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95)
2023(8101)
2022(6788)
2021(6162)
2020(4929)
2019(11039)
2018(10855)
2017(20604)
2016(11076)
2015(12164)
2014(12405)
2013(12159)
2012(11682)
2011(11043)
2010(11576)
2009(10802)
2008(10443)
2007(9500)
2006(8967)
2005(8337)
作者
(32937)
(27538)
(27537)
(26433)
(17887)
(13084)
(12353)
(10547)
(10424)
(10054)
(9673)
(9220)
(9038)
(8913)
(8884)
(8612)
(8102)
(8058)
(7848)
(7479)
(7116)
(6752)
(6587)
(6437)
(6367)
(6252)
(5979)
(5831)
(5577)
(5346)
学科
(68901)
经济(68858)
管理(32981)
(25526)
地方(21603)
(18872)
企业(18872)
方法(18156)
数学(16105)
数学方法(15912)
(15700)
中国(15219)
地方经济(14164)
(13563)
环境(13290)
业经(12567)
农业(10673)
(10403)
(9989)
(9664)
(9369)
贸易(9360)
(8927)
(8680)
金融(8678)
及其(8655)
(8360)
(8201)
银行(8196)
(8167)
机构
学院(167426)
大学(163571)
(82025)
经济(80411)
研究(65657)
管理(60981)
理学(50842)
理学院(50225)
中国(49634)
管理学(49467)
管理学院(49142)
科学(37651)
(35515)
(34449)
(33115)
研究所(29793)
中心(28881)
财经(27108)
(27065)
经济学(25849)
(25580)
(24350)
(23726)
经济学院(22767)
(22418)
北京(22356)
师范(22282)
业大(21186)
(21015)
科学院(20355)
基金
项目(104117)
科学(82212)
研究(78341)
基金(74815)
(64752)
国家(64246)
科学基金(54480)
社会(51599)
社会科(48985)
社会科学(48975)
(40066)
基金项目(38383)
教育(33829)
(33708)
自然(32907)
自然科(31938)
自然科学(31927)
自然科学基金(31305)
编号(31000)
资助(30868)
成果(25451)
(25334)
重点(24113)
课题(22624)
(22589)
国家社会(21572)
发展(21129)
(20799)
(20708)
(19602)
期刊
(105620)
经济(105620)
研究(56637)
中国(33724)
(25251)
管理(24620)
(23936)
科学(21849)
学报(20975)
(18903)
金融(18903)
经济研究(17173)
农业(16170)
大学(16094)
学学(15499)
业经(15424)
技术(14837)
教育(14195)
财经(14085)
问题(13277)
(12382)
(10460)
技术经济(9695)
资源(9662)
国际(9519)
世界(9448)
经济问题(8610)
统计(8561)
现代(8536)
(8479)
共检索到2724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屈波  谢世友  
文章采用相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思路与计算方法,计算了2001年重庆三峡生态经济区相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相对经济承载力和综合承载力,得出该地区超载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达37.4%、人地矛盾日益突出的结论。针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安全问题,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库区立体管理模式、库区生态安全预警系统和绿色GDP核算体系;倡导各产业在生态安全下的生产经营运行模式;建立库区县市级管理责任定位体制,明确不同部门、地区对应库区生态流域单元的管理权限和责任;积极引导公众进行安全生产和科技减灾自救等相应的对策措施。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玉宝  
文章分析了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发展循环农业的意义,提出了发展循环农业可供选择的4种典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进而提出了库区发展循环农业应该采取的措施,对指导库区循环农业的发展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朱邦耀  罗有贤  苏维词  
分析了重庆市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经济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了生态农业启动型、新型工业催生型、政府协调引导型、旅游带动型、园区集聚型和城镇化带动型六种县域经济发展模式以及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何春燕  薛鹏  刘邵权  
经济发展可决定一个地区资源配置的空间分布和发展格局,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可为区域发展规划、发展政策制定提供重要参考。以重庆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县域为评价单元,建立经济发展水平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综合得分值,将其划分为最高、较高、中等、较低和最低5个等级,进而运用多元变量回归分析探究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显著影响因素。研究表明:该区经济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总体趋势为自西向东逐渐降低。地形、区位及交通3者是造成经济发展空间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在远离重庆主城区、海拔高、坡度大的山区,交通通达性已成为制约县域经济发展的瓶颈因素。因而,要缩小经济发展差距,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孝胜  
 三峡库区经济生态区位于三峡库区和武陵山区及大巴山区,属于我国集中连片的贫困山区和农业大区之一。由于该区域生态环境直接影响三峡库区和长江上游经济发展,因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文章针对三峡生态经济区的现实状况,提出了加快三峡生态经济区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广  刘广龙  朱端卫  王雨春  周怀东  
基于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框架选取25个能反映水生态安全状态的指标,通过指标权重确定、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水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从城镇化视角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自2007年三峡库区水位达156m高程以来的水生态安全状态。为了使AHP所确定的指标更客观,运用熵权对AHP进行修正,得到综合权重值来表示指标的权重。分析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自2007年三峡库区水位达156m高程至2010年三峡水库蓄水达到175m最终水位水生态一直处于不安全状态,2011~2012年升至警戒状态,总体趋势在逐年升高。影响三峡库区重庆段水生态安全的劣势因子是资源环境...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魏兴萍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PSR)概念模型,从20个指标通过数据标准化处理、指标权重确定和生态安全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例,分析三峡库区重庆段自直辖以来的生态安全问题。运用熵权和AHP的平均值作为权重,结合主观和客观赋权的优点,使评价更为合理。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1997-2003年生态安全度为很不安全状况,2004-2007年生态安全度为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压力来看,1997-2007年其ESI一直处于很不安全状况;从资源环境状态来看,1997-1999年为很不安全状态,2000年和2001年为不安全状态,2002-2006年为临界安全状态,2007年为较安全状态;从人文环境响应来看,1997-2004年为很不安全状况,2005-2007年为不安全状况。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3方面分析对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的影响,据权重值得知,人文环境响应对城市生态影响最大,其次是资源环境状态,影响最小的是资源环境压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杨远琴  任平  洪步庭  
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基于生态安全视角,以生态敏感性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结果提取生态源地,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安全格局,在生态安全格局基础上对三峡库区重庆段2015年的土地利用冲突进行识别,以期为三峡库区重庆段土地利用规划管理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耕地冲突分布较为分散,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奉节县、开县、石柱县与涪陵区,严重与较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外围区县,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长寿区和巴南区;(2)建设用地冲突分布较为集中,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严重和较严重冲突分布较为分散,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和不冲突也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且大多位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3)综合土地利用冲突的极严重冲突集中分布于重庆市主城区的中心区域与奉节县,严重与较严重冲突各区县均有分布,一般与不冲突集中分布于极严重冲突的外围区域。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余世勇  
三峡库区地处长江咽喉地带,是我国极为重要的敏感生态经济区。三峡库区的战略地位决定了生态与经济必须同步建设、同时优化和协调发展。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面临人地矛盾突出、财政困难和资金缺乏、科技创新和人才不足、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管理体制不完善等难点。推进三峡库区生态与经济同步建设必须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发展兼具生态与经济的双功能产业,加大国家投入力度,建立有效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科技支撑与人才支持、完善库区综合统一的管理体制等。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张凤太  苏维词  
本文首先阐述了三峡库区岩溶山区发展生态农业的必要性,分析了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水土流失严重、中低产田面积大,人地矛盾突出,农业面源污染、水污染大,旱涝灾害频繁,植被严重破坏、森林生态功能低下等问题,进而提出了节水型、经济林型、草场改良为主畜牧业型、生态观光农业型、庭院型、小流域治理型六大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及发展生态农业的对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亚飞  董景荣  
战略产业是指影响一国或地区经济长期发展,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转换和经济持续快速增长起根本性、全局性作用的产业。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当前产业空心化问题严峻,缺乏能起带动型的战略性产业。文章在对三峡库区生态经济区产业发展状况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充分结合三峡库区既有的静态比较优势资源,并充分整合动态的技术、人才等战略性资源,提出了培育三峡库区战略性产业的战略选择。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冯佺光  赖景生  
在界定了山地化及其民俗生态旅游经济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研发的历史、自然地理渊源、地质和人文景观、社会经济资源条件;并以武陵山区腹地的重庆市东南地区为例,分析了该区域发展民俗生态旅游的比较优势与相对劣势。提出了从同一省(市)管辖的行政区向他辖的"地缘经济区"开放协作,构筑武陵山区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圈乃至"中国-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实现不同利益主体的区内和区际的山地化民俗生态旅游经济协同开发的构想及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逖  马智利  
随着国家对三峡重庆库区二期移民全面验收的结束,重庆库区三期移民工作正式启动。同时,库区经济社会发展还比较落后,产业薄弱问题十分突出,生态环境保护压力加大。重庆三峡库区移民后期农村经济发展中还存在许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就此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明慧  周启刚  孟浩斌  彭春花  刘栩位  周浪  
三峡库区是长江上游生态环境集敏感、脆弱、复杂为一体的地区,其生态安全格局的构建对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以三峡库区重庆段为研究区,采用2018年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和遥感数据,构建生态服务重要性与生态敏感性评价体系,综合确定生态源地;以坡度、起伏度、土地利用类型确定阻力值,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构建生态廊道,最终形成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重庆段生态源地面积13 660.80 km~2,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9.61%,主要分布于巫溪、奉节、石柱、开州等区县;生态廊道连接生态源地,共81条,总长度为3 069.29 km,廊道呈树状辐射分布,呈现"东北-西南"树状分布的空间格局;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共同形成三峡库区东北生态城镇圈、三峡库区西南都市生态圈以及连接两圈的三峡库区中部走廊的"一廊两圈"生态安全格局。研究结果对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可为三峡库区生态环境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虹  
三峡工程建成后,随水库运行将在库区两岸形成垂直落差30 m的消落区,面积达300多km~2。消落区的形成可能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加大、植物多样性及生态系统被破坏、诱发地质灾害、暴发流行性疾病等生态环境问题。通过各种途径对消落区进行合理分类对于保护和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有重要的意义。以三峡库区消落区的重庆段为例,结合三峡库区消落区的人文环境、气候、坡度、水深、地貌等区域基本特征,以遥感数据为基础,以GIS技术为手段,分析消落区的基本特点、人类活动对消落区的影响、消落区的生态环境问题以及生态功能定位,更好地保护消落区的生态安全。为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提供了三峡库区消落区生态环境保护、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