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85)
- 2023(2320)
- 2022(1904)
- 2021(1672)
- 2020(1323)
- 2019(2870)
- 2018(2798)
- 2017(3666)
- 2016(1801)
- 2015(1907)
- 2014(1706)
- 2013(1631)
- 2012(1432)
- 2011(1317)
- 2010(1393)
- 2009(1059)
- 2008(1001)
- 2007(881)
- 2006(766)
- 2005(764)
- 学科
- 济(6543)
- 经济(6539)
- 管理(6346)
- 业(5693)
- 企(5055)
- 企业(5055)
- 业经(2686)
- 方法(2525)
- 中国(2298)
- 数学(1966)
- 数学方法(1941)
- 产业(1863)
- 信息(1815)
- 总论(1763)
- 信息产业(1723)
- 学(1657)
- 技术(1607)
- 贸(1570)
- 贸易(1568)
- 理论(1557)
- 易(1541)
- 教育(1498)
- 财(1304)
- 技术管理(1199)
- 和(1196)
- 教学(1178)
- 制(1133)
- 划(1100)
- 销(1049)
- 供销(1047)
- 机构
- 大学(26604)
- 学院(26252)
- 济(10969)
- 经济(10751)
- 管理(10283)
- 研究(9550)
- 理学(8902)
- 理学院(8810)
- 管理学(8694)
- 管理学院(8639)
- 中国(6853)
- 京(5760)
- 科学(5428)
- 所(4463)
- 财(4420)
- 院(4160)
- 研究所(4132)
- 中心(3918)
- 江(3766)
- 北京(3632)
- 范(3575)
- 师范(3534)
- 财经(3515)
- 研究院(3458)
- 经济学(3383)
- 业大(3259)
- 经(3224)
- 技术(3201)
- 经济学院(3037)
- 师范大学(2954)
共检索到401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武建鑫
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产业革命宣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这不仅是一次技术变革之于现代大学的强烈诉求,而且是一次反思教育、重塑教学和再定义大学的良好契机。麻省理工学院在系统审视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的基础上,秉承"重塑自身以塑造未来"的发展理念,启动了能够引领智能时代的"MIT方案"。整个方案涵盖苏世民计算学院的建立、人才培养理念的变革、智能技术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企业、政府的联合研究策略,充分体现了计算思维、相互塑造、引领未来的内在逻辑。虽然方案的实施过程仍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但方案所体现的"结构再造"理念足以引领未来高等教育的变革,而这正是世界一流大学在人工智能时代应有的责任与担当。
关键词:
人工智能 MIT方案 大学模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顾小清 郝祥军
人工智能再次崛起,凭借智能算法获得了自我学习能力,使得机器对知识从“人工植入”式被动接受,演变为类人的知识建构,将知识创造从有限条件拓展到无限可能。人工智能对知识生产的介入也进一步拉陡了知识的增速斜率。教育作为人类文明的知识传承活动,面对人工智能重塑知识观的现实,必须及时做出思考与回应。未来的教育将聚焦人的全面发展、强化人区别于机器的独特智能,来适应未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技术增能教育、技术赋能教育及技术重塑教育三个途径,将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技术转化为教育变革的内生变量,推动教育的深化改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周世军 赵丹丹
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深度融合和推动下,人工智能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对就业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类独立工作的空间将会大大压缩,"人机合作"将成为未来的主要就业趋势。从比较优势角度来看,这种方式最能发挥各自特长,且相互赋能。人机合作具有互补性、创造性和溢出性等特征,且人机合作的"双向赋能"将会破解"缺失的中间地带",不仅能弥补机器模仿人类思维能力的不足,而且还会增强人类改造世界的能力。人工智能重塑就业,就是重构机器和人的新型伙伴关系,实现机器和人的融合发展。未来,人和机器可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推动人机合作向更高阶段迈进,产生前所未有的生产变革,从而实现高质量就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就业 人机合作 双向赋能
[期刊] 图书与情报
[作者]
王世伟
大智能时代的来临,既为图书馆服务的转型孕育了发展新动能,也让图书馆的服务面临倒逼重塑的挑战和机遇。文章从图书馆服务的视角,分别论述了人工智能带来的变革浪潮与图书馆服务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文献资源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人力资源的重塑、人工智能与读者用户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空间的重塑、人工智能与图书馆服务项目的重塑等问题,指出人工智能服务重塑是图书馆迈向新时代的新征程。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庆德 万云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在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图像识别、智能机器人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并在身份识别、自动驾驶、医疗诊断等方面得到快速应用,人类正步入人工智能时代。人工智能具有大数据背景、运行效率高、自我迭代学习等特点,而资管行业恰是充满纷繁复杂的产品设计、不同类型的海量数据、高强度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肖琪 宋帆 丁琳琳 郭彩琴
世界经济论坛将适应未来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称为教育4.0。教育4.0框架是面向未来需求转变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全球框架。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4月发布的《塑造未来学习:人工智能在教育4.0中的作用》报告,基于教育4.0框架,以未来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阐述了全球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教师行政负担重且教育评价效率低、数字技能和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等挑战,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简化教育管理流程、提高教育评价效能、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潜能,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和重塑及其应用于教育的风险与应对措施。我国应优化多元主体与智能技术的协同实践,重塑未来学习生态和新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数智化时代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完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评测教育体系,夯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4.0的数字底座;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加快建构教育4.0时代的新质教育新体系;秉持以融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设计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新质教育融通。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兰国帅 杜水莲 肖琪 宋帆 丁琳琳 郭彩琴
世界经济论坛将适应未来能力、技能、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称为教育4.0。教育4.0框架是面向未来需求转变学习内容和学习体验的全球框架。世界经济论坛2024年4月发布的《塑造未来学习:人工智能在教育4.0中的作用》报告,基于教育4.0框架,以未来教育模式和人才培养需求为导向,阐述了全球教育面临的师资短缺、教师行政负担重且教育评价效率低、数字技能和人工智能人才短缺等挑战,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可有效简化教育管理流程、提高教育评价效能、培养学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等潜能,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传统教育模式的颠覆和重塑及其应用于教育的风险与应对措施。我国应优化多元主体与智能技术的协同实践,重塑未来学习生态和新质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完善人工智能教育数字治理体系,推动数智化时代新质教育可持续发展;完善人工智能算法智能评测教育体系,夯实人工智能赋能教育4.0的数字底座;提升师生数字素养和人工智能素养,加快建构教育4.0时代的新质教育新体系;秉持以融创教育为核心的教育设计理念,推动人工智能教育与新质教育融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赵峥
<正>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更迭和应用拓展,对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正产生深远影响。根据 OpenAI 的研究,美国大约80%的劳动力会有至少10%的工作任务可能受到GPT模型的影响。这表明人工智能技术正在成为现代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石之一。为应对这一变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22 年报告中提出,为适应这个将由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世界,所有公民都需要具备一定程度的人工智能素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崴 李娇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经济发展新动能、塑造新型产业集群。在智能化背景下,如何加速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与职业教育人才供给的耦合,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时代使命。我国职业教育技术技能型人才供给政策的价值目标从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工具主义取向到当前的跨界融合价值取向,经历了漫长的探索与调适。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尚存在主体自适应性匮乏、主体单向聚集、信息流失序、共生性弱化等多重困境。基于复杂适应系统解释框架,可从四个层面重塑跨界融合型人才的培育路径:主体自适应方面加强系统外界跨界融合,主体聚集性层面形成学校、企业和政府三者互动机制,信息流层面加强系统内部知识域与技能域、专业群与产业链及师资建设跨界融合,共生性层面建构“智能技术→教育→产业→区域经济”的有机循环交互机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苑大勇 张璞
优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是人工智能时代工作世界变化与教育世界改革的共同诉求,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要素。技术知识作为职业教育知识论的基础,从根本上回答了职业教育需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个核心问题。人工智能时代生产方式的重构与生产技术的革新,使技术知识呈现出生产精细化、结构综合化、边界模糊化等变革特征。技术知识的变革需要创新型、复合型、发展型的技术技能人才。针对技术知识变革与技术技能人才诉求,应完善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由“裂隙化”转向“系统化”;深化产教融合育人机制,由“孤立化”转向“协同化”;革新职业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由“过密化”转向“科学化”。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部彦君 许开轶
人工智能作为一项底层技术,其所拥有的发展快速性、规模效应性与多领域适用性使得该领域的技术竞争与现实政治博弈之间存在高度的关联性,国家高度关注和重视技术的赋能与赋权作用。从人工智能技术作用于国际权力结构的过程来看,人工智能将极大地作用于权力所依赖的四种基本结构,通过重塑知识结构与介入生产、安全、金融三大结构的方式,激发结构内的权力博弈;打破国家与市场之间的既有权力均衡,使权力以一种有序而渐进的方式进行积累和分配。而在权力发生技术因流动的过程中,技术优势与权力优势之间的转换将会变得更加顺畅且自然,权力会进一步流向拥有结构性权力优势的技术优势国与跨国科技公司。因此,面对人工智能技术进步带来的全球权力收益不对称的现状,我们应该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进一步挖掘人工智能在促进国际合作、推动人类整体繁荣方面的价值,完善人工智能全球治理的合作方案,寻找世界共同发展之道。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俊峰 吴锴 程峰
<正>金融风险管理是维护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和促进金融创新的基石,其重要性在于确保金融系统的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加强和完善金融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明确了一系列与金融改革紧密相关的措施,旨在提升金融体系效率和强化系统性金融风险的预防及化解能力。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冉重峰
文章分析了银行间市场资金业务现状,提出了传统模式下资金业务兼顾多元目标资金业务兼顾多元目标存在的客观制约,介绍了资金机器人如何实现流动性高效传导与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双重目标,最后展望了机器人在重塑资金业务理念、赋能同业业务生态方面方面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
同业业务 差异化 交易员 交易策略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侃 覃美连 李姝蓉
零售业已成为人工智能(AI)应用的重要领域。零售AI是可以增强产品、服务或解决方案智能化水平的计算机技术体系或者能力框架,包括大数据、感知智能、模式识别、认知智能、行动智能。在AI的推动下,零售商可以从替代、增强、协作、平台等四个方面提高业务效率,获得价值增益。在零售AI实时数据流的支持下,零售价值链形成以零售AI系统、知识管理与用户洞察为双中心的闭环,从知识管理与洞察、供应链管理、运营优化、用户服务等四个工作维度重塑零售价值链;零售商可以采取解决方案、零售业态、商业模式、零售理念等策略实现智能零售创新。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零售创新 零售价值链 价值创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秋慧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初步应用到保险业的具体经营环节中,并将进一步深刻地重塑保险价值链,对传统保险业生态形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从产品开发、营销、承保、理赔、客户服务五大环节具体分析了人工智能对保险价值链的重塑路径,认为大数据基础尚不完善、复合型专业人才严重短缺、跨行业资源整合困难是目前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价值链中发挥创新性作用面临的主要挑战,应建立完善的行业大数据基础平台、实施创新复合型技术人才战略、制定并实施跨行业合作策略等,助推人工智能技术的创新性应用,最终实现保险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根本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