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533)
2023(12417)
2022(10586)
2021(9641)
2020(8359)
2019(19182)
2018(18807)
2017(36263)
2016(19443)
2015(21953)
2014(22079)
2013(21874)
2012(20218)
2011(18460)
2010(18146)
2009(16886)
2008(16251)
2007(14391)
2006(12338)
2005(10910)
作者
(56025)
(47319)
(47051)
(44852)
(29928)
(22687)
(21615)
(18537)
(17832)
(16520)
(16057)
(15867)
(14861)
(14791)
(14703)
(14430)
(14209)
(14027)
(13581)
(13427)
(11581)
(11557)
(11357)
(10895)
(10729)
(10589)
(10246)
(10146)
(9551)
(9256)
学科
(104342)
经济(104258)
管理(54790)
(50200)
方法(44168)
(40681)
企业(40681)
数学(39825)
数学方法(39377)
地方(23749)
(22099)
中国(21748)
(20782)
(19115)
业经(18599)
地方经济(15151)
(14970)
贸易(14966)
农业(14963)
(14431)
(14255)
环境(14128)
(13465)
(12915)
财务(12872)
财务管理(12839)
(12462)
金融(12459)
企业财务(12175)
理论(12144)
机构
学院(284678)
大学(284168)
(128249)
经济(125869)
管理(111116)
理学(96550)
理学院(95477)
研究(95368)
管理学(93801)
管理学院(93259)
中国(70803)
(57882)
科学(57725)
(54501)
(47481)
中心(44626)
财经(44592)
(44567)
研究所(43344)
(41469)
业大(41067)
经济学(40848)
(40411)
经济学院(36694)
(35954)
北京(35706)
师范(35605)
农业(35088)
(34178)
财经大学(33072)
基金
项目(193326)
科学(153389)
基金(142158)
研究(139299)
(123547)
国家(122592)
科学基金(106029)
社会(90898)
社会科(86330)
社会科学(86307)
(75350)
基金项目(75325)
自然(68376)
自然科(66786)
自然科学(66768)
自然科学基金(65564)
教育(64126)
(63385)
资助(58319)
编号(55319)
重点(43938)
成果(43479)
(43288)
(42825)
(40057)
国家社会(38280)
科研(37664)
创新(37626)
课题(37618)
教育部(37347)
期刊
(138812)
经济(138812)
研究(80284)
中国(47492)
(42874)
学报(42099)
科学(39593)
管理(39497)
(38991)
大学(32028)
学学(30626)
技术(26695)
农业(26452)
经济研究(23334)
(22976)
金融(22976)
教育(22580)
财经(22550)
业经(20723)
(19473)
问题(18240)
统计(16779)
技术经济(16287)
(14769)
(14004)
(13757)
决策(13628)
理论(13455)
商业(13428)
资源(13309)
共检索到408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陈迅  冯敬娟  
将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圈、渝西地区和库区生态区三大经济区域,分析了2000—2009年重庆市三大区域经济的相对差异、绝对差异和泰尔指数,将定量和定性分析方法相结合来评价重庆市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现状。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三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在逐年扩大,区域间差距比区域内部差距的扩大速度更快。提出建议:对经济差异的调控应以缩小区域间的差异为重点,同时加强各区域经济中心的建设,更好地发挥经济中心对周围各区县的辐射效应和带动作用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于成学  
为了研究我国区域经济差异性,创新性地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法,对我国1997—2007年间四大区域的经济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设计了5个测度指标。分析得出4个结论,即全国五项指标的区域差异均有缩小的趋势;人均GDP、人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和城镇人均住房面积3项指标的区域间差异均占全国区域总差异的主导地位,另外两项指标比重较小;从区域内部差异来看,东部大于中部、西部,东北地区内部差异最小;地区的教育水平(除东北地区外)差异最大,而波动幅度最大的是城镇居民的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这与全国五个指标的整体差异相吻合。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康晓娟  杨冬民  
中国各区域的能源消费及其变动趋势存在很大差异,这一问题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内学者关于区域能源消费差异的研究大多采用极差、变异系数、洛伦兹曲线、基尼系数等方法,很少有采用泰尔指数方法。本文用泰尔指数来测度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差异,对地区间差异和地区内差异对总差异的贡献率进行分解,并将以GDP为权重的泰尔指数与以工业增加值为权重的泰尔指数相比较,研究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程度对区域能源消费差异的影响。结果表明:中国区域能源消费的总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内差异,而区域内差异主要是由东部地区省际差异所引起;自1995年以来我国区域能源消费的总体差异和东、中、西部内部差异均呈不断缩小趋势,但东中西部地...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宁亚东  张世翔  孙佳  
本文以能源强度作为能源效率指标,对1995-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进行了能源效率分析,并运用泰尔熵指数对三区域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总体、区域内、区域间能源效率差异均呈现不断减小的趋势,总体能源效率差异和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减小的速度较快,且总体能源效率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是区域内能源效率差异。三区域内部能源效率的差异性表现各异,东部和中部地区的内部能源效率差异逐渐减小,而西部地区内部能源效率差异则呈现出波动变化特征。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旭  张传庆  
文章基于2007-2011年西藏7个地区市财政数据,运用具有可分解性质的泰尔指数方法对藏西北、藏东南和藏中南区域财力均等化差异进行定量分析。从区域财力分配总体情况看,西藏区域总体财力不均衡在区域财力初次分配中更显著,且区域内财力差异远大于区域间差异;中央转移支付在西藏区域财力再分配中改善了区域间总体财力非均衡状态,但未能有效缩小区域内财力差异;从区域财力总体差异分解看,西藏区域财力初次分配和再分配的不均等均主要源于区域内财力差异,其主要是由西藏特殊的财力特征以及特殊的区位条件所决定的。藏中南、藏东南地区的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张强  
文章选用泰尔指数,对江苏省2000一2013年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进行了测量和分解。结果表明区域之间的差异对整体城镇化差异贡献较大。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产业结构和政府投资是区域城镇化发展差异的主要因素。今后应该继续加快产业结构升级、优化政府投资组合和扩大居民消费对城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实现城镇化均衡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蔡文伯  黄晋生  
通过对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空间分布变化的描述,采用泰尔指数及其分解性指标分析了我国2004-2016年中职教育资源配置的区域差异。研究结果表明:2004-2016年我国中职教育资源的空间分布没有明显变化,但是区域差距在逐渐缩小;中职教育规模的区域差异相对较小,而教育投入的区域差异较高,地区内部差异是造成教育资源总体差异较高的主要原因。要加强对中、西部地区的政策扶持,优化教育规模和投入结构。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淑萍  辛冲冲  周全林  
利用2007~2016年31个省份统计数据,借助泰尔指数法对中国公共文化服务支出差异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系统分析了区域间和区域内省际间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基于人口规模、GDP和财政支出三个维度测度的总体泰尔指数值呈明显不同特征,仅有人口规模维度测算的指数值呈明显波动下降态势,其余两个维度测算的指数值并未出现明显下降态势。(2)区域间和区域内泰尔指数表现差异较大,区域间差异化程度逐步缩小并趋于均衡,而区域内差异改善幅度不够显著且保持对总体泰尔指数较大影响度,是地区差异形成的主要原因。(3)根据区域内部不同省份泰尔指数时空动态趋势可知,区域内不同省份间公共文化服务资源配置与其辖区人口分布匹配度呈显著分异状态。(4)根据GDP和财政支出分别与公共文化服务支出两个维度构造的四象限图得知,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和内蒙古四省份处于第Ⅰ象限-双高型,其余省份均未达到该象限水平。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斌  杜晓莉  王奕然  刘利  
目的:了解重庆儿科医生配置的现状及公平性,以期为改善与合理配置儿科资源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9年5月重庆38个区县儿科医生相关数据,利用基尼系数和洛伦兹曲线分析儿科医生配置公平性。结果:重庆每千名儿童儿科医生数为0.505人,主城区集中了大部分的高学历、高职称儿科医生,按儿童数和地理面积分布的儿科医生基尼系数为0.379、0.525。结论:重庆儿科医生存在总量不足、学位职称结构不合理、配置整体均衡性较差、各地区内部配置公平性差异明显等问题,建议加强儿科医生培养和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力资源结构,科学设置配置标准,合理规划区域间配置,优化区域内儿科医生配置结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武春光  于成学  
文章采用泰尔指数测度方法,采取人均GDP、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住房面积、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人员数、每万人普通高等学校等5方面指标,对我国1997~2006年间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志远  欧向军  
基于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对江苏省1978—2004年人均GDP、人均农业总产值、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4方面指标的区域差异进行测度分析,得出江苏省人均农业总产值的差异变化平缓且略有降低、人均城乡居民储蓄存款变化趋势呈U型、人均GDP和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差异不断扩大。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江苏省三大区域间的差异程度均呈现不断扩大趋势,且对区域差异影响较大。同时,三大区域内部的差异也各不相同,苏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差异较大外,其余3项指标的差异程度较小,与改革初期相比均呈缩小趋势;苏中地区各项指标的差异程度变化不大;而苏北地区除人均农业总产值外其余3项呈现扩大趋势,且区域内部差异最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伟  马瑞永  
依据泰尔指数测度方法,分析了1978—2001年间中国区域金融增长的差异,并对总体差异进行了分解。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金融增长差异主要来源于区域间金融增长差异,区域内金融增长差异只构成金融增长总体差异中小部分;对总体差异的贡献中,区域间贡献要远大于区域内贡献;区域内东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较大,而中、西部地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很小。区域金融增长差异呈现上述特征是与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市场化改革的深入、金融增长中地方政府的介入以及中央实施的区域协调发展政策紧密联系的。根据区域金融增长差异的特征,中国区域金融协调发展应着重降低区域间金融增长的差异。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赵海霞  武建  
运用泰尔指数分析了1999—2008年山西省区域收入不均等情况,对区域收入差距中的城乡收入差距及晋南、晋中、晋北三大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进行了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城乡收入差距占区域收入不均等的80%以上,城市和农村内部的差距所占比例不足20%;三大地区间的农村居民收入差距对山西省总的区域收入不均等的贡献约为60%,剩下的40%则归因于三大地区各自内部的收入差距。对山西省城乡收入差距、三大地区内农村居民收入差距的成因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缩小收入差距的对策及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炯光  
本文以人均GDP为基本评价指标,运用衡量区域经济的基本方法,分析了重庆市区域经济差异的现状以及从1997—2003年差异变化的特征,探讨了经济差异形成和变化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景荣  张捷  章锦河  马金海  周其楼  
研究中国酒店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对于制定中国酒店业发展战略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运用泰尔(Theil)系数,对2001-2010年中国酒店业的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及地带间差异的时间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中国酒店业总体差异、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地带内差异是构成总体差异的主要因素,且中国酒店业地带内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与地带间差异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之间的差距呈现出扩大的趋势;东部、中部、西部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均呈现出缩小的趋势。从空间特征来分析,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呈现出"东部高于西部,西部高于中部"空间格局。从三大地区酒店业的地带内差异的贡献率上来看,东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