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80)
- 2023(10860)
- 2022(9228)
- 2021(8885)
- 2020(7728)
- 2019(17826)
- 2018(17600)
- 2017(35287)
- 2016(18499)
- 2015(20613)
- 2014(20488)
- 2013(20130)
- 2012(18384)
- 2011(15900)
- 2010(15848)
- 2009(14579)
- 2008(14192)
- 2007(12059)
- 2006(10267)
- 2005(8827)
- 学科
- 济(73829)
- 经济(73752)
- 管理(59617)
- 业(55089)
- 企(45272)
- 企业(45272)
- 方法(37429)
- 财(34860)
- 数学(33730)
- 数学方法(33359)
- 中国(22268)
- 农(20764)
- 制(18349)
- 务(16986)
- 财务(16950)
- 财务管理(16893)
- 企业财务(16095)
- 业经(15332)
- 财政(15048)
- 贸(14641)
- 贸易(14630)
- 易(14335)
- 地方(13994)
- 银(13274)
- 银行(13254)
- 农业(13182)
- 行(12531)
- 体(12530)
- 政(12261)
- 学(11908)
- 机构
- 大学(253635)
- 学院(253142)
- 济(110906)
- 经济(108958)
- 管理(104347)
- 理学(91157)
- 理学院(90330)
- 管理学(89085)
- 管理学院(88600)
- 研究(76680)
- 财(61747)
- 中国(60377)
- 京(50715)
- 财经(45687)
- 科学(43130)
- 经(41674)
- 中心(36326)
- 所(35855)
- 经济学(35770)
- 江(35247)
- 财经大学(34124)
- 业大(33044)
- 农(32674)
- 经济学院(32642)
- 研究所(31945)
- 北京(31347)
- 范(29901)
- 师范(29614)
- 院(28220)
- 商学(28184)
- 基金
- 项目(171183)
- 科学(137180)
- 研究(127885)
- 基金(127870)
- 家(109379)
- 国家(108518)
- 科学基金(95191)
- 社会(84532)
- 社会科(80440)
- 社会科学(80420)
- 基金项目(67946)
- 省(65177)
- 自然(59825)
- 教育(58851)
- 自然科(58500)
- 自然科学(58486)
- 自然科学基金(57433)
- 划(54753)
- 资助(51981)
- 编号(51246)
- 成果(41002)
- 部(39706)
- 重点(38042)
- 发(36228)
- 创(36127)
- 国家社会(35861)
- 教育部(35145)
- 人文(34614)
- 创新(33845)
- 课题(33743)
- 期刊
- 济(114444)
- 经济(114444)
- 研究(76103)
- 财(51822)
- 中国(42152)
- 管理(37918)
- 学报(32548)
- 科学(31606)
- 农(27882)
- 大学(26586)
- 学学(25368)
- 融(23057)
- 金融(23057)
- 财经(23019)
- 技术(21629)
- 经济研究(20117)
- 经(19728)
- 教育(19663)
- 农业(18917)
- 业经(18874)
- 问题(16297)
- 贸(13077)
- 理论(13037)
- 财会(12712)
- 技术经济(12453)
- 商业(12434)
- 统计(12210)
- 会计(11813)
- 实践(11656)
- 践(11656)
共检索到3620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波
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构建了我国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但20年来地方公共服务正常运转的财政需求尚未从根本上得到满足,省级政府间财力差异不断扩大的势头也未从总体上予以扭转,在这些问题的背后,不尽合理的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难辞其咎。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进程中,我国亟待重新塑造政府间财力分配格局,以推进财政转移支付的结构性改革,理顺中央和地方收入划分。
关键词:
财力分配 地方税 转移支付 结构性改革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桂芝 寇铁军
本文以我国横向财力失衡的财政调节效应为视角,采用省级财政收支数据、中央财政转移支付以及我国各区域人口数据,运用泰尔熵指数模型对我国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多维测度与分析。结果表明,中央转移支付制度对横向财力失衡的调节方向和调节力度呈现多重性、复杂性特征。最后,本文围绕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均等化定位提升、策略调整以及制度创新等多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张启春
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是中央政府平衡地区差距的主要工具之一。在不考虑转移支付因素情况下,从各地人均财政收支、预算外收支及包括预算内外的财政总收支等三个方面考察的各地政府的财力差距是扩大的,尤其是在各地人均财政收入方面;而在考虑现行转移支付实施后,以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反映的各地区人均财力的变化,呈缩小趋势,且缩小幅度越来越大。以人均财政支出变异系数反映的各地区人均财力变化在1996~1998年期间呈剧烈波动,2000年后总体呈略微上升;以各地人均财政支出为主要衡量指标,现行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并未起到缩小各地财力差距的作用。究其原因,出现人均财政收入变异系数的缩小与积极的财政政策的实施背景有关,具有...
[期刊] 广东商学院学报
[作者]
朱丘祥
我国中央与地方之间,上级与下级政府之间,事权常作非正式调整,财力也常发生非正式转移配置。从总体来说,事权下移,财权有所上收,而财力则作不规则转移,这直接导致了基层县乡政府的财政困局。财政转移支付作为一项贯彻国家政策意图、实现社会公平的基本财政平衡制度,在我国由于其法律规制的程度过低,其实效难以充分发挥。因此,循序渐进,实现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法治化是一项紧迫的时代课题。
关键词:
事权 财权 财政转移支付 财政分权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曹志伟 吴柏钧 李竞超 辛旸
本文主要探讨中央纵向转移支付对地区差异化投资的影响。利用2003—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实证研究发现,分税制实施以后,转移支付作为财政收入再分配机制发挥了一定的财力协调作用,有效缩小了地方政府的财力差距和央地财政纵向失衡水平,缓解了政府间财政利益分配的矛盾,增强了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从而促进地区差异化投资。同时,在转移支付异质性分析中发现,这种促进作用呈现出流向效应和结构效应。基于研究结论,本文认为在既定政府间财政关系格局下,需要科学、合理设置转移支付规则,从而发挥好转移支付协调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功能,这样地方政府才会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引领企业投资本地具有资源禀赋优势的产业。
关键词:
转移支付 政府间财力协调 地区差异化投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周坚卫 罗辉
政府之间的事权如何界定,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一个基础性问题,也是财政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必须正视的一个理论与现实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和事权相匹配的体制",中央十七届二次全会通过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尹恒 康琳琳 王丽娟
本文运用中国2000多个县级地区1993~2003年的财政数据,借鉴收入分配文献中发展出来的收入来源不平等分解法,对转移支付的财力均等化效应进行了分析。本文得到了十分稳健的结论:上级财政转移支付不但没有起到均等县级财力的作用,反而拉大了财力差异,特别是在分税制改革后,转移支付造成了近一半的县级财力差异;专项补助和税收返还是非均等性最强的转移支付;明确定位在缩小财力差异的各项因素法转移支付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虽然从财政供养人口平均财力的不均等角度看,它们具有一定的均等化效应,然而从总人口平均的角度分析,它们是非均等的。
关键词:
转移支付 县级财力 不均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剑,张筱峰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从对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进行现状考察入手,系统分析了现行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结构和功能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学英
论完善我国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阎学英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是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各国普遍采取的一种财政调节手段。我国确立了分税制财政体制,却没有相应建立起一个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成为现行体制的缺陷。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存在如下几个问题。1.现有财政转移支付...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刘剑 张筱峰
财政转移支付是协调政府间财政分配关系的基本手段 ,其目标是实现各地区间社会公共服务水平的大致均等。本文提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吴胜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昝志宏
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实施,中央对省、省对下都建立了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从过渡期转移支付办法运行以来的效果看,其基本目标虽然还没有完全达到,但在缓解地方财政困难、规范财政补助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随着分税制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立科学规范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已势在必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齐守印
建立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初步构想齐守印任何一个现代的先进国家,只要它有两个层次以上的政府,并且存在着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方面的较大差距,事实上都会有不同形式的政府间转移支付。区别在于,这种转移支付是否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规范透明的制度和体系。所以,...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审计署财政司课题组
我国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的依据和目标(一)转移支付制度建立的客观依据从理论上看,我国转移支付制度的建立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原因: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人们对公平的追求和经济相对平衡发展的需要。1.地方政府履行职能的需要。我国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的延伸,不但要承担贯彻中央政府的政令,维护国家的完整和统一的职责,同时还需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包括居民偏好)作出决策,以减少中央政府的决策失误。地方政府为解决某些问题但又缺乏财力时,中央政府就必须给予补助,这就产生了地方对中央的财力要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兰英
政府间转移支付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财政体制的必然产物,但我国的转移支付仍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我们有必要从我国的实际国情出发,作深入的研究探讨,寻求解决的最佳方式和途径。
关键词:
政府间转移支付 基数法 因素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