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960)
- 2023(14089)
- 2022(12274)
- 2021(11560)
- 2020(9573)
- 2019(21912)
- 2018(21906)
- 2017(42270)
- 2016(23025)
- 2015(25845)
- 2014(25987)
- 2013(25797)
- 2012(23461)
- 2011(21298)
- 2010(21327)
- 2009(19882)
- 2008(19434)
- 2007(17216)
- 2006(15456)
- 2005(13531)
- 学科
- 济(94818)
- 经济(94687)
- 业(71421)
- 管理(65628)
- 农(51189)
- 企(49731)
- 企业(49731)
- 方法(38669)
- 农业(33998)
- 数学(32750)
- 数学方法(32410)
- 业经(26469)
- 财(23851)
- 中国(23273)
- 制(21858)
- 学(19967)
- 地方(19380)
- 体(15825)
- 贸(15084)
- 贸易(15077)
- 环境(14824)
- 易(14678)
- 理论(14641)
- 发(14506)
- 技术(14382)
- 务(14032)
- 财务(13964)
- 银(13948)
- 财务管理(13932)
- 银行(13910)
- 机构
- 学院(330343)
- 大学(328130)
- 管理(133456)
- 济(130313)
- 经济(127416)
- 理学(115745)
- 理学院(114482)
- 管理学(112671)
- 管理学院(112073)
- 研究(109116)
- 中国(82807)
- 京(69948)
- 农(69484)
- 科学(67904)
- 财(59905)
- 业大(54785)
- 所(54121)
- 农业(53080)
- 中心(50666)
- 江(49200)
- 研究所(49050)
- 财经(47326)
- 范(44297)
- 师范(43945)
- 北京(43692)
- 经(42987)
- 州(39296)
- 院(38920)
- 经济学(37199)
- 经济管理(36230)
- 基金
- 项目(226080)
- 科学(178113)
- 研究(168514)
- 基金(163960)
- 家(141879)
- 国家(140611)
- 科学基金(121214)
- 社会(106484)
- 社会科(100552)
- 社会科学(100527)
- 省(88900)
- 基金项目(88347)
- 自然(77729)
- 自然科(75805)
- 自然科学(75790)
- 教育(75313)
- 自然科学基金(74414)
- 划(73593)
- 编号(70384)
- 资助(66138)
- 成果(56485)
- 部(50094)
- 重点(49675)
- 发(48661)
- 课题(47119)
- 创(46624)
- 制(45126)
- 创新(43464)
- 国家社会(43445)
- 科研(42604)
- 期刊
- 济(150758)
- 经济(150758)
- 研究(94786)
- 农(71316)
- 中国(66605)
- 学报(51825)
- 科学(49698)
- 农业(48441)
- 管理(44619)
- 财(44174)
- 大学(40381)
- 学学(38322)
- 教育(33889)
- 业经(29970)
- 融(29626)
- 金融(29626)
- 技术(26884)
- 财经(22245)
- 业(22103)
- 问题(20945)
- 经济研究(20285)
- 经(18821)
- 版(17928)
- 科技(16322)
- 理论(16021)
- 资源(15886)
- 农业经济(15426)
- 农村(15394)
- 村(15394)
- 图书(15329)
共检索到4846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入月
乡村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与其他产业的关系日渐密切,重庆市开展土地整治和乡村旅游联动发展机制共同促进新农村建设,并获得了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但是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结合其实际情况进行探究,提出了改善其发展机制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农村 土地整治 旅游 研究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梁少祯 范亚楠
乡村旅游发展对农村土地资源具有较强的依赖作用,农村土地资源是乡村旅游的决定性因素和物质基础。发展乡村旅游务必科学合理用地、树立生态环保理念、完善土地管理监督制度、公平公正地进行土地利益分配,应当将河南省乡村旅游与土地资源的配置融为一体,提高集成联动效率,确保乡村旅游得到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 乡村旅游 集成联动效应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君晓 苏衍慧
农业活动是乡村旅游非常重要的活动内容,而农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农村土地这一重要的生产资料。在本文中,笔者就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与乡村旅游之间的联动机理展开研究,提出依托土地流转而大力发展乡村旅游的路径。
关键词:
农村土地经营权 流转 乡村旅游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严伟涛
重庆市创造性的制定了以"地票"交易为核心的的土地流转制度,该制度利用市场经济的价格形成机制来配置农村土地资源,这为农村土地进一步走向金融市场铺平了道路。但地票价格形成机制在市场尚未形成完全竞争,计划与市场并存的情况下,存在着旧有土地制度的障碍,这要求制度的设定上必须采取更为强有力的措施保障农民利益,在实现资源的最大效益化利用的同时保证社会稳定。
关键词:
地票 价格机制 城乡统筹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芦千文 杜志雄
破除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创新瓶颈,关键是解决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转化率不高等导致的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问题。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的特殊性使其创新体系分为创新生产、成果转化、应用推广三个相对独立的环节。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不高的根源是三个环节衔接不畅,不同主体逻辑分化导致的部分环节“自我循环”、创新链条短化,叠加小农户创新需求难以表达、创新服务供给成本高,使创新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如果不建立创新供给与需求的内在联系,强调创新供给的资源投入,可能造成更多的资源沉淀和投入浪费。农业农村创业迅速发展形成了大量具有创新内生需求的主体和乡村全面振兴人才,有助于打开创新“自我循环”,畅通创新要素循环流动通道,促进农业农村创新均衡发展。从完善创新体系的需求出发,以联动创业与创新为探索方向,以高质量创业补齐创新体系短板,是增强农业农村创新动能的有效机制。要把创新导向和创新价值的创业纳入农业农村创新体系,统筹生计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建立创新型创业的孵化和服务体系,优化乡村营商和发展环境,推动农业农村创业与创新的融合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建 杨秀祯
本文选取1981—2006年农村消费支出结构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了具有城镇"示范性"影响效应的农民消费行为理论模型。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均值漂移的Gibbs抽样对所有变量进行结构突变诊断及实证检验,发现了农村消费行为中存在着显著的城乡联动机制及其重要影响因素。主要研究结论表明:诊断出的结构突变表明存在城镇对农村消费行为显著的"示范性"影响作用;农村消费行为中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效应和攀附效应可以通过城乡联动机制表现出来;七类消费支出中的重要结构突变大小体现出城镇对农村的影响力度及其方向。建立起长久而有效的城镇"示范性"效应机制是有效启动农村消费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于天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乡村旅游越来越受广大游客的欢迎,相比传统农业,乡村旅游收益显著,同时也受投资人的青睐。本研究通过实践调研、文献查阅方法从农村土地资源与乡村旅游相互作用、协同发展理论和途径三方面综述性研究,为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给予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同时也为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夯实理论基础。
关键词:
农村土地资源 乡村旅游 乡村振兴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建旅游一体化联动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杜裕民
概要:长江经济带规划的提出是我国以区域经济发展为突破口带动全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在旅游产业领域中经济带内部部分地区由于条件好发展较快,部分地区条件薄弱发展相对落后,总的来看长江经济带经济一体化程度并不高,中心城市之间关联性不强,这制约了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然而各区域旅游资源异质性强,互补性大,一体化发展前景广阔。文章通过对长江经济带中心城市旅游资源互补性以及中心城市之间可达性分析,提出上游以成渝城市群、中游以武汉都市圈、下游以上海为首的长三角城市群为核心,各地省会城市为节点,以交通为纽带,连接地级城市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蔡灵洁
农村土地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是乡村旅游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节,同时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然离不开农村土地的合理规划与编制。因此,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两者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动关系。实践证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土地开发、土地流转以及土地整改与乡村旅游经济效益具有紧密关联性。本文以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对农村土地利用的影响机制为着落点,对乡村旅游与农村土地利用中的开发、流转与整治三种方式的经济效益耦合机理及其联动路径进行深入分析,以期对推进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及利用提供科学可行的理论支撑及实践指导。
关键词:
乡村旅游 土地利用 耦合机理 联动路径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伟娜 徐祥临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土地整治作为推动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要手段,不仅是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佳切入点,而且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证。随着我国经济增速逐渐放缓,当前用于土地整治的财政投资规模呈现出不断缩小的态势。针对新形势下土地整治面临的资金问题,要科学地认识到农村土地整治并不缺乏资金,解决问题的关键是找准土地整治资金筹措机制创新的方向,在优化政府资金投入的同时,注重发挥农
关键词:
土地整治 资金 新机制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邱继勤 邱道持
研究目的:揭示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的本质特征,创新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定价机制。研究方法:文献检索法,地价评估成本逼近法,比较分析法等。研究结果:(1)初步构建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的定性分析框架;(2)提出了农村土地发展权补偿价格评估思路和技术方法;(3)构建了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成本结构模型。研究结论:(1)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是土地发展权转让市场化的创新探索;(2)农村土地发展权补偿价格等于地票生产地区的复垦地块由建设用地变为耕地,导致土地预期收益减少的价值;(3)地票生产价格加上农村土地发展权补偿价格,从而确定地票成本价格;(4)为有序推进重庆农村土地交易所地票交易,现行...
关键词:
土地价格 地票 土地发展权 重庆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清华
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阻碍着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以重庆市科技金融服务体系建设为例,从区域视角分析科技金融服务发展现状、科技金融服务联动机制探索及其存在的问题。着重从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角度,提出市区联动、部门联动、金融主体联动、企业主体联动的科技金融服务联动机制构建框架;从科技金融联动综合服务平台搭建、企业信用库建设、风险资金池组建、基金规模扩大、模式创新与监管及科技金融人才培育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进一步完善机制框架构建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科技金融 联动机制 服务平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