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92)
- 2023(11041)
- 2022(9703)
- 2021(9134)
- 2020(7431)
- 2019(17395)
- 2018(17262)
- 2017(33540)
- 2016(18286)
- 2015(20148)
- 2014(20213)
- 2013(20030)
- 2012(18282)
- 2011(16391)
- 2010(16056)
- 2009(14424)
- 2008(13844)
- 2007(11859)
- 2006(10076)
- 2005(8640)
- 学科
- 济(69154)
- 经济(69077)
- 管理(52558)
- 业(49711)
- 企(41755)
- 企业(41755)
- 方法(34046)
- 数学(29466)
- 数学方法(29134)
- 农(18058)
- 学(17350)
- 中国(17286)
- 财(17274)
- 业经(15410)
- 地方(14173)
- 环境(13089)
- 农业(12180)
- 技术(12116)
- 理论(12110)
- 和(11906)
- 贸(11773)
- 贸易(11769)
- 务(11613)
- 财务(11553)
- 财务管理(11535)
- 制(11486)
- 易(11416)
- 企业财务(11002)
- 划(10864)
- 银(10198)
- 机构
- 大学(255601)
- 学院(253702)
- 管理(103580)
- 济(95745)
- 经济(93590)
- 理学(90944)
- 理学院(89928)
- 管理学(88317)
- 管理学院(87867)
- 研究(83611)
- 中国(59041)
- 科学(55085)
- 京(53802)
- 农(42886)
- 财(42585)
- 所(41883)
- 业大(41177)
- 研究所(38808)
- 中心(37528)
- 财经(35218)
- 江(34846)
- 农业(33881)
- 北京(33651)
- 范(33560)
- 师范(33225)
- 经(32175)
- 院(30656)
- 州(28974)
- 经济学(27848)
- 师范大学(27009)
- 基金
- 项目(183962)
- 科学(144009)
- 基金(133370)
- 研究(131787)
- 家(117199)
- 国家(116233)
- 科学基金(99707)
- 社会(81639)
- 社会科(77362)
- 社会科学(77340)
- 省(72176)
- 基金项目(71973)
- 自然(66890)
- 自然科(65335)
- 自然科学(65316)
- 自然科学基金(64124)
- 划(61057)
- 教育(59753)
- 资助(54573)
- 编号(53089)
- 成果(42248)
- 重点(40877)
- 部(39854)
- 发(38654)
- 创(38503)
- 课题(36094)
- 创新(35872)
- 科研(35630)
- 计划(34053)
- 大学(33837)
共检索到35022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平 林强 高冬梅 郭萧
通过田间系统调查,对重庆永川、南川和荣昌3个区县优质绿茶产区茶园蚁科昆虫群落进行了研究,鉴定出蚁科昆虫30种,其中重庆新纪录种29种,主要优势种有9种;不同海拔高度茶园物种丰富度指数为3~12,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最高为1.64,最低为0.15,Pielou均匀度指数最高为0.74,最低为0.09,Simpsom优势度指数最高为0.77,最低为0.09。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翔 许姗姗 彭萍 王晓庆 盛忠雷 林强 鲁礼勋
采用样地法对重庆主要茶区20个样地进行蚂蚁群落多样性调查,结果发现茶园蚁科昆虫分属5亚科31属67种。英格来铺道蚁、来氏大头蚁为优势种,在茶园中数量多,分布范围广泛;而吉氏酸臭蚁、史氏盘腹蚁等种类虽然分布范围相对较窄,但其数量优势在所在地区较明显。对于这类优势种群,可进一步探究其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对害虫的控制能力,丰富茶园害虫的天敌种类。
关键词:
重庆茶区 蚁科昆虫 多样性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慧芳 李艳霞 刘宝生 尹福生
通过在江苏金坛鑫品茶园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绿茶香精对粘虫板诱杀茶园害虫能力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了15 d的调查。结果表明,绿茶香精对粘虫板诱杀茶园害虫的能力是否具有提高作用因害虫种类和粘虫板密度等不同而异。当粘虫板密度为1板/16m2时,绿茶香精油B诱芯在应用3 d后即表现出显著提高粘虫板对假眼小绿叶蝉诱杀效果的作用,而此时同密度下来源于另一厂家的绿茶香精A诱芯没有表现出能提高粘虫板诱杀叶蝉的能力,7~15 d内,香精A和B均表现了对粘虫板诱杀假眼小绿叶蝉的增效作用。在板密度为1板/9m2或1板/25m2时,2种绿茶香精油诱芯均没有显著提高粘虫板对假眼小绿叶蝉的诱杀效果。3种密度下,两种绿茶香精油...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玉真 王峰 吴志丹 江福英 张文锦 翁伯琦 罗旭辉 尤志明
【目的】研究林地转变为茶园对土壤细菌群落结构与多样性的影响,为进一步制定茶园土壤可持续管理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林地(SM,对照)、新垦3年茶园(ZC3)和植茶30年茶园(ZC30)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点混合取样法取0~20 cm和20~40 cm土层的样品,测定不同样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3种样地土壤细菌多样性及群落结构,并对土壤理化性质与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关系进行相关性和冗余分析(RDA)。【结果】林地转变为茶园后,新垦3年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和有效铁含量显著降低,土壤体积质量显著增加;植茶30年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铁含量较新垦3年茶园显著增加,但土壤pH显著下降,茶园土壤酸化严重。土壤细菌群落Alpha多样性总体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林地>植茶30年茶园>新垦3年茶园,与林地相比,新垦茶园土壤细菌Alpha多样性指数显著降低。从所有土壤样品中共检测到细菌29个门、60个纲、79个目、186个科、421个属,主要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相对丰度共计93.5%~98.9%;主要优势细菌属为粪杆菌属(Faecalibacterium)、拟杆菌属(Bacteroides)、普氏菌属(Prevotella)、埃希氏杆菌属(Escherichia)、Gp2及Gp1。不同样地和土层土壤细菌优势菌群明显不同,在0~20 cm土层,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是林地土壤中的优势菌门,而茶园土壤中的优势细菌门为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Gp2和Gp1是林地土壤优势菌属,而新垦3年茶园中这两类细菌属相对丰度较低;植茶30年茶园土壤中粪杆菌属、拟杆菌属、普氏菌属和埃希氏杆菌属相对丰度较高。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结果表明,土壤体积质量、有机质和碱解氮是影响土壤细菌群落丰度和多样性的主要土壤因子,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为土壤体积质量>有机质>碱解氮。【结论】林地转变为茶园后,土壤理化性质以及细菌多样性和群落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转变初期土壤细菌多样性明显降低,之后随着植茶年限的增加,土壤细菌多样性得以恢复。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海艳 朱叶芹 孙国俊 季敏 李粉华 韩敏 袁方 季忠 段康
茶园杂草是影响茶产量和品质的有害生物因素,调查研究其发生规律,可以为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理论依据。为揭示不同生境茶园春季杂草的物种组成、生物多样性及其危害性,于2011和2012年的4月,调查了江苏金坛不同自然环境、不同管理措施、不同区域、不同种植时间茶园的春季杂草种类、数量、高度,进而基于数据的聚类分析以及生境特点,调查茶园被聚分成5个不同生境类群,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生境类群内杂草群落的物种组成、生活型及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由于生境类型和管理水平导致的资源差异的影响,不同杂草群落的杂草科、属、种组成差异显著,群落结构存在明显分化,一年生与多年生杂草比例不同。类群I为繁缕(StellarIa ...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胡留杰 徐泽 邓敏 谢堃 皮利
通过对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生长茶园定时调查,发现茶园害虫-天敌2纲18目67科97种,其中天敌有2纲33科54种。茶园天敌中蜘蛛目14科16种;膜翅目天敌寄生蜂共7科13种,研究发现,陷阱法对诱捕蟋蟀和蜚蠊效果较好,而使用黄盘可以较好的引诱寄生蜂,认为永川茶园害虫及其天敌种类比较丰富。
关键词:
重庆市永川区 茶树 天敌 害虫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郭宁妍 钱昱含 徐正会 郝永强 蒋华 李海斌 张宁 张力
【目的】为了全面揭示云南的蚂蚁物种多样性规律。【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研究滇西南地区的蚂蚁群落。【结果】滇西南地区5个垂直带共记录蚂蚁10亚科、65属、188种,缅甸尼兰蚁[Nylanderia birmana(Forel)]和宽结大头蚁(Pheidole noda Smith)为优势种。各样地蚂蚁群落主要指标为物种数目3~55种(平均28.6种),个体密度4.0~4089.4头·m~(-2)(平均594.6头·m~(-2)),多样性指数0.2619~2.6397(平均1.6870),均匀度指数0.0924~0.7766(平均0.5283),优势度指数0.1033~0.9143平均(0.3310);蚂蚁群落间相似性系数0.4113~0.4806(平均0.4503),处于中等不相似水平。【结论】随着海拔升高,蚂蚁群落物种数目、个体密度、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总体出现中域效应现象,主要原因是垂直带下部植被受人类改变及干热河谷效应影响;蚂蚁群落主要指标同时出现多域效应现象,原因是不同植被类型中存在不同物种的聚集群及不同海拔小生境存在差异。滇西南地区5个垂直带蚂蚁群落差异明显,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具有不同的价值。
关键词:
蚁科 蚂蚁 群落 生物多样性 云南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斌 陈国奇 余杰颖 徐丹 耿坤 董立尧 谈孝凤
【目的】为摸清贵州茶园杂草多样性,给茶园杂草防控工作奠定基础。【方法】在贵州省选择13个茶园样地共61个样方开展茶园杂草群落调查,采用七级目测法记录样方中各种杂草的优势度等级。【结果】共发现41科134种杂草,其中菊科28种,禾本科22种;外来入侵杂草23种,平均每个样地中外来入侵杂草种类数有6. 23种。发生频度排在前10位的杂草依次为蕨(Pteridium aquilinum)、野茼蒿(Crassocephalum crepidioides)、柔枝莠竹(Microstegium vimineum)、酢浆草(Oxalis corniculata)、苏门白酒草(Conyza sumatrensis)、美洲商陆(Phytolacca americana)、丛枝蓼(Polygonum posumbu)、马唐(Digitaria sanguinalis)、牛膝(Achyranthes bidentata)、小飞蓬(Conyza canadensis);生态位宽度值排前10位的杂草是苏门白酒草、柔枝莠竹、蕨、酢酱草、龙葵(Solanum nigrum)、野茼蒿、美洲商陆、马唐、牛膝、胜红蓟(Ageratum conyzoides)。13个茶园样地杂草群落的Shannon指数为2. 54~29. 44,平均为14. 54; 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 41~0. 87,平均为0. 73;样地两两间的Jaccard差异性指数平均为0. 79; Bray-Curtis差异性指数平均为0. 75。【结论】贵州茶园杂草多样性高,菊科杂草、蕨、美洲商陆等危害最重,外来入侵杂草给当地茶园杂草防控带来严重挑战。
关键词:
茶园 杂草 田间调查 多样性 贵州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丽蕴 邱瑞瑾 马士成 龙志荣 于翠平 黄英晴
2015年调查广西苍梧县六堡茶产区老龄和幼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和危害程度以及天敌蜘蛛的发生状况。结果表明:小绿叶蝉全年有2个发生高峰期,4月为主高峰期,危害较重,7月为次高峰期;老龄茶园小绿叶蝉的发生较幼龄茶园的少,危害较轻。4—11月是天敌蜘蛛的活动高峰期,蜘蛛在老龄茶园的数量较低龄茶园的多。
关键词:
小绿叶蝉 蜘蛛 发生规律 六堡茶产区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郑世仲 刘楚非 金珊 陈美霞 俞佳乐 方玉玲 梁家源
为明确生态茶园昆虫群落结构,建立生态茶园的昆虫相数据库,在福建宁德福鼎市两处代表性生态茶园(命名为PPX、SXY)各布置3个样点,以马氏网集虫法调查分析昆虫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每个季节调查2次。结果显示:6个样点共发现18个目、229个科、69588头昆虫,其中以弹尾目个体数最多,占43.70%,双翅目次之,占33.00%,各样点采集的昆虫科数量表现为PPX2>SXY2>SXY3>SXY1>PPX3>PPX1;按科数和个体数计算,各样点的昆虫食性功能类群组成大致相同,营养阶层组成结构分析表明,分解者与初级消费者及次级消费者之比约301:52:33;春季和夏季6个样点的科丰富度较高,秋季和冬季呈下降趋势;辛普森、夏农-威纳及均匀度3种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39~0.94、0.94~3.36、0.28~0.82;各样点昆虫科组成归群分析结果显示,PPX和SXY两试验区内的各样点各自归为一群,科组成相似度分别为72.5%和75.5%。本研究说明昆虫群落结构与茶园周围的植被和环境有密切的关系,昆虫群落结构可以作为生态茶园建设评估的重要指标。
关键词:
生态茶园 群落结构 昆虫相 马氏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萧力争 胡祥文 龚志华 肖文军
以优质绿茶为材料,在-15,0,4℃及室温下贮藏10个月后,进行2个月的货架期贮藏试验.在贮藏前、贮藏10个月、货架期第1个月、货架期第2个月后分别对样品的物理性状、品质成分进行检测,同时进行感官审评.结果表明,优质绿茶在货架期内,物理性状、品质成分、感官品质都逐渐下降或劣变.茶汤亮度L,透光率T640逐渐下降,色泽a,b值逐渐上升;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等含量均下降;氨基酸含量在货架期第1个月有所减少,而在货架期第2个月稍有回升;低温贮藏后的优质绿茶在货架期内的感官品质下降幅度较大.
关键词:
优质绿茶 贮藏 货架期 品质劣变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徐泽 阮建云 李中林 马立峰 邓敏 邬秀宏
以重庆市永川区典型茶叶生产基地的茶园土壤为研究对象,选用pH值、有机质、全N、有效P、交换性K、交换性Mg、有效Mn、有效Cu、有效B和有效Zn含量共10个土壤肥力指标作为评价参数,应用Fuzzy综合评判法对肥力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永川茶园土壤整体肥力质量为中等,其中属于中上水平的占54.5%,属于中下水平的占45.5%;茶园土壤酸化严重,有机质处于中等水平,全N基本上超过了0.1%,有效P低于15.0 mg/kg,交换性K都未达到指标(80 mg/kg),有效Cu、有效Zn含量丰富,交换性Mg、有效Mn、有效B缺乏。生产中就加强肥培管理,以促进肥力的可持续性。
关键词:
土壤肥力 现状 Fuzzy 茶叶基地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段云裳 姜燕华 王丽鸳 成浩 王玉花 黎星辉
【目的】探讨中国红、绿茶适制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了解遗传背景对于品种适制性差异的影响与作用,为茶树育种研究提供分子生物学方面的参考。【方法】利用自主开发的具有多态性的39对SSR引物对中国157份红、绿茶适制品种(系)进行遗传多样性评价和亲缘关系分析。【结果】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平均可检测4.90个等位基因,11.28个基因型,平均多态性信息量(PIC)0.53,基因多样性指数(H)0.57,遗传分化系数GST 0.19,说明81%的遗传多样性来自品种之间的遗传差异。各省份供试材料的遗传多样性以广东最高,江西最低。按照适制性分组分析,结果表明适制红茶品种(系)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最高,红...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林 熊忠平 刘霞 钱怡顺 杨蕊 韩秀 房华 徐正会
【目的】探讨新疆天山中部地区蚂蚁群落结构、物种多样性和群落相似性问题,为天山地区的植被恢复和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样地调查法探究新疆天山中部地区蚂蚁物种多样性,利用R4.1.1软件进行抽样充分性检测,计算α多样性指数和Jaccard群落相似性系数,应用SPSS24.0软件进行蚂蚁物种多样性指标与生境因子间的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在天山中部共调查采集到蚂蚁11 767头,隶属2亚科15属27种。北坡蚂蚁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大于南坡。随海拔升高,南坡和北坡各样地α多样性指数表现为多域效应现象或中域效应现象。南坡和北坡蚂蚁群落间相似性(0.222 2)处于极不相似水平,南坡和北坡各样地蚂蚁群落间相似性水平总体较低,各类植被蚂蚁群落间相似性(0~0.416 7)处于极不相似至中等不相似水平。相关性分析发现,物种数目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呈极显著负相关,与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天山中部地区蚂蚁群落α多样性在海拔和气温主导下,主要与湿度、植被性质和人为干扰因素有关,物种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与海拔呈显著负相关,与乔木郁闭度呈显著正相关。良好的植被能为蚂蚁群落提供充足的食物和栖息场所,蚂蚁更喜欢生活在植被覆盖率高、气候较湿热的中海拔区域。南北坡垂直带及各类生境间蚂蚁群落分化明显。
关键词:
蚁科 物种多样性 群落 垂直带 天山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