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299)
- 2023(16528)
- 2022(13884)
- 2021(12725)
- 2020(10711)
- 2019(24490)
- 2018(24299)
- 2017(46978)
- 2016(25360)
- 2015(28195)
- 2014(28583)
- 2013(28219)
- 2012(25764)
- 2011(23367)
- 2010(23420)
- 2009(21666)
- 2008(20874)
- 2007(18330)
- 2006(16303)
- 2005(14760)
- 学科
- 济(120976)
- 经济(120856)
- 管理(70564)
- 业(65410)
- 企(54078)
- 企业(54078)
- 方法(46818)
- 数学(40430)
- 数学方法(39908)
- 中国(29565)
- 农(27999)
- 学(27587)
- 地方(27150)
- 业经(25070)
- 财(24404)
- 制(19088)
- 农业(18946)
- 理论(17625)
- 和(16907)
- 贸(16455)
- 环境(16454)
- 贸易(16442)
- 易(15829)
- 地方经济(15708)
- 融(15482)
- 金融(15480)
- 银(15459)
- 银行(15416)
- 技术(15063)
- 务(14814)
- 机构
- 大学(365109)
- 学院(361427)
- 济(149156)
- 经济(146020)
- 管理(140454)
- 研究(127827)
- 理学(121021)
- 理学院(119608)
- 管理学(117343)
- 管理学院(116691)
- 中国(93641)
- 科学(79993)
- 京(78565)
- 财(66418)
- 所(64943)
- 农(59875)
- 研究所(59264)
- 中心(56494)
- 业大(54490)
- 江(53592)
- 财经(53195)
- 北京(49670)
- 范(48807)
- 师范(48356)
- 经(48319)
- 农业(46706)
- 院(46579)
- 经济学(45393)
- 州(43093)
- 经济学院(40474)
- 基金
- 项目(246410)
- 科学(193165)
- 基金(178363)
- 研究(177913)
- 家(156290)
- 国家(155030)
- 科学基金(132396)
- 社会(112873)
- 社会科(106939)
- 社会科学(106906)
- 省(95697)
- 基金项目(94222)
- 自然(85907)
- 自然科(83904)
- 自然科学(83881)
- 自然科学基金(82324)
- 教育(80850)
- 划(80766)
- 资助(73388)
- 编号(71433)
- 成果(58210)
- 重点(55473)
- 部(53646)
- 发(52863)
- 创(50172)
- 课题(49815)
- 创新(46885)
- 科研(46859)
- 国家社会(46637)
- 教育部(45761)
- 期刊
- 济(168865)
- 经济(168865)
- 研究(110015)
- 中国(72316)
- 学报(59830)
- 科学(55384)
- 农(54936)
- 管理(52983)
- 财(50059)
- 大学(45104)
- 学学(42316)
- 教育(39586)
- 农业(37664)
- 技术(31763)
- 融(30345)
- 金融(30345)
- 经济研究(27788)
- 财经(26559)
- 业经(25724)
- 经(22847)
- 问题(21822)
- 业(19756)
- 技术经济(18783)
- 图书(18714)
- 科技(17290)
- 版(16917)
- 理论(16731)
- 统计(16641)
- 资源(16489)
- 现代(16351)
共检索到5412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谢洪斌 谭德军 罗真富 姚光华
研究目的:科学地开展土地资源评价和规划,实现土地合理、有效利用。研究方法:以重庆长寿湖周边地区为例,利用RS与GIS技术,借助地质、地球化学、遥感等多源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评价指标,通过专家打分确定权重,使用多指标评价模型、模糊数学和叠加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一套土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土地的社会属性为重点,结合当地政府对研究区在一小时经济圈的具体定位,对其土地利用现有结构进行了科学调整。研究结果:遥感影像与评价结果叠加实现三维可视化,让决策者简单直观的了解土地利用情况,为土地规划提供科学依据。研究结论:以土地自然属性为基础的适宜性评价,和以社会属性为重点的土地结构调整方法,可很好的结...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 谢德体 刘洪斌
随着重庆市经济快速的发展,土地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越加尖锐。利用层次分析法,选择PSR(压力、状态、响应)指标模型对重庆市"一小时经济圈"2000和2006年的生态环境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发现:2000和2006年,整体上渝西地区的潼南、铜梁、大足、壁山、永川以及荣昌等区县生态环境都处于一个较差的水平,而涪陵均处于较高的水平。两年间研究区域生态质量均以优、良为主,所占面积比例分别为60.96%和62.56%;从2000年到2006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整体呈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显著变差的面积比例达到31.71%,而显著变好的区域面积比例仅有5.24%;研究区生态环境下降区域面积比例达到59.7...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谢庭生 谢树春 赵玲
中国南方农业自然条件十分优越,经济植物品种繁多,是我国发展多种经营和建设特色经济植物产业的重要基地。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自1980年代以来,与南方一些有关单位合作,陆续对橡胶、荔枝、龙眼、柑橘、茶叶、油茶、杉木、毛竹、龙须草、香水稻、黄花菜、烤烟、双低油菜、木薯和牧草、药材等近100种南方经济植物的土地适宜性进行了系统研究,对推动南方特色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文章以这一研究为基础,论述了南方经济植物土地适宜性研究的主要内容,阐明了“三等九级”评价系统及其基本原理,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基本框架,指明了限制因素改造的方向。可为我国开展农作物、林木、牧草、药材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参考。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元梅 谭术魁
研究目的:研究珠三角一小时城市圈房价与其影响因素的相关关系,揭示各影响因素对该地区房价及其波动的影响程度。研究方法: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和建模。研究结果:研究区房价与其影响因素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GDP与房价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GDP变化对房价波动的贡献最大。研究结论:研究珠三角一小时城市圈的房价波动应把握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形势这条主线;各影响因素对房价波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应当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对房价进行调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惠蓉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唐磊 贾树海 张安 刘秀娟
以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为研究区,采用GIS技术与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等方法相结合,对东陵区红树莓、寒富苹果两种特色经济作物土地适宜性及其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宜于红树莓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91.9%,适宜于寒富苹果发展的高度适宜、适宜的农用地的面积占评价单元总面积的88.7%。本研究为未来沈阳市东陵区红树莓和寒富苹果的种植布局提供了科学依据。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萍 刘代平 段建南
土壤及相关要素的数字化是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将GIS、空间插值等技术应用到以县域为单元的土壤质量调查,建立了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库,调查成果图和八种土地适宜性评价图及属性数据库,从而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构筑了土地信息化平台。
关键词:
土壤数字化 土地适宜性评价 GIS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史同广 郑国强 王智勇 王林林
长期以来,土地适宜性评价一直在土地规划利用中起着基础性作用。近十几年,农业土地适宜性评价持续深入开展,城市用地、旅游用地、土地整理复垦以及其他用地的土地适宜性评价日渐增多;基于此,土地适宜性评价的理论思想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景观生态学被引入土地适宜性评价,可持续利用观深入人心;土地适宜性评价在方法上也有新的发展,GIS在土地适宜性评价中得到广泛的应用,这使得土地适宜性评价更为灵活、科学。
关键词:
土地 土宜性评价 进展 中国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何英彬 陈佑启 杨鹏 吴文斌 姚艳敏 李志斌
土地适宜性评价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项基本工作和重要内容。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及环境问题的日益加剧,研究探讨土地适宜性是处理好人口与资源、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重要课题。通过对大量文献的检索,较为系统地总结了国外学者有关基于GIS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的观点,按照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三个方面:计算机辅助叠加制图、基于GIS多指标决策方法和人工智能建模。对于目前常用的基于GIS多指标决策和人工智能建模两种方法进行了评析;并提出评价方法正向精确化、综合化和动态化的方向发展,建议注重土地适宜性评价方法的空间尺度转换,力争在未来实现网络化、可视化。
关键词:
土地适宜性 研究进展 国外 GIS 展望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春梅 郭佳雯
2019年中国国内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于北京时间3月30日20时30分至21时30分分别在北京、上海、武汉、深圳、成都等地同时举行熄灯仪式。北京奥林匹克塔、上海东方明珠、武汉黄鹤楼、深圳印力广场等地标性建筑在该时间内准时熄灭景观灯。"地球一小时"活动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发起的,旨在倡导环保节能的全球性大型环保公益运动。该活动从2007年开始,目前已覆盖超过180个国家与地区、7 000多个城市,吸引了数亿名支持者。客观而言,该活动是WWF推进节能减排的一项公益倡议,尽管带有一定的仪式性和形式性,但对于推进全球低碳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轮
"地球一小时"活动是世界自然基金会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所发出的一项倡议活动,希望人们在每年3月最后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八点半到九点半自愿熄灯一小时,以实际行动应对气候变化。2013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于3月23日举行,主题是"只要你愿意,我就愿意",得到了全球超过150个国家和地区的7000个城市的积极参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潮伦
从悉尼歌剧院到柏林勃兰登堡门,从巴黎埃菲尔铁塔到纽约帝国大厦……2010年全世界有120多个国家、数以千计的城市sss的著名景点和地标性建筑,在当地时间3月27日20时3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杞人
查塔姆岛是位于新西兰东南约800公里处的太平洋岛屿,当地时间2009年3月28日20时30分,岛上居民熄灭了自家的灯,"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由此开始在全球接力。"地球一小时"环保活动由世界自然基金会发起,旨在引起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警惕,倡导人们关灯一小时,以实际行动表达抵御气候变暖的信心和决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李凯风 丁宁 张卓
本文利用DEA三阶段模型改良传统重力模型,加入对外部基础和内在金融环境的考虑后建立混合重力模型,并通过金融传递潜力的度量跨越时间的界限;以信息腹地和效率递减为理论依据设置多重衰减阈值,来衡量距离对金融资源传递的衰减作用。做到以金融为视角,将时间、空间要素纳入武汉两小时经济圈建设的研究中。本文得出的结论是,武汉两小时经济圈应该建设为长三角的二级附属经济圈;武汉作为区域金融中心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和金融腹地发展潜力;合肥是长三角与两小时经济圈的重要连接点,长沙和南昌的基础交通建设比单纯的金融建设更为重要。
关键词:
混合重力模型 衰减阈值 金融腹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