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58)
- 2023(6984)
- 2022(5608)
- 2021(5403)
- 2020(4512)
- 2019(10458)
- 2018(10509)
- 2017(19548)
- 2016(10040)
- 2015(11051)
- 2014(10981)
- 2013(10513)
- 2012(9291)
- 2011(8259)
- 2010(8661)
- 2009(7882)
- 2008(7583)
- 2007(7142)
- 2006(5970)
- 2005(5222)
- 学科
- 济(39699)
- 经济(39676)
- 业(35706)
- 管理(35621)
- 企(31863)
- 企业(31863)
- 方法(20377)
- 数学(18171)
- 数学方法(17664)
- 技术(17232)
- 技术管理(12207)
- 中国(11342)
- 农(9868)
- 业经(9505)
- 理论(8411)
- 财(8375)
- 制(6880)
- 农业(6811)
- 地方(6700)
- 银(6439)
- 银行(6428)
- 划(6418)
- 学(6259)
- 行(6159)
- 策(6136)
- 融(5930)
- 金融(5929)
- 教学(5920)
- 和(5915)
- 贸(5861)
- 机构
- 学院(138331)
- 大学(136655)
- 管理(60494)
- 济(54882)
- 经济(53631)
- 理学(52255)
- 理学院(51814)
- 管理学(50717)
- 管理学院(50478)
- 研究(41257)
- 中国(31955)
- 京(28423)
- 科学(25330)
- 财(23840)
- 江(20966)
- 中心(19919)
- 业大(19668)
- 所(19411)
- 财经(18761)
- 农(18745)
- 北京(17943)
- 研究所(17576)
- 技术(17057)
- 经(17028)
- 州(17021)
- 范(16261)
- 师范(16104)
- 经济学(15589)
- 院(15431)
- 商学(15331)
- 基金
- 项目(95653)
- 科学(77000)
- 研究(70736)
- 基金(68414)
- 家(59579)
- 国家(59111)
- 科学基金(52373)
- 社会(44258)
- 社会科(42158)
- 社会科学(42149)
- 省(39774)
- 基金项目(35816)
- 自然(34472)
- 自然科(33848)
- 自然科学(33837)
- 教育(33309)
- 自然科学基金(33259)
- 划(33032)
- 编号(28200)
- 资助(27793)
- 创(26653)
- 创新(23825)
- 成果(21837)
- 重点(21364)
- 发(20360)
- 课题(20190)
- 部(20129)
- 国家社会(18032)
- 业(17952)
- 项目编号(17804)
共检索到204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史建玲
前沿创新匮乏、基础研究肤浅、应用技术生涩等问题,与当前科技项目实施模式密切相关,亟需转型。以实际业务为管理目标,可以有效抑制科研工作的内在问题倾向。科技项目实施模式应转型为业务目标模式,通过"业务拉升技术",形成相互增进的创新发展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建雄 文婷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正在被越来越多的职业院校采用。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规律,能够很好地让学生树立工程意识、工程思维,同时可以让学生在"学中做"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工程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目前工程实践创新项目教学模式实施中存在的诸如企业参与不够、项目开发标准不明确、评价标准不客观、项目范围过窄、项目间缺乏层次性等问题,在项目开发、项目教学、项目训练等环节提出相应策略。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进富 聂明月 陈振
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选取北大创业孵化营、西安交大七楼创客汇、SOHO3Q、猪八戒、36氪、创新工场六个众创空间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类型众创空间所侧重服务环节有所差异的结论。提出众创空间在管理过程中需明确产业发展定位,需注重不同类型间合作关系的建立来实现各自的功能强化及统一政企标准,需以项目输送为核心加强"共享"链接及"投融资对接"粘合的意见。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赵春明 史建玲
商业性创新项目的工作模式是5M过程集成模式,概括起来说就是:"综合提高"五个成熟度,"系统推进"项目进程,"有机实现"创新目标。我国企业以前的创新工作系统,主要是研发系统,仅是技术思维。在该单一维度上建立集成创新工作系统(集成研发系统)是长期以来的努力重点。如果将此称为1.0版创新工作系统,那么当今则需要5.0版创新工作系统(5M集成工作系统)——是含技术、制造、市场、商业模式和组织管理在内的5维度工作集成系统。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吕景泉 汤晓华 史艳霞
工程实践创新项目(EPIP)是现代产业转型视野下,探索出的一种教育界与产业界互动,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导引,以实践应用为导向,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以项目实践为统领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新途径。EPIP模式遵循了工程的规律,用工程方法培养学生,是"做中学"在经济社会新常态下具化的教学模式。EPIP以"鲁班工坊"为课程教学平台,通过三层次递进的工程实践创新项目课程体系,构建从"学徒工人"到"技术员"再到"现场工程师"的"专业化"成长路径,适应产业对应用型技术能型人才的要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史安娜 武琳 冯楚建
通过对公共财政投入重大科技项目监察需求的分析,提出重大科技项目监察的精确、柔性和有序要求。借鉴柔性管理、精确管理及医学微创介入疗法的理念,提出重大科技项目监察的柔性介入式监察、精确微创式监察、"漫步式"随机监察和"例外式"非常规监察新模式,得出重大科技项目监察新模式及传统刚性监察模式间协调应用关系。
关键词:
重大科技项目 财政投入 监察 模式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冰峰 王培根 胡春华
校企合作是促进创新的有效机制。本文从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特点出发,探讨了校企合作创新模式的优劣势,并借鉴国外校企合作创新的方式,提出校企合作创新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校企合作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
校企合作 创新模式 创新主体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郭锐
通过分析当前高校大学生导师制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开放性的、以创新项目引导的大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构建创新项目驱动的师生双向互选运行机制。以南京理工大学军工特色专业为例,剖析了现行本科生导师制在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创新项目引导的大学生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内涵和实施路径。
关键词:
导师制 创新项目引导 定制化 培养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周建华 李国建 杜平
实施背景2017年国资委下发了《关于加强中央企业PPP业务风险管控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PPP项目运作,坚决遏制隐性债务风险增量,对央企参与PPP项目实行总量控制,强化了对央企PPP业务的管控力度。同年,住建部发布了《建筑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将促进大型企业做优做强,这为公司提供了新的机遇。各大央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周永根
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对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进行基础性研究:阐述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内涵、关键要素以及特征等基础理论,研究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模式,并结合我国科技计划、科技经费与财务标准协同情况进行分析,提出我国科技计划和科技标准协同创新建议。
关键词:
科技计划 科技标准 协同创新 内涵 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宋辉 蔡奉宁 李本德
随着西部经济发展,电网建设进入快车道,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在整个电力系统中承担着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的重要任务,但在工程建设实际过程中面临着诸多施工安全作业风险,如土石方爆破、深基坑淘挖、带电跨越、临近带电作业、格构式吊装、索道运输等,本文主要探讨电网建设工程如何通过有效事前、事中、事后创新管理来加强作业风险过程管控。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涛
教育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是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大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必然要求。近年来,高校对实践育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实践育人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拓展。陕西师范大学结合学校多年来社会实践的相关经验和新形势下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新要求,通过把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科学的项目规划及管理相结合,探索出了一条新的行之有效的社会实践模式。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严剑峰
如何充分利用民间资本为地方性重大公共项目融资以减轻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是目前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面临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公共项目可以根据其性质及盈利能力分为经营性项目、准公共品项目和纯公益性项目。对于不同的项目,其投融资模式也应不同,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为不同的地方重大公共项目选择不同的投融资模式,并加强对公共项目建设投融资多元化的指导、监督和评估。
关键词:
公共项目 盈利性 投资模式 融资模式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田庆锋 李瑶
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是构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资源,但国内关于这类人才的研究不足,同时也缺乏对国外关于这类人才培养成功模式的研究,而美国的“国防开拓”(H4D)项目为培养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提供了全新模式,因此,在梳理H4D项目背景和发展现状基础上,厘清其人才培养框架和过程,总结凝练美国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可见,H4D项目的核心目标就是基于坚持问题导向的特色国防创新文化支撑来培养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运行机制覆盖多部门协同的中观层面和团队创新的微观层面,遵循开放逻辑和融合逻辑,通过“团队组建—问题明确—问题解决—方案评估”过程培养人才。H4D项目由核心目标、运行机制和创新文化构成的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与中、微观双层运行机制和两大逻辑的三重耦合,推动H4D项目高效运行,实现国防科技创新型人才培养。美国经验给中国的国防科技工作的启示包括:健全有组织科研体系、完善需求牵引与利益分配协同的动力机制、畅通军民双向互动渠道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