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8)
2023(3093)
2022(2708)
2021(2528)
2020(1841)
2019(4530)
2018(4561)
2017(7952)
2016(4404)
2015(5139)
2014(5587)
2013(5102)
2012(4930)
2011(4355)
2010(4591)
2009(4011)
2008(4126)
2007(3799)
2006(3432)
2005(3103)
作者
(12959)
(10450)
(10445)
(9959)
(7069)
(5345)
(4951)
(4372)
(4355)
(4069)
(4022)
(3779)
(3720)
(3449)
(3390)
(3365)
(3355)
(3301)
(3289)
(3038)
(2820)
(2791)
(2633)
(2562)
(2550)
(2493)
(2485)
(2389)
(2216)
(2148)
学科
(15955)
经济(15940)
管理(11293)
(10022)
(7583)
企业(7583)
地方(7214)
(6181)
中国(4773)
业经(4468)
(4224)
(4190)
理论(3850)
方法(3797)
农业(3769)
(3748)
地方经济(3479)
教学(3474)
教育(3345)
(3086)
贸易(3081)
环境(2973)
(2972)
(2706)
数学(2667)
(2629)
财务(2619)
数学方法(2614)
财务管理(2602)
(2530)
机构
学院(61730)
大学(56473)
研究(20072)
管理(19148)
(18884)
(18714)
经济(18077)
中国(16117)
理学(15433)
理学院(15140)
管理学(14745)
管理学院(14635)
科学(13737)
(13617)
(10734)
(10438)
(10374)
(10167)
(10101)
师范(10038)
中心(9931)
(9866)
研究所(9450)
技术(9159)
职业(8922)
业大(8728)
(7739)
师范大学(7697)
农业(7684)
(7517)
基金
项目(35841)
研究(28966)
科学(27101)
基金(22214)
(18861)
国家(18617)
(17855)
社会(15814)
科学基金(15749)
社会科(14750)
社会科学(14746)
编号(14116)
教育(13851)
(12763)
基金项目(12117)
成果(11217)
(10957)
课题(10793)
自然(10042)
自然科(9703)
自然科学(9702)
自然科学基金(9497)
(9212)
资助(8839)
重点(8669)
(8530)
(7621)
规划(7451)
项目编号(7406)
(7365)
期刊
(31367)
经济(31367)
研究(20212)
中国(16761)
教育(12044)
(9365)
(8891)
学报(8422)
业经(8337)
管理(7758)
科学(7426)
技术(6641)
(6376)
金融(6376)
大学(6009)
农业(5706)
商业(5620)
经济研究(5399)
学学(5362)
图书(4714)
资源(4658)
职业(4312)
商业经济(4062)
(4000)
书馆(3732)
图书馆(3732)
财会(3563)
(3428)
论坛(3428)
现代(3250)
共检索到1037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阮洸华  章新  王永满  骆云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赵渊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不仅仅是经济领域里的一场革命,它还伴随着一场深刻的文化再创造。大凡一个社会运动,都可以划分为三个同步的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文化层面。十几年的改革实践,经济层面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而作为改革主体的各式各样的人无论是在思维方式、行为方式,还是更深层的心理承受能力和价值评价体系方面,都不同程度地缺乏适应市场经济的精神气质。在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人们观念文化上也存在着新旧两种不同的思维框架、评价参照系的冲突。特别是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几乎成为一种强大的“集体无意识”机制,在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结构中,产生着制约甚至阻滞作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面...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余永胜  洪烨丹  
建立城乡一体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省份浙江,近几年农村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但城乡商贸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总体来看,目前浙江发展农村现代流通业存在许多有利因素,建立城乡一体现代商贸流通服务体系已经具备条件。要以政策引导为手段,加快城市商贸流通资源向农村流动;以推广农村连锁经营为手段,促进城乡商贸流通一体化发展;以建设农产品信息服务平台为手段,促进城乡商贸服务协调发展。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进入新世纪后,浙江的纺织服装出口迅速增长,特别是加入WTO后,出口更是飞速发展,以2008年为例,浙江纺织服装出口达到443.59亿美元。拥有现有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畴镛  戴茂余  
本文论述了物流在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而物流环境的滞后已成为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制约因素 ;在分析了浙江物流业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 ,重点探讨了浙江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环境建设的途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江梅芳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也有很大改善 ,旅游已经成为人民休闲、度假的良好方式。浙江的旅游事业蓬勃发展 ,旅游市场营销是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问题 ,文章在研究、分析浙江旅游市场营销存在的问题后 ,提出解决问题的营销策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吴艾竞  
健康保险是以人的身体为对象,以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限内因患疾病、生育所致医疗费用的支出和工作能力的丧失、收入减少及因疾病、生育致残或死亡为保险事故的人身保险。是保证被保险人在疾病、生育所致伤害时所需费用或损失获得补偿的一种保险。健康保险是人身保险中起步最晚的一个险种,但是发展却极为迅速。按性质不同可以分为社会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邱晓冶  
通过对浙江省国有林场改制情况的调研,发现存在如下问题:改制没有明确的政策、职工利益没有保障、生态公益林的管理与经济林的管理没有区别对待、产权关系不清晰、改制经费不够等。通过分析讨论,提出了国有林场的改制必须有外部的相应改革与支持。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孙枭雄  仝志辉  
当前农村社会面临村社共同体式微的治理困境,主要表现为村社治理主体缺位、村民主体性缺失,这致使村社组织松散、发展动力不足。乡村治理研究的社会基础讨论对此未能提出具体的分析和解决之道。浙江象山以"村民说事"为核心的乡村治理创新实践从村社共同体的核心要素,即治理主体、村社内交往单元与身份认同等方面所进行的制度努力,开辟了重塑村社共同体的路径。吸纳村社成员中经营能力强、社会威望高的村社精英进入村治主体,并利用驻村干部来消减村干部间隔阂、化解干群矛盾,重建村社组织力;通过"党员联户"制重新激活党员这一治理要素,充分发挥党员联系群众作用,重塑村社内交往单元;将贴合农民日常生活方式的"说"加以制度化,既克服干群间信息不对称、增强彼此间信任,又增进村民互动关系、强化村社集体意识,最终使村社共同体得以重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孙颖  
着重分析包括有形的物质产品流通和无形的生态产品流通在内的林业大流通的基本内涵,阐述林业大流通不同于一般林业流通的两大特征:即林业大流通是林业物质产品流通与生态效益产品流通的有机结合,是有形市场流通与无形市场流通的有机结合;论证在我国建立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流通战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提出在当前为推动林业大流通快速发展,必须尽快建立起以生态环境建设为主体的林业大流通市场体系和有效的管理体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朱柏铭  
国营企业流动资金紧缺是当前经济生活中比较突出的问题。造成流动资金紧张的原因固然很多,如偏重固定资产投资、资金占用结构不合理、资金漏损严重等,但从根本上讲,应归咎于现行的流动资金管理体制。缓解流动资金紧张的矛盾,必须重塑流动资金管理体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丛树海  
重塑我国政府会计体制的若干探讨□丛树海我国预算会计以其特定的内涵和特有的记帐方式,几十年来记载、计算和反映着政府经济活动的全部内容和全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数据资料,为国家预算的周而复始和连续进行:编制—审查批准—执行—决算,提供了可靠依据,成为国家预...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郑可锋  
经过近十年的发展,浙江的粮田规模经营从农户的自发行为到试点示范与理论创新,目前已进入大范围的积极稳妥推进阶段。据统计,1995年全省承包0.67公顷(10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已达7万户,总承包面积106.67千公顷(160万亩)。本文从分析浙江现行粮田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特点出发,对今后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浙江粮田适度规模经营,作了初步的探讨。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程旺大  赵国平  王岳钧  张国平  
阐述了浙江省发展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 ;从水稻节水高效栽培技术的内涵、生理生态基础和技术体系的配置原则等角度 ,分析了其节水的理论依据与节水高效潜力 ;并联系浙江省实际 ,对三种主要的水稻节水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