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
- 2023(190)
- 2022(201)
- 2021(170)
- 2020(148)
- 2019(274)
- 2018(255)
- 2017(569)
- 2016(334)
- 2015(290)
- 2014(289)
- 2013(280)
- 2012(276)
- 2011(277)
- 2010(304)
- 2009(298)
- 2008(296)
- 2007(271)
- 2006(268)
- 2005(212)
- 学科
- 济(1406)
- 经济(1406)
- 农(684)
- 地方(673)
- 业经(660)
- 农业(647)
- 农业经济(569)
- 方法(452)
- 发(396)
- 发展(316)
- 展(316)
- 理论(294)
- 旅(292)
- 环境(282)
- 游(281)
- 管理(281)
- 旅游(278)
- 经济理论(271)
- 建设(254)
- 经济建设(233)
- 文化(211)
- 数学(184)
- 数学方法(183)
- 及其(173)
- 业(171)
- 产业(166)
- 方针(164)
- 策(161)
- 政策(160)
- 方针政策(159)
- 机构
- 学院(5248)
- 大学(4177)
- 旅(2591)
- 游(2574)
- 旅游(2562)
- 管理(1890)
- 理学(1499)
- 理学院(1475)
- 管理学(1431)
- 管理学院(1421)
- 研究(1407)
- 范(1323)
- 师范(1321)
- 济(1224)
- 经济(1173)
- 科学(1091)
- 旅游学(1046)
- 游学(1046)
- 中国(1006)
- 师范大学(992)
- 系(932)
- 州(856)
- 江(827)
- 京(824)
- 南(685)
- 财(685)
- 中心(615)
- 所(606)
- 职业(601)
- 地理(584)
共检索到68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重庆位于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腹心地带,在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中肩负着重大使命。三峡成库后,水体自净能力降低,生态更加脆弱,水环境保护压力更大,总书记对重庆提出了"建设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成为山清水秀美丽之地"的殷殷嘱托。在财政部关心下、市委市政府领导下,重庆财政发挥职能,统筹资金资源,加强激励引导,为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提供财力支
关键词:
长江上游 生态屏障 激励引导 三峡库区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晓平 樊杰
长江经济带是世界最大的内河产业带和制造业基地,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建设长江生态屏障是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以金沙江区段为主的长江上游地区在流域生态屏障建设中更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实地调研,以地处云南省东北部、金沙江下游、滇川黔3省结合部的昭通市为例,分析了地区产业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互动机理。首先分析了昭通市生态—经济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指出优化产业结构是昭通市生态-经济系统协调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此基础上提出昭通市应通过高效生态农业、环境友好型工业以及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屏障建设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生态—经济 生态屏障 长江上游 昭通市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培坤,蒋宣明
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脉的各拉丹冬雪山,全长6380公里,总落差5400米,流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源头至干流宜昌段称为上游,长4511公里,流域范围涉及青海、西藏、四川、云南、湖北、贵州、甘肃、陕西等8个省区的348个县(区、市),面积105.4万平方公里,分别占长江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扈万泰 翟长旭 周涛
以重庆市主城区滨江路为例,对长江上游城市滨江地带规划与建设情况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已建滨江路规划建设经验和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城市道路系统和城市设计的角度,提出了提高和改进城市滨江路建设水平的若干对策。
关键词:
重庆 滨江路 亲水性 城市设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蒋乾
选取长江上游作为研究区域,以县域国土空间为基本单元,在分析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理论框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统计方法、多要素空间叠置方法,开展国土空间城镇开发适宜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长江上游资源承载力高值区以成都为原点,分为四个象限,分别位于嘉陵江上游、川西山原、川南和川西南河谷区、乌江中下游沿岸。长江上游生态环境约束力高值区集中分布于四川盆地,低值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以西的高原山区、盆地向川西高原的过渡带、三峡库区等地。社会经济支撑力高值区以省会城市向外扩展呈圈层状,城镇开发潜力高值区主要沿成—绵—乐经济带、成渝高速沿线和长江干流宜宾—重庆段分布。长江上游城镇空间开发适宜性整体得分不高,较适宜和适宜开发区国土面积仅占长江上游总面积的3.43%,高值区集中分布在成都平原沿成—绵—乐沿线、成渝高速沿线、川南城市群、渝西经济带及贵阳、昆明两座省会城市周边。据此认为,长江上游城镇空间开发应以适宜性评价结果为基础,科学划定禁止开发和限制开发区,充分发挥已有交通干线、长江黄金水道等发展轴线的联动作用,优化长江上游国土空间开发格局。
关键词:
国土开发 城镇空间 适宜性评价 长江上游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张小林
长江上游广大山丘区社会发展的历史证明:水土流失严重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水土资源,影响了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从1989年开展实施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6年来以其显著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说明:水土保持不仅控制土壤侵蚀,改善生态环境,而且维护了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成为支持长江上游山丘区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工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杨勇翔
分析了煤炭资源的分布、开发及供应情况,论述了长江上游地区煤炭开发的优势及开发的重要意义,分析了煤炭开发与电力、冶金等产业发展的关系,对开发战略、西能东送等提出了建议和设想。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曹峥林 罗重谱 黄庆华
以长江上游4省(市)党代会报告为蓝本,对其发展定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发展定位背景依据、具体表述和实操策略上存在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共性特征主要体现为统一的定位指导思想、相同的定位时代背景、突出"生态"定位、趋同的定位目标取向和相似的定位实现框架;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阶段和条件环境的差异性带来的定位差异、目标差异和具体实操策略差异等。发展定位优化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等原则,注重突出比较优势、充分借鉴、加强联动竞合和整合智力资源。
关键词:
发展定位 战略定位 综合定位 功能定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王小琪
长江上游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优势,且开发利用程度低。在长江上游地区已具有一定的物质技术基础,成为该地区进一步开发和保护的有力支撑和保证。对长江上游地区的大规模开发和保护,对于优化我国经济结构,改善我国生态环境,实现沿海与内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协调发展,增强国民经济发展的后劲,保证国家的长治久安等,都具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邓玲 杜渐
本文从长江上游地区的实际出发,占有丰富的资料,论证了长江上游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战略地位,进行了阐述,并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提出了长江上游地区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构思。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陈德敏 谭志雄
长江上游流域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战略地位。开展流域综合开发治理是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途径。未来一段时期内,长江上游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应按照"保护生态环境、统筹开发资源、优化产业布局、防治城市污染、协调流域发展"的总体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兼顾、资源节约、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原则,从规范空间开发秩序、协调长江上游流域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矛盾的角度出发,依据"分类分区"综合开发治理的实现路径,将长江上游流域分为:源头区、深谷区、山地丘陵区及三峡库区。根据流域各区段特征对各分区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有目标、分层次、有重点地推进长江上游流域综合开发治理工作顺利进行。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曹峥林 罗重谱 黄庆华
以长江上游4省(市)党代会报告为蓝本,对其发展定位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发展定位背景依据、具体表述和实操策略上存在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共性特征主要体现为统一的定位指导思想、相同的定位时代背景、突出"生态"定位、趋同的定位目标取向和相似的定位实现框架;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展阶段和条件环境的差异性带来的定位差异、目标差异和具体实操策略差异等。发展定位优化应当遵循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等原则,注重突出比较优势、充分借鉴、加强联动竞合和整合智力资源。
关键词:
发展定位 战略定位 综合定位 功能定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涛 唐章信 万晴夏
本文围绕"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建设美丽桂林"主题,从公共财政支持旅游发展的视角,梳理了当前推进旅游胜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效,并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桂林旅游胜地建设跨越发展的对策建议。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战略定位、发展目标及建设推进情况(一)桂林国际旅游胜地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1.战略定位。旅游业是桂林最具比较优势、品牌效应并仍具较大发展潜力的支柱型经济产业。2012年11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葛燎原
宜宾是我国西部地区 ,特别长江上游地带重要的中心城市 ,国家实施“西电东送”战略的重要依托城市和西南煤电基地。充分发挥宜宾市的经济聚合与辐射作用 ,对于西部地区 ,特别是长江上游地带的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有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加快宜宾市的经济发展 ,重重点是打好“三张牌” ,推进“四个化” ,建设“五个市”。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唐学军 陈晓霞
生态危机的爆发已经严重损害了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基础,这也是人类共同面对的生态环境挑战,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一环,是国家总体安全的基础。在对区域生态共同体的内涵、构成要素、特征及实践成果进行分析的前提下,结合"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建设的具体实践和困境,论述筑牢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优化示范区生态安全格局是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的重要手段。依据示范区的自然地理单元区划分和生态安全走廊建设的具体要求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强顶层设计,筑牢辐射区划层生态安全走廊;第二,强化协同共建,建设协同区划层生态发展区;第三,加大生态红线管控,优化生态布局,强化生态共治共建,筑牢核心区划层生态安全走廊,构建区域生态共同体。示范区生态安全走廊建设展现出的新经验、新面貌将为成渝双城经济圈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