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289)
- 2023(4971)
- 2022(4230)
- 2021(4027)
- 2020(3253)
- 2019(7122)
- 2018(7033)
- 2017(13126)
- 2016(7437)
- 2015(8147)
- 2014(8276)
- 2013(7935)
- 2012(7599)
- 2011(6752)
- 2010(7258)
- 2009(6721)
- 2008(6669)
- 2007(6386)
- 2006(5796)
- 2005(5243)
- 学科
- 济(23455)
- 经济(23433)
- 管理(22082)
- 业(19443)
- 企(15687)
- 企业(15687)
- 农(9115)
- 中国(8107)
- 财(8038)
- 策(7945)
- 方法(7402)
- 制(6379)
- 数学(6287)
- 数学方法(6092)
- 贸(5857)
- 贸易(5854)
- 业经(5793)
- 及其(5737)
- 易(5733)
- 地方(5700)
- 农业(5679)
- 政策(5422)
- 税(5214)
- 理论(5208)
- 银(5036)
- 税收(5024)
- 银行(5022)
- 收(4996)
- 学(4885)
- 行(4834)
- 机构
- 学院(102682)
- 大学(100706)
- 济(40483)
- 经济(39301)
- 管理(38042)
- 研究(36900)
- 理学(31236)
- 理学院(30894)
- 管理学(30316)
- 管理学院(30123)
- 中国(28823)
- 京(21912)
- 科学(21376)
- 财(21363)
- 所(18552)
- 江(17690)
- 农(17374)
- 中心(17291)
- 研究所(16453)
- 财经(15379)
- 业大(14606)
- 北京(14321)
- 范(13925)
- 经(13871)
- 院(13856)
- 师范(13751)
- 州(13681)
- 农业(13612)
- 省(12736)
- 技术(12684)
- 基金
- 项目(62748)
- 科学(48613)
- 研究(48335)
- 基金(43295)
- 家(37689)
- 国家(37338)
- 科学基金(31430)
- 社会(28039)
- 社会科(26527)
- 社会科学(26522)
- 省(24840)
- 教育(23001)
- 基金项目(21555)
- 划(21280)
- 编号(20622)
- 自然(20332)
- 自然科(19834)
- 自然科学(19823)
- 自然科学基金(19449)
- 资助(18620)
- 成果(18045)
- 课题(15560)
- 重点(14401)
- 发(14014)
- 部(13858)
- 年(12805)
- 创(12690)
- 性(12535)
- 项目编号(12177)
- 策(12017)
共检索到170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梁茹 盛昭瀚 李迁
结合现有理论与我国工程实践经验,界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决策方案功能构成内涵;从系统科学的视角,依据决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剖析工程决策方案构成性功能、生成性功能及涌现性功能,提炼以决策问题为导向的决策方案功能基本框架;并以港珠澳大桥保护白海豚为例,分析决策方案的功能设计过程。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帅 盛昭瀚 丁翔
界定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前期决策内涵,结合现有理论探索与我国工程实践经验,从系统科学的视角,依据决策问题的基本属性,剖析工程前期决策中的相关决策主体及其职能,提炼出以决策问题为导向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基本框架;并以港珠澳大桥前期决策为例,对按决策事项的属性、重要性与相关性等建立柔性的多层次协调决策体系的必要性作出分析。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书萍
根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及工程管理复杂性的特点,提出管理主体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的适应性选择行为基本准则,论述了该准则的基本原理及科学内涵;并从实际操作与执行力出发,设计了该准则的实施策略,为重大工程管理主体应对管理问题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程书萍
根据重大基础设施工程及工程管理复杂性的特点,提出管理主体在工程管理实践中的适应性选择行为基本准则,论述了该准则的基本原理及科学内涵;并从实际操作与执行力出发,设计了该准则的实施策略,为重大工程管理主体应对管理问题复杂性提供了新的方法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费太安
优化人口地区分布,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经济增长,有利于改善区域和城乡间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状况实现共同富裕,也有利于增强保障能力提升总体国家安全韧性。从大历史维度看,京杭大运河、重大水利工程、铁路高铁等大型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发展和人口地区分布都产生了重要影响。立足新发展阶段,坚持以人民幸福生活为目标,在交通、水利、环境、教育、医疗等领域规划实施一
关键词:
重大基础设施工程 地区分布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李泽霞 曾钢 李宜展 郭世杰 樊潇潇
为使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国创新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作用,深入调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新建的一批不同类型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战略联盟,对其功能定位和建设路径进行综合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盟可能在协同区域发展战略、构建合作生态网络体系、促进关键技术协同创新、协调设施运行管理以及协同开放数据共享等方面发挥较好的促进作用,其建设路径可能是科学家主导,也可能是政府主导,建设和管理过程中会尽可能将利益相关方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进来,确保设施的发展能惠及多方面。最后提出建议组建中国基于加速器的光源技术联盟,创新组织管理模式以优化光源设施的协同管理,供政策研究和决策者参考。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理平
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是以基础设施未来的收费收入为支持,通过发行结构化证券实现融资的方案。基础设施资产证券化的核心是设计和建立一个严谨、有效的交易结构,在这个交易结构中,构造证券化资产池、组建特设机构、信用增级、结构化产品的设计和基础资产的风险管理等是其间的几个重要环节。
关键词:
基础设施 资产证券化 结构化证券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乌云娜 黄智军
通过分析PFI融资模式存在的优势、劣势以及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工程推行PFI模式存在的机会与威胁,应用SWOT分析方法,综合考虑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提出了促进我国PFI模式发展的各种对策,为我国城市更好地引入PFI模式进行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
PFI 城市基础设施 SWOT 对策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以特许经营基础设施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公共部门,建设及服务提供方和私人投资方的三方合作博弈模型,利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三者在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的合作收益分配问题。计算了三种融资模式下各参与方的合作收益分配值,并对不同融资联盟模式对利益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如果融资联盟参与方实际承担的风险大于期望风险时,其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增加,如果小于期望风险则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减小。同时,在特许经营管理的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当参与方的合作形式发生变化时,其各方所承担的实际风险会发生转移,从而影响联盟参与方的最终合作收益分配量。对于基础设施工程中融资联盟及参与方的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方式的研究对解决基础设施工程管理中的合作协调问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借鉴作用。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孙蕾 孙绍荣
以特许经营基础设施工程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公共部门,建设及服务提供方和私人投资方的三方合作博弈模型,利用Shapley值法分析了三者在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的合作收益分配问题。计算了三种融资模式下各参与方的合作收益分配值,并对不同融资联盟模式对利益分配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如果融资联盟参与方实际承担的风险大于期望风险时,其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增加,如果小于期望风险则原合作收益分配量会减小。同时,在特许经营管理的基础设施工程融资联盟中当参与方的合作形式发生变化时,其各方所承担的实际风险会发生转移,从而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立英 张旸 秦国伟 吴成亮 袁畅彦 张洋
从林业生产、林业旅游和生态服务、林业管理3个方面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结合北京市实地调研数据,对林业基础设施的概念、性质、作用及类别进行系统全面研究。结果表明:林业基础设施是指为林业生产和林业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功能的实现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林业基础设施具有技术、经济和社会3个方面的属性;林业基础设施对维护林业自身安全、促进林业社会及经济功能的实现等有积极作用;完善林业基础设施可提高林业生产效益、林业旅游收入、林业生态服务,且有利于林业管理。因此,根据林业基础设施的功能及服务对象,林业基础设施可分为生活类、生产类、生态类、综合类四大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国兴 郭菊娥 龚利
政府与投资商签订政府购买协议被广泛的应用于在电力、城市供水等基础设施BOT项目融资中,政府购买协议的存在对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有着深刻的影响。遗憾的是现有计算BOT项目特许权期的文献没能考虑这一事实。针对这一不足,本文提出了基于政府购买协议的BOT项目特许权期决策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汪文祥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施江涛 韩小涛 乔黎黎 李震彪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对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从“十一五”开始,高校逐步成为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重要力量。实验技术队伍是设施建设和运行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但高校实验技术人员数量不足,队伍整体水平较为薄弱,制约了高校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的高水平建设和高效运行。该文以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为例,分析了该装置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用人方式、合理定编定岗、畅通发展渠道的建议,以期为高校在进一步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方面提供借鉴与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