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20)
2023(15313)
2022(13284)
2021(12665)
2020(10415)
2019(23784)
2018(23891)
2017(45901)
2016(25180)
2015(28454)
2014(28457)
2013(28001)
2012(26105)
2011(23634)
2010(23964)
2009(22076)
2008(21690)
2007(19542)
2006(17597)
2005(15373)
作者
(73478)
(61488)
(60785)
(58265)
(39030)
(29650)
(27558)
(24188)
(23328)
(21960)
(20936)
(20742)
(19449)
(19425)
(18917)
(18556)
(18504)
(18014)
(17604)
(17339)
(15366)
(15357)
(14908)
(14251)
(13864)
(13788)
(13650)
(13496)
(12420)
(12297)
学科
(100477)
经济(100277)
(73702)
管理(67928)
(52563)
企业(52563)
(51871)
方法(41488)
数学(34565)
农业(34398)
数学方法(34053)
业经(27504)
中国(27132)
(24146)
(23132)
地方(21567)
(20231)
(17500)
贸易(17492)
理论(17410)
(17287)
(16996)
(16459)
(15057)
技术(15056)
环境(14873)
(14859)
银行(14818)
(14161)
教育(14072)
机构
学院(358075)
大学(356247)
管理(141219)
(139847)
经济(136513)
研究(123260)
理学(121785)
理学院(120416)
管理学(118213)
管理学院(117576)
中国(93661)
科学(78373)
(76334)
(75585)
(63895)
(62811)
业大(59350)
农业(57928)
中心(57299)
研究所(57017)
(54516)
财经(50046)
(49654)
师范(49260)
北京(48131)
(45488)
(44040)
(43635)
师范大学(39378)
(39369)
基金
项目(242073)
科学(189805)
研究(179189)
基金(174293)
(151812)
国家(150422)
科学基金(128430)
社会(111601)
社会科(104634)
社会科学(104604)
(94605)
基金项目(92811)
自然(83462)
自然科(81446)
自然科学(81429)
教育(80917)
自然科学基金(79958)
(79444)
编号(75566)
资助(70971)
成果(62075)
重点(53893)
(53251)
(52105)
课题(51129)
(49176)
科研(45880)
创新(45761)
教育部(44865)
大学(44644)
期刊
(163388)
经济(163388)
研究(105723)
(76383)
中国(73880)
学报(59286)
科学(55435)
农业(51948)
管理(48353)
(46307)
大学(45580)
学学(42949)
教育(42232)
(34064)
金融(34064)
业经(30970)
技术(29933)
(24536)
财经(23424)
经济研究(22633)
问题(21930)
(19866)
(19685)
图书(19193)
科技(17617)
资源(17451)
理论(17251)
技术经济(17020)
业大(16607)
现代(16603)
共检索到5382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廖玉姣  杨玲  
目前,我国农转非人员享受的社会保障政策主要有城市低保、储蓄式养老、城乡新型合作医疗保险以及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这些政策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转非人员的部分社会保障问题,但农转非人员吃低保比城市人口困难,城乡新型合作医疗、储蓄式养老保险和新的基本养老保险政策也都存在缺陷。不但应完善现有社会保障政策、征地补偿政策以及城市郊区征地管理制度,还要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向城市融合,发挥集体经济对农转非人员的保障作用。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贺桂华  黄田  
被征地农民是一个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特殊产物。近年来不断出现的被征地农民游行上访甚至群体性事件深刻揭示着对其进行社会保障的必要性。十九大"全民参保"口号的提出,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社保问题再一次摆在了重要的位置。本文从被征地农民社保政策出发,发现单一化、难落地、供需诉求差异问题依然存在。需着眼现时代战略布局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实际,构建"网格化"、"生活型"、"梯田式"、上下协同的新型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体制。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黄英君  
长期以来,在我国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使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呈现出城乡截然不同的情形。自2010年8月起,重庆市开始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此次大规模的户籍改革后,千百万农民脱离土地进入城市生活。而在失去最主要的生产资料——土地后,这些农民能否适应城市的生活也成为社会各界广为关注的焦点。基于此,文章通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重庆入户调查获得的关于征地农转非人员参与配套养老保险情况进行分析,并找出影响他们参与度的因素以及存在的问题,从而为配套政策的完善和实施,提出实行分级缴费并逐步提高给付标准等若干有一定针对性和可行性的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陈绍友  何微微  
一般地,企业特别是占地企业应该是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实现的当然主体。政府在征地农转非人员非农就业促进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起着主导性作用。因此,企业和政府都应把征地农转非人员的非农就业问题纳入自身发展的系统中去考虑与实施,否则当承担更高的用地成本。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瑞庆  
征地留用地是政府在征用集体土地时,按照征地面积的一定比例核定用地指标,让被征地村级集体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安置失地农民。虽然征地留用地仍为原"村籍"农民共有,但土地性质已转为国有,开发和使用不存在制度障碍。通过物业入股、合作开发、自主开发等多种留用地开发方式,引导原村级集体经济由出租物业经济向投资型、产业服务型经济转型。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管理模式使原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向市场主体转型。折股量化的收入分配方式使原"村籍"农民转为"股民",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产权虚置难题。留用地是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下集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瑞庆  
征地留用地是政府在征用集体土地时,按照征地面积的一定比例核定用地指标,让被征地村级集体用于发展二、三产业,壮大集体经济,安置失地农民。虽然征地留用地仍为原"村籍"农民共有,但土地性质已转为国有,开发和使用不存在制度障碍。通过物业入股、合作开发、自主开发等多种留用地开发方式,引导原村级集体经济由出租物业经济向投资型、产业服务型经济转型。公司制或股份合作制管理模式使原村级集体经济逐渐向市场主体转型。折股量化的收入分配方式使原"村籍"农民转为"股民",解决了村级集体经济产权虚置难题。留用地是我国现有土地制度下集体经济成功转型的一条途径,建议国家将其法制化和制度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吴小钢  
“城中村”改造一直是涉及土地管理、公共决策和环境保护等多方面问题的社会热点和难点。本文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政府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的社会经济学思考,提出了一些个人的浅见。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廖远涛  代欣召  
城中村形成、发展的过程,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过程,是一种"城—乡"相互融合的渐进式演进过程。文章以回顾的视角,分析了广州城中村形成、发展的社会经济背景,重新审视广州城中村的演进历程及基本类型,以此作为理解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基础;之后,系统梳理了广州城中村改造政策,并对其实施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最后,对城中村改造政策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薛亚娟  张骥飞  刘英泽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已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途径。加快建立和完善面向"城中村"失土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适应城市化和社会结构转型的需要,也是保障农民基本权益、加快农民市民化的需要。为此,需要对其中所包含的社会保障问题进行深入剖析,从而真正实现失地居民"老有所养、失有所保、贫有所济、病有所治、伤有所医"的和谐社会局面。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强  王勇  周凯琦  
学术界对城中村看法不一,基于不同价值判断城中村改造方向也有差异。究竟应该如何看待城中村,如何对待城中村呢?本文通过文献分析法,回顾我国城中村认知与改造研究历程,发现研究呈现阶段性变化,认知由消极向积极转型,改造研究在形式、模式、思路上嬗变。未来城中村改造研究要在厘清城中村内涵的基础上,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社会参与机制完善、地方文化存续、差异性研究等方面加强。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冯建国  徐林山  费敏浩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杨玲  
"城中村"具有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同时又具有其他农村所没有的区位和经济优势;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城中村"是最有条件率先实现统筹的地区。重庆市作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在"城中村"改造中尚存在一些不利于统筹的问题,应树立新的改造指导思想,创新改造模式和改造方式以及征地补偿制度,促进"城中村"融入城市。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李爱荣  
按照现有法律的规定,城中村存在农村自治组织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两种成员权,但在城中村改造的过程中,两种成员权具有混合的特点,并在宅基地的处理问题上集中表现出来,产生了一些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涉及到在改造过程中,农村集体经济组织通过的决议对宅基地使用权人的效力问题、宅基地使用权与成员权的关系问题以及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的权利救济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对城中村改造的顺利进行有着直接的影响。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杨卡  
在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不断出现并构成特殊的城市空间,"城中村"里呈现的社会、经济等各方面问题受到广泛关注。中国新时期的新型城镇化战略要求构建协调、融合的城乡关系,也对"城中村"的治理改造提出了新的要求。现阶段,中国"城中村"的空间演化呈现边缘聚集、空间剥夺凸显和空间生产剧烈的景象,因此,空间治理上宜采取分类改造的模式,尽可能基于村落原有的空间框架进行治理,约束城市增长方向,并通过人口、经济的逐级疏散来构建新型的城乡关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李亚云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化,城市化已成为必然趋势。从国际经验看,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和完善与否有直接关系。然而,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一直未能得到解决,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城市化进程的制度障碍之一,中国农民长期游离于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边缘,一个支撑社会发展的庞大体系不能享受应有的公民权利。如何正确理解城市化进程与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关系,如何解决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村社会保障问题,成为我国城市化进程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在探讨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的关系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缺位,并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解决农村社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