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0)
2023(561)
2022(556)
2021(528)
2020(266)
2019(599)
2018(610)
2017(1105)
2016(609)
2015(652)
2014(625)
2013(518)
2012(579)
2011(522)
2010(550)
2009(479)
2008(455)
2007(408)
2006(388)
2005(396)
作者
(2013)
(1666)
(1623)
(1580)
(999)
(885)
(750)
(732)
(632)
(621)
(608)
(605)
(595)
(559)
(551)
(531)
(521)
(480)
(468)
(468)
(439)
(415)
(397)
(388)
(387)
(352)
(351)
(336)
(336)
(322)
学科
(2907)
经济(2907)
统计(1421)
中国(1373)
方法(1114)
(1108)
管理(1018)
(941)
贸易(941)
(922)
地方(821)
(709)
数学(628)
数学方法(606)
(556)
业经(551)
(528)
(516)
出口(498)
出口贸易(498)
(498)
(495)
企业(495)
概况(473)
地方经济(454)
进出(447)
进出口(447)
进出口贸易(447)
(426)
金融(426)
机构
大学(8931)
学院(8842)
研究(3963)
(3386)
经济(3307)
中国(3128)
科学(2938)
管理(2769)
理学(2338)
理学院(2254)
(2178)
管理学(2139)
管理学院(2126)
(2111)
研究所(2020)
统计(1934)
(1752)
中心(1708)
(1696)
师范(1692)
(1594)
(1539)
(1499)
(1486)
财经(1460)
师范大学(1455)
(1411)
北京(1336)
科学院(1321)
业大(1297)
基金
项目(6109)
科学(5016)
基金(4633)
(4313)
国家(4291)
研究(3780)
科学基金(3727)
社会(2644)
自然(2566)
社会科(2556)
社会科学(2554)
自然科(2522)
自然科学(2522)
基金项目(2471)
自然科学基金(2463)
(2189)
(1990)
资助(1786)
教育(1632)
重点(1596)
国家社会(1275)
(1261)
编号(1221)
科研(1212)
计划(1208)
(1121)
中国(1084)
课题(1067)
科学研究(1009)
(1006)
期刊
统计(4501)
研究(3618)
(3340)
经济(3340)
(3052)
决策(3032)
中国(1417)
科学(1365)
学报(1308)
(956)
资源(937)
大学(924)
管理(877)
国际(857)
学学(851)
(749)
地理(720)
(703)
农业(694)
(650)
金融(650)
经济研究(548)
教育(533)
世界(530)
(530)
贸易(530)
经济地理(522)
国际贸易(509)
(496)
业经(491)
共检索到157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沈永  
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卓有成效的统计改革,这是统计部门正在思考和着手进行解决的问题,本文作者提出的几个问题,给了我们一个新的思考问题的角度。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黄璟  
在国内保险市场不断开放、逐步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新形势下,大力加强保险文化建设,重塑保险保障功能的正面形象,充分发挥保险文化对保险公司的作用,对建设我国保险文化新格局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论文简要回顾了中国保险业发展历程,剖析了我国保险业的现状,分析了在新"国十条"的政策红利下,政府、监管机构、保险企业三方在重塑保险文化上的职责和着力点,协力打造"诚实守信、风险共担、服务社会、合规发展"的保险文化新格局。
[期刊] 改革  [作者]
以西部、东北、中部和东部这四大板块构成的中国区域经济新格局,缘于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十七大报告的表述。这一排序当可视为脱胎换骨,其重塑意蕴在于平息对区域格局进行多维划分的争议。在这个新格局中,即将于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温璐迪  郭淑芬  
数字化驱动新一轮创新提速的同时,正在重塑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在刻画中国区域创新格局演化趋势的基础上,构建纳入数字化调节机制的区域创新收敛模型,利用2013—2021年283个城市面板数据,系统考察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格局的重塑效应。研究发现:(1)中国数字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各地区数字化建设程度存在明显差异;(2)中国区域创新格局呈收敛趋势,数字化提升有助于加速区域创新格局收敛进程,这一结论在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3)中国南北方地区创新水平增长存在俱乐部收敛,南方地区内部创新收敛进程快于北方地区,而数字化对北方地区创新收敛进程的影响效果更明显;(4)数字化对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存在显著双门槛效应,只有当数字化水平达到0.154的门槛值时,其对区域创新收敛进程才具有显著加速效应。科学研判数字化对中国区域创新格局的影响,可为促进数字红利共享与区域协调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出台过几项区域发展的重要国策,如包括建立经济特区和开发浦东在内的沿海经济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等。东北振兴作为一项新的国策,已经开始让人憧憬东北将成为继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地区之后的中国内地经济第四增长极。并将开创一个“新东北时代”,有传媒称,振兴东北是一场新的“辽沈战役”。 ■区域发展与分区推进对我国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中国经济在新一轮发展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战略支点,分区推进思路的实现取决于能否正确认识这个地区的比较优势,并遵循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原则来确立今后该地区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结构。因此,必须把地区的经济发展建立在自身具有的比较优势上,这样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凤英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三年来,"一带一路"从构想到行动,取得超预期进展和丰硕成果,成为变梦想为现实的国际合作平台。2016年11月,"一带一路"倡议首次被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凤英  
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三年来,"一带一路"从构想到行动,取得超预期进展和丰硕成果,成为变梦想为现实的国际合作平台。2016年11月,"一带一路"倡议首次被写入第71届联合国大会决议。2017年3月,联合国安理会第2344号决议呼吁,通过"一带一路"建设加强区域经济合作,敦促各方为"一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礼辉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节点,经济转型的方向是更高程度的市场化、全球化、法制化,经济转型的重点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生产技术的创新和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转型呼唤相应的文化重塑,文化重塑的重点在于观念的转变、制度的创新和秩序的重构。经济转型和文化重塑应双轮驱动,硬实力和软实力的提升应并驾齐驱。在文化重塑中,社会、政府、企业担当着不同的角色。社会的角色是推戴创业、推尚开放、推崇秩序;政府的角色是健全法制、保障公平、保护民生;企业的角色是增强创新、增进诚信、增拓合作。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精神支柱,能够构建企业的生产力与竞争力。我国金融企业的文化总体上突出了三个特点:诚信为本、服务为本、审慎为本...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信心比黄金更重要!"当年发生亚洲金融危机以及后来的国际金融危机期间,这是被人们常常提到的一句话。在关键或者困难时期,信心和信念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市场的动力和活力,是共克时艰的精神力量。信心是一步步累积的。改革开放四十年,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各方面建设成果丰硕,体制机制、社会经济结构和综合国力发生了历史性变化。我们对取得的成就充满自信。这是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新突破干出来。然而,发展总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受经济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源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7年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质量并没有"缩水"。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多个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奖励已经成为国家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峰  武秋北  刘菊蓉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高度集中的国家单一投资主体格局逐渐被打破 ,形成了包括中央、地方、企业和个人的多元化投资主体结构。但新的格局中最重要的投资主体依然是责、权、利不对称的政府机构。而非经济组织 ,导致原有的高度集中投资体制下的弊病难以真正克服 ,无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以及加入WTO后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解决投资体制中存在的诸多矛盾 ,建议 :重塑投资主体格局 ;培育风险与收益相对称的民间投资主体 ;为民间投资创造良好的体制和法律环境 ;拓宽民间投资的融资渠道 ;加强对民间投资政策信息引导和服务。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钟源  
一年一度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7年1月9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201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评选出2名最高奖获奖人、279个项目、5名外籍专家和1个国际组织。虽然数量有所减少,但质量并没有"缩水"。以移动4G、北斗导航为代表的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扭转了我国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重塑了世界产业格局。多个科技工作者认为,科技奖励已经成为国家人才政策、科技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肯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王林辉  姜昊  董直庆  
已有文献多数关注人工智能技术及其对劳动就业的影响,却普遍忽视了人工智能技术是否会改变企业空间分布,即智能化情境中企业地理格局的演变问题。本文运用天眼查微观企业数据,结合网络爬虫技术和文本抓取等方法获取的数据,考察了工业智能化情境中制造业企业分布的空间演变特征,检验了工业智能化的企业地理格局重塑效应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工业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分布存在选择性偏向,能激励人工智能企业集聚而使传统企业分散,在稳健性检验和内生性处理后结果依然稳健。机制检验表明,工业智能化主要通过调整要素配置结构和提升生产率方式重塑企业的地理格局;在智能化环境中,企业的地理格局往往由大规模企业主导,工业智能化可能会使企业“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即形成规模效应;智能企业空间分布演变有别于传统梯度转移或雁阵模式,呈现向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迁移的特征;在更高的人力资本水平以及市场化程度环境中,工业智能化的经济地理格局重塑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张明志  余东华  孙媛媛  
文章将高铁开通视为外生冲击事件,研究其对城市人口分布的重塑效应,提出了高铁开通对城市人口分布格局实现重塑的总体效应、异质效应和产业效应的假设,并以17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双向固定模型验证了研究假设。研究结果表明:(1)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城区人口密度;(2)高铁开通对省会城市人口密度的降低效应不明显,非省会城市则较为明显;重塑效应随城市规模等级呈"反N"形演进,其中尤以Ⅱ型大城市效果最为显著;(3)高铁开通会显著促进城市第二产业就业密度的下降。另外,文章还讨论了高铁开通产生的预期效应,并解释了城市第二产业"就业稀释"和"集聚加剧"的矛盾现象。文章的研究结论对利用高铁开通这一事件缓解城市城区人口拥挤压力有一定的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