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3(2)
- 2022(2)
- 2021(2)
- 2019(2)
- 2018(6)
- 2017(1)
- 2016(4)
- 2015(2)
- 2014(4)
- 2013(4)
- 2012(6)
- 2011(2)
- 2010(15)
- 2009(15)
- 2008(26)
- 2007(40)
- 2006(25)
- 2005(25)
- 2001(1)
- 2000(1)
- 学科
- 中国(45)
- 济(29)
- 经济(29)
- 地方(23)
- 地方经济(17)
- 财(12)
- 革(12)
- 和(11)
- 策(11)
- 管理(11)
- 建设(10)
- 财政(10)
- 中国革命(9)
- 及其(9)
- 命(9)
- 政策(9)
- 教育(9)
- 方针(9)
- 设问(9)
- 述(9)
- 问题(9)
- 阐(9)
- 阐述(9)
- 革命(9)
- 业(8)
- 制(8)
- 政(8)
- 方针政策(8)
- 体(7)
- 体制(7)
- 机构
- 大学(68)
- 学院(67)
- 济(31)
- 委(30)
- 经济(30)
- 财(25)
- 研究(23)
- 省(22)
- 中国(21)
- 科学(19)
- 南(18)
- 管理(18)
- 江(17)
- 京(16)
- 教育(16)
- 发(15)
- 师范(15)
- 湖(15)
- 范(15)
- 发展(14)
- 展(14)
- 经(14)
- 财政(14)
- 财经(14)
- 部(14)
- 财经大学(13)
- 中心(12)
- 会(12)
- 北京(11)
- 学会(11)
共检索到1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武献杰
高校通过扩招、并校、办大学城等一系列措施为国家高等教育从精英型到大众型教育转变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了很大贡献,但是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高校的负债问题已经影响到了高校的发展;会计的学科建设也需要进一步加强。来自教育界的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校长伍中信教授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建议,只有针对这些问题不断改革和完善,采取合适的方式化解高校负债问题,加强会计学科的建设,才能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白珊
沁源是一个煤炭大县,又是一个森林大县。进入新世纪以来全县,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度理解、用心把握,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创建的深刻内涵,大胆改制、高标准发展、快节奏迈进,实现了经济发展同生态保护同行,百姓利益同社会发展共享的和谐局面。特别是2008年全县"六大和谐"的提出,为在新时期更高层面的和谐社会创建,设置了一个全面的目标。为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富有创造性的探索与实践。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德祥
高等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作用,高等教育和谐发展是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通过结合辽宁省高等教育实际,分析了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提出要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必须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处理好发展中的几个关系,采取一些必要的政策措施,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和谐社会建设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苏宝梅
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赋予了高等教育以和谐使命。履行这一使命,实现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是高等教育支持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观、公益导向的教育设计观、义利结合的教育价值观、适当超前的教育发展观、“有教无类”的教育公平观构成了高等教育和谐发展的基本内涵。一般说来,和谐发展的教育通过培育和谐的心态、世态、生态和意识,以营造心和、人和、天和、思想和的和谐环境,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支持。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不仅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持系统,而且和谐发展的高等教育本身就是和谐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和谐发展 高等教育 使命 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冯之浚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时期。只有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科学发展理念落实到"十一五"规划的各个方面和全过程,才能更快、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优质、自主创新、社会和谐的全面小康社会。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王世英 刘小玉
和谐教育是人们历来追求的教育目标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和谐教育的科学性、系统性、继承性与创造性、多样性与持续性、适应性与超越性等特点,提出了和谐教育中,高等教育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关键词:
和谐教育 高等教育 发展 视角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董泽芳 张国强
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包括目标性和谐、结构性和谐、功能性和谐与机制性和谐。我国高等教育还存在着重物轻人、目标偏颇,盲目攀比、结构失衡,使命模糊、功能失调,体制制约、机制缺失等问题,影响了高等教育的和谐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高等教育和谐发展,就是要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兼顾的发展观,整合高等教育发展目标;树立合理分工、整体优化的发展观,调整高等教育系统结构;树立扬正抑负、主动适应的发展观,完善高等教育的适应功能;树立统筹协调、持续有序的发展观,健全高等教育运行机制。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德祥
建设和谐社会,是新时期全社会各条战线共同面临的重大战略任务。大学作为重要的社会组织,以其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引领文化创新方面的独特职能,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而大学在和谐社会建设中作用的发挥,又是以大学自身的和谐发展为基础的。所谓大学和谐发展,是指运用和谐的理念指导现代大学的建设,通过不断化解办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来确保组织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张秀红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总结我国经济发展经验教训的产物,也是针对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和任务而做出的及时、明智的战略调整。这一新的发展观必将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产生全面、深远的影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也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引,使之沿着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高等教育 五个统筹 以人为本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肖艳
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是企业的和谐发展,而企业的和谐发展又以经济伦理的支持为保障。科学发展观倡导的以人为本、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发展模式,蕴涵着丰富的经济伦理思想,对于规范、调节和引导企业经营行为,促进企业与员工、企业与社会、企业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行动指南,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经济伦理 企业 和谐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涡阳县国土资源局成立于2003年3月。由原县土地局、地矿局合并而成,是主管全县土地和矿产资源规划、管理、保护与合理利用及测绘行政管理工作的政府组成部门。内设7个行政股室,下设15个直属事业单位,派出10个国土资源中心所,现有干部职工198人。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魏健
民族教育的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发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发展、民族的团结进步和国家的繁荣昌盛。北京市回民学校一向倡导以民族教育发展为先,以增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和谐发展的办学使命为己任。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从四个方面着力深化民族团结教育,进行了积极的实践探索。
关键词:
民族中学 民族团结教育 和谐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胡树祥 左文龙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战略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构建社会各个层面的和谐为基础。现代大学正逐步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社会的核心,成为代表着人类文明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谭益民
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结果。笔者分析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意义,指出了高校和谐校园的特征,进而提出了构建和谐校园的途径。
关键词:
和谐校园 科学发展观 和谐社会 以人为本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企业老总眼中的“危”与“机”——访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油财务公司总经理兰云升
做好事务所科学发展的准备——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江苏天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余瑞玉
预算公开是阳光财政的第一步——访全国政协委员、上海财经大学教授蒋洪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专访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财经专家贾康
加快法规制度建设 促总会计师换新颜——访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汪建熙
继续改善执业环境 发挥注师行业更大作用——访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青岛主管合伙人张国俊
为了大地的丰收——访全国政协委员许雷
高度融合市场中的抉择——访全国政协委员、清华大学中国与世界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
着力做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访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
不忘初心 方得始终——访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张国俊