)
业大(9474)
技术经济(8731)
统计(8417)
林业(8228)
(8103)
科技(8079)
资源(7901)
共检索到243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何惠川  何丙辉  刘玉民  陈林  李薇  吴耀鹏  毕贇斐  
【目的】通过对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光合参数等叶片相关指标的研究,探索其在重庆地区的光合能力及生理适应性差异,明晰薄壳山核桃叶片光合参数与其他叶片特征参数的相关关系,为薄壳山核桃的栽培及选育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试验材料,测定其5年生幼树的叶片比叶质量(SLW),叶绿素(Chl)含量及氮、磷、钾含量,并利用Li-6800便携式光合仪测定光响应、CO_2响应曲线。【结果】1)8个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合特征参数在品种间有所不同;光合能力以‘YLC35’最强,‘YLC13’次之,‘YLJ042’‘YLJ5’最弱;CO_2利用效率以‘YLC35’‘YLC13’最高,‘YLC29’‘Mahan’最低。2)各品种的单位质量叶氮(N_(mass))、单位质量叶钾(K_(mass))、光合氮素利用效率(PNUE)、光合磷素利用效率(PPUE)、SLW、Chl含量、光合氮分配比例存在差异。‘YLC35’的Chl含量、N_(mass)均最高,且其具有最大PNUE及光合氮分配比例。3)薄壳山核桃叶片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_(max))与Chl含量、分配到羧化系统的氮(P_C)呈显著正相关;PNUE与P_C呈显著正相关,与SLW呈显著负相关。【结论】相较于其他品种,‘YLC35’对本地环境适应性更强,其具有最大的光合潜能、高效的资源捕捉及利用能力。叶片部分特征参数是影响薄壳山核桃光合能力的重要因素,更高的叶绿素含量及光合氮分配比例提高了薄壳山核桃的光合效率。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凌骅  黄坚钦  温国胜  王正加  杨先裕  袁紫倩  郑超超  沈一凡  
美国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又名长山核桃、薄壳山核桃,原产于美国和墨西哥北部,是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型干果树种之一(Lombardini et al.,2009)。我国引种美国山核桃已有百余年的历史,迄今已在20多个省(区、市)有小面积栽培分布。与中国的山核桃相比,美国山核桃具有果实个大、出仁率高、取仁容易、产量高等特点,且果实中的氨基酸含量比油橄榄高,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和维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何旭东  郑纪伟  田雪瑶  教忠意  窦全琴  
[目的 ]基于荧光SSR标记结合高通量毛细管电泳技术,建立一种快速、高效、稳定、准确的薄壳山核桃基因分型体系,用以分析各品种间亲缘关系并构建指纹图谱,旨在为薄壳山核桃品种鉴定与新品种保护提供理论依据,也为薄壳山核桃种质资源评价、品种选育与推广提供有益参考。[方法 ]选取薄壳山核桃及其近缘种54对SSR引物进行初筛,最终确定10对标记合成荧光引物用于后续分析。基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基因分型,利用软件统计位点数据并计算各个位点的等位基因数(A)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利用SSR标记间的相互组合构建薄壳山核桃不同品种的指纹图谱。通过等位片段的转化对薄壳山核桃品种进行聚类,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 ]10对荧光SSR标记共扩增出68条等位片段,平均为6.8个;位点Cc19最多,有12个等位基因,位点BFU-Jr19最少,有3个等位基因。多态信息含量(PIC)变化范围为0.291 0~0.843 5(平均为0.588 3)。优选的4对核心引物Cc19、PM-GA31、PM-CIN4和PM-GA41组合能完全区分25个薄壳山核桃品种。25个品种遗传相似系数在0.62~0.99之间,并聚类成2个大的类群,部分亲缘关系较近的品种聚类在一起,部分品种聚类不能与遗传背景完全对应。[结论 ]与传统的显性标记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型技术相比,荧光SSR标记结合毛细管电泳技术构建薄壳山核桃品种指纹图谱切实可行,通量大且速度快,结果稳定可靠,通过标记组合可有效的对不同品种进行区分。在品种亲缘关系分析中,建议增加杂交亲本数量,并在全基因组范围内选取一定数量效率更高的标记,以便最大程度地揭示薄壳山核桃品种间亲缘关系的真实水平。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谷战英  麻云伟  
对引种至湖南凤凰腊儿山地区的4个核桃品种(云南的"大泡"和"云新",河北的"清香",凤凰大湾的"大湾")进行叶片营养元素分析,结果表明:采样时虽然品种间某些元素含量差异显著,但各品种叶片中氮、磷、钾元素含量均在标准范围之内。研究结果可为后期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标准。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俞春莲  王正加  夏国华  黄坚钦  刘力  
以10个不同品种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ensis为试材,采用气相色谱法,测定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的脂肪相对含量及脂肪酸组成成分。测定结果表明:核桃仁中的脂肪相对含量为69.11%~78.19%,出仁率为36.79%~59.47%,脂肪中不饱和脂肪酸>90.00%,其中以油酸最高,其次是亚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麻酸、花生酸,且油酸和亚油酸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不同品种的薄壳山核桃油脂肪酸组成相同,但脂肪酸相对含量有显著差异(P<0.05),其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相对含量为73.01%~58.76%;多不饱和脂肪酸以亚油酸为主,相对含量为32.20%~19.69%,...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杨标  刘壮壮  彭方仁  曹凡  陈涛  邓秋菊  陈文静  
为研究干旱胁迫和复水下不同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品种水分状态和光合特性变化规律,以‘波尼’‘Pawnee’‘马罕’‘Mahan’‘斯图尔特’‘Stuart’‘莫汉克’‘Mohawk’‘金华’‘Jinhua’‘绍兴’‘Shaoxing’‘钟山25号’‘Zhongshan 25’为材料,测定光合参数、叶绿素质量分数、水分利用效率(EWU)等指标。结果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不同薄壳山核桃品种株高、地径生长及生物量积累,一定程度上提高根冠比。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所有植株的净光合速率(P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韵  刘涛  张涛  谢乐添  黄坚钦  王正加  胡渊渊  
【目的】通过研究薄壳山核桃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外观形态和光合特性参数,并结合DCMU[3-(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抑制果实光合作用对其果实干质量的影响,探讨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光合作用对果实干物质积累的重要贡献,为充分挖掘薄壳山核桃假果皮光合增产潜力和优势,进一步提高产量的技术途径提供参考。【方法】以薄壳山核桃果实为研究对象,在果实发育的关键时期授粉后80和120天测定果实的干/鲜质量、表面积、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假果皮叶绿素(Chl)含量、Ru BPC(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和PEPC(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活性的变化,并从7月15日(相当于75DAP)开始用DCMU对果实光合作用进行抑制处理,每周处理1次,直至9月12日果实收获时,分析DCMU处理对果实果长/果横径、果仁干/鲜质量和含油率的影响作用。【结果】1)从授粉后80~120天,薄壳山核桃果实鲜质量、干质量和表面积分别增加了579. 33%、447. 74%和227. 39%(P0. 05); 3)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63. 15%(P0. 05); 4) PAR=1 801μmol·m~(-2)s~(-1)时,薄壳山核桃果实假果皮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量子效率(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_P)和电子传递速率(ETR)未发生显著变化(P>0. 05); 5) DCMU处理薄壳山核桃后,其果实果长和果横径分别减少5. 07%和4. 56%(P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海军  张普娟  生静雅  刘广勤  曹福亮  
【目的】研究明确底部渗灌对薄壳山核桃水分利用及生长的影响。【方法】以薄壳山核桃一年生容器苗为材料,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测定底部渗灌和上方喷灌处理下苗木水分利用效率、光合参数及养分含量。【结果】与上方喷灌相比,底部渗灌能节约灌溉水62%,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93%;苗木株高、地径分别提高了11.7%和41.5%;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等光合作用指标显著提高;底部渗灌显著地促进了薄壳山核桃容器苗的养分积累,与上方喷灌苗木相比,根系中N增加53.8%、K增加100%,茎干中N增加35.3%、P增加48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曹凡  冯刚  谭鹏鹏  张洁  杨宏  彭方仁  
为促进薄壳山核桃产业发展,缩短育苗周期和提供优质品种苗,本试验以薄壳山核桃成熟的青皮果实的种胚为试验材料,进行了不同品种种胚诱导组织培养技术的研究,包括培养基的筛选、最佳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配比以及其它影响该外植体组织培养的因素。试验主要结果如下:(1)薄壳山核桃种胚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选用当年成熟带青皮果实的种胚诱导胚根与胚芽的诱导率较高。使用0.1%的升汞溶液消毒种子1015 min,再用0.1%升汞溶液将种胚消毒5 min,每瓶接种一个能够有效地减少污染,污染率可降低5%左右。(2)薄壳山核桃种子胚的组织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李晓锐  刘壮壮  孔德仪  冯刚  韩杰  谭鹏鹏  彭方仁  
为了探讨不同光响应模型对于薄壳山核桃光合作用的适用性,以‘Mahan’、‘Stuart’、和‘Kanza’3个薄壳山核桃品种为研究对象,建立了5种光响应模型(直角双曲线模型、非直角双曲线模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指数模型和指数修正模型),分别对各薄壳山核桃品种的光响应过程进行了拟合。结果表明:1)5种光响应模型对薄壳山核桃的光响应拟合效果突出,决定系数均在0.9以上,其中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效果最优,R~2达到了0.99,并且AIC值最低,直角双曲线模型σ及AIC最高,表现最差。2)通过与实测值相比较,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对于光响应特征参数的求解效果最好,求解出的AQY、R_d、LSP和Pn_(max)最准确,非直角双曲线模型求解LCP最佳。3)‘Mahan’在3个品种中光照生态幅最宽,利用光能能力最强;‘Stuart’在各模型中的R~2均达到0.99,运用光响应模型拟合效果最好。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周洁璐  吴天昊  巨云为  杨旭涛  梁甜  朱海军  
【目的】对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叶斑病4种病原菌,包括共享镰孢菌Fusarium commune、暗球腔菌属Phaeosphaeri 1种P. fuckelii、茶藨子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进行生物学特性测定和不同化学药剂的室内毒力测定,探究其最适生长环境,并筛选最佳防治药剂。【方法】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量病原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速率以及不同化学药剂对病原菌的抑菌率,用DPS计算抑制中浓度(EC50)。【结果】共享镰孢菌、P. fuckelii、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和灰葡萄孢最适生长温度分别是25、25、30和20℃;最适pH值分别是8.0、7.0、7.0和6.0;最适碳源分别为葡萄糖、可溶性淀粉、蔗糖和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分别为硝酸钾、胰蛋白胨、尿素和胰蛋白胨。5种杀菌剂中450 g·L~(-1)咪鲜胺对共享镰孢菌、茶藨子葡萄座腔菌和灰葡萄孢的毒力最强,EC50分别为0.010 8、0.091 5和0.021 0 mg·L~(-1),250 g·L~(-1)吡唑醚菌酯对P. fuckelii的毒力最强,EC50值为0.004 1 mg·L~(-1)。【结论】4种病原菌在含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的碳源环境下以及含尿素、硝酸钾和胰蛋白胨的氮源环境下生长旺盛,咪鲜胺与吡唑醚菌酯对该病具有很好的防治作用。图4表2参31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陈芬  姚小华  王开良  任华东  常君  
对33个薄壳山核桃无性系果实、核果以及产量之间的差异进行了多重比较,分析了各无性系果实、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用12个指标在33个无性系之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果实性状、核果性状以及产量等12个指标在33个无性系之间均达到了极显著差异;33个无性系果实性状以及产量之间的变异系数最大的是单株鲜果产量(变异系数为85.78%),其次是果质量(12.05%)、果皮厚(11.29%)、果高(6.34%)、果型指数(5.74%)、果径(5.31%),这与33个无性系核果性状变异系数的大小顺序(单株核果产量、核质量、出核率、核高、核型指数、核径)保持一致;不同无性系果...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李永荣  李晓储  吴文龙  翟敏  郭忠仁  
对南京地区20世纪50—60年代引种的66个薄壳山核桃实生单株果实性状测定表明:单株间单果质量、出仁率、含油率、果型指数、果壳厚度、果横径、果宽度、果纵径性状均有显著差异,具有明显选择改良潜力;果型指数与单果质量、出仁率、含油率、果壳厚性状间无相互制约关系,可按果型指数分类、选择。经果型指数性状分类进行综合坐标法评选,从11个大果型指数类群中选出4个优良单株,其果型指数、单果质量分别比对照群体均值增加11.90%17.26%、2.81%21.84%,果壳厚度除Ⅱ东27外,多数小1.96%13.73%,单果出仁量增加8.01%24.33%,单果含油量增加6.14%31.14%;比江苏省地方优良品...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陈世权  黄坚钦  黄兴召  楼中  吕健全  夏国华  吴家森  
为了解不同母岩发育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地土壤性质及叶片营养的差异,于2008年7月采集和分析了板岩、花岗岩、千枚岩和砂页岩等4种母岩发育的土壤和山核桃植株叶片。结果表明,花岗岩发育的土壤酸碱度最低(pH4.72),有机质(43.11g·kg-1)和有效硫(38.73mg·kg-1)质量分数最高,交换性钙(5.22mg·kg-1)和有效锌(1.65mg·kg-1)质量分数最低;而有效磷(7.29mg·kg-1),有效铁(31.24mg·kg-1)和有效锰(67.49mg·kg-1)质量分数则以千枚岩发育的土壤为最高;山核桃叶片中各营养元素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表现为氮>钙>钾>...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殷舒  毛胜凤  杨琼霞  黄佩龙  朱栋奎  胡军祥  
研究了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叶片提取物对几种常见菌种的抑制作用。采用滤纸片法,检测不同浓度山核桃叶片乙醇和水提取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酵母菌Saccharomyces cerevisiae,黑曲霉菌Aspergillus niger,黄曲霉菌Aspergillus flavus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培养12 h,乙醇提取物对5个供试菌种表现出显著的抑制作用(P<0...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