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139)
2023(16963)
2022(13775)
2021(12416)
2020(10455)
2019(23209)
2018(22449)
2017(43938)
2016(22692)
2015(24879)
2014(24495)
2013(24121)
2012(21859)
2011(19319)
2010(19356)
2009(18113)
2008(17628)
2007(15584)
2006(13672)
2005(12475)
作者
(61746)
(51756)
(51340)
(48872)
(32986)
(24411)
(23457)
(20078)
(19550)
(18148)
(17534)
(17315)
(16352)
(16057)
(15886)
(15718)
(15438)
(14812)
(14732)
(14556)
(12505)
(12381)
(12255)
(12072)
(11657)
(11560)
(11143)
(10816)
(10055)
(10016)
学科
(126013)
经济(125904)
(92583)
(83900)
企业(83900)
管理(83847)
方法(49380)
数学(40556)
数学方法(40193)
业经(35235)
(34226)
(30740)
中国(26040)
地方(25556)
(24081)
财务(24047)
财务管理(24019)
企业财务(22886)
农业(22679)
技术(19624)
(19602)
(18323)
(17835)
理论(17307)
(17079)
(16749)
贸易(16741)
(16250)
(16213)
(16064)
机构
学院(331983)
大学(326404)
(156045)
经济(153558)
管理(138773)
理学(120084)
理学院(118932)
管理学(117512)
管理学院(116849)
研究(103482)
中国(81589)
(71190)
(65279)
财经(57059)
科学(56533)
(51940)
经济学(49116)
(48723)
(48150)
中心(47985)
经济学院(44141)
研究所(43632)
(43551)
财经大学(42296)
业大(40937)
北京(40110)
商学(39319)
商学院(38964)
(37964)
(37817)
基金
项目(220100)
科学(178992)
基金(165605)
研究(165309)
(140826)
国家(139645)
科学基金(124795)
社会(112529)
社会科(107108)
社会科学(107082)
基金项目(87547)
(84575)
自然(77409)
自然科(75727)
自然科学(75714)
自然科学基金(74396)
教育(74124)
(69339)
资助(65784)
编号(65244)
成果(50492)
(49641)
(48669)
重点(48514)
国家社会(48312)
(48254)
创新(44812)
人文(44286)
教育部(44204)
(43522)
期刊
(176873)
经济(176873)
研究(97870)
(59211)
管理(56872)
中国(54492)
科学(40724)
(39521)
学报(37515)
技术(32158)
大学(31084)
(30530)
金融(30530)
学学(29910)
财经(29655)
经济研究(29394)
业经(27995)
农业(27309)
(25713)
问题(22514)
教育(21901)
技术经济(20921)
(17509)
世界(17128)
统计(17091)
现代(16706)
商业(16507)
(16376)
(16327)
财会(16318)
共检索到4876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明蕊   陈安平  
基于2011—2019年中国工商企业注册数据和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数字政府对资本区际流动的影响。结果显示,数字政府显著改善数字治理环境,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机制分析表明,数字政府通过增强社会信任、降低不确定性和削弱区域信息壁垒以促进资本流动。异质性分析发现,在信息获取成本较高、要素市场成熟的地区,数字政府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促进作用更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政府突破了“卢卡斯悖论”,推动资本向欠发达地区再分配。此外,高质量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能够强化资本流动效应,增加外围投资,从而发挥“辐射效应”。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彭远怀   胡军  
资本区际有序自由流动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前提,但制度性的政府行为严重制约着资本区际流动。那么旨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府数据开放能否促进资本区际有序自由流动呢?文章利用地方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开通的准自然实验,从企业异地投资视角考察了目的地政府数据开放对资本区际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企业在目的地政府数据开放平台开通后的子公司数量和注册资本均显著增加,表明政府数据开放能促进企业异地投资;第二,降低制度交易成本是重要作用机制,体现在企业主要是向比所在地市场化进程更慢、政府干预程度更强、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更高的目的地增加投资,且异地投资造成的边际税费负担和非生产性成本显著减少;第三,非国有产权、较强融资约束、较少异地投资经验会增强政府数据开放对企业异地投资的促进作用;第四,政府数据开放质量越高、数据质量越高、平台越完善以及政策保障越强时企业异地投资越多。以上结果意味着发展较差地区高质量开放政府数据有助于吸引更多发展较好地区的资本流入,这为促进资本区际有序自由流动以实现区域协调发展提供了重要决策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刘锴   纳超洪   樊骁  
加快资本跨区域流动对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以2008—2022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借助异地并购这一重要的资本跨区域流动形式,考察新发展格局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降低并购交易成本和提高集团管控能力,有效地促进了异地并购决策,尤其对跨省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显著。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当并购企业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更高、税负水平更低、数字金融发展水平更高以及目标企业所在地区营商环境更好时,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并购决策的促进作用更强;同时,这一促进作用在民营企业、非高新技术企业以及高管具有金融背景或海外背景的企业中更显著。本研究丰富了数字经济时代资本跨区域流动驱动因素的研究,从异地并购视角提供了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微观证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段巍  吴福象  
本文基于"一带一路"倡议、长江经济带勾勒的开放格局,构建两国四地区的新经济地理学模型,分析开放格局变迁与区域一体化对中国经济地理带来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开放格局的变迁会引致国际市场对产业的"向心力"与"离心力"发生改变,临近一个区域的国际市场规模越大,集聚力就越大;临近的外国竞争产品越多,分散力就越大;构建内陆的国际贸易通道,会使得本国产业布局趋于分散化,降低外部市场一体化对本国造成的冲击;内陆国际贸易通道改变了本国市场一体化对经济地理重塑的影响,当国内一体化优先于国际一体化时,本国市场进一步一体化会导致产业布局沿"从分散到集聚再到分散"的"钟状曲线"路径演化。因此,以统一的大国市场体系为基础,打造欧亚大陆上的陆路开放通道,是重塑中国经济地理以及破解"胡焕庸线"难题的关键。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晓敏   蓝发钦   国文婷  
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重要举措。结合地区货物运输数据及企业供应链数据,本文实证考察了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省际贸易有力推动了资本的跨区域流动,表现为省际异地并购数量及规模的显著提升。信息机制及避险机制是省际贸易推动资本跨区域流动的重要渠道。信息机制中,省际贸易联系缓解了地区间信息不对称程度,为新技术学习提供便利。避险机制中,企业出于规避竞争替代风险及违约风险的动机,提升了其异地投资意愿。进一步研究发现,省际流出学习效应及流入学习效应同时存在;加强地区营商环境及信任环境建设,有利于进一步放大省际贸易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推动作用。本文结论丰富了资本跨区域流动影响因素研究,为建设“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为彪   吴玉鸣  
本文基于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数据,实证分析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1)数字化转型提升了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量和投资距离,该结论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的条件下依然成立。(2)数字化转型对非国有企业、制造业和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异地投资促进作用更明显。(3)数字化转型通过缓解企业信息不对称和提高企业专业化分工水平,促进企业异地投资。(4)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与空间距离存在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数字化转型对企业异省的异地投资促进作用大于同省的异地投资;中心城市相较于外围城市更易在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获得投资机会。本研究在微观层面为数字经济发展重塑区域经济地理格局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证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丁嵩  孙斌栋  
通过回顾相关研究,文章认为,区域政策只有在考虑到人员以及地方双重依赖时才可能达到预期目的。空间中性与空间干预政策争论的本质在于是否承认空间均衡模型。鉴于现实世界往往并不存在空间均衡,空间干预政策便成为了次优的选择。然而,空间干预政策实施中的公平与效率目标经常是冲突的,很有可能陷入"零和游戏"。基于空间中性与空间干预的视角,文章提出了中国当前的区域政策选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余婕  董静  邓浩然  
资本跨区域流动是优化地区间资源配置、推动国内经济大循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载体,而金融要素又是促进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推动力。为此,文章从异地并购的视角探讨了风险投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并探讨了多维管理层特征的调节机制。研究发现:(1)风险投资参与程度的提升促使被投企业扩大异地并购规模,从而推动了资本跨区域流动;但风险投资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促进作用更可能发生在各风险投资股东均为非大股东、主导风险投资为非国有产权属性和风险投资联合投资的情境中。(2)风险投资介入对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在欠发达地区企业并购发达地区企业的逆流并购的情境中更显著,且风险投资的参与也打破了地理距离障碍,激发被投企业愿意在远距离的异地并购中扩大投资规模。(3)企业管理层股权集中度的提高抑制了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异地并购规模的促进作用;CEO任期的增加强化了风险投资参与程度对异地并购规模的促进作用。文章提供了风险投资促进资本跨区域流动的经验证据,对优化企业异地并购决策以及推动区域间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凤荣  苗妙  
在我国经济转型背景下,资本跨区流动作为市场化资源配置方式,表征着市场化进展程度,同时受制于政府干预导致的行政壁垒和市场分割。本文旨在从税收竞争角度考察资本跨区流动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长期以来,税收竞争的资本流动效应是公共经济学与投资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既有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资本形成与FDI等方面。但是,前者忽略了资本流动的方向性,后者囿于投资方式的同质性。企业异地并购是资本跨区(跨国)流动的微观过程,也是企业基于区位选择的成长路径。本文从企业异地并购这一独特的微观视角切入,运用因子分析法度量我国30个省份税收负担和环境得分,以2009-2011年间发生的国内上市公司收购非上市公司事件为样本...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明浩   庞钰标  
数字技术本身的新突破可以提高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治理效率,促进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本文结合2007—2021年企业数字专利和异地设立子公司的证据,探究数字技术创新对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的影响。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创新可以推动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机制检验发现,数字技术创新可以促使异地子公司利润分回母公司,进而提高企业资本跨区域流动水平。异质性分析发现,在数字产业化行业和非数字经济行业、同一经济圈以外以及市场分割程度较低地区,数字技术创新的赋能效果更加明显。进一步分析发现,对于没有数字技术创新的企业,数字化战略也有助于企业跨地区发展,但促进效果并没有前者强。此外,虽然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企业资本流向更为发达的地区,但有利于缩小母子公司所在城市间的经济增长差距。本文从企业异地发展的角度揭示数字技术创新助力企业资本跨地区流动的重要作用,检验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的中国实践结果,为我国数字技术创新政策制定、巩固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提供重要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粮  邓欣晨  邵旭方  郝颖  
本文以2007—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来检验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股权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显著提升了公司的异地股权投资规模,表明企业数字化转型有助于推动资本的跨区域流动;数字化转型公司进行异地股权投资有助于提升公司财务效益状况、资产营运状况以及市场价值;进一步检验发现,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异地股权投资的激励作用在非国有上市公司、地区市场化水平较低以及融资约束较高的样本中更为强烈,表明数字化转型通过信息以及资源获取等机制影响公司异地股权投资行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思翀  王贤明  
谁来“保市场主体”?如何畅通内循环资本流动以及促进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文化差异等非经济因素在其中起着怎样的作用?为了回答这些问题,文章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9年跨区域设立市场主体的新建投资为研究样本,引入同时包含自然与社会属性的姓氏距离作为文化差异的代理变量,研究资本流出地与流入地间的文化差异对内循环资本流动中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的影响。研究发现,相对于企业所在地区间的文化差异,企业家的文化背景差异对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有着更为显著的影响,是阻碍内循环资本流动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研究还发现,双边信任不足是文化差异阻碍跨区域市场主体建设的重要机制,而良好的营商环境则能够抵消其不利影响。因此,只有拉近其与企业家之间的距离,增强双边信任,同时更加重视营商环境建设,才更有可能跨越地区文化差异的壁垒,加强跨区域市场主体的建设,打造内循环资本流动的国内大市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康兴涛  李扬  
随着科技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跨区域、多层次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断出现,建立适应新经济发展模式的新治理模式成为研究热点。本文基于政府、企业与社会的职能作用及相互关系,以政府治理、合作创新为切入点,探析如何针对不同的合作创新模式构建不同的政府治理模式,并在如何加强合作创新网络方面,为政府未来加强合作创新网络可采取的治理模式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肖慧敏  刘辉煌  
地理距离在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决策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新"新经济地理视角,在Melitz,Helpman及Chen的企业异质性模型基础上,引入与地理距离相联系的中间投入品运输与增加的固定成本函数,考察距离因素与东道国特征如何影响企业进入的生产率门槛值。采用2000~2010年中国企业在118个国家(地区)建立的1052家子公司的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中国境外投资企业间存在较大程度的异质性,地理距离与企业生产率门槛值正相关,存在"随机的自我选择机制",生产率较低的企业选择进入邻近市场,生产率较高的企业更有可能投资于距离较远,市场需求较小的东道国。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何凡   陈波   黄炜  
资本要素市场分割是当前我国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的关键堵点。标准作为统一市场的制度根基,为经济交流与合作提供了共同的技术语言,能够有效破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面临的壁垒,但现有研究却鲜少关注标准化在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借助我国2014年逐步试点的物流标准化政策,并利用手工收集整理的2007~2019年A股上市公司母子公司数据,构建交错型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行业规范标准化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及机制。研究发现,物流标准化显著促进了资本跨区流动,表现为其能够显著吸引异地上市公司前往试点城市设立子公司。机制检验结果显示,降低企业交易成本,提高企业生产经营效率是物流标准化吸引异地企业投资的两个重要机制,且物流标准化对于前来设立子公司的企业确实发挥了降本提效的作用。异质性分析显示,制造业企业、省内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的跨区资本流动受物流标准化的影响更大,同时,物流标准化对资本跨区流动影响的地理边界覆盖了超过1/5的国土面积。本文研究不仅为我国加快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也为我国进一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提供了智力支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