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144)
- 2023(3032)
- 2022(2616)
- 2021(2465)
- 2020(2014)
- 2019(4264)
- 2018(4249)
- 2017(7653)
- 2016(4297)
- 2015(4470)
- 2014(4309)
- 2013(4252)
- 2012(4007)
- 2011(3795)
- 2010(3947)
- 2009(3917)
- 2008(3764)
- 2007(3599)
- 2006(3454)
- 2005(3059)
- 学科
- 济(17210)
- 经济(17199)
- 管理(9350)
- 业(8394)
- 企(6653)
- 企业(6653)
- 理论(5692)
- 农(5677)
- 方法(5370)
- 业经(5198)
- 地方(4989)
- 学(4865)
- 中国(4490)
- 农业(4154)
- 教育(3440)
- 制(3281)
- 财(2895)
- 贸(2865)
- 贸易(2864)
- 经济理论(2811)
- 和(2789)
- 易(2711)
- 环境(2618)
- 数学(2617)
- 数学方法(2553)
- 发(2524)
- 融(2460)
- 金融(2459)
- 体(2452)
- 农业经济(2336)
- 机构
- 学院(66422)
- 大学(64328)
- 研究(22066)
- 管理(20693)
- 济(19783)
- 经济(19219)
- 理学(16659)
- 理学院(16360)
- 管理学(16001)
- 管理学院(15846)
- 中国(15786)
- 科学(14564)
- 范(14358)
- 师范(14284)
- 京(13718)
- 州(13381)
- 江(11762)
- 师范大学(11544)
- 财(11505)
- 所(11109)
- 游(10321)
- 旅(10314)
- 旅游(10176)
- 研究所(9973)
- 中心(9438)
- 财经(8998)
- 北京(8901)
- 系(8198)
- 经(7854)
- 院(7832)
- 基金
- 项目(37994)
- 研究(30004)
- 科学(29479)
- 基金(25745)
- 家(21935)
- 国家(21683)
- 社会(18519)
- 科学基金(18178)
- 社会科(17394)
- 社会科学(17386)
- 省(16287)
- 教育(14201)
- 基金项目(13988)
- 划(13176)
- 编号(12839)
- 自然(10894)
- 成果(10893)
- 资助(10645)
- 自然科(10560)
- 自然科学(10556)
- 自然科学基金(10358)
- 课题(9754)
- 发(9290)
- 年(8711)
- 重点(8591)
- 规划(7919)
- 部(7571)
- 发展(7511)
- 展(7409)
- 项目编号(7379)
共检索到1039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何景明
风景与旅游形象的关系密不可分。风景远不止于山山水水,它同时作为人类文化和理想的载体,更是旅行者实现"伟大浪漫"梦想的场域,同样的风景对不同的人群有着不同的意义——风景事实上有着一副多变的面孔(形象)。鉴于此,在建构风景形象或确立旅游主题形象时,不仅要根植于东道主文化,还应从"他者"的角度赋予地方更宽广的涵义,以创造和维持"地方神话"——因为在此建构过程中,旅游者也不由自主地参与了东道主文化的共生共建,其自身融入并构成了风景。
关键词:
风景 景观 旅游形象 建构 贵州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蕾蕾
旅游点形象定位初探──兼析深圳景点旅游形象李蕾蕾深圳大学中国文化与传播系ADiscussiononthePositioningofTourismResortImage¥byLiLeileiAbstract:Positioningtheory,orig...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志军 杨洪 刘嘉毅 伍新叶
旅游形象感知、塑造和传播是国内外旅游研究热点,研究方法上以问卷调查为主。世界遗产地是我国重要旅游地类型,但其游客感知形象研究较少。本研究针对国内世界遗产地旅游形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不足,在崀山的地方性、旅游形象替代分析基础上,采用ROST WORd paRSeR软件分析崀山网络游记及游客点评,归纳出游客所感知的崀山认知形象、情感形象和总体形象及其信息渠道;对崀山旅游形象进行重塑,突出"天人合一的和谐大美"核心理念(MI)和"世界丹霞奇葩·山水田园人家"的总体形象及其分体旅游形象及视觉符号识别系统(VI)、听觉形象(aI)、行为识别(BI);最后基于传播策略的基本原则,提出目的地整合营销传播模...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邓爱民
本文在提出城市旅游形象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旅游形象的影响因素、建设内容和城市形象的个性化问题。以武汉市为例分析了武汉市旅游形象现状,初步设计和策划了武汉市旅游形象,希望对推动武汉城市旅游与城市形象一体化有一定指导意义。
关键词:
城市旅游 旅游形象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欢 喻学才
旅游意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对旅游意象与旅游形象的概念理解仍含混不清,有碍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在对旅游意象与旅游形象的概念开展了追根溯源式的探究的基础上,从心理过程、审美层次以及影响旅游者行为方式3个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差异,并进一步指出城市旅游意象的认知遵循从"意"到"象"的解构和从"象"到"意"的重构的规律。其中,"意"指城市文化,"象"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的各种符号,即意象点。选取文化主线,筛选意象点,科学引导旅游者在意象点之间流动,利用解说系统帮助旅游者理解意象点,通过感官刺激帮助旅游者想象,最终完成城市旅游意象的创造。
关键词:
城市 旅游意象 旅游形象 解构 重构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宋欢 喻学才
旅游意象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对旅游意象与旅游形象的概念理解仍含混不清,有碍该领域的深入研究。在对旅游意象与旅游形象的概念开展了追根溯源式的探究的基础上,从心理过程、审美层次以及影响旅游者行为方式3个方面分析了二者的差异,并进一步指出城市旅游意象的认知遵循从"意"到"象"的解构和从"象"到"意"的重构的规律。其中,"意"指城市文化,"象"则是体现城市文化的各种符号,即意象点。选取文化主线,筛选意象点,科学引导旅游者在意象点之间流动,利用解说系统帮助旅游者理解意象点,通过感官刺激帮助旅游者想象,最终完成
关键词:
城市 旅游意象 旅游形象 解构 重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黄安民,王佳红
论长春城市旅游形象的塑造与定位黄安民,王佳红一、导言城市旅游形象是旅游者对城市的感知形象(Image),即旅游者在游览城市的过程中通过对城市游憩设施(包括公园、购物中心、风景点、文化设施、娱乐城、餐饮点、城市建筑、广场、街道等)的游览和城市社会文化环...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方世敏 黄玲
我国西部地区蕴藏着丰富的旅游资源 ,但旅游形象现况不佳。要树立西部各省市区旅游目的地良好形象 ,应当在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企业管理的前提下 ,从更新观念、政府主导、形象要素整合、形象传播等方面着手采取对策 ,从而促进我国西部旅游业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
西部地区 旅游目的地 形象塑造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施奠东
面向21世纪的杭州风景旅游建设施奠东(杭州市园林文物局)21世纪是希望世纪。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各方面都将有一个大的飞跃.杭州作为全国重点风景旅游城市、历史文化名城,风景园林建设及文物的保护和利用,如何面向21世纪,这是杭州市园林文物工作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厉新建 宋昌耀 陆文励
全域旅游发展战略是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型旅游发展观,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因而也就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全局的视角审视全域旅游发展的作用。笔者认为,推动全域旅游发展有利于重塑地方品质、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地方品质的改善和提升应该成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重要要求和目标。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林
很多地方之所以成为旅游目的地,是与游客对其"真实"与"想象"的体验交织在一起的。在民族文化传承、演变、重构过程中,"发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对民族历史记忆和对族群凝聚的形塑。广西黄洛瑶寨在"文化碎片化"过程中以"天下第一长发村"构建了最令游客直观感觉的"柔""情""爱""婚恋"的地方形象;贵州岜沙苗寨以独特"户棍"发髻、舞台化的成年仪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深层次的"树"崇拜和生死轮回的观念,建构了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的"原始而又神秘"的地方形象。黄洛瑶寨和岜沙苗寨利用"发髻"这一容易被认知、接受和解读的文化符号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曾坚
经过30多年的酝酿,《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以下简称《旅游法》)于2013年4月25日公布。该法第一条明确了立法宗旨:"为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保护和合理利用旅游资源,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立法宗旨的排序不是随意的,将旅游者权益保障放在第一位彰显了这部法律最重要的立法思想,也即从人的角度去做出制度安排,这是符合当代法律精神的。不过,《旅游法》并未明确界定什么是旅游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俊鸿
论风景名胜区的自助旅游开发陈俊鸿广州地理研究所OntheDevelopmentofSelf-HelpTourismintheScenicSpots¥ChenJunhongAbstract:Self-helptourismreferstothetour...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林飞龙
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是提升城市地位,促进城市旅游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文章首先对城市旅游形象和城市形象概念进行了描述;再从城市形象的地缘、人文和政策三大识别系统出发,对广州的城市旅游形象进行分析,肯定了"花都、商都、岭南文化名城"的城市旅游形象定位的合理性;最后总结了广州市在塑造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旅游形象过程中所做出的努力。
关键词:
城市旅游形象 城市形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