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7)
2023(60)
2022(33)
2021(28)
2020(17)
2019(42)
2018(35)
2017(48)
2016(36)
2015(57)
2014(55)
2013(47)
2012(43)
2011(37)
2010(37)
2009(16)
2008(34)
2007(19)
2006(14)
2005(12)
作者
(80)
(79)
(69)
(68)
(34)
(32)
(31)
(31)
(29)
(29)
(28)
(28)
(26)
(24)
(23)
(23)
(22)
(22)
(21)
(20)
(20)
(19)
(19)
(19)
(18)
(18)
(17)
(17)
(17)
(17)
学科
学校(140)
中国(98)
管理(94)
高等(76)
教育(75)
技术(70)
职业(69)
职业技术(67)
技术学校(66)
高等职业(66)
教学(63)
理论(48)
学法(41)
思想(41)
思想政治(41)
政治(41)
政治教育(41)
教学法(41)
治教(41)
德育(40)
(38)
经济(38)
(37)
学理(37)
学理论(37)
发展(34)
(34)
(29)
业经(23)
建设(23)
机构
学院(485)
大学(348)
职业(297)
技术(225)
职业技术(207)
技术学院(186)
教育(182)
研究(153)
师范(104)
(104)
(104)
教育学(94)
师范大学(87)
(85)
科学(83)
(79)
(74)
职业学院(72)
研究所(68)
中国(66)
(64)
管理(62)
中心(61)
教育学院(60)
(60)
经济(60)
研究院(57)
(56)
北京(55)
业大(53)
基金
研究(367)
项目(309)
教育(285)
科学(262)
编号(225)
课题(216)
(194)
(179)
成果(172)
(167)
(165)
主持(162)
主持人(162)
社会(160)
社会科(148)
社会科学(148)
规划(146)
基金(135)
(132)
职业(127)
项目编号(124)
重点(122)
年度(121)
(120)
院校(118)
高职(117)
国家(116)
(116)
(115)
建设(112)
期刊
教育(437)
中国(271)
职业(247)
技术(189)
技术教育(179)
职业技术(179)
职业技术教育(179)
研究(117)
(93)
论坛(93)
职教(87)
高等(78)
(72)
经济(72)
高等教育(66)
(44)
成人(40)
成人教育(40)
教研(40)
高教(40)
农业(30)
(24)
大学(24)
学报(24)
发展(23)
(23)
科学(21)
学学(19)
(18)
业经(15)
共检索到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温颖茜  
高等教育质量从根本上说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课程关系到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与体现,其固有的使命及丰富的内涵,使得课程建设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切入点。2004年2月,教育部将180所院校确定为全国大学英语教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刘沂蒙  
一、财经类高职院校课程精品化建设的重要意义(一)课程建设是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的基础。同其它各种层次和类型的教学活动一样,高职教育也是在特定的教学环境和条件下,按照既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活动,其中包括了许多载体,最直接的是每一门课程。一个学校要履行人才培养、科学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玉琨  
精品课程是学校质量内涵提升的表现之一,职业教育学精品课程建设涵盖了职业教育教学理念、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管理机制建设等诸多方面。职业教育学精品课建设应对课程内涵作出准确界定,进一步深化和具体化课程建设实施,促进职业教育学课程改革,优化创新职教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出具有竞争意识和创业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新  
内涵建设以注重质量、突出特色为价值追求,发展意图直接指向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深化与提升。推进高职院校内涵建设,只有理性地认识软实力与硬条件适配、外源压力与内生动力并重、传统传承与创新变革并举、成果显现与过程积累并行,高职院校才有可能真正进入内涵建设的轨道。对此,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需"明定位"、"强特色",师资队伍需"提增量"、"优存量",专业建设需"抓品牌"、"成梯队",科研工作需"抓团队"、"重质量",人才培养需"重技能"、"强素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周劲松  
创建以精品专业为代表的专业品牌是当前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本文在剖析高职精品专业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高职精品专业内涵建设的主要任务。加强高等职业院校精品专业内涵建设应重点从6个方面着力:建立"伺服型"专业培养目标调控机制、加快以"校企合作、产学结合"为特征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适应专业培养目标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建设以"双师"与"团队"为特征的专业教学队伍、实施专业研究能力建设工程、推进专业管理制度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喻运斌  王莉英  
课程建设是高校一项重要的教学基本建设,其内涵包括课程设计、课程编制、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当前课程建设存在着设计雷同、标准简单和技术落后等问题。今后应注意树立现代课程观,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钢  宿静  
目前,中国的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已步入工业化中期的阶段,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水平逐步提升。职业教育的"品质"影响国家未来发展的进程,决定职业教育质量优劣的是教师,确切地讲是教师的素质,所以,搞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便具有了重大意义。从职业教师个体心理过程的角度对职业教师的内涵加以诠释,对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职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途径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和论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肖润花  李珊珊  陈文娟  
推进"课程思政"对当前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开展"课程思政"要从思想政治素养培育、道德品行素养培育、心理健康素养培育三方面深刻把握"课程思政"的内涵,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和艺术学科四大学科类别准确把握"课程思政"的内容,从着力加强课程设计、注重提升教师素养、倡导多元教学方法、科学构建评价体系四方面科学实施"课程思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窦卫霖  
文化差异是文化误解和文化冲突的原因。经济全球化、国际商务活动的日益频繁,越来越显示出对多元文化理解的必要性。不夸张地说,跨文化意识意味着直接经济效益。如果一个企业想让自己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一个跨国公司想在众多国家和地区都创造出高效益,那么就不仅需要掌握高超的经济和技术手段,而且需要深刻了解对象国的文化。所以,一个企业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功,不仅是经济的成功,而且是跨文化交往的成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武菲  
文章从"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视角,立足于高职教学的基本特征,论述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性质,并根据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分析了应用写作"文化性""职业性""技术性"等三种属性的内涵。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念金  
我们需要对课程的内涵做严密的探讨,这基于如下背景:理论探究的混乱;新课程改革实践的困惑;课程与教学之关系的难于把握;教育学科体系有序化的任务。探讨课程概念的内涵,在逻辑思路上要依次明确内涵探讨的基本任务,把握这个概念所指对象的基本定位,从基本属性、结构属性、生成属性三个层次上做完整的分析,基本属性即为定义,结构属性即为课程要素及其关系,生成属性即为课程构建的三个层次。需要把握课程的相对边界。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林一钢  黄显华  
本文结合西方课程改革的脉络,分析课程领导内涵的历史演变,在此基础上概括出课程领导在当前应有的面貌,最后谈谈课程领导对我国当前课程改革的启示。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光陆  
美国课程领域的概念重建被视为一种最新的后现代教化理论。基于课程概念重建的教化性课程批判地借鉴了德国教学论中的教化思想。从根本上讲,教化性课程是一种复杂性对话,它强调个体的自我形成。这种自我形成是一种与社会责任融为一体的精神形成,这可以有效消除教育概念的"社会工程化"所带来的种种弊端。教化性课程的实施更多依赖于课程研究而非教学。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唐文和  刘向永  徐万胥  
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中,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