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800)
- 2023(17190)
- 2022(14483)
- 2021(13228)
- 2020(11022)
- 2019(24689)
- 2018(24171)
- 2017(45973)
- 2016(24353)
- 2015(26762)
- 2014(26378)
- 2013(25836)
- 2012(23880)
- 2011(21616)
- 2010(21499)
- 2009(19621)
- 2008(18504)
- 2007(15778)
- 2006(13797)
- 2005(12262)
- 学科
- 济(116929)
- 经济(116826)
- 管理(68454)
- 业(64598)
- 企(51101)
- 企业(51101)
- 方法(44850)
- 数学(39751)
- 数学方法(39321)
- 中国(31067)
- 农(28809)
- 地方(28484)
- 财(25039)
- 业经(24250)
- 学(21649)
- 农业(19800)
- 制(19562)
- 贸(19543)
- 贸易(19532)
- 易(18888)
- 环境(16931)
- 地方经济(16616)
- 融(16572)
- 金融(16570)
- 银(16281)
- 银行(16239)
- 技术(15835)
- 行(15647)
- 和(15481)
- 发(14855)
- 机构
- 学院(340776)
- 大学(340271)
- 济(150772)
- 经济(147915)
- 管理(132856)
- 研究(119258)
- 理学(115033)
- 理学院(113762)
- 管理学(111882)
- 管理学院(111233)
- 中国(89574)
- 科学(70890)
- 京(70527)
- 财(66058)
- 所(59139)
- 农(57735)
- 中心(54793)
- 研究所(53712)
- 财经(52645)
- 业大(50564)
- 江(49886)
- 经(48095)
- 经济学(47006)
- 农业(45157)
- 范(44086)
- 北京(43989)
- 师范(43545)
- 院(42998)
- 经济学院(42135)
- 州(39431)
- 基金
- 项目(234465)
- 科学(185981)
- 基金(172580)
- 研究(168669)
- 家(151535)
- 国家(150266)
- 科学基金(129607)
- 社会(111662)
- 社会科(106028)
- 社会科学(106007)
- 基金项目(91410)
- 省(90925)
- 自然(83088)
- 自然科(81259)
- 自然科学(81237)
- 自然科学基金(79810)
- 划(76837)
- 教育(76349)
- 资助(69139)
- 编号(65917)
- 发(54832)
- 重点(52919)
- 成果(52168)
- 部(51804)
- 创(49408)
- 国家社会(47345)
- 创新(46205)
- 科研(45173)
- 课题(45170)
- 教育部(44836)
- 期刊
- 济(168319)
- 经济(168319)
- 研究(99401)
- 中国(67767)
- 学报(53451)
- 农(52376)
- 财(49821)
- 管理(49447)
- 科学(49053)
- 大学(40999)
- 学学(38751)
- 农业(35815)
- 融(31693)
- 金融(31693)
- 教育(31009)
- 技术(29630)
- 经济研究(28252)
- 业经(26959)
- 财经(26233)
- 经(22718)
- 问题(21541)
- 业(18842)
- 技术经济(17475)
- 图书(17126)
- 贸(16975)
- 商业(16401)
- 世界(16204)
- 统计(16116)
- 科技(15627)
- 版(15382)
共检索到508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林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形成重大冲击,而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影响的相关理论在学术界一直缺乏系统研究,政府在制定专项政策时存在理论缺位的问题。本文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相关理论与经验研究进行全面梳理,重点关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经济影响及应对经验。研究发现:经济快速发展及全球化进程不断推进是重大传染病疫情大规模传播的重要原因;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国民经济发展存在短期负面效应及长期潜在的负面效应,政府应建立健全应急管理体系及公共卫生体系,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政策进行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对中国产业发展、区域经济及对外贸易均带来一定冲击,各级政府应精准施策以平抑经济波动。本文的研究重在深入挖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议题已有的理论基础,并指出可能的理论补充之处,进而为实务界今后的疫情防控及经济恢复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张国平
此次爆发的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是对国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机制的一次大考。针对我们应对机制中存在的"不系统"(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系统性组织架构)、"轻预防"(缺乏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信息管理标准)、"粗治理"(缺乏"两手都要抓"的精准协调管理机制)、"少保障"(缺乏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法律保障措施)等问题,要明晰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政府管理职能定位,完善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法规修订机制,健全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工作保障机制,实现政府—公众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共治,构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和"区域—产业—生活"分级调控应对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苟琴 李兴申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各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冲击,其是否以及如何对跨境资本流动产生影响,文献尚未进行充分研究。本文基于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数据和EPFR跨境股票基金层面微观数据,实证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资本流动的影响及传导渠道。本文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通过三种效应对新兴经济体跨境股票资本流入产生负向影响。第一,内部拉动效应。新兴经济体国内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程度加重,提高投资者对该国的风险情绪,显著降低了本国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第二,关联国传染效应。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和金融联系国疫情风险暴露水平上升,显著加剧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第三,全球性推动效应。美国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暴发、全球风险情绪的加剧和美国股票市场波动性的上升等会进一步抑制新兴经济体的跨境股票型基金净资本流入。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影响因各国经济特征和股票基金特征而具有异质性。本文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是否以及如何传导到跨境金融活动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金融部门如何防范和应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风险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宋欢迎 刘聪 张旭阳
[目的/意义] 通过对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政府机构防范和应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广泛查找文献搜集2011—2020年我国发生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筛选出10年间我国发生的36起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作为研究样本,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及事件属性、传播、舆情、应对基本状况,考察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政府回应效果影响因素。[结果/结论]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类型分布、曝光速度、谣言传播、舆情性质、舆情解决情况、应对主体、应对速度、处置结果对政府回应效果具有显著影响,而最为显著影响政府回应效果的因素依次为事件谣言传播、舆情解决情况和曝光速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肖诗依 文庭孝
[目的/意义]信息公开透明是应对信息疫情最有效的方法,质量是其生命线,以新冠肺炎疫情应对过程中信息公开质量成效检视为起点,探究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因素,为提高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提供参考。[方法/过程]立足用户体验,通过半结构化访谈收集原始资料,以信息生态、危机管理理论为基础,运用探索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公众视角下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影响因素进行关系梳理,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阐明后疫情时代公开主体、信息本身、信息技术和环境4个维度的核心因素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指出事前公开信息的安抚性、事中相关专业知识的故事性、事后的信息总结性、运用信息技术提升信息公开内容的知识含量和公开方式的智能化等是后疫情时代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量的特有要素,以期为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升信息公开质量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盛方富 李志萌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影响人类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大敌,对区域乃至全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冲击是全方位和系统性的。作为全球大流行病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具有不同于以往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自身特征和环境条件,将沿着从微观、中观到宏观,从短期到中长期的渐次传导路径,对个体、社会、政府乃至全球格局产生影响。为尽可能降低疫情对经济的冲击,应强化逆周期调节,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业态新产业,加大纾困帮扶企业力度,强化消费基础作用,提升现代供应链发展水平。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曾粤亮 曹高辉
[目的/意义]系统调查和分析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境下多元主体的开放获取措施,总结经验与不足,可为未来决策优化提供参考。[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与网络调查,界定了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科学交流系统主要的开放获取行动主体,梳理和分析其在近年来国内外典型事件中的开放获取行动,包括联合倡议与专门措施。[结论/发现]在以往实践中,开放获取行动主体规模与响应速度、合作范围与形式、开放资源类型、开放形式等逐渐优化。根据已有行动和经验,提出未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开放获取的发展策略,包括:(1)在理念上,倡导社会责任与主体利益相平衡;(2)在制度保障上,强化知识产权与个人信息保护相关规范;(3)在质量控制上,增强资源可用性与完善预印本审查机制;(4)在模式协调上,确保常态化供给与应急服务相适应。[创新/价值]聚焦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系统分析科学交流系统多元主体的开放获取措施和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洪燕
目的是探讨高职院校学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认知情况,以及对该类突发事件的教学需求。方法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衡阳市三所高职院校共103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为在知识得分上,医学专业学生比非医学专业学生得分更高(P=0.009)。三年级学生认知水平高于一年级(P=0.002);发生突发事件时,非医学专业的低年级女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恐慌等情绪(P<0.05);学生对突发事件教学需求高。结论是高职学生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认知水平较以前略增高,但仍存在较大的不足,需继续加强对高职学生突发事件应对认知的教育与培训。
关键词:
高职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对 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王彦芳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中,医疗卫生机构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对于所涉及到的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在预算编制以及预算绩效管理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治工作处理效果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加强对公共卫生事件的预算管理工作,有助于对医疗机构现有的预算管理内容进行优化与完善,在更大程度上提升预算绩效管理工作水平,实现对资金方面的合理利用,同时促进资金管理能力以及预算管理能力明显提升。文章主要针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算绩效管理工作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有效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
公共卫生事件 预算 绩效管理 解决策略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安树伟 黄艳
产业结构服务业化会对区域经济抵抗力产生不利影响,但可以提升区域经济恢复力。产业多样化有利于提升区域经济的抵抗力和恢复力,而专业化则容易产生相反的结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区域经济韧性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服务业冲击上,并随时间发展传导至制造业,韧性的恢复也是首先由服务业开始的。由此,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产业结构 区域经济韧性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张书维 石力文
近年来,行为科学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广泛,其中以“助推”和“助力”为代表的行为干预措施在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尽管已有文献关注这一点,但尚缺乏系统的对比总结,也没有整合的分析。基于此,本文提出并运用“行为应急管理”的新视角,全面梳理了西方国家疫情防控中涉及行为科学的实证研究,并以助推/助力手段×功能类型为框架,展示行为工具的组合分类,对行为干预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探讨行为工具的适用条件,最后提出了应对未来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行为应急管理策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安璐 易兴悦 余传明 李纲
[目的/意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迅速蔓延性与高度危害性使得相关管理部门不得不在短时间内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微博影响力进行预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即将出现的问题,提高决策的预见性。[方法/过程]从微博条目的转发、评论和收藏次数来衡量其影响力,利用基于BM25的潜在狄利克雷分配模型和随机森林方法,选取埃博拉爆发相关微博的发布者、时间和内容特征,构建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微博影响力模型。[结果/结论]该模型能较好地预测微博的影响力,准确率达到88.8%。微博条目的发布者类型、主题等特征对微博条目的影
关键词:
突发性公共危机 微博 预测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玮 陈樱花 陈安
[目的/意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中,社会公众主动申请公开信息的需求与政府信息公开服务的精准供给的匹配度不足,而当前学界从公众关注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关键要素及策略的探讨也较少,难以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满意度。[方法/过程]文章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COVID-19)事件为例,梳理了关于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的文献与网页资料,运用问卷调查、KANO模型,从公众需求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内容与方式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的公众需求类型划分为基本型需求、期望型需求、魅力型需求、无差异型需求,并基于满意度系数(SI)—不满意度系数(DSI)象限图,分析各类信息公开内容与方式对公众需求满意度的影响特征,并提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治理策略,为政府部门提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公开质效提供决策支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巍 王英哲 商梦雅
由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突发,使医护人力资源随时间出现数量错配和空间上的结构错配。本文以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地湖北省为例,首先利用状态空间模型测算医护人力资源的时间错配度;其次,考虑到疫情以各交通枢纽为扩散点向人口密集度较高的地区蔓延,其偶发性和差异性导致医护人力资源出现空间错配,本文选取湖北省疫情较重的时间点,利用横截面数据测算各省医护人力资源空间配置耦合度,并依据错配程度将各省划分为紧缺型、协调型和富裕型地区;最后,根据以上分析,提出全国医护人力资源统筹优化调配方案。研究表明,需要构建持续更新、动态监管的时效性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及信息全面、地域覆盖的网格化医护人力资源共享平台,以提供特殊时期医护人力资源的科学统筹和区域规划。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纪星 陈蕊 佘凡
本文基于Wilcoxon秩和检验和小波分析,对新冠疫情期间金融压力的纵向时间演化特征、横向子市场分布及频域关联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如下:新冠疫情给我国金融市场压力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短期的、非连续性的,金融压力的波动性在2020年初以及2021年初的短周期内最为明显。不同子市场的金融压力呈现一定的异质性:时域上,股票市场与债券市场、货币市场的金融压力关联性均显著增强;频域上,股票市场压力在短期(0~4天)内对其他市场具有显著引领作用,而在中长期则以货币市场引领为主,货币政策及流动性对金融市场的影响较为持久。在全面放开政策实施后,四个子市场压力和总压力指数的波动呈现明显的减弱趋势,对我国应对金融压力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
金融压力 时频分析 小波分析 市场关联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