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1)
- 2023(13720)
- 2022(11870)
- 2021(11566)
- 2020(9384)
- 2019(21860)
- 2018(21818)
- 2017(41003)
- 2016(23148)
- 2015(26137)
- 2014(26233)
- 2013(25136)
- 2012(23249)
- 2011(21123)
- 2010(21163)
- 2009(18911)
- 2008(18389)
- 2007(16113)
- 2006(14217)
- 2005(12158)
- 学科
- 济(83065)
- 经济(82878)
- 管理(59475)
- 业(56092)
- 企(46508)
- 企业(46508)
- 方法(38318)
- 数学(31535)
- 数学方法(31110)
- 中国(26937)
- 学(23719)
- 农(23647)
- 教育(23301)
- 财(20107)
- 业经(19924)
- 理论(19715)
- 地方(16207)
- 农业(15730)
- 和(15455)
- 技术(14132)
- 制(13896)
- 贸(13700)
- 贸易(13694)
- 易(13263)
- 环境(13027)
- 务(12264)
- 财务(12197)
- 财务管理(12176)
- 发(11888)
- 企业财务(11518)
- 机构
- 大学(324840)
- 学院(317814)
- 管理(122109)
- 济(117676)
- 经济(114911)
- 研究(109745)
- 理学(106338)
- 理学院(105030)
- 管理学(103109)
- 管理学院(102513)
- 中国(74724)
- 京(70375)
- 科学(68898)
- 所(54986)
- 财(53484)
- 范(52447)
- 师范(52078)
- 研究所(50593)
- 农(49886)
- 中心(48188)
- 业大(46946)
- 江(46275)
- 北京(44879)
- 财经(43643)
- 师范大学(42861)
- 教育(40764)
- 经(39738)
- 院(39438)
- 农业(39132)
- 州(37401)
- 基金
- 项目(219586)
- 科学(173710)
- 研究(166907)
- 基金(156855)
- 家(136170)
- 国家(134909)
- 科学基金(114850)
- 社会(103414)
- 社会科(96899)
- 社会科学(96871)
- 省(85808)
- 基金项目(83147)
- 教育(82315)
- 划(74488)
- 自然(73406)
- 自然科(71669)
- 自然科学(71653)
- 编号(70392)
- 自然科学基金(70353)
- 资助(63366)
- 成果(59876)
- 重点(50170)
- 课题(50077)
- 部(50060)
- 发(47275)
- 创(45783)
- 教育部(43414)
- 项目编号(43338)
- 创新(42362)
- 大学(41715)
- 期刊
- 济(126636)
- 经济(126636)
- 研究(100028)
- 教育(64518)
- 中国(64506)
- 学报(50953)
- 科学(46772)
- 农(45568)
- 管理(42484)
- 大学(39225)
- 财(38623)
- 学学(35357)
- 农业(32472)
- 技术(29340)
- 融(21576)
- 金融(21576)
- 财经(20744)
- 业经(20252)
- 经济研究(19435)
- 图书(19090)
- 经(17725)
- 业(16580)
- 问题(16214)
- 职业(15249)
- 科技(15013)
- 理论(15005)
- 版(14999)
- 坛(14117)
- 论坛(14117)
- 技术经济(14086)
共检索到4617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唐晓菁
在布迪厄关于"再生产"的一系列研究问世之后,如何推进和更新"打开教育体系的黑箱"问题成为法国教育社会学极为关切的研究议题。20世纪末以来,随着阶层流动的不确定性日趋增强与"家长主义"的兴起,研究者逐渐将视线从学校内部的教育过程转向对家庭教育实践与策略的研究。如何重新理解文化资本对教育流动的效用,其传递形式、过程及社会条件、资本之间的互赖性与转换策略,以及阶级内部的不平等问题等成为研究重点。这些成果呈现了教育社会学继"再生产"理论之后的发展,勾勒了教育场域中多样化家长角色的社会学图景,可以为我国教育流动与家庭教育参与问题的研究提供参照。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诺曼·罗知北 张丹
自20世纪80年代,法国教育社会学研究逐步淡化对结构与教育系统整体功能的探索,集中研究地区层面的参与者及其过程,并逐步拓展三个主要研究领域,即学生个体身份和社会化,教育系统内定向引导与选择机制,学校教育实践的新形式等。围绕涂尔干、布迪厄等重要思想延续,研究试图描述并分析涉及这一理论转型中的关键要素,并解释在全球化背景下,法国教育社会学家面临的挑战与悖论,同时试图揭示在机会均等的教育社会学中,某种"方法论意义上的民族主义"仍盛行于法国,延续了思想,并仍与共和主义遗产紧密相连。
关键词:
法国教育社会学 教育遗产 教育平等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晨
在现代社会,高等教育日益成为社会流动的主要渠道。法国社会学家布尔迪厄通过对高等教育与社会流动之间关系的研究,提出了以场域为核心、以学校为中介的社会再生产模式。这一理论揭示了权力与资本在学校场域中通过国家意识和个体惯习的符号化实现再生产的过程。其观点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社会流动功能既具有稳定性也具有虚无主义的特征。布氏的理论与方法对于研究中国20世纪以来社会流动与教育的关系及其背景有着重要价值。
关键词:
布尔迪厄 高等教育 权力再生产 社会流动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史卉 闫智勇 谢晓艳
在社会学视野中,职业主要有三种涵义:在一般范畴内来说,职业是人生存的一种状态,与闲暇互为目的和手段;就专门范畴内而言,职业是一种生产和垄断社会资源的劳动手段,其专业化程度越高垄断性越强;从象征符号上来看,职业是社会分工背景下生产关系的表征,附载了多重社会二元对立的涵义。在新时期,建议改革现有教育类型的命名体系,并在保持职业教育垄断优势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注重提高开放性,实现职业的教育和闲暇的教育共襄盛举的局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吴钢
在西方,教育社会学经常处于社会和政治争论的中心,因为教育本身经常引起激烈的公众争论,而教育社会学的学术规则又涉及到政治和社会实践。在英国,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引起广泛争论的是有关教育机会均等和谁能进入特权中学、学院和大学的问题。到七十年代,社会学的分析转向传统的文理中学课程,并对大学作为“知识守护者”的法定地位提出了质疑。这些分析提出:一般学校和大学中传播的知识只是对所有有效知识的特定选择和特定组织,而且其选择和组织方式差异也非常大。这种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杜时忠 卢旭
我国教育社会学自恢复以来,经过20余年的发展,形成了两种理论框架(注重体系和问题取向)及两种理论视角(社会学和教育学),具有了初步的学科自我意识。但总的说来,目前中国教育社会学研究似乎进入了"高原期",有待新的提升与突破。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理论框架 理论视角 学科意识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有升
教育社会学研究方式的核心在于其对教育现实的特定的"问题化"的方式,由此确立起该学科相对独到的研究问题领域及基本理论范式。英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在发展过程中所建构出的研究问题聚焦及由此所形成的理论范式代表着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一种方向。对教育获得与家庭背景之显性关联的聚焦;对教育实践问题的深度洞察;对教育治理与教育政策的批判性审视;以及对教育之民主改进与社会重建的总体探讨,是英国教育社会学在发展过程中所确立的主要问题领域。以伯恩斯坦及扬为代表的对教育实践问题的社会学洞察代表着教育社会学思想的大成。这可为当今中国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提供启示与借鉴。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闫引堂
1977年哈尔西(A.H.Halsey)和卡拉贝尔(Jerome Karabel)为其主编的《教育中的权力与意识形态》撰写的导言已经成为窥探二战以来教育社会学理论演化的经典文献,他们把西方二战以来的教育社会学理论归结为结构功能理论、冲突理论、符号互动论、人力资本理论。事实上,这种理论谱系只是界定了1970年代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发展局面,此后西方教育社会学研究并没有受这些理论的束缚。在这些经典理论范式之下,一些理论暗流在不断涌动,经验研究日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德显 陆海霞 魏新岗
运用Cite SpaCeⅡ文献计量可视化软件对SSCi教育社会学期刊《英国教育社会学杂志》2003—2012年刊载文献进行共引网络可视化分析,并对主要聚类标识词、聚类内的关键节点文献进行主题和内容分析,发现英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热点主题集中在教育与文化资本、特殊教育社会学、教育与中产阶级、阶级与性别、阶级再制与符码控制等五个方面。研究取向具有鲜明的批判主义色彩,研究主题直指教育社会学中"教育与社会关系"这一学科基本问题,解释性研究范式在研究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地位,研究理论基础已经实现从"教育社会学理论"向"教育社会理论"转变。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杜亮 牛丽莉 张莉莉
通过对21世纪以来我国教育社会学文献的收集与分析,本研究回顾了近20年来我国教育社会学领域学术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从学术研究内容上看,随着社会经济改革的深化及对发展质量的追求,教育公平成为了我国教育社会学研究的重要议题之一。从学科理论发展上看,这一时期,我国教育社会学界与国际同行的理论关注点更加趋同,并结合国际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社会理论深入分析和解释我国的教育现实与问题,尤其体现在教育研究中的文化关注与布迪厄理论的广泛应用上。本文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教育社会学领域的学术发展趋势,为未来的研究方向提供思路。
关键词:
教育社会学 教育公平 文化研究 资本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吴立德
《教育社会学新论》评介●吴立德在我国社会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转型的历史条件下,教育社会也在经历着加速演进和根本性重建。怎样科学地审视和把握这一历史性巨变,合理地建构教育社会的现代形态,是教育社会学理论工作者面临的艰巨的理论课题。青年学者傅松涛同志以严...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天君
教育社会学学科论包括学科要素与学科历史两个基本论域,学科要素则主要由研究对象、学科性质及方法论三者构成。通览我国教育社会学近百年的学科论,可概括大要为如下四则:"一涉",即研究方法论上的"价值涉性";"二说",即研究对象上的"社会化过程说"与"相互关系说";"三论",即学科性质上的"规范学科论"、"事实学科论"及"事实与规范兼有论";"四段",即学科历史上的"初创"、"停滞"、"重建"及"转型"四个阶段。本文以史带论地检视了我国教育社会学学科论中的四个困扰性问题:研究对象上长期主导的"关系说"其实并不能标示教育社会学的学科独特性,学科性质上不得不坚持的"事实学科论"事实上难以成立,学科历史上惯...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郭占锋 李琳
著名社会学家索罗金通过城乡制度、文化、组织结构与人口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提出城乡分化多源于人们思维的建构。起初,城乡的差异较小,之后二者差异出现短暂性的扩大,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形成乡村城市化,最终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融为一体。因此,他将发展"城乡连续体"作为城乡发展的目标。索罗金这一思想启示我们,中国的城乡关系可以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入手,分别从国家体制、社区组织与个人行动出发来探索构建"城乡连续体"的具体策略,最终实现城镇化的包容性增长与城乡融合。
关键词:
索罗金 城乡社会学 城乡发展 中国展望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程天君
教育社会学的经典理论大约共享一个根本的思想前提或日研究范式,即教育与社会二分,且教育从属于社会——可谓之"教育/社会"学,即研究"教育与社会关系"的社会学。这种范式的研究在学理上产生教育社会学研究对象"关系说"之难题,在观念上产生教育万能论或教育无用论之吊诡成见。本文通过历史考察和新制度主义理论检视发现:教育与社会是互嵌的,且教育日益成为型塑社会的主导与根本制度而非后者的"随从"和"反应","教育社会"业已浮现,教育社会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似也随之呼之欲出——从"教育/社会"学到"教育社会"学。这一转换或可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端庆
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及其启示江苏高等工程教育社会调查组王端庆(执笔)为落实党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两个转变的战略决策,研究高等工程教育面向21世纪改革发展的思路,1996年4月12日至5月21日,国家教委高教司、中国工程院咨询服务部和江苏省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