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22)
- 2023(13384)
- 2022(11752)
- 2021(10970)
- 2020(9280)
- 2019(21345)
- 2018(21245)
- 2017(40858)
- 2016(22543)
- 2015(25301)
- 2014(25452)
- 2013(25177)
- 2012(22946)
- 2011(20615)
- 2010(20627)
- 2009(18982)
- 2008(18558)
- 2007(16371)
- 2006(14289)
- 2005(12723)
- 学科
- 济(86634)
- 经济(86465)
- 管理(68074)
- 业(61876)
- 企(52145)
- 企业(52145)
- 方法(38961)
- 数学(33576)
- 数学方法(33190)
- 财(24167)
- 农(23847)
- 中国(22387)
- 学(20282)
- 制(19961)
- 业经(19933)
- 地方(16571)
- 农业(15476)
- 理论(14905)
- 务(14896)
- 财务(14804)
- 财务管理(14769)
- 环境(14471)
- 贸(14321)
- 贸易(14315)
- 企业财务(14002)
- 和(13944)
- 易(13896)
- 技术(13776)
- 体(13656)
- 划(13144)
- 机构
- 大学(319814)
- 学院(316506)
- 管理(127264)
- 济(122673)
- 经济(119777)
- 理学(110105)
- 理学院(108855)
- 管理学(107009)
- 管理学院(106440)
- 研究(105256)
- 中国(77332)
- 京(68834)
- 科学(65938)
- 财(58511)
- 农(52950)
- 所(52714)
- 业大(49614)
- 研究所(47921)
- 中心(47627)
- 江(46739)
- 财经(46268)
- 北京(43344)
- 范(42018)
- 经(41984)
- 师范(41631)
- 农业(41556)
- 院(38297)
- 州(37312)
- 经济学(36117)
- 财经大学(34433)
- 基金
- 项目(219033)
- 科学(171922)
- 研究(160230)
- 基金(158551)
- 家(138337)
- 国家(137194)
- 科学基金(117672)
- 社会(100068)
- 社会科(94698)
- 社会科学(94673)
- 省(85469)
- 基金项目(84863)
- 自然(77023)
- 自然科(75148)
- 自然科学(75128)
- 自然科学基金(73767)
- 教育(73671)
- 划(72383)
- 编号(65727)
- 资助(64430)
- 成果(53830)
- 重点(48863)
- 部(48390)
- 发(45765)
- 创(45421)
- 课题(45364)
- 制(42629)
- 创新(42403)
- 科研(41659)
- 教育部(41310)
- 期刊
- 济(136047)
- 经济(136047)
- 研究(93135)
- 中国(65272)
- 学报(51606)
- 农(48360)
- 科学(47501)
- 管理(46276)
- 财(45320)
- 大学(39077)
- 教育(37575)
- 学学(36662)
- 农业(33306)
- 技术(27495)
- 融(25033)
- 金融(25033)
- 财经(22408)
- 业经(21627)
- 经济研究(20122)
- 经(19023)
- 问题(17660)
- 图书(16665)
- 业(16535)
- 科技(15952)
- 理论(15718)
- 版(15172)
- 技术经济(15065)
- 实践(14448)
- 践(14448)
- 现代(14392)
共检索到46366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曾巧玲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是推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引擎,土地则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关键要素。本文分析了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的用地现状,对当前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土地要素保障的现实困境进行了深入研究,并提出了构建土地要素保障机制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田祥宇 景香君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基本保障。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呈现区域、城乡差距过大,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在已有供给领域存在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资源浪费严重。应建立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性的评价体系,针对农村基础设施投资公平评价建立合理的投资方式和投资制度。对国内外研究农村基础设施投资的文献进行归纳,指出了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公平供给的现状和问题,对我国农村基础设施的投资公平性政策制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从而引导农村基础设施投资数量和谐、供需匹配。
关键词:
农村基础设施 公平性 政策保障机制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卢毅 陈强 邓小华
本文介绍了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特许期弹性调整机制及其优势,通过分析我国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收费调价机制存在的问题并考察国外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建立弹性)特许期机制的成功经验,主张建立PPP项目特许期弹性调整机制,进而对其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应用弹性特许期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杨茜 石大千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以铁路提速为代表的交通基础设施质量升级,是否会影响收入分配?通过将始于1997年的铁路提速事件视为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提升的准自然实验,文章基于要素流动视角,运用双重差分方法实证检验了铁路提速对城乡收入分配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铁路提速通过促进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流动,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实证分析表明,铁路提速显著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了大约5%-7%。铁路提速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作用主要来自于促进了人的流动、物的流动和技术流动,从而证实了要素流动机制。从城乡收入分配的角度而言,铁路提速显著有利于农村居民收入增加,从而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动态效应表明,铁路提速初期缩小了城乡收入差距,但缩小作用递减;在2003年之后,铁路提速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在这一过程中,2003年之前城乡收入差距缩小主要在于农村居民收入增长快于城市居民,从而城乡收入差距缩小; 2003年之后,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大于农村居民,城乡收入差距开始扩大。这一动态效应的背后主要是由要素流动机制所致。基于多种稳健性检验,文章结论依然十分稳健。文章结论为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质量、打破地区分割促进要素流动、提升农村地区要素集聚能力等政策提供了直接证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任晓红 张宗益
本文将交通基础设施对产品的运输成本、生产要素的流动成本及土地租金等空间成本的影响整合到新经济地理学模型的理论框架之中。分析显示,当农村人口所占比重较大时,改善交通基础设施能促进生产要素流动并缩小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但随着生产要素不断地向城市集聚,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对生产要素流动性的影响不再显著,当集聚到城市的生产要素增至某一临界值时,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则呈现出反向扩大的趋势。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要素流动 城乡收入差距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郑传斌
随着公众在基础设施PPP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针对如何发挥公众在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提升中的重要作用,本研究构建了政府激励、社会资本提升、公众参与的基础设施PPP项目绩效协同提升演化博弈模型,构建了考虑绩效提升目标区间的社会资本利益分配模型,并通过仿真分析探究了三方协同提升绩效的行为策略选择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任一方行为策略选择及其演化路径均与其他博弈主体的行为策略紧密相关,且它们对彼此初始策略的影响存在差异;公信力提升、上级部门奖励等收益、罚金对政府的激励行为具有正向作用,而政府的激励成本对政府的激励行为具有负向作用;提升绩效获得的收益与罚金对社会资本具有正向作用;参与绩效提升获得的收益对公众的参与行为具有正向作用,社会资本进行绩效提升获得的收益对公众的参与行为具有负向作用;社会资本的利益分配与目标范围、奖励因子和惩罚因子等参数息息相关,且随着绩效目标范围的增大,社会资本的利益分配逐渐减小。研究成果有利于丰富和完善项目绩效管理理论,为政府出台相关政策、设计PPP项目绩效提升机制提供参考。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国光 江春霞
采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ublic Private Partnerships,PPP)发展交通基础设施越来越受到国家的重视和大力推广。然而,在实践过程中,有大量的PPP项目以取消或提前终结而告终,公私合作模式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失败的PPP合作模式不但给项目实施带来困难,同时给私人资本持有者和公共部门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基于多案例研究方法,选取了世界范围内24个失败的交通基础设施公私合作项目,通过确认项目的失败原因,按责任归属方及所属项目阶段对各原因进行排序,并寻找上述失败因素之间的关联性,最终形成了1
关键词:
交通设施 社会资本 资本合作 交通投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建平 葛扬
织密城乡融合消费网络是破解新时代社会矛盾的主要抓手,本文运用空间面板计量经济模型从时间维度和区域差异探究土地融资、房价和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三者之间互动机制对城乡消费差距的作用机理。采用系统聚类算法,按照产业协调发展程度将我国省级行政辖区划分成两类。结果表明:(1)土地融资扩大了城乡消费差距;(2)由土地融资引起的城市房价上涨、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扩大对城乡消费差距具有显著正向影响;(3)土地融资、房价与城乡交通基础设施差距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且在不同区域不尽相同。因此,深刻理解三者之间的内在关系对于我国缩小城乡消费差距,实现城乡融合意义重大。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高武 洪开荣
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风险评价及其内在规律,引起国内外众多学者的关注。为探寻适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风险评价的合适方法,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特殊性分析、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形成与演化机理、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评价思路与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分析项目风险评价在方法和内容上的最新研究趋势,指出目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得出综合各种方法优点的组合性评价是最合适的方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菲
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海1990年以后不同阶段建设的一批重大道路交通设施为案例,在个案分析的基础上,从资金来源、项目运作、融资方式及风险分担机制等四个方面客观揭示出1990年代以来上海重大道路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投融资机制的变革轨迹。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陈玲玲 王红霞
在分析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特点,就该类项目融资过程、融资使用与融资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阐释,基于风险有效防范,给出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融资风险防范的应对措施,包括科学设计和编制融资预案、设置合理的风险分担机制,以及加强财务风险管理和项目全过程投资管理等,以期为同类项目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PPP项目 交通基础设施 融资 风险管理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蔡晓琰 周国光
文章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和神经网络模型,在分析影响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运营的主要风险并建立其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的智能风险评价模型。针对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风险评价的常用方法对主观经验依赖较强、不同项目间评价结果的可借鉴性不强的现状,本研究的评价模型能通过自主学习模糊综合评价的评价结果而实现风险评价智能化。通过实证分析,证实交通基础设施PPP项目智能风险评价模型具有可行性,并建议根据项目运营情况完善风险评价体系、统一不同项目间的模糊综合评价的评分标准、建立和完善智能风险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PPP项目 智能风险评价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白石
基于1997-2016年省级层面的数据,深入分析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就业的影响及传导机制,并利用动态面板数据和递归效应模型进行实证。研究证明了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就业规模具有促进作用,而区域一体化和吸引投资是两种重要的作用机制,研究结论深化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就业贡献的理解,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就业促进政策的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依据。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郑腾飞 赵玉奇
文章基于Melitz (2003)企业异质性理论构建厂商出口决策模型,利用2005-2007年工业企业数据库,从要素市场扭曲角度分析交通设施影响企业出口的微观机制。研究发现,交通基础设施对企业出口倾向和出口数量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进入国内市场固定成本大于进入国际市场成本时,地区要素市场扭曲程度越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聚焦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可以进一步发现,要素市场扭曲对非国有部门企业的抑制作用更突出,改善交通基础设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更有助于带动非国有企业的出口。研究结果还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企业出口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交通基础设施和要素市场扭曲对中西部地区企业出口数量的促进作用比东部地区企业更大。这一结论不受内生性的影响。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吉亚辉 文静
选取1999—2013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数据,运用空间误差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与制造业空间分布的关系。将1999—2013年分为3个时间段,从动态层面考察了交通基础设施对中国制造业的集聚影响方向和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制造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交通基础设施对制造业集聚的影响为正相关影响,且影响程度在降低。此外,各地区应注重加强与相邻地区间的交流与合作,形成经济互助,以促进制造业合理发展与集聚。同时,应该加强我国交通基础设施的合理布局,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制造业,促进制造业在空间上的合理布局。
关键词:
交通基础设施 制造业集聚 空间分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