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1582)
- 2022(1451)
- 2021(1439)
- 2020(1275)
- 2019(2922)
- 2018(2981)
- 2017(6230)
- 2016(3469)
- 2015(3955)
- 2014(4039)
- 2013(3971)
- 2012(3841)
- 2011(3291)
- 2010(3656)
- 2009(3458)
- 2008(3839)
- 2007(3634)
- 2006(3412)
- 2005(3397)
- 2004(3107)
- 学科
- 管理(13307)
- 济(12042)
- 经济(12018)
- 业(11877)
- 企(10594)
- 企业(10594)
- 财(7078)
- 务(5333)
- 财务(5319)
- 财务管理(5302)
- 制(5231)
- 企业财务(5044)
- 法(4375)
- 银(4301)
- 银行(4299)
- 农(4189)
- 中国(4146)
- 行(3935)
- 方法(3750)
- 融(3707)
- 金融(3707)
- 业经(3383)
- 体(2936)
- 税(2927)
- 制度(2778)
- 度(2778)
- 数学(2717)
- 农业(2638)
- 学(2605)
- 数学方法(2603)
- 机构
- 学院(49225)
- 大学(48820)
- 济(18597)
- 经济(18044)
- 管理(17215)
- 中国(16748)
- 研究(16352)
- 理学(13102)
- 财(13031)
- 理学院(12967)
- 管理学(12717)
- 管理学院(12630)
- 京(10904)
- 所(9265)
- 财经(9233)
- 科学(9188)
- 江(8937)
- 中心(8482)
- 经(8111)
- 北京(7655)
- 研究所(7529)
- 州(7495)
- 农(7231)
- 银(7225)
- 银行(6966)
- 人民(6923)
- 省(6668)
- 行(6632)
- 财经大学(6557)
- 范(6341)
共检索到910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江东
资本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信息披露违法是资本市场最主要的违法行为类型之一。近年来,重大资产重组中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就是试图通过财务造假"借壳上市",当前对其中一些具体法律适用问题认识尚不尽一致,笔者拟就此作些探讨。是否必须证明相关当事人的主观状态,即信息披露违法责任是否以主观故意或过失为要件?实践中,经常有当事人以其主观上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黄江东
资本市场本质上就是一个信息市场,信息披露制度是资本市场的基础性制度,信息披露违法是资本市场最主要的违法行为类型之一。近年来,重大资产重组中的信息披露违法行为屡见不鲜,最典型的就是试图通过财务造假"借壳上市",当前对其中一些具体法律适用问题认识尚不尽一致,笔者拟就此作些探讨。是否必须证明相关当事人的主观状态,即信息披露违法责任是否以主观故意或过失为要件?实践中,经常有当事人以其主观上没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吕红兵 李辰
涉及重组的信息披露无疑是持续公开被露中临时报告的范畴。其中有许多事件无论在发生的时间上还是发生的方式上都完全超出上市公司的控制范围。因此,强化上市公司重组信息披露十分必要。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祖基 徐苏江
在过去的几年 ,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后 ,资产管理公司 (AMC)被世界多数国家广泛地用于处理银行系统的不良资产问题。我国也于 1999年成立了信达、华融、长城、东方四家资产管理公司分别用于处理四大国有银行的不良资产。然而 ,资产管理公司要顺利实现资产回收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还需要一定的外部条件和制度安排 ,这其中涉及到许多法律和政策问题。本文仅从法律的角度对我国资产管理公司资产处置中涉及的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廖理 朱正芹
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频频发生。本文考察了2001年进行重大资产重组的71家上市公司,分析其重组前后的业绩变化。重大资产重组后企业盈利能力指标得到了显著改善,现金流管理、财务稳健性和经营能力指标的提高不显著。公司重组后第2年的业绩改善要高于重组后的2年平均业绩改善,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重组是实质性重组而非报表性重组。
关键词:
资产重组 业绩改善 秩和检验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睿 林书宇
基于节约交易费用视角,本文以2007—2012年274家重大资产重组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检验审计费用增长率和审计服务质量对审计师变更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审计费用增加率越高,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变更审计师概率越高;审计服务质量越高,重大资产重组企业变更审计师概率越低。进一步考量企业产权性质对审计师变更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重组公司更倾向于维持现任审计师,而非国有重组公司更倾向于变更审计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善民 杨若明 杨楠
2014年,证监会对《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进行了第二次修订,修订前上市公司所有的重大资产重组都需要得到证监会核准,而修订后现金支付的重大资产重组不再需要证监会核准。本文以此次修订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07—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作为收购方参与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样本,研究原本需要核准但因政策放松不再需要核准的重大资产重组事件的绩效变化。研究发现,相较于对照组,放松核准后的重大资产重组虽然数量显著提高,但绩效有所降低并具有异质性:放松核准后重组绩效下降的情况在收购方第二类代理问题较严重和成长性较低的重组事件中更加显著,而对于成长性较高的企业,放松核准却会提高其重组绩效。进一步研究表明,放松核准后,收购方进行跨省和跨国重组的可能性增大,但这两种重组的绩效降低;放松核准还增加了重组后商誉减值的可能性。本文结论表明,放松核准可以有效地激发市场活力,但依然存在相关因素影响市场化改革。
[期刊] 征信
[作者]
唐琦
随着征信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社会公众对自身信用权益的重视,征信投诉呈逐年上升状态,人民银行作为征信监管部门,因法律制度不清、处理方式不当等问题面临一定的法律风险。基层人民银行应当依法行政,落实《征信业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妥善解决征信投诉中客户纠纷,切实维护信息主体权益。
关键词:
征信 投诉 法律风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寅 漆世濠
线上信贷产品的发展,使信用报告查询电子授权的法律效力成为讨论焦点。本文建议权衡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和互联网金融发展,在原则上承认电子授权的法律效力,并设置相关标准,使电子授权具备手写签名或者盖章的重要功能,即"识别签署人的身份"和"表明签署人知晓并认可所签署内容",并具备与手写签名或者盖章同等的法律效力。
关键词:
征信 电子授权 身份识别 互联网金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邓利梅
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事件的发生越来越频繁,但是由于诸多原因,其资产重组活动还存在着很多问题。本文选取2013年沪深A股市场上的8家资产重组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现状,主要是重组效益较低、一股独大现象严重,究其原因主要有关联方交易、国企行政化且治理不完善、资本市场不成熟等,进而提出了改进公司内部治理、完善外部市场环境等建议。
关键词:
资产重组 上市公司 盈利能力
[期刊] 改革
[作者]
史立新 崔国旗
企业在公司制改制过程中普遍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资产重组和非经营性资产的剥离。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企业改制的成功与否,而且还对改制后的公司运作具有重大的影响。本文结合近年来我国企业改制的实践,对企业资产重组的原则进行探讨,并提出对相关问题的处理办法。一、...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佳君 韩振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