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04)
- 2023(9020)
- 2022(7635)
- 2021(7344)
- 2020(6068)
- 2019(13636)
- 2018(13207)
- 2017(25163)
- 2016(13246)
- 2015(15196)
- 2014(14770)
- 2013(14653)
- 2012(13799)
- 2011(12595)
- 2010(12568)
- 2009(12009)
- 2008(11788)
- 2007(10088)
- 2006(8938)
- 2005(8122)
- 学科
- 济(58353)
- 经济(58279)
- 管理(37953)
- 业(35064)
- 企(29242)
- 企业(29242)
- 方法(26192)
- 数学(22352)
- 数学方法(22114)
- 中国(18775)
- 贸(15871)
- 贸易(15862)
- 易(15583)
- 财(14823)
- 农(13964)
- 制(12355)
- 业经(11671)
- 融(11505)
- 金融(11505)
- 学(10968)
- 银(10684)
- 银行(10670)
- 行(10308)
- 体(9466)
- 关系(9449)
- 环境(8666)
- 和(8583)
- 农业(8558)
- 务(8393)
- 财务(8383)
- 机构
- 大学(196373)
- 学院(191275)
- 济(88954)
- 经济(87533)
- 研究(71465)
- 管理(70972)
- 理学(61258)
- 理学院(60542)
- 管理学(59592)
- 管理学院(59239)
- 中国(57250)
- 京(41952)
- 财(41021)
- 科学(39176)
- 所(35140)
- 财经(33036)
- 研究所(31763)
- 中心(31319)
- 经(30507)
- 经济学(29645)
- 北京(27213)
- 农(26857)
- 经济学院(26729)
- 院(25765)
- 江(25540)
- 范(25263)
- 师范(25088)
- 财经大学(24980)
- 业大(23334)
- 农业(20980)
- 基金
- 项目(124932)
- 科学(100324)
- 基金(95343)
- 研究(92903)
- 家(83267)
- 国家(82610)
- 科学基金(70518)
- 社会(63527)
- 社会科(60334)
- 社会科学(60321)
- 基金项目(48804)
- 自然(42755)
- 教育(42510)
- 省(42360)
- 自然科(41872)
- 自然科学(41862)
- 自然科学基金(41183)
- 资助(39267)
- 划(37850)
- 编号(34849)
- 部(30354)
- 成果(30020)
- 国家社会(28371)
- 重点(28299)
- 中国(27014)
- 教育部(26858)
- 发(26174)
- 创(25605)
- 人文(25084)
- 性(24407)
共检索到2939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金砖会议 世界局势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黄桂钦
2017年9月,厦门金砖会议再一次展现出中国的大国风范,针对目前世界纷争不断的局势,提出了开放包容、合作共赢、公平正义的全球治理大国理念,提出大国担当应对全球治理赤字的中国方案。
关键词:
金砖会议 世界局势 全球治理 中国方案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杨志勇 樊慧霞
深化财税体制改革不仅是制度层面上的改革,更涉及国家治理理念的更新。本文结合有关文献,梳理了财政治理现代化中的问题,并对新财政治理中的三大难题作了进一步的阐述。财政治理能力的提高,需要按大部制要求优化财政机构设置,设立"大财政部";国有经济治理需要进一步厘清国家治理与市场治理的边界;全球财政治理必须适应全球经济治理的需要。
[期刊] 改革
[作者]
这是一个多极思维的战略例证。中国总体对外政策的契合,将在互惠融通进程中寻求最大公约数自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发端,中国和邻邦民众筚路蓝缕,联袂拓展了绵延万里、横贯欧亚、利益交融、兴衰相伴的丝绸之路。2100多年后的今天,丝绸之路经济带将承继开放和包容,中国的战略是向所有国家和地区开放。不仅仅是悉数开放,中国的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以下简称新丝绸之路)还将使得这些国家和地区能够分享经济全球化、区域一体化带来的恩惠和利益。新丝绸之路相较正在实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文学
美国加入并主导TPP谈判出于多重考虑,从美国重塑国际贸易秩序的视角看,一方面,美国将TPP作为主导亚太区域贸易秩序构建的手段,为塑造区域贸易秩序提供范本;另一方面,美国将TPP作为撬动多边贸易谈判的工具,为多边贸易谈判提供范本,并减少未来贸易谈判的障碍。中美在国际贸易秩序重塑中存在竞争关系,为应对美国的TPP战略,中国应致力于增强东亚经济的"自我循环"能力,凝聚全球发展共识,并妥善处理中美竞争关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郝海青 毛建民
全球气候治理新秩序下"三可"(可监测、可报告、可核查)技术面临着调整。通过综合运用管理学和法学的交叉研究方法,对欧盟、日本、美国的"三可"技术体系及管理规制进行比较研究,探讨其可借鉴之处,分析中国的现状及不足。中国应制定高位阶的法律及实施细则,从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技术标准、加强过程监管、制定参与主体的工作规范、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和监管等方面实现对"三可"技术的管理规制,为建立全国统一碳市场奠定基础。
关键词:
气候治理 三可 管理规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喻晓
经济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将逐步超越国家的界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肤色的各国人民将走向统一的经济生活领域和统一的竞争市场。全球经济资源共享,全球生产技术信息和研究成果共享。然而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现在全世界无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佟家栋 何欢 涂红
美国以长期的贸易逆差为由对中国发起了持续的贸易限制与技术封锁,对多国实施单边贸易保护措施,开启了逆全球化浪潮,给世界经济增长、全球贸易体系运行以及新兴国家发展都带来了严重影响。打造互利共赢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成为全球各国共同的诉求,而美国企图以"对等贸易"替代原有的贸易秩序,实则是以一种贸易霸凌强行实现美国与各国的贸易收支平衡,无疑是违背自由贸易原则以及市场经济规律的,也终将会以减弱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作为交换代价。当前,全球已进入了一个没有美国作为主导者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探索期和磨合期,在迈向新秩序的过程中,美国会因其放弃对全球的责任国际地位逐渐下降,而中国将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带一路建设、人民币国际化推进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打造过程中,在国际经济新秩序建设中扮演更加重要的推动者、维护者、主导者的角色,承担更多更大的国际责任。
关键词:
逆全球化 国际经济新秩序 对等贸易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肖杰
著名经济学家肖灼基说:商品经济的规律要求市场有规范和秩序,我们提倡树立新秩序,其前提应是:1.给商品经营者以充分的自主权;2.建立充分完整的市场体系,让每个商品经营者通过广泛的、大量的市场活动,展开经营;3.经营者在市场上应相互
关键词:
商品经营者 企业兼并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远杰
现代历史大变局中的中国教育文明研究,要义在于建构一种国家教育文明的叙事与分析框架,进而在历史与现实、成就与趋势的多重尺度中认识中国教育文明的本质特征。现代历史大转型进程中,古代中国教育文明发生断裂,中国教育文明迈向现代化重塑新方向并迎来三大历史机遇,一是马克思主义作为教育行动纲领的科学确立,成为主导中国教育文明重塑的崭新理论动力与意识形态基础;二是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双重教育基因延续、转化与重组,构成了中国教育文明重塑的内在历史动力;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百年伟大教育变革运动,成为中国教育文明重塑的根本实践动力。在此历史进程中,逐渐创新凝结出现代中国教育文明的基本方向,主要展现为服务国家、人民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国家教育价值秩序建构,现代道德知识为中心、多元知识形态交叠共生的国家教育知识秩序建构,疆域为坐标、多重空间开放融合的国家教育空间秩序建构。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高婉妮
金融危机后,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显著变化,引发了新一轮的全球秩序大辩论;新冠疫情扩散和俄乌冲突爆发,令这一问题再次成为焦点。在各种力量分化组合和重新构建的同时,全球基石性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备受冲击,全球文化形态趋于多样化。近年来全球秩序动荡的原因可以从权力、制度和文化三个维度进行剖析。在权力维度,新兴国家的出现令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东西方政治对立加剧;世界权力中心的多极化和权力主体的多元化使大国对权力的垄断出现裂缝,也使国家行为体对权力的约束愈发困难;在制度维度,全球制度化的密度分布不均、深度欠缺、内化度出现问题,令既有基石性制度的有效性和权威性遭受质疑和破坏;在文化维度,全球秩序覆盖面扩展,其间所流行的文化观念发生转变,“西方中心观”受到质疑,新道路和新发展模式日渐显现。三个维度的变化,拉大了全球权力结构和治理框架间的鸿沟,使既有秩序面临严峻挑战。中国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政治与安全观、经济与发展观、全球治理观、文明价值观方面,为重塑全球秩序提供了新的价值引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具体实践,在政治、经济和全球治理等不同领域为探索全球秩序重塑提供了新的路径和方案。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朱芝洲 蔡文兰
对处于转型中的中国而言,职业教育秩序有着更特殊的重要意义,它是职业教育发展、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前提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但也面临失序之困局,表征为职业教育价值失落、结构失衡和制度失范。从根本上说,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失序是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是职业教育发展过程中的失序,在这种失序中必将孕育着新的秩序。
关键词:
社会转型 职业教育 失序 秩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兰日旭
新航路开辟至今,处于国际经济秩序中的核心国家尽管出现了多次变更,但从未改变已有秩序规则的不对称、利益配置的非中性等特征。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渐趋融入已有秩序的同时,也谋求更加公平、合理的国际经济新秩序;然而,这一过程会遭遇原有秩序的干扰、阻碍。我国经济的崛起是在和平复兴的条件下渐渐推进的,自然我国所谋求的国际经济新秩序是无法建构在过去不公平、不合理的秩序基础之上,而是以和谐共赢为目标。在新秩序的策略选择中,我国一定要采取"和而不同"和分阶段、分层次推进的策略,而无法一蹴而就。
关键词:
国际经济秩序 变迁 策略选择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韩元军
"一带一路"倡议是新时期我国主导的对外开放战略,是实现大国崛起梦想的重要依托。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与"一带一路"旅游带的形成,双带叠加效应将显现力量,我国通过旅游潜移默化传递东方文明、实现利益共享的渠道更加通畅。当然,"一带一路"旅游发展目前还处在构想阶段,要形成国际共识,实现战略落地,各方必须从国家利
关键词:
一带一路 沿线 全球旅游 旅游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