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952)
2023(8548)
2022(7346)
2021(6751)
2020(5870)
2019(13632)
2018(13358)
2017(25679)
2016(14215)
2015(16345)
2014(16822)
2013(16781)
2012(16024)
2011(14644)
2010(14839)
2009(13788)
2008(13871)
2007(12993)
2006(11298)
2005(9791)
作者
(43319)
(36498)
(36483)
(34747)
(22966)
(17798)
(16755)
(14248)
(13609)
(13045)
(12495)
(12319)
(11859)
(11476)
(11463)
(11395)
(11270)
(10851)
(10688)
(10445)
(9176)
(9020)
(8897)
(8389)
(8320)
(8302)
(8278)
(8121)
(7478)
(7384)
学科
(67846)
经济(67802)
管理(34868)
(31508)
方法(27948)
数学(23883)
数学方法(23680)
(23023)
企业(23023)
地方(21330)
(19592)
中国(16563)
(13548)
农业(13516)
业经(13035)
(12639)
地方经济(11401)
(11205)
贸易(11197)
(10708)
环境(10234)
(10210)
(10077)
理论(9442)
(8502)
金融(8499)
(8124)
银行(8101)
(7752)
(7736)
机构
学院(209527)
大学(206987)
(82093)
经济(80063)
管理(76386)
研究(74517)
理学(64641)
理学院(63759)
管理学(62540)
管理学院(62125)
中国(54700)
科学(48580)
(44559)
(39714)
(38793)
(36306)
研究所(35341)
中心(34748)
(33505)
业大(32532)
(31315)
农业(31050)
师范(31035)
财经(28531)
北京(28313)
(27121)
(27064)
(25643)
师范大学(24971)
经济学(24589)
基金
项目(138348)
科学(106991)
研究(101403)
基金(96455)
(84870)
国家(84164)
科学基金(70157)
社会(61949)
社会科(58464)
社会科学(58444)
(56489)
基金项目(52258)
(47345)
教育(46457)
自然(45024)
自然科(43767)
自然科学(43753)
自然科学基金(42924)
编号(42565)
资助(39517)
成果(34469)
(32568)
重点(32197)
课题(30412)
(29708)
(27838)
科研(26638)
创新(26153)
发展(25892)
计划(25538)
期刊
(95899)
经济(95899)
研究(57239)
中国(43042)
(36503)
学报(33813)
科学(31413)
(27160)
教育(24724)
农业(24546)
大学(24340)
管理(24195)
学学(22662)
技术(18995)
(16963)
金融(16963)
业经(16689)
经济研究(13719)
(13505)
财经(13326)
问题(13275)
资源(12417)
图书(11702)
(11551)
(10507)
技术经济(10249)
(9829)
商业(9796)
(9665)
科技(9487)
共检索到31471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邓小辉  
区域旅游合作已是旅游业发展繁荣的必然路径。作为红色旅游资源都较为丰富的重庆直辖市、四川广安两市,从区域合作角度开展旅游合作,有其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强大的驱动力。根据两地旅游发展、社会改革的现实背景,系统分析展开旅游合作的基础、内容和保障措施等方面,进一步推进两地区域旅游合作,形成两地旅游业共同发展的双赢格局。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文  王挺之  
本文在总结国内外旅游形象30年来的研究基础上,以中国香格里拉四川片区为案例,立足甘孜州、凉山州和攀枝花市3个地区的旅游资源和市场竞争,研究旅游形象的竞合关系,探讨政府、企业和社区以可持续发展链条,形成旅游形象核心竞争力的发展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牟红  杨梅  
怎样才能形成区域旅游合作的良性发展态势?一方面企业希望区域旅游合作;另一方面区域旅游合作存在理论上的“雾区”和实际操作中对各自利益保障的担忧。诸如:有哪些合作的利益空间?区域旅游合作能否联动?区域旅游合作如何组织?其中合作各方的利益关系如何处理?区域旅游合作的形式是什么?政府介入区域旅游合作的时机与手段是什么?这些问题需要从理论上探讨,从实践中总结。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合作联动的空间组织的角度进行研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郁  曾军  
从国际旅游外汇收入和入境旅游人数的角度,将全国(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划分为八大经济区,借助于中国旅游网(www.cnta.com)、《中国统计年鉴》和《中国旅游统计年鉴》等资料,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标准差(St)和变异系数(Vt)两个主要指标,来测算我国国际旅游区域经济差异情况。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龙茂兴  孙根年  马丽君  王洁洁  
依托百度指数平台,根据其关键词叠加检索规则,获取2009年四川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数据。研究发现,在惯常环境条件下,区域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与实际旅游客流具有极强的正相关性。区域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在时空上存在3个层次的波动变化特征:一是全年呈现"双峰"模式变化,四川省的"双峰"值出现于3月底至5月底、6月低至10月初;二是月内旅游网络用户关注度以周为周期呈波峰状有序波动,双休日为峰谷,工作日为峰脊;三是在节假日前后呈规则变化,节前为高峰凸起,节后则是低丘缓坡。用户关注度此种变化特征与现实旅游客流的波动变化相映照。同时,四川旅游用户关注度数值变化与旅行社接待国内客流量变化,在时序维度和区域空间维度上...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王钺  陈叙笛  刘琼  
四川秦巴山区作为秦巴山脉的核心组成部分,由于受自然条件、地理行政区划等因素的影响,其旅游资源并未完全转化为旅游经济优势。通过对阿尔卑斯山脉、落基山脉和秦巴山脉三大山脉的对比分析,总结出秦巴山脉发展旅游的优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的旅游发展竞合分析,提出四川秦巴山区与周边城市发展旅游的合作潜力,为实现四川秦巴山区旅游产业的发展提供基础条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郭凌  孙根紧  
文章运用地理集中指数、基尼系数、变异系数和均衡比系数,对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发现:从全省层面看,四川省A级旅游景区呈集中态势,空间分布不均衡;从区域层面看,五大经济区内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不同,且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空间分布均衡程度亦显著差异;从地市层面,各等级A级旅游景区的面积均衡比、人口均衡比和经济均衡比显著不同。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罗正琴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日益突出。为了协调城乡经济的发展,党与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本文以四川省为例,采用文献查阅法、调查分析等方法,从乡村旅游开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入手,根据四川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情况,重点分析四川省新农村背景下乡村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然后进一步阐释四川省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乡村旅游扶贫开发的措施,为四川省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帮助,这不仅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的转型发展,还有效改善了农村的生活环境,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伟强  
旅游区的地位差异,根源于旅游资源条件的地域差异以及在不同社会、经济背景下旅游业发展进程和形式上的差异。旅游区的地位分析应建立在对旅游区游旅资源总体特征认识的基础上,并将旅游区放在全国旅游地域系统中分析对比其旅游资源(条件)的独特性及组合状况,进而对旅游区的相对地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吴良平  张健  
本文首先以入境旅游区域差异Theil系数的改进过程为例,从理论上探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和各省区消费水平变化是否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衡量方法的测算结果产生影响,随后采用改进的Theil系数,对1991年至2012年中国入境旅游三大地带内、三大地带间和省区的区域差异动态演变进行实证分析,同时比较了衡量方法改进前和改进后的测算结果。研究发现:当区域差异衡量方法的测算结果有量纲时,人民币对美元汇率波动和各省区消费水平变化都会对测算结果产生影响效应;当区域差异衡量方法的测算结果没有量纲时,只有各省区消费水平变化对测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吴春涛  李熙  段金莉  
从自然灾害旅游的角度出发,采用文献分析法、半结构精英访谈法和游客问卷调查法,梳理以"5·12"汶川大地震遗址为核心的旅游景区的开发模式,分析各主要场所(景点)对游客体验的影响,探讨自然灾害型黑色旅游遗址的教育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游客通过游览受到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但是难以得到放松或休闲体验;防灾减灾教育能提高游客的重游意愿,但是游客对防灾减灾教育的感知薄弱。打造多维度的旅游产品、缩小地震遗址的保存范围、革新遗址的讲解与形象是推动绵阳北川羌城旅游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措施。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许虹  
四川省有着丰富的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的旅游资源 ,旅游经济发展潜力巨大。作者根据一定的统计数据 ,对四川省旅游的国际客源市场及其外汇收入、国内客源市场状况与全省饭店接待能力等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然后根据一定历史时段的资料对未来若干年的国际国内游客接待量与旅游收入进行了预测 ,并对达到预测目标的可行性进行了评价。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郭洁  姜艳  胡毅  孙明  
分析探讨了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的基本特点,利用四川省158个县市1971~2000年30年气候整编资料,计算和分析了30年平均1~12月份和365天的人体舒适指数。确定各地适宜旅游的月份以及时段长度,并以此为依据将四川省旅游气候资源划分为三大旅游区——夏季避暑型旅游区(Ⅰ区)、冬季避寒型旅游区(Ⅱ区)、春秋温暖型旅游区(Ⅲ区)三大区域,其中Ⅰ区和Ⅲ区中各划分出3个亚区。通过区划发现,四川盆地适宜开展春秋季旅游,而川西高原大片地区可以开展夏季避暑旅游,在川西南山地适宜旅游期长,特别利于冬季避寒和阳光旅游。首次较详尽地给出了四川各地的最佳旅游时段,为合理开发利用四川旅游气侯资源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宇  朱成李  李春美  
本文以西成高铁为例,选择四川旅游市场,通过实地调研方法研究高铁对旅游消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西成高铁的开通,首先可以促进四川旅游的国内客源市场得到扩大;其次促进了游客的旅游频次、旅游过程中的停留时间明显增加,旅游积极性得到提高,旅游方式趋于多元化,有利于打破传统观光式旅游、黄金假期游的格局;再者可以促使旅游消费支出增加,有利于当地旅游业发展。从游客感受来看,西成高铁的开通带给游客的出游适宜性效果良好,游客选择高铁出游的偏好也随之提高。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法建  章锦河  陈冬冬  
本文采用景区出现率、空间模式理论、旅游线路目的地类型理论、TICI指数对市场上经营的有关皖南旅游区观光旅游线路的空间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皖南各景区在市场线路中的利用现状、角色位置以及不足之处,以期对皖南旅游区的旅游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产生一定的启示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