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118)
2023(3156)
2022(2230)
2021(2376)
2020(1721)
2019(4000)
2018(4093)
2017(5606)
2016(4564)
2015(5392)
2014(5638)
2013(4420)
2012(4084)
2011(3836)
2010(4141)
2009(3190)
2008(3140)
2007(3003)
2006(2719)
2005(2623)
作者
(8976)
(7263)
(7216)
(7040)
(4684)
(3547)
(3474)
(3160)
(2848)
(2782)
(2584)
(2521)
(2456)
(2441)
(2405)
(2300)
(2249)
(2206)
(2202)
(2191)
(2046)
(1962)
(1908)
(1769)
(1748)
(1732)
(1647)
(1594)
(1560)
(1550)
学科
教育(19300)
中国(10268)
理论(6971)
教学(6405)
(5017)
经济(5011)
管理(4867)
(4233)
(4022)
(3757)
发展(3661)
思想(3590)
(3543)
(3538)
(3475)
政治(3429)
高等(3390)
学校(3321)
学法(3289)
教学法(3289)
思想政治(3267)
政治教育(3267)
治教(3267)
德育(3229)
改革(3159)
研究(3070)
学理(2986)
学理论(2986)
教育改革(2793)
(2779)
机构
大学(51165)
学院(48747)
教育(27364)
研究(20407)
(19355)
师范(19322)
师范大学(16058)
职业(14459)
(13125)
技术(12244)
科学(11300)
教育学(10552)
职业技术(9942)
(9889)
(9708)
管理(9537)
北京(9408)
研究所(8946)
(8880)
经济(8276)
技术学院(8259)
中国(7841)
理学(7799)
教育学院(7778)
中心(7563)
理学院(7547)
(7413)
(7319)
管理学(7188)
管理学院(7056)
基金
研究(29815)
项目(26815)
教育(24270)
科学(22671)
编号(16258)
成果(15831)
课题(15749)
社会(15075)
基金(14125)
(14092)
社会科(13821)
社会科学(13819)
(13165)
(12955)
规划(10955)
(10845)
国家(10489)
(10066)
项目编号(9138)
年度(9113)
研究成果(8825)
(8590)
科学基金(8224)
(8071)
(8043)
阶段(8021)
重点(7991)
(7886)
教育部(7645)
(7621)
期刊
教育(48891)
研究(26225)
中国(23090)
职业(14005)
(11827)
经济(11827)
技术(11059)
技术教育(9545)
职业技术(9545)
职业技术教育(9545)
(5714)
论坛(5714)
高等(5441)
大学(5336)
成人(5208)
成人教育(5208)
学报(5013)
高等教育(4788)
职教(4761)
科学(4330)
(4261)
(4261)
(3934)
发展(3704)
(3704)
管理(3601)
比较(3426)
农业(3346)
图书(3100)
教研(3027)
共检索到88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现代化和工业化催生了现代职业教育的同时又使其陷入一个伦理困境。现代化追逐利益,推崇工具理性,自然资源成为人类发展工业肆意掠夺的对象,人本身也异化为物质欲望的工具和"机器运行的链条"。当代教育哲学家努斯鲍姆认为职业教育在为现代化和工业化的逐利目标服务,它的功能表现为两个方面:一个是国家利益,现代职业教育为经济发展输送人力资源;一个是个人利益,向个体贩卖知识技能,提供"饭碗"。这个定位并没有错,但是作为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工具理性职业教育目的带来伦理的困惑:工具化导致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意蕴丧失,理性化致使职业教育目的的人本价值虚无。现代教育目的不能放弃人的幸福之终极追求,追求职业幸福感是现代职业教育目的的应有之义。职业教育目的的伦理诉求最终将体现于职业教育的课程,将职业的文化价值认同作为现代职业教育课程目的前提条件,对职业活动效能的理解和信念置于职业教育课程的核心,职业活动的环境体验是现代职业教育课程实施的关键所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英林  
当前,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师生伦理精神日益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院校和谐有序师生关系的构建,而职业院校建立一种尊重、信任、对话、民主和合作的师生伦理精神则有助于扭转这种师生关系的异化状态,并提高教育的实效性。为此,职业院校更应重视校园文化体系的构建,为师生伦理精神的生成提供直接的文化土壤。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治平  
"金融",是指金钱(资金)的融通,"伦理",是指人与人相处的各种道德准则,"金融伦理",就是指在金融活动的人际关系中所普遍遵循的道德准则。这里涉及的"人",包括出资人、融资者、以及他们的中介(商业银行、证券、保险等各类金融机构)。我们都知道,金钱是一个现代人生活中须臾不可离身的东西,没有它便不能交易,不能买吃的穿的用的,也便无法生活。作为一个普通人,"没啥别没钱",没钱是万万不能的,有时候,"一分钱都会蹩死英雄汉"。在现实生活中,有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樊浩  
本文认为 :教育实体是教育共同体 ,教育共同体的人文本性的实质是伦理实体 ,教育的人文使命是伦理解放 ,即造就“有教养的人”。性善 ,是教育人文精神的逻辑起点 ,也是实现教育伦理精神的基础。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艾兵有  范益民  吴臣辉  
佤族是一个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培育的民族,在佤族人际伦理、群己伦理、族际伦理、国家伦理等伦理生态中蕴含着深厚的社会伦理精神。这些社会伦理精神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促进民族地区平安社会建设、提升边疆治理水平、促进平安中国和"一带一路"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娟娟  
"工匠精神"是指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追求完美和极致、视技术为艺术的职业追求,勤奋踏实、敬业奉献的精神品质。然而,有关"工匠精神"塑造的理念、方法和途径均未写入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工匠精神"培育在职业教育中严重缺失。在高职教育中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是当前经济转型升级发展的需要,是职业教育精细化建设和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学生个人发展的需要。高职院校应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多角度、多层次、多途径地渗透"工匠精神"培育,把职业教育做"精"、做"细"、做"强",全面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创建职业教育品牌。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蔡爱丽  
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发展、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传统的资源配置方式遭到了挑战,其市场化趋势日益凸显,从由政府导向的计划型向市场导向的市场型转化,市场化的高等职业教育管理中交织着经济利益与伦理道德。文章试从经济伦理学视角来浅析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管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原则以及方法。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慧萍  
开展职业教育德育工作,既要看到其自身个性,也要看到其与普通教育德育工作的共性。文章以哈贝马斯商谈伦理为理论支撑,通过分析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现状,努力探寻职业教育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焦晨东  黄巨臣  
从技术与教育两个向度进行审视可以发现,伦理风险关乎职业教育在数字时代下的生存与发展,是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重要议题。风险社会视角下,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源于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与创造,彰显于技术与人文的交汇与融合,最终经由人对教育和技术的理性反思而生成。具体而言,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的伦理风险存在以价值取向冲突为表征的伦理目标失衡、以人机界限模糊为表征的伦理主体失调、以道德责任推诿为表征的伦理规范失控和以技术工具主义宰制为表征的伦理行为失序等样态。立足于伦理风险的生成,基于共同利益整合不同目标、基于职能定位协调不同主体、基于诚信修养约束伦理规范、基于科学评价进行行为引导是规制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中伦理风险的现实选择,从而使数字化转型服务于职业教育,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进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宋晶  
对我国职业教育伦理精神的追问,正是出于中国职业教育伦理价值的迷失及伦理精神对当代职业教育之必要。在现代社会浪潮之下,契约精神对人主体性的张扬和道德性的解放;"待价而沽"与职业理想、职业信仰的冲突;工具化与职业教育中"人"的模糊与支离破碎;"单子式存在"的人与人、人与自然甚至人与自我隔离。事实上,实现职业教育伦理,需要培养学习者追求、向往、创造幸福的意识与能力。职业教育的伦理精神与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相一致,是一个向着良善的生活目的不断演进的过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单作民  张乐天  
伦理之维是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的根本之维,也是职业教育课程制度生成的前提、批判的依据和完善的支撑。虽然职业教育课程制度伦理具有公正、人本、和谐、民主、开放等应然性诉求,但在现实中它却存在着"公平"失范、"人本"异化和"民主"式微等实然性特征和伦理缺陷。为此,必须加强对职业教育课程伦理制度的研究及对课程实践的反思,在一定伦理精神的导引和反思下,对职业教育课程制度建设观念、过程和结果持一种现实性的批判精神,以矫正其在建设和运行中出现的伦理偏向。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邓亚玲  阳泽  
1.制订富有生命价值的专业伦理规范。教师伦理规范的制订应"以人为本",呼唤回归"生命本真",给教师以人文关怀。制订的伦理规范应体现对幼儿教师生命价值的尊重,要真正把幼儿教师当"人"看,考虑对幼儿教师群体的人文关怀,充分尊重他们的内部发展需要,正视和保护幼儿教师的合法权益。2.建立与幼儿教师专业伦理相应的保障制度。首先,应明确政府职责,增加对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罗喜英  唐玉洁  
基于平台经济中市场垄断、资本无序扩张形成的数字伦理问题,运用ESG框架,将平台企业数字伦理困境分为环境困境、社会困境和治理困境三类,并从个人、组织和环境层面进行具体的分析,发现算法工程师社会责任意识较弱、平台企业股权结构存在弊端、行业自律失效以及法律约束不足导致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使其陷入数字伦理困境,进而提出通过企业自治、行业自律和法律约束的方式实现平台企业数字伦理的重塑。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张晓磊  
目前我国金融信用缺失已成为金融行业备受关注的问题,其所导致的金融信用危机是社会伦理危机的一种表现。本文尝试从经济伦理角度解读这一现象,并从社会伦理制度建设、政府监管等方面阐述应对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