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06)
2023(6120)
2022(4982)
2021(4818)
2020(3638)
2019(8166)
2018(7793)
2017(14882)
2016(8078)
2015(8578)
2014(8168)
2013(7900)
2012(7468)
2011(6590)
2010(6656)
2009(5820)
2008(5530)
2007(4933)
2006(4303)
2005(3956)
作者
(22672)
(18998)
(18864)
(18297)
(12072)
(9350)
(8567)
(7310)
(7293)
(6632)
(6588)
(6553)
(6177)
(6142)
(6100)
(5889)
(5636)
(5546)
(5525)
(5296)
(5015)
(4689)
(4583)
(4374)
(4373)
(4294)
(4284)
(3842)
(3774)
(3764)
学科
(33860)
经济(33847)
管理(17315)
(16810)
(12409)
企业(12409)
方法(12087)
中国(10772)
数学(10620)
数学方法(10486)
(10316)
地方(10285)
业经(7907)
(7799)
(7430)
农业(7083)
(6866)
产业(6082)
(5907)
贸易(5899)
(5652)
结构(5600)
地方经济(5490)
(5314)
金融(5311)
(5198)
银行(5183)
(5155)
(4993)
环境(4976)
机构
学院(106560)
大学(105347)
(44549)
经济(43629)
研究(43302)
管理(36527)
中国(31291)
理学(31268)
理学院(30736)
管理学(30019)
管理学院(29802)
科学(27560)
(23196)
(22365)
研究所(20518)
(19384)
(18813)
中心(18792)
(17034)
(16633)
(16235)
业大(16114)
师范(16066)
财经(15120)
北京(14724)
农业(14423)
经济学(14024)
(13858)
(13332)
研究院(13226)
基金
项目(76389)
科学(60520)
基金(55343)
研究(54605)
(49821)
国家(49479)
科学基金(41808)
社会(34886)
社会科(33252)
社会科学(33244)
(29885)
基金项目(29680)
自然(27056)
自然科(26434)
自然科学(26427)
自然科学基金(25953)
(25564)
教育(24544)
资助(21536)
编号(21064)
重点(18435)
(18063)
成果(16739)
(16391)
(15790)
课题(15523)
国家社会(14989)
创新(14891)
科研(14622)
发展(14231)
期刊
(51964)
经济(51964)
研究(33080)
中国(22290)
学报(18793)
科学(17981)
(17588)
管理(14196)
大学(14100)
(13815)
学学(13345)
教育(11968)
农业(11626)
(9678)
金融(9678)
经济研究(8794)
技术(8580)
业经(8443)
财经(7333)
问题(6941)
(6543)
(6476)
资源(6413)
(5939)
林业(5529)
科技(5444)
国际(5203)
(5134)
现代(5121)
(5067)
共检索到1651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卢炜丽  张洪江  陈奇伯  吴霖  栗宏林  
种群空间格局分析有利于更好地理解格局形成的潜在生态过程。本研究以重庆四面山杉木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变量和双变量函数分析了样地中杉木林主要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以及种群间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1)四面山杉木林共调查到乔木65种、灌木31种、草本20种。杉木种群径级结构呈衰退型,表现为以大树为主,中树次之,无小树;腺萼马银花、元江栲、细枝柃等种群径级结构呈增长型,表现为以小树、中树为主,大树次之。(2)在0~25 m尺度内,杉木种群呈随机分布,栲和元江栲呈聚集分布,而腺萼马银花、细枝柃、光叶山矾和长蕊杜鹃等4个种群则在小尺度下呈聚集分布,随着尺度的增大,呈现出随机分布的趋势。(3)生物学特性以及生...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程金花  张洪江  王伟  杜仕才  李根平  任改  
森林的保土功能是其生态功能的重要体现。在对重庆四面山5种林分枯枝落叶层和土壤层保土功能指标定性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坐标综合评定法对不同林分保土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林分之间存在明显的功能差异,其中保土综合能力最强的林分类型是杉木-马尾松-木荷针阔混交林(其综合评定值为1.1581),杉木-马尾松针叶混交林(1.4152)和石栎-木荷阔叶混交林(1.4595)差别不大,杉木纯林(2.5580)保土综合能力最弱,明显弱于其他林分。从排序可看出,树种组成丰富、枯落物储量多的针阔混交林保土能力最强,要优于针叶混交林或阔叶混交林,单一针叶林保土功能最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饶良懿  朱金兆  毕华兴  
该文对重庆四面山林地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效应进行了初步研究 .结果表明 :四面山林地枯落物的年蓄积量为 6 8~ 2 0 2 1t hm2 ,最大持水量在 1 8~ 4 6mm之间 ,其中石栎林、天然阔叶林枯落物具有较强的持水作用 ,而马尾松林下枯落物的持水能力较弱 .应用幂函数方程拟合了不同林分枯落物累积吸持水量与吸持时间之间的关系 .土壤物理性质测定表明 :四面山林地土壤具有较强的持水能力 ,1m深土壤的饱和持水量在 7 84~ 1 8 87mm范围内变动 .土壤入渗实验表明 :林地土壤的入渗性能强于对照荒地 .回归分析表明 :土壤入渗速率与入渗时间之间存在显著的幂函数关...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葛东媛  张洪江  王伟  吕文星  王幸  
本文对重庆四面山林地土壤持水、蓄水和水分渗透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针阔混交林土壤具有较好的持水与蓄水功能,其土壤饱和持水量与非毛管持水量分别为274.43、66.05t/hm2;有效蓄水容量针阔混交天然次生林为107.82t/hm2,人工林为123.36t/hm2。阔叶林土壤渗透能力较强,其次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林。阔叶林土壤水分初渗速率与稳渗速率,天然次生林为46.500与3.257mm/min,人工林为37.917与2.088mm/min。Horton渗透模型对研究区内林地土壤水分入渗速率的拟合程度较好,r为0.959。天然次生林土壤持水性、蓄水性和渗透性优于人工林,应加强对人工林的管理...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焜  张洪江  程金花  张君玉  孙龙  马西军  
【目的】探讨三峡库区影响不同森林类型林冠截留的各因素的主次关系。【方法】观测了2009年5-9月份25场降雨的相关数据,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重庆四面山温性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暖性针叶林5种类型林分林冠截留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①不同类型林分的总林冠截留率大小顺序为暖性针叶林(42.70%)>温性针叶林(39.35%)>针阔混交林(39.05%)>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36.28%)>常绿阔叶林(27.73%);平均林冠截留率大小顺序为暖性针叶林(50.08%)>针阔混交林(44.91%)>温性针叶林(44.18%)>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42.13%)>常...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景侠  张文辉  
在太白山自然保护区设置 2 0 m× 2 0 m样地 8块 ,应用相邻格子法进行每木调查 ,并对巴山冷杉(Abies fargesii)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 ,种群大小结构为进展型 ,幼苗、幼树的后备资源储备量大 ,约 95 4株 / hm2 ;种群在 ~ 发育阶段死亡率较高 ,达 82 .3% ,随后死亡率趋于稳定 ;存活曲线属于Pearl 或 Deevey C型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为聚集分布 ,负二项分布参数 (K) 1.6 0 0 ,扩散型指数 (Iδ) 1.6 2 9,丛生指标 (I) 7.6 77,Cassie指标 (CA) 0 .6 2 5 ,扩散系...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江蓝  何中声  刘金福  冯雪萍  刘艳会  陈文伟  
黄山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是亚热带中高海拔地区重要造林和用材树种,具有较大生态和经济价值.为探讨黄山松种群径级结构对海拔梯度的响应,在戴云山海拔1 000~1 700 m的黄山松群落每间隔100 m布设3个固定样地(25 m×25 m),研究黄山松种群径级结构的海拔梯度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黄山松种群平均胸径为11.54 cm.目前,黄山松种群主要为幼树和中树,种群处于增长型向稳定型过渡阶段.随着海拔的升高,黄山松大径级树逐渐减少,小径级树逐渐增多.黄山松幼树和中树比例变化与林分密度、群落平均胸径、群落平均树高、黄山松胸径、黄山松树高具有显著相关性,幼树与中树具有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种群存在自疏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赵中华  惠刚盈  胡艳波  周红敏  张连金  
以吉林蛟河2块1 hm2阔叶红松林样地全林每木定位数据为基础,运用基于RipleyK(d)函数和Mark相关函数的O-ring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2块样地中红松种群与主要优势种群林分中层与林分上层空间分布格局及树种的空间关联性,结果表明:水曲柳红松林中的红松种群和水曲柳种群在小尺度上为聚集分布的趋势,林分中层的红松种群尤为明显,椴树红松林中的红松和椴树种群在多个尺度上呈聚集分布。2个类型阔叶红松林中相同林层中红松种群与水曲柳种群、椴树种群总体上呈现不相关的空间关系,但不同林层的种群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关系。水曲柳红松林中,林分上层中的红松与林分中层的红松在0 19 m的尺度内存在显著地负相关,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王亚飞  曲美学  兰航宇  段文标  陈立新  春雪  汪永英  韩冬荟  
【目的】以云冷杉红松林(Spruce-fir-Korean pine forest)为研究对象,探究林隙干扰后优势种群之间的关系。【方法】基于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业调查的基本数据,利用点格局分析方法对优势种群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利用χ~2检验和联结系数AC两种方法对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1)红松Pinus koraiensis在空间尺度为0~1.9 m时呈现随机分布,在≥1.9 m时为聚集分布。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白桦Betula platyphylla和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在所有尺度上均表现为聚集分布,紫椴Tilia amurensis在尺度为0~35 m时呈现聚集分布,在> 35 m时为随机分布。2)红松与臭冷杉在所有尺度上均为聚集分布,红松与其他优势种群多为离散分布,红松与其他优势种群的种间关联性表现为无关。臭冷杉与白桦、紫椴在空间格局上主要为聚集分布,种间关联性为极显著负相关,表现为强烈的竞争关系。臭冷杉与红皮云杉在小尺度表现为离散分布,大尺度上为随机分布,种间关联性为不显著的正相关,说明其间的依赖性不强。白桦、红皮云杉和紫椴3种优势种群之间的空间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红皮云杉与白桦、紫椴与红皮云杉之间的种间关联性为显著负相关,白桦与紫椴之间为显著正相关。【结论】2个树种中优势度较高的树种的胸径决定了其空间格局的聚集程度以及种间关联性的显著程度,即平均胸径大的树种与其他树种表现为空间上离散,平均胸径小的树种之间表现为空间上聚集。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苑泽明  周炯岚  刘甲  
风景名胜区是推动生态旅游市场发展的重要载体,评估其游憩价值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和风景区的开发管理具有均衡作用。本文基于消费者理论和随机效用理论,以重庆市四面山风景区为研究对象,分别运用旅行费用区间法(TCIA)和选择实验法(CEM)评估其游憩价值中的使用价值和非使用价值。研究发现:从使用价值看,游客旅行费用与意愿需求率呈负相关关系。从非使用价值看,在影响游憩价值的自然资源属性(森林覆盖率、水质清澈度)和管理属性(垃圾数量、拥挤程度、交通便利程度)中,游客对水质清澈度的支付意愿最强,其次为垃圾数量和拥挤程度;此外,除森林覆盖率和交通便利程度外,其余属性的平均边际支付意愿目前均处于最优状态。因此,满足游客的多重需求、调整门票价格以及改善交通状况可以促进风景区非使用价值的提高。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庞圣江  张培  杨保国  刘士玲  农友  贾宏炎  
以广西大青山林区西南桦纯林、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作为研究对象,调查林下植物种类、数量和盖度等植被因子,应用重要值和扩散系数(DI)、负二项式分布(K)和聚块性指数(PAI)等测定指标,探讨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人工林林下植物优势种群分布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西南桦纯林植物种类最多,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次之,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中物种数量最少。(2)林下共有幼树优势种漆树,在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不够明显,在纯林和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为均匀分布;灌木九节和藤本植物玉叶金花,在西南桦×灰木莲混交林和西南桦×马尾松混交林呈强烈聚集分布,两者在纯林聚集程度不明显;弓果黍和五节芒均在3种西南桦林内均呈强烈聚集分布。(3)3种造林模式对西南桦林下植物优势种及其分布格局的影响存在差异;我们建议适当立地选择、减少西南桦纯林比例,宜选取马尾松作为伴生树种混交造林,采取合理的营林措施,改善林分环境,提高林分异质性,从而促进西南桦人工林健康、高效的可持续经营。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柴勇  朱华  孟广涛  施济普  杨国平  
用种群结构、存活曲线、扩散系数、最近邻体指数及Ripley’s K函数等分析了云南哀牢山野生古茶树群落优势树种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结果表明:1.2 hm2样地内记录到胸径≥1.0 cm的乔木2 894株,隶属于22科38属48种。普洱茶个体数量最多,重要值排名第一,木果石栎重要值排名第二,但具有最大的相对优势度。该群落应为以普洱茶、木果石栎等为优势树种的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类型,目前处于群落演替的顶极阶段。10个优势树种中,木果石栎、红花木莲、腾冲栲3个树种幼苗、幼树较少,大树较多,属衰退型种群,分布格局在大多数尺度下呈随机分布,聚集程度随径级增大而增加。普洱茶、硬斗石栎和针齿铁仔3个树种中树...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康华靖  刘鹏  陈子林  廖承川  李成惠  陈卫新  雷祖培  
应用"相邻格子法"对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种群进行每木调查,获得野外资料。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研究香果树的径级结构和分布格局,以及应用泊松方差/均值比、负二项式分布、Lloyd平均拥挤度指数和聚块指数4个指标分析其种群格局状况。结果表明: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径级结构具有较大的相似性——均缺乏幼苗和幼树,种群呈衰退趋势;不同生境下的香果树种群聚块规模为8~32m2;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主要为集群分布;格局动态明显呈现由集群分布到随机分布的扩散趋势。建议采取相应的措施保护母树,尤其是20年生以上的母树;还应加强对种子及幼苗生长动态变化的研究。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曹永慧  萧江华  李迎春  陈双林  吴明  
以浙江天童披针叶茴香Illicium lanceolatum-南酸枣Choerospondias axiliaris群落为对象,应用每木调查法、时空互代法和相邻格子法研究分析群落优势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种群结构分析包括胸径级结构和垂直层次结构,空间格局分析包括各种不同垂直层次个体的空间分布格局。5个优势种群总体相对优势度达到74.85%,大小级指数除南酸枣和橄榄槭Acer olivaceum为正值外,披针叶茴香、红楠Machilus thunbergii和华东楠M.leptophylla均为负值,各个种在垂直空间上占据了不同的位置。不同种之间以及同种不同层次之间表现出复杂多样的分布格局,体现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赵维俊  王顺利  孟好军  马剑  牛赟  
森林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是生态恢复和生态水文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空间代替时间将祁连山排露沟流域青海云杉林分布区划分为4个海拔区段,并在不同区段内设置样地进行调查,分析青海云杉种群结构与空间分布格局。结果表明:青海云杉种群垂直结构表明,不同海拔区段乔木层中层木均最多,海拔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上层木居中,海拔2 700~2 800 m下层木居中。种群径级结构表明,小树和中树所占总体比例均达到76.3%以上,大树个体较少,青海云杉种群更新较好,处于恢复阶段。种群空间分布格局表明,海拔2 700~2 800 m、2 900~3 100 m和3 100~3 3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聚集分布格局,海拔2 800~2 900 m的青海云杉种群呈泊松分布格局,2种分布格局可能分别受制于气候因子和自身的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